從旅鼠,角馬,一直到狼,還看過黑猩猩的政治能力與巴諾布猿的幸福生活,或許真的可以說動物在群聚生活的能力上正慢慢地在變化,而且愈來愈複雜、社會愈來愈壯大、結構也愈來愈堅實。這時的時機已經到了提出最後一個問題的時候:到底螞蟻的社會性,會不會是一種群居性動物在社會結構上的完美終點。
「超個體」
螞蟻完美的群居性,使得人們對他們有一種超出個人與群體之間的想像,稱牠們為「超個體」-整個巢穴的螞蟻可以被視為一個獨立的有機體
i。這個有機體的行為是以一群群不同的螞蟻為單位起作用的。而比群體更小的單位-一隻螞蟻-牠的大小、行為與器官都依實際負責有機體下的功能而不同。而這些特性還會隨著族群一代往一代遺傳下去。這個概念其實就是想把螞蟻群體比喻成一個人,蟻后是生殖器官,工蟻是功能性的腦、心臟、腸子或其他組織。螞蟻之間交換訊息,就像是血液與淋巴液在身體中流動一樣。同時螞蟻族群裡各種不同功能的角色彼此在外觀上的差距雖然如此之大,但絕大部份都由同樣的幼蟲發育出來。這近乎於人類的所有細胞與組織都是從幹細胞發育出來一樣。當牠們誕生下來時,就已經決定了在這個社會裡的未來發展。這種「超個體的概念」在二十世紀早期相當流行,它成為一種夢想,很可能也同時影響了現代人類社會發展的方向。
集體主義恐懼症
螞蟻的社會形態與其說驚豔了人類,不如說同時也帶給了人類一些恐慌。我們除了在思考螞蟻的社會行為是否我們值得我們學習之外,對於這樣的社會分工是否為必需的,一直懷疑不已。
這個恐懼嚴格說起來可以分為兩種:
第一種人們是對於一個蟻窩裡擁有的多種角色分化感到困惑。為什麼有些角色就是可以比較重要?而且同個蟻巢裡的個體外觀差異可以如此之大?一個族群只有一隻或少數的蟻后,她們的身份特殊,肩付著族群重任,是所有其他螞蟻蔟擁的對象。就像人類社會中至高無上的王權力量或是螢光幕裡萬眾矚目的超級巨星。但相對於少數且重要的角色,也有為數眾多但毫不起眼的工蟻,這樣的角色就一定只能勞苦一生到壽命用盡,還不能擁有自己的家庭。也就是說第一種恐懼是來自於這個社會裡的各種角色存在著巨大差異,為什麼有些人就是可以享有比別人好的生活。如果自己身為一隻螞蟻,憑什麼讓我去當一隻工蟻,而不是蟻后?
但第二種恐懼卻同時又來自於數量龐大卻又看起來都一模一樣的工蟻。人類雖然強調彼此之間要平等,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喪失了自己的特點而凡事皆與別人一模一樣,那就和科幻電影裡的生化複製人沒有差別了。當個人只是為了成為一個龐大無機體系統之下運作的螺絲釘,那人生還有什麼樂趣可言?人生的目的不就是能夠從自己夢想的工作下班回家,抱抱自己親愛的老婆與小孩,點上自己愛吃的食物,坐在沙發上轉到自己愛看的電視頻道享受時光嗎?
如果我們人類接受了螞蟻這種社會形態,是否就間接承認了人類社會中現存的不平等?而當未來人類實現真正平等時,又只能過上像複製人一樣的無聊生活,否認了每個人所擁有的獨特自我價值?我們是否可以說螞蟻的社會形態只是一種巧合。並不值得人類借鏡?
但事實上與螞蟻的社會形態相近的生物其實還不少,我們熟知的還有蜜蜂和白蟻等。蜜蜂對人類而言可是有很重大的經濟價值,其蜂蜜能夠做為高品質的營養來源。世界各地的文明都在很早就有飼養蜜蜂的記錄。蜜蜂的社會形態在內部分工一樣分為蜂后、雄蜂、雌蜂與工蜂。蜂后依靠激素抑制工蜂卵巢的發育並指揮牠們的行動。雄/雌蜂負責交配,工蜂負責所有勞務。
其實蜜蜂和螞蟻反而比起白蟻是比較相近的物種。白蟻和螞蟻雖然都有個蟻字,但牠們在生物分類學中是不同的分支:螞蟻屬於昆蟲綱裡的膜翅目,而白蟻原屬於自成一格的等翅目,但近年來等翅目被取消,被併入蜚蠊目。蜚蠊目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蟑螂所屬的目。研究發現白蟻與蟑螂有共同的祖先,或許幸運的是發展出社會性形態的還好不是蟑螂,因為筆者也不願想像一大群蟑螂整齊地排著隊出去獵捕食物會是個什麼樣怵目驚心的畫面。
而蜜蜂-還有黃蜂(正式學名為胡蜂,也就是有螫刺的蜂種)和螞蟻同為膜翅目,外觀上看起來都有著纖細的腰。保留有翅膀的雄蟻與雌蟻看起來其實就很像是縮小版的蜜蜂。
同時不止是昆蟲,就在哺乳類中也有一種生物過著與螞蟻相似的群聚生活,一樣擁有嚴格的社會分工制度,那就是裸鼴鼠(Heterocephalus glaber)。在裸鼴鼠的社會裡,一樣會只有一隻鼠后擔當所有繁殖的工作。另外會有少數的幾隻雄鼠輪流負責與鼠后交配。其他的裸鼴鼠不論雌雄,通通都做為像是工鼠的角色而不能繁殖。
因此生物學家推論這種社會制度並不是某種昆蟲的專利,而是橫跨了生物圈的某種「巧合」。這種情形在生物學中稱為趨同演化(Convergent evolution)
1。意思就是當生物生活在特定條件之下時,無論品種,牠們為了適應環境,而都會有趨向相同適應方式的特徵被演化出來。最顯而易見的例子就是魚類與哺乳類已經在演化上相隔了數百萬年,但哺乳類的一支為了進入水域能夠游泳,也發展出了像是魚類的鰭一樣的四肢。也就是螞蟻與裸鼴鼠因為同樣進入了群聚生活後,可能為了對群聚生活中的某項因素要能適應,而共同產生出來了一樣的社會制度。
群聚的都是弱者 (?)
但首先我們在這裡還是得把動物的群居性在功能範圍上做一個的限縮:不是所有的動物都需要群聚的。我們前一篇文章有提出動物為什麼會選擇群居,群居雖然有比較多的優勢,但並非是絕對必須的。很多演化樹上層的生物都選擇獨棲生活,它與生物是否有充份的演化並沒有直接關係。因此,當動物在群居性的功能趨於完美時,並不能同時代表該生物在其他的功能也居於絕對優勢。意思就是就算人類的社會結構達到完美的境界,實現了大同世界,也並不代表人類就自動變成超人,變得力大無窮、會心電感應、預測未來、隔空取物、或是眼睛能夠發出雷射光。這個問題像極了之前討論到阿米巴原蟲與人類熟優熟劣的問題。原蟲類生物與人類都各自有發揮功能的領域,自然群居性生物與獨棲性生物也都各自有一片天地。若能理解這個觀點,才能真正瞭解群居性動物去擁有一個完美的社會結構到底目的是什麼,未來還需什麼條件。
博學多聞的威爾遜博士,做為一名全世界的螞蟻權威,在他的著作中就已經有清楚地提到群居性動物與獨棲性動物互為優劣的地方。大師的結論已經非常理想,筆者並沒有更多具有新意的想法,或是想要破除它。同時提出來又能避免生物的群居優勢被無限地放大、神話之。這很容易理解,因為從螞蟻之後,幾乎再也沒有出現過其他的真社會性動物。一直到裸鼴鼠重新出現了一次,但往後又多次走了回頭路。從黑猩猩、狼、到人類,雖然再度演化出較為高度的社會形態,但都沒法和螞蟻、蜜蜂的社會性相比。
威爾遜博士推測第一批螞蟻和白蟻大約出現於侏羅紀或白堊紀早期,距今約二億年前。而發展成為一種完全的真社會性群體,成為昆蟲中的主宰,時間應該不晚於第三紀(Tertiary period)初期,也就是約 5000 ~ 6000 萬年前。那麼中間這個空白的時間為什麼這麼重要的能力被耽擱了?而不是所有的昆蟲都真社會化了,所有的魚、鳥或貓狗都真社會化了?
微軟 V.S IBM
威爾遜博士認為原因就是真社會性生物雖然在地盤擴張,資源收集的力度上,遠大於獨棲性生物;但獨棲性生物在局部有限的資源利用上,更具有速度與敏捷度。同時,以昆蟲而言,真社會性生物在繁殖上其實是比較慢的。因為一個偌大的族群裡,其實只有千分之一的個體做繁殖而已,其他的個體,比如工蟻,充其量只能算是「基因的保護者」。而獨棲性生物每個個體都是潛在的父母,牠們可以在隨處的一段枯枝或落葉上築起一個巢就繁衍下去。反觀螞蟻需要找尋一個適合大基地發展的地方才能定居下來。而且搬家總是一個大工程。比較起來,螞蟻做什麼事都很慢,一旦動起來了,也很難停下來。
做企業管理的也許很能理解這個思路。比起大企業,小企業的決策者能夠更快的反應市場需求,更高效地運用人力來與大企業做對抗。著名的例子就像發明了 MS-DOS® 的比爾.蓋茲代領他的微軟公司在 1980 年代與科技巨人 IBM® 做家用電腦的對決。還有 Google® 的搜尋引擎於 1990 年代後期與網路科技龍頭 Yahoo!® 做搜尋引擎的對決。後者的大企業都是因為決策的反應速度太慢,不肯放棄既有利益而錯失機會,拱手將大好的商場江山送人做嫁衣。因此大企業與小企業都有獨自的客戶群,並不時常相互侵犯。甚至市場裡還能夠允許自由工作者這樣的個體戶加入競爭。這之間的優劣勝負,就與群居性生物和獨棲性生物的對決是相類似的。
i貝爾特.荷爾多布勒,愛德華.威爾遜著,夏侯炳譯,《螞蟻的故事》,海口市:海南出版社,2003 年,第 117 頁。
1生物學同時有趨同演化與趨異演化的兩個概念存在,這兩個概念是落在生物體器官或分子層面為了適應環境而產生的兩種演化方向。在此必須說明這與本文一直提到的【趨同】與【趨異】行為完全是不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