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當洗腦愛國教育來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雖然不少香港人應該已預視到最終的果效會是如斯的樣子,但這些駭人的景象,還是值得做一個記錄。

在「歪理連篇」的教材的推波助瀾下,小孩在大是大非的時候主動做小粉紅「表忠」、振振有詞的道出「祖國」的「美好」,歌頌「國家」的「貢獻」,力數「亂港份子」的「不是」,已不是會叫人感意外的行為舉止。可是,不少報章報導指警察學院裡的一些陳設和體驗活動,讓小孩在地鐵車箱裡擊退「滋事份子」,有影射8.31太子站事件的意味。如斯在香港人尚未(也可能永遠不會)結疤的傷口上灑鹽,什至再次把歷史重構,仍然看得不少網民瞠目結舌,充斥著嚥不下的氣。

當天晚上在地鐵車箱裡,警察無差別的攻擊所有乘客,媒體的片段大家早已看在眼內,死人與否的爭論,更是這個城市在可見將來都解不開的疑圑。政權把事件描述成因有人在地鐵車箱攪事才導致警察需要介入,還要讓小孩意識到看見「不愛國」的人就可隨意處置,也是相當恐怖的走向。

在2019年6月之前,看著喜歡在週末到深圳飲喜茶、愛看中國綜藝節目的年青人,我們曾經以為,這一代年青人的人心,已飄到了不知什麼地方;可是在整場運動裡,為香港拼了命,付出和犧牲最多的,倒又是這一群年青人。

曾經有人說過,運動令香港失去了一整個世代的人,但也不要因此而理所當然地認為香港的年青人必定是已覺醒的黃絲,有著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就大安旨意認為年青人會無條件支持運動。今天我們看著那些高調宣稱愛國卻又說不出一些國家「基本知識」的年青人,也許會覺得很好笑,或認為他們的「愛國情操」純粹是為了交差而做戲;假以時日,社教化的功力越趨細緻和無孔不入,年青人由一張白紙開始蘸上紅色的思想,加上在同儕間耳儒目染下,更容易的會發自內心認為自己是愛國的中國人,連番批鬥(曾經)「走歪了」的自己,文革夢魘重臨,人心正式「回歸」主旋律,就再沒有笑得出的空間。

更何況,當下的國家安全教育日,雖然有些中資公司也拉大隊要員工去看展覽,對一般民眾來說尚且還是自願參與,但也難保終有一日,政櫂會強逼所有人當天不用上班,還有專人把你從家中帶到指定的地方上課做測驗,達到他們的評核標準才可離開。

看著那些「陌生」的香港年青人,仍有良知的「真」香港人,難免會傷春悲秋,只是對於仍然留下來的人,自己亦很有機會(被)同化成一枚愛國小粉紅,不一定有可以選擇明哲保身的空間;而對離散族群和重獲自由的手足來說,看到堅守信念的人逐漸被擊敗了、變節了,又會是另一種的痛,彷彿讓自己堅持到煲底見的羈絆都斷裂了,再說重建新香港,也沒有什麼意思。


近期香港的氣壓持續低沉,被閹割的可控「選舉」詳情正式公佈,並開始踏上香港框架下的必要法律流程;而前年的數單非法集結案件,也令一些得高望重的前輩身陷囹圄。有些風聲也表示,政府有意對媒體和互聯網,作更多的規管。

雖然自己已沒有使用社交平台多時,但仍然感覺到,公民社會對2021年眾多大事件的震盪,始終回不去了。

昨天在《眾新聞》讀到回朔馬丁昔日言論的一篇報導,指出在籌備基本法的時候,馬丁曾經說過,

「若果從今天起香港人不搞普選了、不搞政治了,立法局通過的法律再沒有爭論了,新聞界都變得很合作,壓力團體也不搞遊行集會,大家都專心地拼命賺錢,香港看起來就風平浪靜了。但這是好的兆頭嗎?『平靜』得幾年資金便開始走了,商人也要走了,能夠走的便走了,香港就完了。」

現在的香港,越來越接近上述的描述了。當下的無力感和末日感,比起後雨傘的時候更為嚴重。絕望的人,去意已決,大有條件不再理會這個傷心地的風風雨雨(儘管很多離開了的人仍會按捺不住追蹤著香港的動向);而留下來的人,仍然會動氣破口大罵的,也因為種種(人所共知的)原因,漸見減少。苦無出路加上攻奸的風氣變得盛行,亦教更多人就算無法再睡去表現無知,也只能表現著犬儒的狀態。

無意用老生常談的正面言論 / 期盼作結語,只求大家仍然可以用對得住自己的方式,撐得一時得一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泰太-avatar-img
2021/04/17
原本想說些什麼,但說什麼都似乎顯得多餘,到頭來最後只打出了“謝謝你的文字記錄”
Wright Fu-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4/17
文章打了超過一半的時候其實心坎裡也有一些鬱結,因為感覺上這一類型的文字已寫過打過多次,但又不說不行...
看著你的分享,心中有股莫名的感傷
泰太-avatar-img
2021/04/17
謝謝你的文字記錄 ♥
avatar-img
Wright Fu的沙龍
359會員
108內容數
Wright F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一段著緊過的關係,一度獲得了撰寫續集的機會,只是已再次遏然而止。
Thumbnail
2025/04/21
一段著緊過的關係,一度獲得了撰寫續集的機會,只是已再次遏然而止。
Thumbnail
2025/03/21
客觀和主觀的因素,同時存在
Thumbnail
2025/03/21
客觀和主觀的因素,同時存在
Thumbnail
2025/02/11
起碼,有意逃離某些魔掌的人,Pixelfed 仍然值得一試。
Thumbnail
2025/02/11
起碼,有意逃離某些魔掌的人,Pixelfed 仍然值得一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每個人其實都深刻知道,我們從何而來,為何而行,但我們選擇屏蔽自身所感,太少人遵從自己真正的內心。」 「我們深知,每個人每天睜開眼睛都在做選擇,但很少人意識到,現在做的每一個選擇,都深深刻刻的影響著我們共同的未來。」
Thumbnail
「每個人其實都深刻知道,我們從何而來,為何而行,但我們選擇屏蔽自身所感,太少人遵從自己真正的內心。」 「我們深知,每個人每天睜開眼睛都在做選擇,但很少人意識到,現在做的每一個選擇,都深深刻刻的影響著我們共同的未來。」
Thumbnail
無意用老生常談的正面言論 / 期盼作結語,只求大家仍然可以用對得住自己的方式,撐得一時得一時。
Thumbnail
無意用老生常談的正面言論 / 期盼作結語,只求大家仍然可以用對得住自己的方式,撐得一時得一時。
Thumbnail
說起社會參與,作為回歸後出生的香港人,對於早期的社會運動並不熟悉。零三年沙士、經濟危機、七一反廿三條,大概只是小學常識問答比賽中的問題與答案。記得當時教育制度並未成熟到能讓中小學生擁有獨立的邏輯思考能力。在考試之中,甚少見及論述回答題。零八年北京奧運,彷彿把大部分的香港人都為中國香港市人民。想起……
Thumbnail
說起社會參與,作為回歸後出生的香港人,對於早期的社會運動並不熟悉。零三年沙士、經濟危機、七一反廿三條,大概只是小學常識問答比賽中的問題與答案。記得當時教育制度並未成熟到能讓中小學生擁有獨立的邏輯思考能力。在考試之中,甚少見及論述回答題。零八年北京奧運,彷彿把大部分的香港人都為中國香港市人民。想起……
Thumbnail
凌散的文字,記下我的香港故事。 僅願末日之後,還在乎這座城市的每一個人,都能好好活著,把悲傷堆砌,融化成更堅固的冰川,在越過多少里後,仍不敢忘記。
Thumbnail
凌散的文字,記下我的香港故事。 僅願末日之後,還在乎這座城市的每一個人,都能好好活著,把悲傷堆砌,融化成更堅固的冰川,在越過多少里後,仍不敢忘記。
Thumbnail
「反修例運動」從去年六月走到今天,剛好一週年。 2020年的香港社會衝突依舊不斷,可無論是怎樣的立場見解,都需要,亦值得被聆聽。《2047》本期將深入探討「反送中運動」中所反映,較年長與較年輕一代身份認同和政治取向的差異,以及對「一國兩制」的衝擊等——中國人與香港人的身份是否能並存?世代與政治光譜、
Thumbnail
「反修例運動」從去年六月走到今天,剛好一週年。 2020年的香港社會衝突依舊不斷,可無論是怎樣的立場見解,都需要,亦值得被聆聽。《2047》本期將深入探討「反送中運動」中所反映,較年長與較年輕一代身份認同和政治取向的差異,以及對「一國兩制」的衝擊等——中國人與香港人的身份是否能並存?世代與政治光譜、
Thumbnail
在經歷了前面幾篇的鋪陳後,今天來到一場社會運動中,最關鍵的元素—參與者。在街頭上,遊行中,從來不乏學生的蹤影,年輕的臉龐雖被口罩蒙蔽,澄澈的眼神依舊熠熠發光。怕,他們當然怕,但為了自由、為了民主、為了香港的未來,他們把內在的憤恨不平轉化為理性具體行動的力量。
Thumbnail
在經歷了前面幾篇的鋪陳後,今天來到一場社會運動中,最關鍵的元素—參與者。在街頭上,遊行中,從來不乏學生的蹤影,年輕的臉龐雖被口罩蒙蔽,澄澈的眼神依舊熠熠發光。怕,他們當然怕,但為了自由、為了民主、為了香港的未來,他們把內在的憤恨不平轉化為理性具體行動的力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