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啊!要搬到鄉下?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2012年,我開始對婚後住了十年的台北公寓生活,感到非常苦惱和煩心。當初搬進來時,才新婚一年多,沒有孩子。房子雖不大,卻也隔出四個房間,兩人住綽綽有餘,一間當主臥,一間當書房,一間當儲藏室,另外一間空著,好奢侈!

後來孩子一個個來報到,從一個、兩個、三個到四個,幾年之間,就把這個小小的公寓給擠爆了!六口之家擠在不到三十坪、只有一套衛浴的公寓裡,奇的是,每次有人上廁所,就有其他人也急著要上廁所,搶廁所的戲碼,日復一日在上演。還好我有先見之明,早早買了一只夜壼備用,如果孩子搶用廁所,就讓他們使用夜壼解解急。不過這種戲碼演多了,確實令人心煩,想要多一間衛浴的需求和渴求,節節升高,我漸漸感到很難安於現狀。

於是,萌生了就近在台北換屋的念頭。

然後,我們開始到處看屋,看了大約二十間房子之後,舉白旗投降,決定放棄在台北換屋的念頭。為什麼呢?

因為沒錢。

我們手上沒有任何存款,每個月只是剛好收支平衡,唯一的資產就是十年前房價尚未飆升時買下的這間老公寓。老公寓還欠有貸款,如果賣掉,扣掉貸款,剩下的錢想在台北換更大坪數的房子(加上裝修費),即使是在郊區,還是遠遠不夠。

其實搶廁所只是冰山一角,生活型態才是更大的問題。四個孩子需要到戶外玩耍,但我和先生在家工作,沒辦法隨時放下工作帶孩子出去外面跑跑跳跳。親子雙方都為這情況感到為難,但一時之間找不到更好的辦法。

隨後兩年過去了,為了健康的緣故,我們改吃有機蔬果。又為了更了解有機蔬果背後的栽種過程,我們開始大量閱讀與耕種相關的書籍。

我當時看過的書單大致如下:

《我的耕食生活──關於耕種、食物與愛情》

《我的幸福農莊》

《食在自然》

《幸福餐桌──飲食教育,從小開始》

《青松e種田筆記:榖東俱樂部》

《鯉魚山下種房子──假日農夫奮鬥記》

《半農半X的生活》

《上班族變成番茄農的意外人生》

《女農討山誌》

《超級阿伯──和大自然對話的現代農夫》

《種下200%的樂活幸福》

《山腳下的農夫:我的農場夢》

讀過這些書之後,我的內心竟然起了變化,漸漸做起「農場夢」,不是想要務農維生,而是渴望種菜種水果給自己吃,甚至稻米!

我先生在美國的鄉間長大,小時候家裡有六分地,不但有許多跑跳的空間,也種了一些自家食用的作物,他很喜歡鄉下的生活。

我雖然在雲林鄉下長大,但家裡並非務農,沒有真正享受過田園生活的樂趣。長大後離鄉背井在都市求學工作,早就被都市馴化。生活機能不太便利的鄉村,不是很吸引我。

後來我又讀到一本書:《農莊生活手記》(更名為:《美好生活:貼近自然,樂活100》),書中所描述的自耕自食、自給自足的生活,非常令我嚮往。


以下分享幾段書摘:

「我們相信,要在長期的都市生活之中對抗都市的壓力,同時保持健康、均衡、清明的身心與社交生活,事實上是不可能的。細細思量之後,我們決定,鄉野田園比任何都市或市郊地區,更能提供我們一種清明、寧靜、有價值的生活。」
「在現代社會做事領薪水的人,有許多窩在都市公寓裡,或是住在壅塞的市郊,每天為了家庭生計或其他環境需求汲汲營營,他們盼望能有機會逃脫環境的桎梏,自己掌握自己的生命,純樸簡單、適情適性的過鄉村生活。然而,各種顧慮、對親屬的責任感,或是對未知境遇的恐懼,在在是難以跨越的障礙。多年的躊躇猶豫之後,仍是裹足不前。」
「能否適應鄉村生活?能否靠土地討生活?體力夠不夠?需不需要年輕的本錢?哪兒能學到該學的東西?自己的屋子蓋不蓋得起來?自家庭院能不能養活家人?要不要養牲口?農場活兒有多辛苦?會不會又給自己套上了另一種枷鎖?對一個想要告別都市生活的人而言,這許許多多林林總總絮絮叨叨的問題,正排山倒海的湧來。」
「本書就是為這些人寫的。我們認為,一對年紀二十歲到五十歲的夫妻,只要擁有最基本的健康、聰明才智和資金,就可以適應鄉村生活,學習所需要的技能,克服遭遇的困難,建立有價值、對個人與社會皆有助益的生活型態。」
「來自社會的壓力雖然大,選擇權仍在自己手上,到頭來還是要自己想清楚。我們可以留在城裡,心不甘情不願的繼續承受無法讓我們滿意的生活,我們也可以闖出不一樣的方向,或許是沿著一條杳無人煙的小徑走走。」

讀完這本書,我終於願意放下對鄉村生活的排斥,決心跟隨老公的田園夢。

但是,要去哪裡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蓋了一間農舍
1.0K會員
350內容數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我蓋了一間農舍的其他內容
2019/10/08
 從都市(台北)搬到鄉間(台東),生活環境、景觀和型態,天壤之別。  Before:  從台北大安區公寓頂樓俯瞰   台北大安區公寓陽台外景觀   After: 台東租的透天厝,二樓陽台外景觀(朝東北) 台東租的透天厝,二樓陽台外景觀(朝西北) 
Thumbnail
2019/10/08
 從都市(台北)搬到鄉間(台東),生活環境、景觀和型態,天壤之別。  Before:  從台北大安區公寓頂樓俯瞰   台北大安區公寓陽台外景觀   After: 台東租的透天厝,二樓陽台外景觀(朝東北) 台東租的透天厝,二樓陽台外景觀(朝西北) 
Thumbnail
2019/10/06
一想到即將大搬家,任務艱鉅,性急如我,立馬開始打包,把冬衣、書籍和暫時不用的鍋碗瓢盆一一裝箱打包起來,甚至連床框都拆掉,直接把床墊放在木頭地板上睡覺。
Thumbnail
2019/10/06
一想到即將大搬家,任務艱鉅,性急如我,立馬開始打包,把冬衣、書籍和暫時不用的鍋碗瓢盆一一裝箱打包起來,甚至連床框都拆掉,直接把床墊放在木頭地板上睡覺。
Thumbnail
2019/10/03
我們一家六口離開台北、搬到台東這件事,宛如當年的以色列人出埃及。
Thumbnail
2019/10/03
我們一家六口離開台北、搬到台東這件事,宛如當年的以色列人出埃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才剛開始下定小小的決心想練習日更,堅持幾個禮拜就直接被搬家的事排山倒海地壓垮,希望從現在開始能重拾書寫習慣,畢竟也搬到能走路上下班的租賃處,每天上下班各省下一小時的通勤時間,體驗一週之後實在舒適。
Thumbnail
才剛開始下定小小的決心想練習日更,堅持幾個禮拜就直接被搬家的事排山倒海地壓垮,希望從現在開始能重拾書寫習慣,畢竟也搬到能走路上下班的租賃處,每天上下班各省下一小時的通勤時間,體驗一週之後實在舒適。
Thumbnail
電影《遊牧人生》:「我不是沒有家,我只是沒有房子。」7坪小套房2人1貓竟有很少去的地方?
Thumbnail
電影《遊牧人生》:「我不是沒有家,我只是沒有房子。」7坪小套房2人1貓竟有很少去的地方?
Thumbnail
  轉眼間,後天我就要開啟租屋人生,體驗一個新的生活模式,柴米油鹽醬醋茶都要開始完全自理,好刺激啊!   我抬頭看了看民宿環境,瞬間感到非常捨不得這個我生活了將近一年的地方(待到闆娘生第二胎,笑翻......
Thumbnail
  轉眼間,後天我就要開啟租屋人生,體驗一個新的生活模式,柴米油鹽醬醋茶都要開始完全自理,好刺激啊!   我抬頭看了看民宿環境,瞬間感到非常捨不得這個我生活了將近一年的地方(待到闆娘生第二胎,笑翻......
Thumbnail
2017年時,我是一個上班族,湊巧看了鳴響雪松系列書後,我便下定決心放棄都市的一切。 當時我已非常厭倦都市的生活,由於工作壓力太大,身心都出現警訊,不只得了胃潰瘍、乾眼症、失眠、便祕、內分泌失調,還出現憂鬱症狀,搞不懂活著的意義是什麼,生活中唯一的方向,只是作為社會的一顆小螺絲釘,每天過著忙、茫、
Thumbnail
2017年時,我是一個上班族,湊巧看了鳴響雪松系列書後,我便下定決心放棄都市的一切。 當時我已非常厭倦都市的生活,由於工作壓力太大,身心都出現警訊,不只得了胃潰瘍、乾眼症、失眠、便祕、內分泌失調,還出現憂鬱症狀,搞不懂活著的意義是什麼,生活中唯一的方向,只是作為社會的一顆小螺絲釘,每天過著忙、茫、
Thumbnail
正在看>,書的封面寫著「半農半╳的幸福斜槓主義」﹑「種瓜種菜種樹種花種日子」﹑「有人有狗有鳥有魚有生活」。 . 作者曾生活於繁華台北,後來辭去工作,在新竹一座小山丘上當起農夫,自給自足。 . 突然泛起自己在十幾歲時的一幕,當時跟家人一起觀看「光影大三巴」。(把動畫投射到澳門著名景點大三巴的牆上) .
Thumbnail
正在看>,書的封面寫著「半農半╳的幸福斜槓主義」﹑「種瓜種菜種樹種花種日子」﹑「有人有狗有鳥有魚有生活」。 . 作者曾生活於繁華台北,後來辭去工作,在新竹一座小山丘上當起農夫,自給自足。 . 突然泛起自己在十幾歲時的一幕,當時跟家人一起觀看「光影大三巴」。(把動畫投射到澳門著名景點大三巴的牆上) .
Thumbnail
五年多前,我們決定離開台北,舉家移居台東海岸線。做了這個決定一年半之後,終於能夠成行。當時我們以為算盤已經打好,生活費不會有問題。我們雖然沒有任何存款,但賣掉台北的房子之後,賣屋款可以分成三份,一份拿來買農地,一份拿來補助頭三年的生活費,一份拿來蓋農舍。
Thumbnail
五年多前,我們決定離開台北,舉家移居台東海岸線。做了這個決定一年半之後,終於能夠成行。當時我們以為算盤已經打好,生活費不會有問題。我們雖然沒有任何存款,但賣掉台北的房子之後,賣屋款可以分成三份,一份拿來買農地,一份拿來補助頭三年的生活費,一份拿來蓋農舍。
Thumbnail
2014年,做了決定之後,我們便開始昭告周遭朋友,說我們打算搬到台東鄉下買農地、蓋農舍,自己種菜吃。沒想到,眾人聽了,紛紛潑冷水,不是質疑,就是不以為然。種種反對聲浪,令人招架不住。反對理由,歸納起來,大致如下: 務農太難、太辛苦; 務農難以養家活口; 好工作少; 好學校少......
Thumbnail
2014年,做了決定之後,我們便開始昭告周遭朋友,說我們打算搬到台東鄉下買農地、蓋農舍,自己種菜吃。沒想到,眾人聽了,紛紛潑冷水,不是質疑,就是不以為然。種種反對聲浪,令人招架不住。反對理由,歸納起來,大致如下: 務農太難、太辛苦; 務農難以養家活口; 好工作少; 好學校少......
Thumbnail
2012年,我開始對婚後住了十年的台北公寓生活,感到非常苦惱和煩心。當初搬進來時,才新婚一年多,沒有孩子。房子雖不大,卻也隔出四個房間,兩人住綽綽有餘,一間當主臥,一間當書房,一間當儲藏室,另外一間空著,好奢侈!後來孩子一個個來報到,從一個、兩個、三個到四個,幾年之間,就把這個小小的公寓給擠爆了!
Thumbnail
2012年,我開始對婚後住了十年的台北公寓生活,感到非常苦惱和煩心。當初搬進來時,才新婚一年多,沒有孩子。房子雖不大,卻也隔出四個房間,兩人住綽綽有餘,一間當主臥,一間當書房,一間當儲藏室,另外一間空著,好奢侈!後來孩子一個個來報到,從一個、兩個、三個到四個,幾年之間,就把這個小小的公寓給擠爆了!
Thumbnail
前幾次搬家,只是一次又一次搬著家當,對著房東仰望;後兩次搬家,才感覺是搬到幸福路上, 幸福,是一段有個家的旅途。 我的家住過八間房子,這是我的故事,我的旅途。
Thumbnail
前幾次搬家,只是一次又一次搬著家當,對著房東仰望;後兩次搬家,才感覺是搬到幸福路上, 幸福,是一段有個家的旅途。 我的家住過八間房子,這是我的故事,我的旅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