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高齡化的世界

2022/11/0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上週聊到了少子化的現象與成因,總體而言是社會趨向工商業化的必然現象,但工商業社會的人口問題其實只講了一半,本週要開始聊伴隨少子化而來的高齡化現象。
其實當今世界各國鼓勵生育的理由除了擔心未來勞動力不足外,更擔心未來的扶養比失調(勞動人口與幼年老年的人口比,即多少勞動人口供養一個不具勞動能力的人口),導致整個社會體系負荷不了而崩解,那究竟是什麼原因令高齡化發生呢?

高齡化社會出現的原因

人口老化是國家人口分布向較高年齡傾斜的現象。這通常反應在人口平均年齡和中位數年齡上,兒童人口比例下降,高齡人口比例上升。人口高齡化是世界性的,在已開發國家出現得多,但近來在開發中國家也開始浮現。這一趨勢在發展中地區增速加快,意味著老年人將會集中在發展中地區。牛津人口高齡化研究所則認為人口高齡化在歐洲有所減緩,未來在亞洲將會產生巨大影響,特別是那些處在人口轉型模式五的亞洲國家。
在目前聯合國承認的已開發國家中(其2005年總人口為12億),總體中位數年齡從1950年的28歲升至2010年的40歲,預期到2050年將為44歲。世界對應數值為1950年的24歲、2010年的29歲和2050年的36歲。就發展中地區,中位數年齡預期將從2010年的26歲升至2050年的35歲。
兩個人口因素可能導致了人口高齡化:壽命延長生育下降。老人延年益壽導致人口平均年齡增高。少生孩子導致年輕人數量降低。在這兩個因素中,生育減少是如今全球人口高齡化的主要致因。更具體講,在過去半個世紀裡總體生育率大幅下降是世界最已開發國家人口高齡化的主要原因。由於許多開發中國家正在經歷更加迅猛的生育轉型,其未來所遇到的人口高齡化問題將會比目前已開發國家的更加嚴峻。
未來三十年間,人口高齡化比率很可能會增加;不過,國家並不清楚老人們晚年活的健康與否。「疾病壓縮理論」認為老人殘疾不會多,但活得越久健康越差。另一觀點是「動態平衡」。有限的生命能否像某些研究人員認為的那樣會無限延續,這樣的信息對政府來說很關鍵。世界衛生組織的一系列家庭健康研究正在為所需健康和福祉尋找證據,包括如《世界健康調查》和全球高齡化與成人健康研究。這些調查在70個國家裡採訪了18歲以上308,000人,50歲以上81,000人。
喬治·李森主持的《全球高齡化調查》研究了晚年和退休時的態度、預期和行為等,訪問了24個國家40至80歲之間44,000人,發現許多人很清楚世界人口高齡化問題以及對自己和子女的影響。
而加拿大世界移民率最高,部分用於扼制人口高齡化。保守主義智庫C·D·豪研究所認為移民不是扼制人口高齡化的有效途徑。其他學者也得出類似結論。人口學家彼得·麥當勞和麗貝卡·基彭稱:「生育率進而跌至更替水平之下,甚至連人口零增長都需要增加每年淨移民水平來維持。」
從上面的敘述可以看出高齡化的發生是由於醫療進步延長人類壽命以及同時間人們降低生育數量所造成的,講到這裡有些腦筋比較靈活的人會聯想到現在的人口問題與上世紀七零年代人口爆炸的危機似乎是息息相關的,因為當時人口大幅增加就是戰後嬰兒潮所造成的,然後當今人口老化也與這些戰後嬰兒潮世代老邁有關。
有些有心人士就利用上述之人口社會現象渲染這些戰後嬰兒潮世代如蝗蟲一般佔用並消耗戰後的社會資源,完全不給後代留資源,看似有道理,但這是全部的事實嗎?

高齡化社會的真實面貌

要談這個議題前,我們先來看現代老人學(英語:gerontology,也譯作老年學)對老人的定義:
老化泛指有機體一生中的所有變化。按其年齡,老人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 青老人(young-old):65~74歲
  • 中老人(old-old):75~84歲
  • 最老的人(oldest-old):85歲以上
由此可知現在的老人又可依年齡再劃分出不同的老年階段,十幾二十年前根本無此劃分,其實這某種程度上就揭示高齡化社會的細節。
上面貼出2017年之德國與去年台灣的人口金字塔,各位讀者請留意60至70歲以及90歲以上的人口長條圖,再將兩者比較即可看出高齡化的扶養照護問題絕非一般學術界所想得那麼簡單,魔鬼藏在細節裡,上述之60至70歲以及90歲以上的族群基本上互為親子關係,這就衍生了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社會現象—年輕老人照顧老老人。
年輕老人照顧老老人顧名思義就是60至70歲之子女照顧90歲以上的父母之情況,試想一個六七十歲的人本身也算老了,而且也往往已經退休只能打一些零工貼補家用,在這個情況下又要照顧更為年老的父母其壓力與負擔可想而知。
情況看起來似乎很不樂觀,那有什麼方法可以緩和這些人口問題所帶來的衝擊,我們下次再來聊與人口議題相關的爭論與其他話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9會員
    131內容數
    透過經濟、科學、歷史發展的相互結合 ,以新角度詮釋人類社會從古至今發生事情的真正原因,因為傳統的學科分科有其限制在,但真實的世界卻是相互影響且混雜的,全方位的看事情才能了解全貌而不失偏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