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返校》之後,該如何再上這堂歷史課?(上)關於歷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為什麼推薦你閱讀本文:
當返校引發熱議,看完史實改編IP、再回頭看白色恐怖時,我們能否學到什麼?

手遊、小說、電影:害怕的話,不妨自己劇透自己吧

恐怖異色.冒險敘事

2017年發行的《返校》,原先為電腦才能遊玩的一款恐怖解謎遊戲,在今年(2019)也於iOS版的App Store、Android版的Google Play手機雙平台上架。《返校》做為一個遊戲作品,雖然官方粉絲頁(赤燭)有超過十萬的按讚關注,但「不玩」遊戲、或嫌遊戲「太花時間」的族群也不在少數。相較之下,改編電影片長僅112分鐘,不僅進入門檻較低,無須解謎也使得許多人「閉著眼睛也咬牙進電影院」——本片上映3天票房已達新台幣6770萬(為國片首週末第3高的票房)。

不敢看恐怖電影,單兵該如何處置?

但無論票房如何,你是否願意上院線「跟風」看《返校》?其實,家安老師(本文作者)自己就是一名「討厭自己嚇自己」的閱聽眾;雖然老師長期在影視、遊戲娛樂產業中擔任評論者,但《返校》曾經是我列為「絕對不碰」的文本之一。

遊戲主視覺

這是家安老師的親身經驗分享:如果你很害怕,建議先玩過遊戲、看過攻略或是實況。當你能預期哪些地方會被嚇,就能大幅地降低觀影時的恐懼感:導演徐漢強是一名資深的遊戲玩家,本次創作也忠於原始文本(遊戲),透過「去無存菁」的創作手法,用電影的語言將重點聚焦在人與人的互動與感情。

——《返校》恐怖嗎?或許,我無法客觀地回答你,但如果你看完還不思考,那真的很恐怖。

(以下涉及劇情)

匪:IP改作的真與假

《返校》故事雖設定在戒嚴時代,但並沒有明指年份與發生地。

《返校》並不是一部紀錄片,更是根據遊戲文本所改作的心理驚悚片:因此,大眾聚焦討論「翠華中學事件」的真實性或許真有些小題大作——但對於看完本片的朋友來說,是真的會很好奇——這是發生過的歷史嗎?

繼續升旗,繼續升旗!/劇照

上簽叛亂案張明暉分業縣鄉籍公教人員與學生魏犯等,均有為匪工作之事實。經核張明暉一名處死刑,魏仲廷自首供認參加叛亂組織,閱讀反動書刊,思想受匪毒素均深,處徒刑 15 年。

《返校》以戒嚴時期的臺灣作為時代背景,描述女主角方芮欣舉報翠華中學「校內讀書會」,相關當局則採取包含酷刑逼供等強硬手段,最後處決張明暉老師等人。事情過後,方芮欣因自責選擇結束生命。

魏仲廷/劇照

以「高中校園案件」為關鍵詞,不難在回溯臺灣1949年5月20日至1991年6月3日的歷史時,找到一起在基隆中學發生的「光明報事件」——基隆中學校長鍾浩東因籌組「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基隆市工作委員會」,發行刊物《光明報》而在1950年10月14日遭槍決——仔細一看,男主角魏仲廷學號「501014」正隱藏了這樣的線索。

截自臉書

截自臉書

鐘浩東的故事可以在藍博洲的報導文學作品《幌馬車之歌》、與侯孝賢的電影《好男好女》多做了解,這裡就不再贅述。不過,網路上許多民眾的撻伐不容忽視——當張明暉、魏仲廷真成了《返校》裡未曾直描的「匪」,為何就讓大眾收起了眼淚、在心中成為「罪大惡極」的仇恨?

對此,老師決定先論述一下對當時社會的描述,再來回應這個自己拋出的問題。

——這是負罪的死者所構成的世界。

歡迎回到翠華中學(校訓是誠正勤樸喔)

煽動思想,從嚴處置:那個別讀太多書的年代

「白色恐怖⋯⋯用白色形容恐怖,也太有創意了!」還記得有學生曾經這麼跟我說。其實這個白色,或許是指真的顏色「白」。關於白色恐怖(White Terror)詞彙的起源,流傳最廣的說法是在法國大革命(1789–1799)期間政府軍(皇室)對在野黨所採取的殘酷行動;由於當時皇室的象徵顏色為白色,因此該暴力被稱為「白色恐怖」,後來進一步用來指世界各國當權者對反對者的鎮壓。

反對的人,都不在了/劇照

1949年5月20日至1991年6月3日,是中華民國臺灣省政府和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發布《臺灣省戒嚴令》並在臺灣地區實施戒嚴的時期。這段時間內,司法及行政權會部分或全部由軍隊接管,對於批評政府、或持有不同政治思想的人——例如左派思想、主張臺灣獨立、參與民主運動等等——就會以「參加叛亂組織」、「顛覆政府」、「匪諜」、等罪名逮捕、監禁或是殺害。

檢舉防諜,人人有責;
隱匿匪諜,與匪同罪;
煽動思想,從嚴處置;
顛覆國家,唯一死刑。

讀書「會」死?作為一種討論思想、學習的組織,讀書會若是由「叛亂份子」籌組、參與,就會被認定為「叛亂組織」,可依懲治叛亂條例論罪——意圖顛覆政府而著手實行者處死刑、 參加叛亂之組織或集會者,處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事情到底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了啊?不就是讀幾本書而已嗎?/現場畫面

書包裡頭裝什麼?要被記過的知不知道!

由於在沒有網路的年代,思想的傳遞往往需要書本、報章雜誌,因此政府有了「禁書」這類的防堵措施。電影裡,張明暉帶著魏仲廷等人所讀的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的《父與子》、廚川白村的文學論集《苦悶的象徵》、印度詩人泰戈爾的《漂鳥集》。這些書籍因為屬於俄國文學、或由日本作家所寫、倡議自由革命等問題而被列為禁忌。雖說有學者指出,「這些書其實是有流通版本的!」但勾勒歷史狀態的目的已經達到——原來,充滿求知慾與熱情的青年,正會因為他的好學與熱誠而獲罪。

在儲藏室的讀書會/劇照

國家機器動很快:他不在,就好了

菩薩保佑⋯⋯他不在就好了!/劇照

不過,何謂「意圖破壞國體」、「預備陰謀顛覆政府」?當法律有太大的模糊空間,「國家機器」就容易成為一種工具:方芮欣的母親向特務舉報丈夫貪污、方芮欣則檢舉殷老師看禁書,意圖挽回她與張老師的關係。

要是他不在就好了!
要是她不在就好了?

在歷史上,也真的有類似的案件——興中書店老闆傅煒亮為向員工傳遞社會主義思想,行為引起傅煒亮妻子懷疑(外遇)。為了要讓傅煒亮警惕,便向警察機關舉發丈夫「從事不法活動」。傅煒亮叛亂罪逮補,於1951年12月19日遭到槍決。

只剩下你一個了

[惡夢]、[告密者]、[活下去的人],三段式的電影結構造成的緊繃感,讓許多人甚至嚎啕大哭,也因此感慨歷史,更讓「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事情到底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啊?不就只是看幾本書而已嗎?」幾句話蔚為流行——然而,這同時也點出了年輕一輩(包含本文作者)觀眾可能面臨的尷尬:若是從未經歷過戒嚴的青年如我們,我們想起來的事情到底是什麼、又是遺忘了什麼?

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接下篇:《返校》之後,該如何再上這堂歷史課?(下)關於教育

延伸閱讀:

★重訪基隆中學光明報事件(哲學星期五):http://yt1.piee.pw/KLGKN

★「因國民黨屠殺百姓、那一代知識份子才投共」(自由時報):https://pse.is/KXVJB

★白色恐怖是什麼?(沃草):https://pse.is/K5M9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家安老師的沙龍
123會員
173內容數
我相信:「學習」才不是一件無聊的事,只是你缺少好的「素材」、「管道」、以及「觀點」! 在【家安老師的娛樂評論室】,陪你一起從電影、商業閱讀、以及生活日常學習之前在教室裡沒搞懂的點點滴滴。 在放課後的時間裡,一起學習新知吧—— 同學,上課囉!
家安老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0/20
「情緒」(emotion)是一種我們都經歷過,卻難以名狀的身心狀態;要如何界定與描述,更是眾說紛紜。
Thumbnail
2021/10/20
「情緒」(emotion)是一種我們都經歷過,卻難以名狀的身心狀態;要如何界定與描述,更是眾說紛紜。
Thumbnail
2021/08/06
熟悉埃及文化的朋友,多少都聽過智慧之神托特(Thoth)的大名⋯⋯不過,你知道嗎:這群在臺灣環境生活地理所當然的智慧之神, 其實是「外來入侵種」唷。
Thumbnail
2021/08/06
熟悉埃及文化的朋友,多少都聽過智慧之神托特(Thoth)的大名⋯⋯不過,你知道嗎:這群在臺灣環境生活地理所當然的智慧之神, 其實是「外來入侵種」唷。
Thumbnail
2021/08/03
「醒醒吧!你其實會飛!」 我們都看過動物園裡的紅鶴在池畔漫步,但你有想過,沒有籠子的他們為什麼不會飛走嗎?
Thumbnail
2021/08/03
「醒醒吧!你其實會飛!」 我們都看過動物園裡的紅鶴在池畔漫步,但你有想過,沒有籠子的他們為什麼不會飛走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張藝謀導演感人至深的人文關懷之作 *五顆星推薦 這部電影以中國《刑法》第二十條為題,根據社會熱點案件「昆山反殺案」、「福州趙宇案」和「淶源反殺案」進行改編。特別是昆山反殺案,發生於2018年8月,喚醒了司法實踐中沉睡的正當防衛制度。 《第二十條》交織三條線索,分別描述了校園霸淩、公交車上
Thumbnail
*張藝謀導演感人至深的人文關懷之作 *五顆星推薦 這部電影以中國《刑法》第二十條為題,根據社會熱點案件「昆山反殺案」、「福州趙宇案」和「淶源反殺案」進行改編。特別是昆山反殺案,發生於2018年8月,喚醒了司法實踐中沉睡的正當防衛制度。 《第二十條》交織三條線索,分別描述了校園霸淩、公交車上
Thumbnail
如果要你以「白色恐怖」為主題,去構思一篇文章或拍攝一部電影,你會怎麼做呢? 或許會想選用紀錄片的形式,平鋪直敘,娓娓道來這段歷史的傷痛記憶。但是,可能你愈做愈有心得,觀賞者卻愈看愈想睡。思考脈絡較為理性的人,可能想以「論說文」的形式切入,論述白色恐怖的荒謬與惡劣。然而即使能夠論理清晰說服讀者,卻依然
Thumbnail
如果要你以「白色恐怖」為主題,去構思一篇文章或拍攝一部電影,你會怎麼做呢? 或許會想選用紀錄片的形式,平鋪直敘,娓娓道來這段歷史的傷痛記憶。但是,可能你愈做愈有心得,觀賞者卻愈看愈想睡。思考脈絡較為理性的人,可能想以「論說文」的形式切入,論述白色恐怖的荒謬與惡劣。然而即使能夠論理清晰說服讀者,卻依然
Thumbnail
光看摘要,想像這是《抽絲剝繭》的「狼人殺電影」,但閱讀過原著或改編的《風聲》,預想變為穩健的歷史電影。《幻影》對我來說囊括想像和預期,有明確的娛樂,有夠力的歷史。
Thumbnail
光看摘要,想像這是《抽絲剝繭》的「狼人殺電影」,但閱讀過原著或改編的《風聲》,預想變為穩健的歷史電影。《幻影》對我來說囊括想像和預期,有明確的娛樂,有夠力的歷史。
Thumbnail
  白色恐怖時期,那是一個人心惶惶的時期。   電影的背景是1950年代的白色恐怖時期,當時的《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列》導致人人都可能是匪諜。本劇改編自曹欽榮前輩的《流麻溝十五號女收分隊及其他》,是以女性視角來撰寫的歷史電影。   到底誰是匪諜?
Thumbnail
  白色恐怖時期,那是一個人心惶惶的時期。   電影的背景是1950年代的白色恐怖時期,當時的《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列》導致人人都可能是匪諜。本劇改編自曹欽榮前輩的《流麻溝十五號女收分隊及其他》,是以女性視角來撰寫的歷史電影。   到底誰是匪諜?
Thumbnail
熟悉的土地,陌生的歷史。這三十年間,台灣並非沒有其他關於二二八或白色恐怖題材的電影,但引起的回響和反應不大。 電影當然不能將歷史百分之百在觀眾眼前重演,但隨著改編及媒介的變化,能以多樣化的形式呈現在視聽者面前,而隨著時代更迭,白色恐怖等威權體制下歷史過往不再是不能提、不能想的禁忌。
Thumbnail
熟悉的土地,陌生的歷史。這三十年間,台灣並非沒有其他關於二二八或白色恐怖題材的電影,但引起的回響和反應不大。 電影當然不能將歷史百分之百在觀眾眼前重演,但隨著改編及媒介的變化,能以多樣化的形式呈現在視聽者面前,而隨著時代更迭,白色恐怖等威權體制下歷史過往不再是不能提、不能想的禁忌。
Thumbnail
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部繼2002年紀錄片《科倫拜校園事件》後,再次以美國校園槍擊事件為主題,並於2020年在第77屆威尼斯影展裡,作為非競賽片放映的《校園大逃殺》(Run Hide Fight)。
Thumbnail
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部繼2002年紀錄片《科倫拜校園事件》後,再次以美國校園槍擊事件為主題,並於2020年在第77屆威尼斯影展裡,作為非競賽片放映的《校園大逃殺》(Run Hide Fight)。
Thumbnail
一個由遊戲改編的電影,當時遊戲就已經掀起了熱潮,可惜我沒玩過遊戲,只是看過相關報導,因此對這部電影的劇情就毫無所知,相較於玩過遊戲的人,少掉了一些比較的心態,可以單純感受電影帶來的感受;前提知道電影是描述白色恐怖的時期,面對思想自由的管制,讓每個人參存在精神緊繃的壓力下,何謂對何謂錯的價值觀
Thumbnail
一個由遊戲改編的電影,當時遊戲就已經掀起了熱潮,可惜我沒玩過遊戲,只是看過相關報導,因此對這部電影的劇情就毫無所知,相較於玩過遊戲的人,少掉了一些比較的心態,可以單純感受電影帶來的感受;前提知道電影是描述白色恐怖的時期,面對思想自由的管制,讓每個人參存在精神緊繃的壓力下,何謂對何謂錯的價值觀
Thumbnail
人說: 好奇心殺死一隻貓,那麼忌妒心呢?? 當然是殺死一干人!!! ​
Thumbnail
人說: 好奇心殺死一隻貓,那麼忌妒心呢?? 當然是殺死一干人!!! ​
Thumbnail
當《返校》引發支持與反對熱議,你是否清楚意識到所謂史實改編電影,背後的「史實」有哪些呢?
Thumbnail
當《返校》引發支持與反對熱議,你是否清楚意識到所謂史實改編電影,背後的「史實」有哪些呢?
Thumbnail
恐怖份子計畫在都市進行一場爆炸,成功被日本警方破案,民眾幸運逃過一劫。為了以防萬一,警方並成立了「和平警察」制度,監督追查社會「可疑的恐怖份子」看似保護人民的正義行動,卻是踏入地獄的開始
Thumbnail
恐怖份子計畫在都市進行一場爆炸,成功被日本警方破案,民眾幸運逃過一劫。為了以防萬一,警方並成立了「和平警察」制度,監督追查社會「可疑的恐怖份子」看似保護人民的正義行動,卻是踏入地獄的開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