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境談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每天我們都會遇到不同的事,就稱為“外境”吧! 是我們用我們的五官所感受到的外境。
我們怎麼對待外境?
嬰兒小孩子們,他們的腦是空白的,對外境是好奇、是接收、是學習,很開心的無念頭的把外境都接受了。
年紀越來越大,腦中已經接收學習了大量的外境經驗,也形成自己的一套價值標準,你們想一想,成年人面對外境會怎麼反應?
因為已經累積了太多人生經驗,腦中建立一堆的價值標準,所以成年人遇到外境,一定馬上會去比對自己腦中的價值標準,立刻提出批判,好,壞,對,錯,就出來了。 是不是這樣。
這就是腦在幹的事,成年人的腦已經不單純了,已然自成一個世界,有自己的價值標準,不再用天真無邪的眼光在看世界,已經用自製的慮鏡在看外面的世界,永遠有好壞對錯,替外境加油添醋,是不是這樣。
說的好聽,這是成長,成熟,可以獨當一面。沒錯,這樣的看法是合理的,但只看到了一面,漏看了另一面。另外一面是?
成人腦中熟成的價值標準是絕對的嗎?是真理嗎? 不是吧? 每個人腦中都有一套自製的價值標準,每個人都不一樣,如果只是隱藏在內心中,到還好,如果你拿著這套自製的價值標準到處去批判外境,你說會發生什麼事?
如果自己的價值標準與當下的其他人一致,那就沒事。但如果不一致呢?你要如何處理?
另外還有一個內在的問題,可能更棘手,當外境不如己意時,或自己的表現不如己意時,如何自處?
批判別人,批判自己,批判外境,都是成年人的腦會做的事,往往都觸發了負面情緒的糾纏,這樣的糾纏常常都無解,因為起源於腦所訂的價值標準,不去處理調整標準,根本就無解。
正本清源,回來檢視那個讓人情緒化的標準,你是不是在用一個相對的,個人化的,非絕對的標準在批判?
人的情緒都會隨著外境在變化,正面的情緒沒問題,不需要處理。但是負面情緒是大家的功課。
成年人需要學習處理外境,不要第一時間就暴發,被腦騙了,被那個成熟世故的腦帶著走,外境就讓它原味的存在,不要加油添醋,古人說這是修養,穩定的情緒,是智者。
我們一方面需要腦的聰明來做事情,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小心不要完全被腦綁架帶走,保持一顆寧靜的心,讓心帶著我們走。
(這是模擬一元的初階,高階是根本把價值標準拿掉了,一切如如本是,不加任何一點批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07會員
154內容數
這裡所論述的東西,企圖建構一個假設模型來解釋人生實相,我們見不到實相,但是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實相,先建構一個假設模型,如果這個模型可以套入人間印證,解釋大部份人的問題,是不是可以說是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拆解人生的實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存乎一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是第一個需要破解的課題,也幾乎是最重要的一個關鍵,情緒。  我會痛苦,你也會痛苦,好巧喔,他也會痛苦,好像每個人都會痛苦,怎麼這麼巧?  可不可以解讀,痛苦的情緒是內建在人類的腦中,只要去觸發它,就會感覺痛苦。  憤怒,愉快,其他的情緒,也如出一轍,是一整套內建在腦中的情緒機制,只要你去觸發,情
價值標準是相對的,基於定位不同,產生不同的價值標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價值標準,都不盡相同。  價值標準是變動的,現在的價值標準可能跟以前不同,一直在變。  價值標準是空性的,本來沒有,自己訂了才有,可以拿掉,又沒有了,取之在自己。   如果一套價值標準讓你快樂,有成就感,沒問題
科學上對宇宙的研究已經非常的進步,科學文獻汗牛充棟,這篇文章不是學術討論,而是基於對現在科學的認識,提出最終極的假設推論,提出目前人類對宇宙認識之外的三個不知道,進而假設可能的宇宙實相。(這個研究屬於人性好玩的一環,人最終能不能破解,一點也不重要。) 宇宙的顯化   愛因斯坦的質能互換 E=mc^
人性實相的研究文章已發表於此出版專題(約50篇),此篇為總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回頭參看之前的文章。( 越早的文章越是此研究的基礎,讀者可以拉回最早的文章閱讀。) 人性實相的研究,得出一些結論: 人只有情緒問題,因為人是被控管的。(情緒系統) 二元標準是腦意識的運作模式,所有的意識體都是二
我們來看一則網路上的小品:  今年高考(中國大陸)結束後,某高校導師,發了一條微信,很詼諧、亦很有哲理: 考上大學的要記得和沒考上大學的同學搞好關係,等你們大學畢業了,好去他們的公司打工!  考上一流大學的要經常聯繫第二等的,未來家鄉的領導很可能就是他們!  考上第二等的同學要跟大專的搞好關係,他
人一睡醒,腦就一直不停的轉,念頭不停的丟出來,腦,這個過動兒,很難控制,很不可思議對不對,腦神經細胞自己會工作,然後一直丟工作出來給身體,身體就開始忙碌。  腦,就是我? 這是一個大問號。 因為你連腦神經細胞如何運作都不知道,這豈不好笑!  於是,人性實相模型才假設有一個真正的我在背景,腦是肉身的
這是第一個需要破解的課題,也幾乎是最重要的一個關鍵,情緒。  我會痛苦,你也會痛苦,好巧喔,他也會痛苦,好像每個人都會痛苦,怎麼這麼巧?  可不可以解讀,痛苦的情緒是內建在人類的腦中,只要去觸發它,就會感覺痛苦。  憤怒,愉快,其他的情緒,也如出一轍,是一整套內建在腦中的情緒機制,只要你去觸發,情
價值標準是相對的,基於定位不同,產生不同的價值標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價值標準,都不盡相同。  價值標準是變動的,現在的價值標準可能跟以前不同,一直在變。  價值標準是空性的,本來沒有,自己訂了才有,可以拿掉,又沒有了,取之在自己。   如果一套價值標準讓你快樂,有成就感,沒問題
科學上對宇宙的研究已經非常的進步,科學文獻汗牛充棟,這篇文章不是學術討論,而是基於對現在科學的認識,提出最終極的假設推論,提出目前人類對宇宙認識之外的三個不知道,進而假設可能的宇宙實相。(這個研究屬於人性好玩的一環,人最終能不能破解,一點也不重要。) 宇宙的顯化   愛因斯坦的質能互換 E=mc^
人性實相的研究文章已發表於此出版專題(約50篇),此篇為總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回頭參看之前的文章。( 越早的文章越是此研究的基礎,讀者可以拉回最早的文章閱讀。) 人性實相的研究,得出一些結論: 人只有情緒問題,因為人是被控管的。(情緒系統) 二元標準是腦意識的運作模式,所有的意識體都是二
我們來看一則網路上的小品:  今年高考(中國大陸)結束後,某高校導師,發了一條微信,很詼諧、亦很有哲理: 考上大學的要記得和沒考上大學的同學搞好關係,等你們大學畢業了,好去他們的公司打工!  考上一流大學的要經常聯繫第二等的,未來家鄉的領導很可能就是他們!  考上第二等的同學要跟大專的搞好關係,他
人一睡醒,腦就一直不停的轉,念頭不停的丟出來,腦,這個過動兒,很難控制,很不可思議對不對,腦神經細胞自己會工作,然後一直丟工作出來給身體,身體就開始忙碌。  腦,就是我? 這是一個大問號。 因為你連腦神經細胞如何運作都不知道,這豈不好笑!  於是,人性實相模型才假設有一個真正的我在背景,腦是肉身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假設出生時,沒有意外的發生,那人都有一雙眼睛,與耳朵當你用該眼睛看待世界時是什麼想法,而後在走出舒適圈看到別人時呢? 隨後當你用眼睛看著鏡子中的自已時又是什麼想法,當你用耳朵聽時能聽見什麼?風、溪水、鳥鳴... 世界亦是自然生態,各種國家的自然生態,那些鬼斧神工能被留著不過是因為人類無法斬除,它
Thumbnail
痛苦的來源,經常來自大腦的自我設限。保持開放的態度,可以跳脫固執的信念。
在生活中,我們時常堅信自己所做的決定和表達的情緒是最正確的。這種自信有時來自於我們對自己的信任,也有可能是對現狀的無知。然而,真正的清醒來自於認識到我們的視界有限,並願意擴大視野,重新審視自己的選擇。 一、視界的局限性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背景、經歷和價值觀,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我們的視界。視界就
Thumbnail
在華人社會長大的我們,最討厭的大概就是「別人家的小孩」吧?從小就被比較到大,總會有一個別人家的小孩做得永遠比自己好。但是比較心理,並不只有華人社會擁有,這其實是全人類的共同課題。我們的大腦本來就在乎公平,喜歡比較,這帶來的感覺就像性愛、金錢與迷幻藥……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價值觀像是我們的內在羅盤,指引我們如何看待世界。 "我們是我們所經歷的一切。" 我們的價值觀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受到我們所處環境、教育和生活經驗的影響。 但是,價值觀也是一種動態的東西,它隨著時間和經驗而改變。 "人是一切事物的評價者。" 當我們經歷新的事情、學習新的知識時,我們的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將自己與他人的課題分離,設定「心理界線」,關係會更健康。例如: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還有因為失望而產生的情緒,是父母要負起責任的課題,並不是孩子要承受的。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裡,人們經常會被外在的物質和繁華所吸引,忘記了內心深處的聲音。正如同你所說,當一個三歲的小孩看到天空中的飛機,他若被告知那是一隻大鳥,他的認知就會在這個錯誤的信息中形成。這種現象不僅僅發生在小孩身上,成年人也會因為社會環境和文化背景的影響,對世界有著限定的看法。但是,當我們開始探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假設出生時,沒有意外的發生,那人都有一雙眼睛,與耳朵當你用該眼睛看待世界時是什麼想法,而後在走出舒適圈看到別人時呢? 隨後當你用眼睛看著鏡子中的自已時又是什麼想法,當你用耳朵聽時能聽見什麼?風、溪水、鳥鳴... 世界亦是自然生態,各種國家的自然生態,那些鬼斧神工能被留著不過是因為人類無法斬除,它
Thumbnail
痛苦的來源,經常來自大腦的自我設限。保持開放的態度,可以跳脫固執的信念。
在生活中,我們時常堅信自己所做的決定和表達的情緒是最正確的。這種自信有時來自於我們對自己的信任,也有可能是對現狀的無知。然而,真正的清醒來自於認識到我們的視界有限,並願意擴大視野,重新審視自己的選擇。 一、視界的局限性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背景、經歷和價值觀,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我們的視界。視界就
Thumbnail
在華人社會長大的我們,最討厭的大概就是「別人家的小孩」吧?從小就被比較到大,總會有一個別人家的小孩做得永遠比自己好。但是比較心理,並不只有華人社會擁有,這其實是全人類的共同課題。我們的大腦本來就在乎公平,喜歡比較,這帶來的感覺就像性愛、金錢與迷幻藥……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價值觀像是我們的內在羅盤,指引我們如何看待世界。 "我們是我們所經歷的一切。" 我們的價值觀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受到我們所處環境、教育和生活經驗的影響。 但是,價值觀也是一種動態的東西,它隨著時間和經驗而改變。 "人是一切事物的評價者。" 當我們經歷新的事情、學習新的知識時,我們的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將自己與他人的課題分離,設定「心理界線」,關係會更健康。例如: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還有因為失望而產生的情緒,是父母要負起責任的課題,並不是孩子要承受的。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裡,人們經常會被外在的物質和繁華所吸引,忘記了內心深處的聲音。正如同你所說,當一個三歲的小孩看到天空中的飛機,他若被告知那是一隻大鳥,他的認知就會在這個錯誤的信息中形成。這種現象不僅僅發生在小孩身上,成年人也會因為社會環境和文化背景的影響,對世界有著限定的看法。但是,當我們開始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