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變有錢《cheers快樂工作人第225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之前就很愛這本雜誌,雖然內容都淺淺的,我自覺很符合我的程度,可以輕鬆閱讀不用過度思考,但又能學到新東西。所以幾乎每期都會看,今年從月刊變成雙月刊真的超傷心QQ
其實早就知道紙本書的銷量非常艱困,更別提紙本雜誌,現在我不只祈求個人喜歡的雜誌們別收起來外,更希望別變成電子雜誌啊,因為我還是喜歡翻紙本雜誌阿!還在抗拒且尚未買電子書閱讀器的人就是我!
回到正題,這期的主題是今年我最有興趣的一期,因此特別來寫一下心得,這算是我第一篇認真的雜誌心得,沒想到是我搬來方格子的第二篇閱讀心得,真是奇妙的緣分。
其實在幾年前曾寫過時尚雜誌的心得,但是是在另一個部落格內。且只寫了2篇就覺得雜誌心得好難寫(雖然現在每次寫閱讀心得也都覺得好難)+當時惰性犯了,因此直接的放棄。而這是第一次寫這種財經企管類的雜誌!
明明自己這2年看過的雜誌少說也將近1000本吧,卻一本的心得都沒寫過,主要是考量雜誌的壽命很短,尤其週刊,一個禮拜過去就出新刊了,寫了心得也很快就有下一本,真要寫根本追不上雜誌出刊的速度。再來是我覺得自己的閱讀量還不夠,無法有效將雜誌的內容延伸且深化,因此遲遲不敢動筆寫商業雜誌的心得。
但這次還是決定來寫一篇,而我也真的做到了!希望之後可以維持這樣的勤奮動力。

財務滿意度不及格,青世代理財哪裡出問題?

網路上的好像是有縮減版的內容,看紙本雜誌上另外有提到的在這裡補充一下:
1.現在有超過6成的年輕人有理財規劃←因為年金改革讓大家比較有理財意識?
2.79%的青世代沒有第二收入←沒有第二收入的比例比我想的還要高,我以為在斜槓青年這個觀念的帶領下,會至少有5成的人有第二收入
3.剩下的21%擁有第二收入者,有65%的人認為即便有第二收入,也不影響正職工作的表現。
節自cheers快樂工作人第225期
我自己剛好和擁有第二收入的大多數相反,我的第二收入主要來源是投資所得,再來才是兼職或副業所得,這兩者在今年剛好組成我的第二收入。
未來很希望能增進自己兼職或副業所得的部分,但目前還找不到一個適合的方向,感覺我還需要摸索一下自己究竟適合什麼,以及累積更多的知識。這點我會好好努力的!
最後我好想吐槽這張圖中的親友贊助與伴侶贊助是什麼概念啊!!!
節自cheers快樂工作人第225期
令人訝異的是,近年市場力捧的ETF(指數股票型基金),青世代只有12.1%的人會納入投資組合。
我也很愛投資ETF耶,雖然到目前為止真正有操作的只有0050,但我覺得獲利率不錯R,我國投資ETF的金額這麼龐大,在這裡的調查比例卻如此小,真的好讓人驚訝。
裡面提到實支實付跟投資型保單,談的滿淺的,有興趣的讀者應該是可以在找到談更深的吧~
在這篇心得的後半段,想跟各位分享並不是這本的主打主題,但卻是整本雜誌內我最喜歡的一個主題:耶魯大學300年來最搶手的一門課:快樂學。培養10個好習慣還說你不快樂嗎?
1.不被生活際遇左右:際遇所造成的快樂、悲傷都是暫時的。
2.看見還有半杯水:每個人都可以決定自己的快樂程度,端看你解讀事物的角度,是著重在失去多少,還是擁有多少。
3.努力練習更快樂:快樂是可以鍛鍊的習慣。
4.不從慾望中找快樂:事實上,越有錢不會越快樂。
5.和親友真實互動:經常花時間跟家人、朋友、愛人相處的人,快樂感遠高於自己一個人。
6.試著為他人付出:幫助別人,對快樂的影響比想像中大。
7.寫一封感謝的信:寫下3~5件值得感恩的事情。
8.睡飽睡滿,好好運動:多多做對健康有益的事情。
9.擁有自己的時間:擁有充裕時間的人,比金錢上的富有更快樂。
10.感受並享受當下:此時此刻和自己的身體同在,好好品味生命的每一刻。
在這篇有提到快樂是可以訓練的,如何讓自己快樂是人生很大的課題,畢竟我也是偶爾會心情低落的人,但都盡量不讓自己難過太久,怎樣轉念、怎樣讓自己開心快樂,在這個高壓的世界中真的很重要。
最後的最後,我覺得看雜誌最有趣的是,原本可能感興趣且想看的是A主題,但是翻到後面發現最喜歡且最有收穫的是B主題,一本雜誌厚厚的,充滿各式各樣的主題,每次翻閱都會有驚喜,所以我真的好愛看雜誌,也鼓勵所有讀者們看到雜誌上有感興趣的主題,可以去翻翻甚至買回家細細品味,一定會有所收穫的!

✨喜歡我的文歡迎來我的粉絲專頁點個讚以及我的Instagram追蹤我的最新動態❤
✨順手幫我拍手五下,支持我持續分享好書,謝謝你↓↓↓↓↓
avatar-img
163會員
177內容數
熱愛閱讀,現創作內容為:讀後心得、投資理財、課程心得及原創長篇小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目前這個月可以月休3天,真的很感恩,所以休假日覺得還是看一下書,補一下腦,在我國高中開始,家中因為經濟狀況不是很好,所以對於錢的使用,必須錙銖必較,不太敢花錢,直到近幾年開始才捨得偶爾買好一點的東西。 開始學習理財投資,這本書內容充足,寫了一些方法,增加正職之外的收入
Thumbnail
與其說是一本理財書,更該說它是一本轉換思維的書籍,顛覆對於為人單一工作的狀態,如果要比擬相關書籍,與其跟理財相關書籍比較,稱得上跟斜槓青年較為類似,提倡養成習慣的方式,去思考開放性新職涯的可能性,也提到掌握趨勢與創造財富,文筆幽默風趣讀起來輕盈,推薦給創作者、自由工作者、或不適合公司生態的人來閱讀。
本書沒有太多量化的知識,比較偏向作者心得整理,結構比較鬆散。如果期待的是理財硬知識,可能較不適合閱讀。另外本書閱讀起來不是太通順,個人評價:3顆星。 1、沒有人真的是瘋子:投資決策很大程度取決於投資人自己的經驗,特別是剛成年時的經驗 如果一個人的成長期間股市很強,相較於在股市弱的時期成長的人,經
Thumbnail
今年以來台灣、美國景氣復甦,但低薪、躺平、高房價問題仍持續出現,作者分享從職涯選擇與正確的存錢理財觀念角度給年輕人的建議。建議 20 歲的人花錢學技能、投資自己;30 歲的人職涯規劃、投資理財規劃;40 歲的人準備退休、存健康與興趣,透過投資策略與理財系統,持續累積財富。
Thumbnail
每年五月是繳納綜合所得稅的時候,也是一個檢討個人財務目標的好時機。這篇文章以作者小茹的個人經歷為例,深入介紹了在2022年和2023年的薪資所得、股利情況及合法節稅項目等內容。在現代物價飆漲的情況下,投資股票與善用股息扣抵稅額是改變財務命運的有效方法。
一開始借書都是借理財書,然後被這本書名所吸引,從去年借到現在終於排到了XD 「富有是一種選擇」,看到的當下覺得富有要怎麼選擇?第二個想法是:是不是在談擁有什麼樣的能力才能富有呢?覺得好奇才借了這本書。 以下是我的閱讀心得: A.富有是精神與物質雙方面的滿足。物質面,投資資產+時間複利。精神面,
Thumbnail
心情轉變真快,當自己從80%重壓債券上,變成60%股票40%債券之後,真心感到健康,在過去這兩季,有點瘋狂的在看整體經濟,每月都在等CPI和PCE,每次數據一出來就是大喜或大悲,但我相信很多人也都知道當美國降息開始後,就是會讓美債殖利率下跌,致使美債價格上漲,賺取資本價差。 但這真的是有錢人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通過投資房租、臺幣定存和股市等方式來增加收入的方法。作者分享了自己的投資經驗,並提到了通過投資股市在短時間內實現了可觀的收益。文章中還提到了在臺灣和美國股市中進行投資的一些情況。
Thumbnail
今天的隨手寫一下關於理財的分享經驗,我覺得每一個世代的理財越來越不同了,理財的成功與否都是在於你的知識和跟得上時代的演化,所以就算我現在有固定的被動收入外,我還是在有空的時間,何謂有空,就是花個5-10分中滑手機時刻,你可以多看一點財經,那麼,你的人生就會有不同觀點。
話說這10年, 一開始也沒多正經存錢, 只是買些股票領股息, 偶爾飆上去, 就賣掉, 有小却幸去吃大餐或出國旅遊。 但存著存著發現樂趣, 原來, 錢的績效遠遠大於我這個人, 而且不用努力就是耐心的等待, 為了培養這份耐性, 我開始重拾書本, 因為我也有跟大家一樣的困擾, 就是看不懂那些有如天書的K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目前這個月可以月休3天,真的很感恩,所以休假日覺得還是看一下書,補一下腦,在我國高中開始,家中因為經濟狀況不是很好,所以對於錢的使用,必須錙銖必較,不太敢花錢,直到近幾年開始才捨得偶爾買好一點的東西。 開始學習理財投資,這本書內容充足,寫了一些方法,增加正職之外的收入
Thumbnail
與其說是一本理財書,更該說它是一本轉換思維的書籍,顛覆對於為人單一工作的狀態,如果要比擬相關書籍,與其跟理財相關書籍比較,稱得上跟斜槓青年較為類似,提倡養成習慣的方式,去思考開放性新職涯的可能性,也提到掌握趨勢與創造財富,文筆幽默風趣讀起來輕盈,推薦給創作者、自由工作者、或不適合公司生態的人來閱讀。
本書沒有太多量化的知識,比較偏向作者心得整理,結構比較鬆散。如果期待的是理財硬知識,可能較不適合閱讀。另外本書閱讀起來不是太通順,個人評價:3顆星。 1、沒有人真的是瘋子:投資決策很大程度取決於投資人自己的經驗,特別是剛成年時的經驗 如果一個人的成長期間股市很強,相較於在股市弱的時期成長的人,經
Thumbnail
今年以來台灣、美國景氣復甦,但低薪、躺平、高房價問題仍持續出現,作者分享從職涯選擇與正確的存錢理財觀念角度給年輕人的建議。建議 20 歲的人花錢學技能、投資自己;30 歲的人職涯規劃、投資理財規劃;40 歲的人準備退休、存健康與興趣,透過投資策略與理財系統,持續累積財富。
Thumbnail
每年五月是繳納綜合所得稅的時候,也是一個檢討個人財務目標的好時機。這篇文章以作者小茹的個人經歷為例,深入介紹了在2022年和2023年的薪資所得、股利情況及合法節稅項目等內容。在現代物價飆漲的情況下,投資股票與善用股息扣抵稅額是改變財務命運的有效方法。
一開始借書都是借理財書,然後被這本書名所吸引,從去年借到現在終於排到了XD 「富有是一種選擇」,看到的當下覺得富有要怎麼選擇?第二個想法是:是不是在談擁有什麼樣的能力才能富有呢?覺得好奇才借了這本書。 以下是我的閱讀心得: A.富有是精神與物質雙方面的滿足。物質面,投資資產+時間複利。精神面,
Thumbnail
心情轉變真快,當自己從80%重壓債券上,變成60%股票40%債券之後,真心感到健康,在過去這兩季,有點瘋狂的在看整體經濟,每月都在等CPI和PCE,每次數據一出來就是大喜或大悲,但我相信很多人也都知道當美國降息開始後,就是會讓美債殖利率下跌,致使美債價格上漲,賺取資本價差。 但這真的是有錢人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通過投資房租、臺幣定存和股市等方式來增加收入的方法。作者分享了自己的投資經驗,並提到了通過投資股市在短時間內實現了可觀的收益。文章中還提到了在臺灣和美國股市中進行投資的一些情況。
Thumbnail
今天的隨手寫一下關於理財的分享經驗,我覺得每一個世代的理財越來越不同了,理財的成功與否都是在於你的知識和跟得上時代的演化,所以就算我現在有固定的被動收入外,我還是在有空的時間,何謂有空,就是花個5-10分中滑手機時刻,你可以多看一點財經,那麼,你的人生就會有不同觀點。
話說這10年, 一開始也沒多正經存錢, 只是買些股票領股息, 偶爾飆上去, 就賣掉, 有小却幸去吃大餐或出國旅遊。 但存著存著發現樂趣, 原來, 錢的績效遠遠大於我這個人, 而且不用努力就是耐心的等待, 為了培養這份耐性, 我開始重拾書本, 因為我也有跟大家一樣的困擾, 就是看不懂那些有如天書的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