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歐洲與東亞(華)在東南亞的活動歐洲人在十七世紀以前,主要控制東南亞島嶼區的海上貿易據點,人口不多。移民政策沒有吸引力,於是將港口城市經營為主要貿易據點及都會,吸引東南亞各城邦的人前來投效。所謂的「華人」大多是指來自閩、粵沿海地帶的人,位於東亞編戶齊民王朝控制力的邊緣,以海上貿易為主,也會媒介更低階層的人至東南亞打工。這些底層華人後來成為東南亞共產黨運動的主要組成分子。東南亞本地的性別地位傳統上較平等、男女關係較為開放,東南亞本地的女性經常對外經營商業,並作為歐洲、華人外來客商的中介或居停。混血子女,稱為 peranakan / mestiso,則通常身兼多元文化的教育。伊斯蘭教的影響在於書寫文字與經典教育的重視。這種多元的影響,使得東南亞各城邦國王更為重視繁華的表演藝術及文化活動,作為凝聚人民向心力、誇飾其統治正當性的一種手段。東南亞各城邦的上層階級國際化程度極高,以書中所提的望加錫的帕丁加隆為例,他能說葡萄牙語、閱讀西班牙文及拉丁文文獻。相較之下,同一時期的東亞明國士大夫,大多是一群只識得漢字與儒家經典的井底之蛙。十七世紀的危機主要是貿易量的大幅衰退,可能原因包括美洲白銀產量萎縮、明國的動亂、氣候的變遷,使得東南亞失去了向外擴張的積極,整體發展趨於停滯,無法對抗下一波進入的荷蘭人或英國人的技術,荷屬東印度的壟斷香料貿易更惡化此一趨勢。伊斯蘭教、基督教及佛教,在東南亞的不同區域,製造了某種新的本土認同。伊斯蘭教的影響在亞齊、蘇門答臘及爪哇,被納入伊斯蘭教各宗派的論戰;基督教最大的影響區域是在菲律賓,複製了拉丁美洲的社會結構與秩序(土地高度集中在大家族及教會之手);佛教主要的影響在於緬、寮、高棉、泰等地,君主運用對佛教的儀式活動建立其影響力。傳統文化、口語傳統、史詩、戲劇,亦對於重新塑造認同起了作用主要的例外是越南。越南受到東亞大陸帝國的影響最深遠。近代越南的歷史,以大尺度來講可以這樣描述:以 Tongking / 紅河三角洲 / 河內 為首的北方政權,大量吸收了明國引進的制度,包括新儒教(理學)、六部尚書、漢字,以及最重要的編戶齊民中央集權官僚管理制度,以充分運用紅河三角洲的農業生產剩餘,一面對抗明國的南向侵略,另一面運用儒化中央集權的能力,沿著半島海岸線侵略、同化和征服中部(所謂交趾支那Cochin-China)、南部(至湄公河三角洲)各個東南亞式城邦的歷史。也就是說,越南歷史發明學裡的「對抗蒙古侵略」神話,主角事實上是 ongking 政權,南島語系為主的占城 Vijaya/Champa (今天的歸仁市 Quy Nhon)自古以來與北越就不是同一國。這是今日越南「南北差異」的歷史因素。十八至十九世紀,東南亞再度成為全球重要經濟作物的產地。胡椒市場的重新崛起,是華人種植者、亞齊商人與美國東岸商人的成果。爪哇與蘇門答臘變成咖啡的主要產地,則是荷屬東印度公司的經營。荷屬巴達維亞,直到十九世紀都是重要的海運節點,西北方向是麻六甲海峽,從蘇門答臘最西北端的亞齊(Aceh)到麻六甲、柔佛,往下經過巨港(Palembang),東去到泗水(Surabaya),如果是香料貿易,就是再往東去到蘇拉維西(Sulawesi)的大城Makassar,然後是 Ternate 和 Kota Ambon。如果是往北面的貿易路線,通常是走加里曼丹島的西面,進入南中國海,往上到馬尼拉、河內(Tongking)、廣州/泉州、長崎。鴉片與菸草的暴利,主要源於英國東方及荷屬東印度的壟斷貿易,將鴉片及菸草混合起來,作為具有成癮性的娛樂藥品。鴉片的利潤,形成了東南亞各地特殊的包稅體系。華商作為承包稅收的中介人,為荷蘭公司處理各種交易行為,為土邦主統治者提供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