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 《30有成》:如何成為一個大人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有一天在手機的新聞訊息跳出了關於「現代大人」有關的評論記事,傳統上所認為的「30歲大人」是一個有結婚、有車子、有孩子、甚至有房子的樣貌。然而,現代大部分已經30歲的「大人」卻大不相同。評論說這是一個「長不大的時代」,這也可以說是一種社會變遷吧。

「我真的可以繼續這樣下去嗎?」

這個問題其實從20代後半就會開始出現,想著依照當前的狀況,「如果就這麼下去了的話,真的可以嗎」的感覺。而20歲開始的十年,確實是過著變化多端又充滿了發展與成長的走到了30歲。

《30有成》這本書作者是永松茂久,創立了人財育成公司,舉辦各種教育訓練、演講、工作坊等等,甚至也出了相當多的書籍。這本書的原文書名是《30代を無駄に生きるな》,作者也在書中的序中很強烈的指出,人生九成取決於三十歲

永松茂久網站:連結

事實上我確實也是有點帶著迷茫和對未來的害怕而拿起了這本書,而且是在2024年末逛書店的時候,看到了這本書,於是決定把它買了下來。希望能為我注入一點正向的能量。尤其是前言是這樣寫的:

三十歲相當辛苦。
要獨立創業還是要換工作,抑或要以在現在的公司晉升到最高職位為目標。
要結婚,或是要單身一輩子。
要生小孩,或是要當頂客族。
要買房,或是不買。
要以現在的人際關係活下去,或者離開現處環境,到全新世界認識形形色色的人。
──《三十有成》,第7頁

我很快地就被這本書吸引,確實我也在想著,30歲開始,好像可以換另一種人生策略來過活了。所以就來看看這本書提供了一些什麼樣的見解吧。

捨與得:勇敢捨棄不需要的思考與物品

這本書所謂的負荷,該勇敢捨去的東西,指的是無法捨棄的多餘思考、自尊心、過去的失敗經驗以及實際上真的會扯後腿的人際關係等等。

說來也很神奇,明明三十歲前的人生也不算長,甚至若是算起出社會的時間,其實也不過幾年而已,但是卻很容易拘泥於過去。或許是因為往未來看去,感覺還有一大段的路要走,太過於模糊以至於人腦難以判斷,反倒很容易被相對而言比較清晰的過往經驗而絆住。

所以,雖然這本書提供的這個想法很簡單,可是仔細一想,人真的很容易會因為眼界小的關係,就把事情想得太複雜。不過,反過來說,也可以說是正因為未來還很長,有很多的可能性會發生,所以若能把自己的清空,不要背負過多的負荷,就能容納更多的未來

作者提到,他認為最需要在30歲累積的東西是「他人對你的信賴」。要「增加不是因為頭銜或資產數字信賴你,而是信賴你這個人的人」。而這個就是一個30歲的時候很需要穩固的基盤,對人敞開心胸,表達自己的想法與價值觀等等,讓對方理解自己,讓彼此有機會互相進化、成長。


建立自己的思考主軸

作者提到,現實社會充滿了矛盾,所以必須要拋棄二十歲時候的天真意識。另外,在這個資訊爆炸的世界當中,也要培養能不受到媒體或者是網路的意見影響的能力。

作者提供的方法是,在看到任何事件發生的時候,都可以試著從兩個方向來思考

  1. 「如果自己是當事者,該怎麼應對。」
  2. 「如果自己是當事者身邊的人,該怎麼應對。」

用這兩個觀點看事情的時候,就不會只是用批評者的第三人角度來看事情,而且也能夠在各式各樣的事情當中,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看法。而這樣的練習久了之後,也能夠慢慢的建立出屬於自己的個人基礎。

作者也寫到,「三十歲都該有所意識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任」畢竟和二十歲的時候不同,三十歲時會發現到自己所說的話會影響到別人,甚至使他人產生某些行動,可能有些人是小主管、有些人是老師、有些人是父母等等,三十歲比起二十歲更有機會變成需要影響他人的人。正因為如此,要有屬於自己的意識、看法、意見,並且也要意識到他人會被自己影響,所以就也跟著要對自己的所言所行負責。

三十歲的人際關係:不斷變化是正常的

作者直言:「有些人即使到了三十歲,『現在仍然每週都會和學生時代的朋友一起去喝酒』,如果你也是這種人,建議你最好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第76頁)

雖然友誼長存很棒,但作者之所以抱持著這樣的觀點,是因為既然人一直都在改變,那麼如果那麼頻繁的和學生時代的朋友在一起,很可能表示自己十多年來都一直處在一樣的狀態。如果朋友也是一樣認真工作、努力發展人生的人,那麼因為彼此都有該做的事情要做,沒辦法常常見面,應該是一個常態

如同上面所提到的,要敞開自己的心胸,作者也說,可以多把自己的價值觀給身邊的人共享,如果自己確定了自己想走的路線,並且也願意共享,那麼久而久之自己的身邊留下來的,也會是認同類似價值觀的人。

還有我也很認同的一點是,「盡可能增加和喜歡的人共度的時光」,減少和討厭的人在一起的時間。工作一旦開始忙起來,再加上身分越來越多,公事連同私事加總起來,真的是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在有限的時間內,就必須要對每件事情都有所取捨,所以和值得來往的人一起共度時光,真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否則時間真的過得很快,一眨眼真的又是過了好幾個星期好幾個月。


接受挑戰的三十歲

最後,我再分享一個這本書很勵志的地方。作者寫到,「不可以從三十歲就逃避伴隨著困難與成長一起出現的犧牲。千萬別忘記,越逃避困難,債也會越欠越多,而這最後會一次全部報復在你身上。」(第92頁)

意思就是如果總是用逃避的態度來想事情,因為問題並沒有被解決,人生還是可能會一直遇到一樣的循環。

另外,作者甚至提到,「『受人請託等於接受挑戰』這句話說得很棒,我希望你碰到工作上拜託你做的事增加時,你要將其視為這是認可你將來大有可為的證據。」(第119頁)畢竟有了二十多歲時累積的經驗,我想事情交給三十歲的人處理,想必也是信任一個人的能力而交付任務。努力認真的做出超出對方預期的成果,帶著「驚滔駭浪、放馬過來」的態度來面對問題,我想到了四十歲的時候,應該能成為一個更好的大人吧。

而這本書的後半段,我覺得都在傳達一個很核心的概念,就是選擇自己想要成為的人,為了自己覺得重要的事情而努力,即使需要反覆的嘗試,甚至可能會遭遇很多困難,但都要認真的去行動、讓自己有所成長、進化。同時,書中也很強調人際關係,除了重視基本的人與人之間的禮節,也要懂得和自己所認同的人來往。最後,也別忘了還有一批二十歲的人已然成為了自己的後輩,也要帶著成長心態,帶給下一代的人一個好的未來的想像。

內容總結
30有成:如何成為自在、富有、不後悔的大人?
4
/5
avatar-img
113會員
133內容數
高中時候夢想成為一位「文人」,至今依舊。雜食性熱愛學習,念過中文系、心理所、資訊所。古有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願以文字為核心,建立我的六藝。這是我的沙龍,包含文學、心理學、AI、資訊工程,還有很多雜七雜八。透過書寫持續成長,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好,散發正能量。E-mail: gywang.tp@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本書其實原文出版的時間在2012年,作者是MIT畢業,在喬治城大學電腦科學系教書的Cal Newport博士。不過中文版在2018年才出版。這本書作者藉由找大學教職的過程,打破了我們用「熱情」來選擇工作的迷思,告訴我們應該以「技能思維」,讓自己「讚到沒人可以忽視」來換取美好的工作條件,以此開創職涯
5/5深度職場力
最近因為假放得比較多,多了一些空白的時間讓我開始思考一些關於人生的不同想法,甚至一面也在思考要轉職重回學術界。雖然距離「最後的演講」至今已經超過15年,但是這基於Randy Pausch(蘭迪·鮑許)最後的演講而撰寫整理而成的《最後的演講(The Last Lecture)》,令我深感啟發。
《單車失竊記》是一本讓人很著迷的小說,我遲至今年才讀了這部作品,實在覺得相見恨晚,而除了在上一篇提到的小說場景描述以及語言與創作的哲思之外,還有一個在這部小說裡面很迷人的概念,也就是我標題所寫的「在瀕死的絕望裡看見生的渴望」。 莊嚴地忍受命運的變化 作者在後記中提到: 正如古希臘史學家波里比奧
5/5單車失竊記
有時候與作品大概也還是需要一些緣分,過去唸書的時候一直很想拜讀吳明益老師的小說作品,終於在幾個月前到圖書館的小說區時,從眾多的小說中拿起了《單車失竊記》這本小說借回家。如果說主角因為找尋一部腳踏車而進入了一個時代,而我則是因為讀了這部小說而進入了一個時代。 置身其中,感受人物的命運 在讀這部小說
5/5單車失竊記
這是一部充滿很多心理學概念的動畫作品,用了很多淺顯易懂的角色隱喻來演示腦中的情緒與思考運作。大人看的時候也是一邊在回憶自己的青春年少。如果正值容易焦慮的年紀,也蠻適合看這部動畫,也是為自己的焦慮青春找一個可能的思考方法。 (本文會劇透) 角色設定:即將升高中的運動好手 電影主角萊莉的設定是
4/5續集終於來囉!《腦筋急轉彎 2》
最近我也搭上了MBTI性格測試的熱潮,上網做了MBTI的相關問卷,而且還做了兩個不同的網站,分別是英文和中文,出來的結果都是ISFJ。之前就感覺如果我做這測試的話,應該會是I型人,果然不出所料。畢竟我最喜歡的充電模式,就是去到一個有書的地方,可以靜靜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你的興趣,也是閱讀嗎?
這本書其實原文出版的時間在2012年,作者是MIT畢業,在喬治城大學電腦科學系教書的Cal Newport博士。不過中文版在2018年才出版。這本書作者藉由找大學教職的過程,打破了我們用「熱情」來選擇工作的迷思,告訴我們應該以「技能思維」,讓自己「讚到沒人可以忽視」來換取美好的工作條件,以此開創職涯
5/5深度職場力
最近因為假放得比較多,多了一些空白的時間讓我開始思考一些關於人生的不同想法,甚至一面也在思考要轉職重回學術界。雖然距離「最後的演講」至今已經超過15年,但是這基於Randy Pausch(蘭迪·鮑許)最後的演講而撰寫整理而成的《最後的演講(The Last Lecture)》,令我深感啟發。
《單車失竊記》是一本讓人很著迷的小說,我遲至今年才讀了這部作品,實在覺得相見恨晚,而除了在上一篇提到的小說場景描述以及語言與創作的哲思之外,還有一個在這部小說裡面很迷人的概念,也就是我標題所寫的「在瀕死的絕望裡看見生的渴望」。 莊嚴地忍受命運的變化 作者在後記中提到: 正如古希臘史學家波里比奧
5/5單車失竊記
有時候與作品大概也還是需要一些緣分,過去唸書的時候一直很想拜讀吳明益老師的小說作品,終於在幾個月前到圖書館的小說區時,從眾多的小說中拿起了《單車失竊記》這本小說借回家。如果說主角因為找尋一部腳踏車而進入了一個時代,而我則是因為讀了這部小說而進入了一個時代。 置身其中,感受人物的命運 在讀這部小說
5/5單車失竊記
這是一部充滿很多心理學概念的動畫作品,用了很多淺顯易懂的角色隱喻來演示腦中的情緒與思考運作。大人看的時候也是一邊在回憶自己的青春年少。如果正值容易焦慮的年紀,也蠻適合看這部動畫,也是為自己的焦慮青春找一個可能的思考方法。 (本文會劇透) 角色設定:即將升高中的運動好手 電影主角萊莉的設定是
4/5續集終於來囉!《腦筋急轉彎 2》
最近我也搭上了MBTI性格測試的熱潮,上網做了MBTI的相關問卷,而且還做了兩個不同的網站,分別是英文和中文,出來的結果都是ISFJ。之前就感覺如果我做這測試的話,應該會是I型人,果然不出所料。畢竟我最喜歡的充電模式,就是去到一個有書的地方,可以靜靜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你的興趣,也是閱讀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25 年,從分享精彩的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開始!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通知已送達 vocus 的 2024 有超過 12 萬筆訂單、35 萬則以上的內容、16 萬以上的新會員、4 千+ 筆數位商品訂單,5 萬 + 則貼文! 曬曬你的 2024 vocus 吧!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過:我們不要成為「那樣子」的大人,你想過是哪樣子嗎? 中年之路是一本以榮格心理學為本,討論走過兒童期、青春期,成為一個「成人」,然後呢?有一份工作,養得起自己,過起還算有品質的生活,聽起來還不錯吧!或許結了婚、生了幾個孩子,或許一年旅行幾次、吃美食、買精品...然後呢? ▪️中年之路的
Thumbnail
你想成為怎樣的大人呢? 小時候,你覺得大人是很遙遠的存在、是不可挑戰的權威、是有力量的代表,長大後才發現,原來只要年紀增長了就能夠被稱之為大人,大人其實並非無所不能,會有各種各樣的限制,也為生活中的大小事所困擾。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年輕世代「延後成為完整的大人」的世界潮流,雖然是來自歐美國家的調查,但用來觀察台灣社會也還貼切。 前陣子有個超過3000萬觀看,在英語世界流行的短影音話題,年輕人開始比較,自己的爸爸媽媽,在他們現在這個年紀,已經完成什麼「人生里程碑」?
Thumbnail
每一年,我們的年齡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增長,但這個數字並不能完全代表我們已經成為了一位真正的大人。那麼,究竟大人的模樣又應該是什麼樣子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去,而我的經歷令我成長,你的父母、你的寵物、每一個遇到的人、每一份工作、每一個上司等等等等,都可以是你的成長對象。但到底什麼是成長? 我們已經一天一天地長大,那不就是成長中? 事實並不如此的,有很多人在年齡上,已經是中年甚至老年,但他們的行為、思想仍停留在小朋友階段,不是說他們的
關於長大,我們有很多種定義。 開始思考義務甚於權利,嗯,這個可以。 開始試著給予多餘得到,嗯,聽起來跟上面差不多。 開始說的是自己的經驗而不是轉述他人的經驗,嘛....這樣感覺年紀到了也不一定會長大,但是這個世界好像的確是這個樣子。 昨天闔上眼以前想到另一種想法。 不論再怎麼愛一個人,
Thumbnail
在這說老不老、說年輕不年輕的年紀, 眼看身邊越來越好友相繼結婚,甚至有人已體會當媽媽的生活! 仔細回想「三十」這個年紀對我來說意義是什麼? 我想,『是獲得心靈上的自由』。 對於不認同的言論勇敢說不。 對於不適合的情人勇敢放棄。 對於從沒嘗試過的穿搭風格勇於接受。 對於自己的失誤勇於承認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作者分享自己中年後對於生活和社會的感想的散文形式書籍。書中談到40歲是人生的折返點,開始關心健康、飲食、社會關係和孤獨感。作者也探索自己對於獨處和社交的看法,並分享一些關於老後生活和自由業的經驗和擔憂。
Thumbnail
心靈不雞湯—30歲的他,最終活成了他想活的樣子嗎?
Thumbnail
2025 年,從分享精彩的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開始!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通知已送達 vocus 的 2024 有超過 12 萬筆訂單、35 萬則以上的內容、16 萬以上的新會員、4 千+ 筆數位商品訂單,5 萬 + 則貼文! 曬曬你的 2024 vocus 吧!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過:我們不要成為「那樣子」的大人,你想過是哪樣子嗎? 中年之路是一本以榮格心理學為本,討論走過兒童期、青春期,成為一個「成人」,然後呢?有一份工作,養得起自己,過起還算有品質的生活,聽起來還不錯吧!或許結了婚、生了幾個孩子,或許一年旅行幾次、吃美食、買精品...然後呢? ▪️中年之路的
Thumbnail
你想成為怎樣的大人呢? 小時候,你覺得大人是很遙遠的存在、是不可挑戰的權威、是有力量的代表,長大後才發現,原來只要年紀增長了就能夠被稱之為大人,大人其實並非無所不能,會有各種各樣的限制,也為生活中的大小事所困擾。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年輕世代「延後成為完整的大人」的世界潮流,雖然是來自歐美國家的調查,但用來觀察台灣社會也還貼切。 前陣子有個超過3000萬觀看,在英語世界流行的短影音話題,年輕人開始比較,自己的爸爸媽媽,在他們現在這個年紀,已經完成什麼「人生里程碑」?
Thumbnail
每一年,我們的年齡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增長,但這個數字並不能完全代表我們已經成為了一位真正的大人。那麼,究竟大人的模樣又應該是什麼樣子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去,而我的經歷令我成長,你的父母、你的寵物、每一個遇到的人、每一份工作、每一個上司等等等等,都可以是你的成長對象。但到底什麼是成長? 我們已經一天一天地長大,那不就是成長中? 事實並不如此的,有很多人在年齡上,已經是中年甚至老年,但他們的行為、思想仍停留在小朋友階段,不是說他們的
關於長大,我們有很多種定義。 開始思考義務甚於權利,嗯,這個可以。 開始試著給予多餘得到,嗯,聽起來跟上面差不多。 開始說的是自己的經驗而不是轉述他人的經驗,嘛....這樣感覺年紀到了也不一定會長大,但是這個世界好像的確是這個樣子。 昨天闔上眼以前想到另一種想法。 不論再怎麼愛一個人,
Thumbnail
在這說老不老、說年輕不年輕的年紀, 眼看身邊越來越好友相繼結婚,甚至有人已體會當媽媽的生活! 仔細回想「三十」這個年紀對我來說意義是什麼? 我想,『是獲得心靈上的自由』。 對於不認同的言論勇敢說不。 對於不適合的情人勇敢放棄。 對於從沒嘗試過的穿搭風格勇於接受。 對於自己的失誤勇於承認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作者分享自己中年後對於生活和社會的感想的散文形式書籍。書中談到40歲是人生的折返點,開始關心健康、飲食、社會關係和孤獨感。作者也探索自己對於獨處和社交的看法,並分享一些關於老後生活和自由業的經驗和擔憂。
Thumbnail
心靈不雞湯—30歲的他,最終活成了他想活的樣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