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所謂的「人生如戲」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自從讀了這本《無法送達的遺書 增訂版》後,對歷史的空白也越來越在意。這次在無意間看到了這本書。作者訴說著的不是憤怒、不是悲傷,而是那個時代的人的宿命。

書名春之夢:台灣日治時代青春、愛恨與戰爭的記憶傷痕。
作者:許旭蓮。2022年6月17日初版一刷。
圖書封面

圖書封面

故事簡介

時間軸是發生在日本統治台灣那個時候,留著台灣血的女主角-依江,因為父母雙亡,被父母的生死之交(日本人)領養,在日本(現在的橫濱)生活著。因緣際會在日本遇到了同為台灣人的男主角-政雄。後來發生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日戰爭、國共內戰、二二八事件、戒嚴等,政雄因為家裡的事情必須回台灣,就這樣,一隔就是三十年。這三十年中,光是「活著」就如此艱難,更遑論追求愛情。男女主角之後各自結婚,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就在多年後原本以為在戰場上喪生的政雄,其實還活著⋯⋯在動盪的社會中,自我的身分認同青春如何與戰爭生存相互交織呢?

閱讀心得

戰爭的殘酷與人生的無常,在各種電影、小說、漫畫、動畫中已經刻畫得淋漓盡致了。如:西線無戰事螢火蟲之墓阿信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等。(只有想不到的劇名,沒有沒演到的劇情)但透過文字還是能感受到滿滿的情緒。現今每天都吃到的白米飯,在那個年代是奢侈。現今每天都能洗到澡,在那個年代也是奢侈。現今每天都可以安穩睡覺,在那個年代更是奢侈。在車站餓死的小孩、被戰勝國歧視的日本人、被日本人歧視的台灣人、被中國人歧視的台灣人⋯⋯誰是台灣人?

台灣人是日本人?還是中國人?

依照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大半輩子,然後再跟你說中國的那套才是正統?這樣的衝擊,我覺得就像是你跟家人一起生活到長大成人,然後有一天被通知:在當初的小嬰兒時期,從醫院是被抱回家的時候就抱錯了⋯⋯所以一起生活18年的人根本沒有血緣關係。也像是電影主角花了二十年要替死去的父親復仇,好不容易解決了殺父仇人,才發現他根本不是殺父仇人⋯⋯那樣的錯愕、驚恐,很難用言語形容。

以為回歸祖國能夠不再被人歧視,沒想到卻再被繼續歧視。

如果說,台灣人都被日本人與中國人歧視到底,那也好讓台灣人打從心底痛恨。但並不是所有的日本人跟中國人都看輕台灣人的。就像這本小說中的角色們,儘管是不同國籍,但感情還是好到生死相交,能幫忙照顧對方父母或小孩的那種。

除了活著的艱辛,我想,對身分認同的痛苦,大概是那個年代的人都會面臨到的難題。

也才會有後面的二二八、戒嚴⋯⋯這時代洪流的糾葛,是無法用是非對錯輕易判斷的。

從小說中看到皇民化時期的訓練、二戰前後的糧食短缺、國共內戰時的通貨膨脹、二二八時的言論限制,再對照到現在這個時代,我已經相當滿足了。

書中一頁

書中一頁

延伸思考

主角們身分屬於富貴人家與高知識份子(也因此能到日本讀書、生活)。這讓我也想了解一般普通的老百姓(如:小吃店、賣衣店、或甚至八大產業)該如何在夾縫中生存下去呢?是否被日本人、中國人當作次次等公民對待?

歡迎大家在下面留言那個時代的相關書籍給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紀漁弦的沙龍
25會員
119內容數
做為一名運動防護員,將職場上的各種大小事、甘苦談、未來趨勢以寫作文章方式分享給大家也分享給自己。如果對運動傷害防護有興趣的人快點進來看。
紀漁弦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12
基因決定百分之九十。 這是我大學時,聽到某位教授說的話。講這句話的人,他的背景、專業、年紀,我完全沒有印象。我只知道那時候講師說話的語調很無奈又很淡然。而我,非常震驚⋯⋯ 經過多年運動防護的實務經驗發現,這句話偶爾會在我心中默默的放送著。 一樣不良的動作模式,為什麼有人會受傷,有人不會? 一樣
Thumbnail
2024/04/12
基因決定百分之九十。 這是我大學時,聽到某位教授說的話。講這句話的人,他的背景、專業、年紀,我完全沒有印象。我只知道那時候講師說話的語調很無奈又很淡然。而我,非常震驚⋯⋯ 經過多年運動防護的實務經驗發現,這句話偶爾會在我心中默默的放送著。 一樣不良的動作模式,為什麼有人會受傷,有人不會? 一樣
Thumbnail
2024/03/22
本文介紹斷食對運動員的影響,以及斷食的方法和效果。作者提到斷食的好處和風險,並分享斷食的科學解釋和建議方法。文章也探討斷食對運動表現和身體修復反應的影響。(AI)
Thumbnail
2024/03/22
本文介紹斷食對運動員的影響,以及斷食的方法和效果。作者提到斷食的好處和風險,並分享斷食的科學解釋和建議方法。文章也探討斷食對運動表現和身體修復反應的影響。(AI)
Thumbnail
2024/03/01
這本書透過「轉念」的方式來教讀者整理,提出了幾個方法和觀後感,讓人對整理有了全新的觀點和理解。作者也提到銀髪族的整理以及保持桌子淨空的重要性,是一本輕鬆、簡單卻發人深省的暖心工具書。
Thumbnail
2024/03/01
這本書透過「轉念」的方式來教讀者整理,提出了幾個方法和觀後感,讓人對整理有了全新的觀點和理解。作者也提到銀髪族的整理以及保持桌子淨空的重要性,是一本輕鬆、簡單卻發人深省的暖心工具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表現時代與社會,好的小說透過藝術性的敘事手法,引起讀者共鳴,進而思索人生的意義,找到目標與方向,不再迷失徬徨。好的小說,無不蘊含真、善、美的元素。 讀者通常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臺灣文學理論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表現時代與社會,好的小說透過藝術性的敘事手法,引起讀者共鳴,進而思索人生的意義,找到目標與方向,不再迷失徬徨。好的小說,無不蘊含真、善、美的元素。 讀者通常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臺灣文學理論
Thumbnail
這本書是關於中日抗戰的歷史書籍,描寫了當時的場景和家庭失散的故事,充滿了生動的例子。作者深刻地描述了那個年代的情感和家庭失散的痛苦。
Thumbnail
這本書是關於中日抗戰的歷史書籍,描寫了當時的場景和家庭失散的故事,充滿了生動的例子。作者深刻地描述了那個年代的情感和家庭失散的痛苦。
Thumbnail
這本書用30個不同的主題,帶讀者一窺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樣態。每個主題篇幅都不長,不會有讀歷史讀到愛睏的情況;並且作者的敘事方式生動易懂、同時內容又紮實縝密,即使這些故事並不完全按照時間序排列,讀完後仍然可以在腦中勾勒出一幅當時社會的生活景象,同時作者也給予讀者理解某些歷史事件不同的角度。
Thumbnail
這本書用30個不同的主題,帶讀者一窺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樣態。每個主題篇幅都不長,不會有讀歷史讀到愛睏的情況;並且作者的敘事方式生動易懂、同時內容又紮實縝密,即使這些故事並不完全按照時間序排列,讀完後仍然可以在腦中勾勒出一幅當時社會的生活景象,同時作者也給予讀者理解某些歷史事件不同的角度。
Thumbnail
由於人會離世、記憶會被遺忘,文字紀錄、圖畫等實體物件,就成了傳遞歷史的最佳載體,而黃琪惠這本由論文改編而成的《戰爭中的美術:二戰下臺灣的時局畫》,則提供了讀者以圖畫為窗口,觀看這段歷史的新視角。
Thumbnail
由於人會離世、記憶會被遺忘,文字紀錄、圖畫等實體物件,就成了傳遞歷史的最佳載體,而黃琪惠這本由論文改編而成的《戰爭中的美術:二戰下臺灣的時局畫》,則提供了讀者以圖畫為窗口,觀看這段歷史的新視角。
Thumbnail
這是描述臺灣日治時代青春、愛恨與戰爭的記憶傷痕的故事,講述了主角之一依江在戰爭時期的生存和愛情故事,展現了那個時代的人的宿命和身分認同的痛苦。
Thumbnail
這是描述臺灣日治時代青春、愛恨與戰爭的記憶傷痕的故事,講述了主角之一依江在戰爭時期的生存和愛情故事,展現了那個時代的人的宿命和身分認同的痛苦。
Thumbnail
#原著對於人生的質疑、自由之身心靈的追求,以及未來生活的憧憬,具有永恆的藝術價值,於21世紀的今日,依然令苦心探尋人生意義的讀者有所啟發而讚嘆、省思不已。 (一)存在主義盛行的年代 20世紀爆發兩次世界大戰,在無情摧殘破壞之下,傳統社會及價值為之解體,造成人際關係冷漠、疏離,人們對生命的意義不斷
Thumbnail
#原著對於人生的質疑、自由之身心靈的追求,以及未來生活的憧憬,具有永恆的藝術價值,於21世紀的今日,依然令苦心探尋人生意義的讀者有所啟發而讚嘆、省思不已。 (一)存在主義盛行的年代 20世紀爆發兩次世界大戰,在無情摧殘破壞之下,傳統社會及價值為之解體,造成人際關係冷漠、疏離,人們對生命的意義不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