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美國為什麼不用戴口罩來防新型肺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文|趙思樂

(原文刊於台灣蘋果日報專欄,刊出文章有少許編輯問題,暫不附上鏈接)

1月31日晚間,美國確診了第7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幾乎與此同時,美國宣布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過去兩週,新冠肺炎在中國的最新情況一直在美國公共廣播的早間新聞佔據第二條,緊隨彈劾案之後。各大高校也早就發了學生和教師到中國訪問研究的限制政策,有些學校是一刀切,比如我所在的喬治城大學就暫停了所有去往中國的學術行程,而有些學校還允許教師前往湖北以外地方。但隨著緊急狀態生效,美國將限制14天內到過中國的旅客入境,並對兩週內有中國旅行史的美國公民實行強制隔離,估計各大學校都不會再允許師生前往中國。

不過,新聞層面的關注和出入境限制措施之外,美國目前因新冠疫情而對普通人做的宣導和管制是微乎其微的,大型聚集也照常進行。下週一就是對民主黨候選人舉足輕重的愛荷華州初選,一二十萬的選民將聚集在圖書館、會議廳、體育館等封閉場所大半天的時間。週一到週三還有鄰近尾聲的總統彈劾,數百參議院、幕僚,加上記者,屆時參議院的議場將毫無疑問美國重要人物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

美國普通人目前似乎並不認為自己需要採取特別的措施。無論是街上還是學校裡,包括人流密集的校車上,都幾乎沒有人戴口罩。在第一個新冠案例在美國確診之後,我曾嘗試在美國最常見的藥店CVS購買口罩,但在種類繁多的藥物和衛生用品中轉了幾圈都無法找到,最終問了工作人員,卻被告知這種東西幾乎從來沒有人買,因此很久沒有進貨了。

我前幾天去上課時,教授一進課室就問學生們:「你們有為新的冠狀病毒肺炎感到焦慮嗎?」同學們都把這當作常見的課前寒暄用笑聲和語氣詞回應,只有我認真的回答自己最近在亞馬遜上訂了口罩。但教授馬上回應說,其實戴口罩不能防病毒,你應該做的是多洗手,同學們也紛紛表示贊同。的確,美國疾控中心對預防新冠肺炎的指南裡,並沒有跟口罩相關的建議,有的同樣是勤洗手、避免用手接觸眼口鼻,以及打噴嚏和咳嗽時用紙巾遮掩口鼻。

美國的這種防疫觀念跟東亞差異巨大,一度也讓一些信息渠道較好的亞洲人懷疑戴口罩的作用。根據BBC的報導,一般的外科口罩在嚴格的實驗室環境下和使用規範下跟N95的防護效果是類似的,但一旦到日常環境,外科口罩的作用就大大下降。因為一般人無法長時間規範地使用口罩,且眼睛是暴露在外的,外科口罩的主要作用是減少人們用手觸碰自己的口鼻——也就是說,對於沒有生病的人,戴外科口罩的效果可能跟勤洗手和注意避免用手摸眼口鼻是類似的,而對於生病的人,戴外科口罩就類似用紙巾遮掩口鼻。

以美國的情況,大多數地方人口密度不高,人們往往有自己的交通工具,目前只有7例感染;加上,全球的口罩產量本就有約一半來自中國,現在中國為滿足自身的口罩需求短期內應不會出口,全球的口罩供應都會面臨緊張。美國官方和媒體若建議美國人戴口罩,恐怕既不必要也不現實,還是資源的浪費。

那是不是其他地方也沒必要戴口罩呢?至少對於東亞不能一概而論,一方面不見得所有人都有良好的衛生習慣,比如勤洗手和咳嗽時遮掩口鼻,而且東亞都市不僅人口密度高、公共交通使用量大,潛在的病人接觸風險也相對高。因此,美國的做法僅供參考,在不必誇大口罩的作用的同時,也要看到美國人對口罩相對「淡定」的背後原因。



作者趙思樂為資深中國政治記者,中國社會運動參與者,現就讀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全球政治與安全專業。

關於思樂書

這個專欄是我的私人博客。在這裡我希望透過散漫的寫作,讓讀者能看見一個迷茫的中國年輕人,關心社會、關心人。但這種關心在中國不被允許,因此我與其他有「不受歡迎的關心」青年人們一起徬徨著、疼痛著、苦中作樂著、抱團取暖著。

閱讀《思樂書》並不需要付費。但如果你訂閱,就是對我的工作和存在的一種支持,我會認為這種支持並不僅僅是給我個人的,也是給那些在黑暗中堅持著的中國抗爭者和青年人的。

本專欄的收入承諾每月捐出給中國抗爭者或其家人(承諾是十分之一,但其實每月都會遠超過),前幾月稿費捐出部分,我補足200美元於10月請我先生莫之許帶回中國,轉換為人民幣後捐出給在獄中的中國抗爭者的家屬,因家屬不希望公布具體政治犯姓名,在此無法公布,如有疑問,可私下聯絡我的臉書「趙思樂」並私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hun Li-avatar-img
2020/02/19
我是流行病学专业,个人感觉新冠主要是接触传播,而口罩的作用主要发挥在密闭空间的防护,之前也有报道聚集性传播的传染风险很高。在室外,病毒密度极低,即使有局部比如某人咳嗽,病毒也会随空气流动很快散开,所以室外空气中的病毒载量不足以致病。值得注意的是,病毒会在物体表面存活达五天,所以勤洗手是第一要义。
avatar-img
趙思樂的沙龍
445會員
39內容數
<p>我是趙思樂,是出生在1989年之後的中國女生,是撰寫中國民間抗爭與政治打壓的深度報導者、非虛構作家。我希望透過我的寫作,讀者能看見一個迷茫的中國年輕人,關心社會、關心正義、關心人。</p>
趙思樂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22
各位民主陣營中的男性,不管你們覺得自己是不是因為「顧全大局」、看在加害者「功大於過」,而寬容加害者、質疑受害者。你們真正在做的,就是維護你們自己在民主陣營中的「特權」——剝削、壓迫、貶低女性的特權。我們的忍耐換來了什麼?如果中國民主運動需要通過男人壓迫女人來完成,它不值得成功。
Thumbnail
2023/06/22
各位民主陣營中的男性,不管你們覺得自己是不是因為「顧全大局」、看在加害者「功大於過」,而寬容加害者、質疑受害者。你們真正在做的,就是維護你們自己在民主陣營中的「特權」——剝削、壓迫、貶低女性的特權。我們的忍耐換來了什麼?如果中國民主運動需要通過男人壓迫女人來完成,它不值得成功。
Thumbnail
2022/08/01
如果所有合理的選項都是「不道德」的,那我們應該怎麼選擇呢?那就選擇喜歡的、能實現自己潛能的、對自己比較好的吧——這是自私的,但並不是更「不道德」的。在對錯的維度上,怎麼選都是「錯」,那就選起碼在另一個維度上(即便是自私的維度上)更吸引的吧。
Thumbnail
2022/08/01
如果所有合理的選項都是「不道德」的,那我們應該怎麼選擇呢?那就選擇喜歡的、能實現自己潛能的、對自己比較好的吧——這是自私的,但並不是更「不道德」的。在對錯的維度上,怎麼選都是「錯」,那就選起碼在另一個維度上(即便是自私的維度上)更吸引的吧。
Thumbnail
2021/09/27
藍: 這是第二個故事。 ⋯⋯ 藍⋯⋯我騙了所有人⋯⋯但沒有騙妳對不對? 我騙了所有其他採訪過我的記者⋯⋯關於我的第一段婚姻,我說,那麼早結婚,是政治風險考慮,因為在中國,只有直系親屬才能幫忙請律師、去看守所存錢存物⋯⋯ 哈哈,說得大義凜然⋯⋯ (文章涉及性暴力,請謹慎選擇閱讀)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2021/09/27
藍: 這是第二個故事。 ⋯⋯ 藍⋯⋯我騙了所有人⋯⋯但沒有騙妳對不對? 我騙了所有其他採訪過我的記者⋯⋯關於我的第一段婚姻,我說,那麼早結婚,是政治風險考慮,因為在中國,只有直系親屬才能幫忙請律師、去看守所存錢存物⋯⋯ 哈哈,說得大義凜然⋯⋯ (文章涉及性暴力,請謹慎選擇閱讀)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台灣機場 - 大家都戴著口罩 台灣搭飛機到韓國 - 全機口罩戴好戴滿 韓國仁川機場 - 絕大部分人都戴著口罩 韓國搭飛機到美國 - 全機口罩戴好戴滿,少數機組員偶而會拿下口罩 美國機場抵達等入境 - 約莫一半的人戴著口罩 入境後轉機候機室 - 約莫10%的人戴著口罩 美國國內線 - 全機沒人戴口罩
Thumbnail
台灣機場 - 大家都戴著口罩 台灣搭飛機到韓國 - 全機口罩戴好戴滿 韓國仁川機場 - 絕大部分人都戴著口罩 韓國搭飛機到美國 - 全機口罩戴好戴滿,少數機組員偶而會拿下口罩 美國機場抵達等入境 - 約莫一半的人戴著口罩 入境後轉機候機室 - 約莫10%的人戴著口罩 美國國內線 - 全機沒人戴口罩
Thumbnail
在台灣,我們所看跟美國疫情有關的新聞標題都會以「百萬人死亡」、「病例狂增」等詞來下,讓我們都感覺美國疫情很嚴重,但美國疫情真的那麼嚴重嗎?對住在當地的人影響嚴重嗎?我邀請到一名華裔美國人Jeff Chang 來分享他的經驗。
Thumbnail
在台灣,我們所看跟美國疫情有關的新聞標題都會以「百萬人死亡」、「病例狂增」等詞來下,讓我們都感覺美國疫情很嚴重,但美國疫情真的那麼嚴重嗎?對住在當地的人影響嚴重嗎?我邀請到一名華裔美國人Jeff Chang 來分享他的經驗。
Thumbnail
記得最近指揮中心一直說,自從臺灣解封,一般民眾也解放了,開始不戴口罩,勤洗手。這些天天都在廣播提醒,於是大家都當耳邊風,大家只是做個樣子,【戴口罩,入高鐵,進高鐡,缷囗罩】,到處都是。 於是,從5個強制戴囗罩,一下令不久,很快就下令是8大塲所必需全載口罩😷。在沒有效疫苗接種或藥物治療下,是如何有
Thumbnail
記得最近指揮中心一直說,自從臺灣解封,一般民眾也解放了,開始不戴口罩,勤洗手。這些天天都在廣播提醒,於是大家都當耳邊風,大家只是做個樣子,【戴口罩,入高鐵,進高鐡,缷囗罩】,到處都是。 於是,從5個強制戴囗罩,一下令不久,很快就下令是8大塲所必需全載口罩😷。在沒有效疫苗接種或藥物治療下,是如何有
Thumbnail
在台灣迎來第10天零確診,以及第35天無本土病例後,台灣的防疫可算是進入另外一個階段。但在世界的其他地方,這場傳染病的終點似乎仍遙不可及,尤其是在美國紐約。為此,筆者從自身經歷出發,嘗試整理這兩個多月來在紐約的見聞,以及自事發以來的觀察紀錄...
Thumbnail
在台灣迎來第10天零確診,以及第35天無本土病例後,台灣的防疫可算是進入另外一個階段。但在世界的其他地方,這場傳染病的終點似乎仍遙不可及,尤其是在美國紐約。為此,筆者從自身經歷出發,嘗試整理這兩個多月來在紐約的見聞,以及自事發以來的觀察紀錄...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開始大流行之後, 幾乎人人天天都會在追蹤自己住的國家的確診數量, 大家天天都在幻想何時能夠flatten the curve (將上升曲線便平緩, 也就是病情穩定)。美國至今已經超過了100萬人確診, 也大約有6萬多人死於Covid-19, 這個數目其實相當的驚人。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開始大流行之後, 幾乎人人天天都會在追蹤自己住的國家的確診數量, 大家天天都在幻想何時能夠flatten the curve (將上升曲線便平緩, 也就是病情穩定)。美國至今已經超過了100萬人確診, 也大約有6萬多人死於Covid-19, 這個數目其實相當的驚人。
Thumbnail
這個問題有點可愛,但我想說為什麼不both?可是,在我們繼續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或許我們應該先釐清這問題要不要放在一起討論,或者是否有先後順序要加入進來。 首先,新冠病毒的科學證據累積依然不足,但我們也只能夠就目前的感染者,去回溯還有釐清這些患者的特性,然後依據各個不同國家以及社會的狀況,由政策制
Thumbnail
這個問題有點可愛,但我想說為什麼不both?可是,在我們繼續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或許我們應該先釐清這問題要不要放在一起討論,或者是否有先後順序要加入進來。 首先,新冠病毒的科學證據累積依然不足,但我們也只能夠就目前的感染者,去回溯還有釐清這些患者的特性,然後依據各個不同國家以及社會的狀況,由政策制
Thumbnail
自去年6月香港修訂逃犯條例所引發的返送中運動以來,香港政治氛圍兩極化,作為溫和派,為了避免上演家庭朋友鬧劇等老生常談,早已習慣家庭飯桌上謝絕政治議題,朋友圈子只談風生,意想不到千算萬算,算漏了一個外科口罩。
Thumbnail
自去年6月香港修訂逃犯條例所引發的返送中運動以來,香港政治氛圍兩極化,作為溫和派,為了避免上演家庭朋友鬧劇等老生常談,早已習慣家庭飯桌上謝絕政治議題,朋友圈子只談風生,意想不到千算萬算,算漏了一個外科口罩。
Thumbnail
在台灣放假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 一轉眼間六星期的sabbatical (長假)也來到尾聲. 前天下午剛回到家還有些不太習慣, 除了跟我同班飛機回舊金山的部分乘客戴了口罩外, 路上沒有人戴口罩仿彿武漢肺炎不存在.
Thumbnail
在台灣放假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 一轉眼間六星期的sabbatical (長假)也來到尾聲. 前天下午剛回到家還有些不太習慣, 除了跟我同班飛機回舊金山的部分乘客戴了口罩外, 路上沒有人戴口罩仿彿武漢肺炎不存在.
Thumbnail
以美國的情況,大多數地方人口密度不高,人們往往有自己的交通工具,目前只有7例感染;加上,全球的口罩產量本就有約一半來自中國,現在中國為滿足自身的口罩需求短期內應不會出口,全球的口罩供應都會面臨緊張。美國官方和媒體若建議美國人戴口罩,恐怕既不必要也不現實,還是資源的浪費。
Thumbnail
以美國的情況,大多數地方人口密度不高,人們往往有自己的交通工具,目前只有7例感染;加上,全球的口罩產量本就有約一半來自中國,現在中國為滿足自身的口罩需求短期內應不會出口,全球的口罩供應都會面臨緊張。美國官方和媒體若建議美國人戴口罩,恐怕既不必要也不現實,還是資源的浪費。
Thumbnail
計劃到法國遊玩之前,真的必須要了解法國人對於戴口罩的觀點,畢竟法國和亞洲在各種文化、民情及習慣上,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同,這樣才能避免在武漢肺炎疫情的非常時刻,因民情不同而產生的逐多衝突和誤解
Thumbnail
計劃到法國遊玩之前,真的必須要了解法國人對於戴口罩的觀點,畢竟法國和亞洲在各種文化、民情及習慣上,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同,這樣才能避免在武漢肺炎疫情的非常時刻,因民情不同而產生的逐多衝突和誤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