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帝國朝廷退位詔書的謎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附圖: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公元 1912 年 2 月 12 日) 大清帝國朝廷頒佈的退位詔書影本 / 圖片採自 Wikipedia】
公元 1912 年 2 月 12 日 (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大清帝國朝廷頒布「退位詔書」(原文没有標點符號,以下是加編了標點符號的版本)

「朕欽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軍起事,各省響應,九夏沸騰,生靈塗炭,特命袁世凱遣員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兩月以來,尚無確當辦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輟於途,士露於野。徒以國體一日不決,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議於前,北方諸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閒、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欽此。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P.S.


此退位詔書只表明大清帝國變更朝廷政府體制為「共和立憲國體」並變更國家名稱為「大中華民國」,且授權總理大臣袁世凱全權組織「大中華民國臨時共和政府」,責成該政府與「民軍」(主要應是指「發動武裝革命起事造反的民軍」) 協商統一辦法,期望能安定國內人民 (包含漢、滿、蒙、回、藏五族人民及全國人民)、也盼望海內外和廣大的世界宇宙皆能平安。

由字面上比較來看可知,後世「中華民國」、「中華帝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皆非「大中華民國」,那麼三者的國運發展會是如何呢?

第一、「中華民國」少了「大」字,所以後來可能跑到台灣 (Taiwan) 補了一個「大」的感覺,也許是因爲「大清帝國」的名稱之一就是 Tai Ching Ti Kuo,而「台灣」的英名 Taiwan 裡恰好有個 Tai,......是不是很詭異呢?難道這是「中華民國」沒有仔細看清楚大清帝國朝廷退位詔書的後果?......把「朝廷」(意通「中國」) 的詔書視作兒戲?(P.S. 耐人尋味的是,「台灣」的英名 Taiwan 一字竟然也能橋接於漢字「大中華」,即 Taiwan = 亻一I華一ㄇ = 人一|華口 = 大中華,其中 w 類似 Wall Street 轉換漢字「華爾街」的模式而橋接於漢字「華」。換句話說,「大中華民國」字面上的意境也可能與「台灣民國 - Democratic of Taiwan」相通。)

第二、「中華帝國」就不用討論了,因爲它和詔書提到的「大中華民國」差太多,而事實上「中華帝國」也是超級短命,據說前大清帝國總理大臣袁世凱稱帝還不到 200 天,此一國家名稱的提案就被推翻掉了。

第三、至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實際發展狀況,個人就沒那麼清楚了,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字面上仍然不是「大中華民國」啊!而且「中華人民共和國」後來又改版為簡體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那不是相去更遠了嗎?

也就是說,後世其實沒有真正繼承這個大清帝國朝廷頒布之「退位詔書」的國家。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大清帝國的「朝廷」(在大清公文中意通「中國」) 已經退位了。


漢字文化古代有所謂「大國曰邦」的講法,所以大清帝國朝廷退位詔書中的「大中華民國」應是意通「中華民邦」即「中華民聯邦」(或意通「中外民聯邦」,意即「內(中)族民與五個外圍族民的聯邦」,其中「內(中)族民」應是指「中央政府之公務人員上班一族」),所以實際上應該算是「六族」,否則很難解釋「中族」應該歸類爲哪一族,應是不限語言種族類的族群而只要通過後來的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考試辦法之類的考試就能錄用的「中族」。然後再依「五族共和」而言,「中華民聯邦」可能至少包含五個共和國,即「漢民共和國」、「滿民共和國」、「蒙民共和國」、「回民共和國」、「藏民共和國」之五個「民共和國」的聯邦組織並且由「中族」來主持聯邦大政的「中華民共和國聯邦」(意通「內外民共和國聯邦」)。

可能當時還有人搞不懂什麼是「民共和國」,所以大清帝國末代皇帝溥儀就跑回東北老家搞了一個「滿洲國」給大家參考ㄧ下,意思可能是說,你也可以搞個「漢洲國」、「回洲國」、「蒙洲國」、「藏洲國」,然後大家聯合為壹個「大中華民國 (暨漢滿蒙回藏五洲共和國聯邦)」這樣的國體,不過後來實際上「滿洲國」好像又變成了「大滿洲帝國」,這不是也違背了大清帝國朝廷退位詔書的旨意嗎?......難怪後來「大滿洲帝國」也沒有持續多久就又被迫取消了。除非是大清退位皇帝溥儀對於詔書內容根本不知情,只是隆裕太后片面被迫答應而已 (P.S. 在大清宮廷中,有時太后比皇帝的權力還大,只是通常透過皇帝的名義來頒佈詔書),否則皇帝應該不會不知道他所締出的詔書之信用應是一言九鼎。

所以,不論詔書實際上是出自誰人之筆,這個詔書的謎咒是否可能是說:如果你要繼承天朝的統治權,那就得聽詔書的旨意來辦事,若想幹別的有的沒有的話,不如自己修身齊家再去治國平天下吧!


然而,依五族人民區分爲五個「民共和國」的聯邦之構想仍然是不切實際的,因爲五族人民在原來的清地版圖中又不是各自盤據在一個地區,而是大多混居,尤其是在大城市,這種不依人民自然遷徙發展而硬性區分為五個共和國的構想是完全不合時宜的,因爲那將會產生五個「族國主義國家」而可能使未來的大國命運埋下動盪衝突的肇因。

另一方面,「共和國」的概念也是落伍的,因爲在漢字文化的古典定義中「共和」只是「二位君主共同執政」,其實和獨裁相去不遠,只是兩人共同獨裁而已,完全不符「民國」之「民主制度」的概念。所以,詔書一方面說「大中華民國」,ㄧ方面又說「共和立憲體制」,合起來看就是一套不知所云而且遺誤至今的渾亂概念。

此外,「五族共和」的講法搞不好還會震驚當時全世界的友邦 (或是當時已無友邦而只剩敵國了),因爲這五族在千年以來應該早已散播全球,難道他們所到之處的領土都要納入「大中華民國」來統治嗎?......例如回人若是指回教之人,那你是要連阿拉伯回教國家的領土都視為「大中華民國」的領土嗎?這不是要掀起一場世界大戰嗎?

再說,當時的清地 (China) 中只有漢滿蒙回藏這五族嗎?詔書的執筆者真的有走遍大江南北探訪過所有的原住民族嗎?難道他們這些族群族獨就不算在內嗎?那麼你勾畫的「大中華民國」之地圖不是更應該像個坑坑洞洞的 cheese 片嗎?


可見,此一大清帝國朝廷退位詔書有諸多不合理的荒謬之處,當時可能不是出自頭腦清楚的人之手筆。

爲什麼說可能不是頭腦清楚的人寫的詔書呢?......關鍵字似乎就在最後的一句的「懿」字。漢字「懿」有「微笑」之意,其古代字體或也帶有「亞」形符號,或因某種「滿足感」或「讚賞感」而微笑,但不是大聲的笑,比較類似「欣然微笑」或「笑言啞啞」、「笑言噎噎」的苦笑之感覺,甚至在遠古《詩經》中也有表示悲痛感嘆的語氣之意而意通漢字「噫」或「抑」,其中符號「壹」的早期字體有點形似清代流行的「鼻煙壺」或「鼻煙盒」(snuffbox) 的形狀,符號「恣」則通常造詞如「恣意」、「恣意妄為」等,也就這個「懿」字在此可能有多重的含意,甚至可能寓意著這個詔書是在吸嗅了提神的「鼻煙」(snuff) 之後纔不禁微笑兼苦笑著寫出來的 (個人是不太相信大清皇室也會吸鴉片,所以只能往鼻煙這方面去描述),如果不是這樣強打起精神來寫作,也許會是無比的痛心與沉重啊!
【附圖:懿字演化及大清帝國康熙皇帝年間 (公元 1662 ~ 1722 年) 之皇室宮廷使用的鼻煙壺之一「銅胎畫琺瑯嵌蒔繪漆片花卉鼻煙壺」(高7.6公分,寬5.4公分) / 圖片採編自網路】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LS. Salon / Rooms: 1.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Subtle Space of Texts 2.夢的原理 The Elements of Dream 3.易的故事 The Story of I.E. 4.橋接文字 Bridge Words 5.一籮筐詩詞 ALOPAL 6.爾爾藝廊 22Gallery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完整標題:水木湛清華 -- 東晉詩人謝混 (謝叔源) 詩作《遊西池》之玄疑失落的時代風景,兼談「共井體系」的歷史輪迴及「荀子」與 economist 之謎
第二個「中」字比較耐人尋味的是可能又與前面的「泥」字連爲「泥中」而有「膩中」即類似「親中」或「無法自拔於中國」的寓意,因爲當時監管「邶」這個地方的周王朝又自稱「中國」(即類似 Central Court 或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al Capital 之意),......
完整標題:中國之謎 -- 一個撲朔和空糊的專有名詞「中國」(A puzzled and confused proper-noun "中國")
早期「中」字的象形字多半描繪著分別位在兩邊的旗子在一條直線上遠距對陣的樣子,又在直線中段的地方畫了一個圍合的範圍。那麼,「中」字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完整標題:水木湛清華 -- 東晉詩人謝混 (謝叔源) 詩作《遊西池》之玄疑失落的時代風景,兼談「共井體系」的歷史輪迴及「荀子」與 economist 之謎
第二個「中」字比較耐人尋味的是可能又與前面的「泥」字連爲「泥中」而有「膩中」即類似「親中」或「無法自拔於中國」的寓意,因爲當時監管「邶」這個地方的周王朝又自稱「中國」(即類似 Central Court 或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al Capital 之意),......
完整標題:中國之謎 -- 一個撲朔和空糊的專有名詞「中國」(A puzzled and confused proper-noun "中國")
早期「中」字的象形字多半描繪著分別位在兩邊的旗子在一條直線上遠距對陣的樣子,又在直線中段的地方畫了一個圍合的範圍。那麼,「中」字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近日,鄭文燦涉貪遭調查,即有人用前朝蔡英文的“大阿哥”中箭落馬諷喻,或四王爺胤禛奪得寶座,成為雍正帝後,整肅掉最大威脅八王爺。可否換一種另類歷史的思維,即顛覆已發生的歷史,慈禧太后當年退休頤和園若如今日的卸任元首,無“回朝”之可能,那麼光緒帝的“戊戌變法”是否能一掃前朝的稗政?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1作為中國人我不得不承認中共國三河流域是紅色法西斯政權 中國的歷史10000年以上,中共國是統治中國的外來殖民政權不是中國 他是法西斯專制政權,唯有中華民國是中國唯一的最後一個本土正統政權1949年後,中國實際上已經滅亡 中共國是左國不是中國 中華民國臺灣 如果不是中華民國 或者中華民國不
明鄭時期 1644年,李自成的大順農民軍和滿族八旗軍先後攻佔明朝首都北京,明朝部分遺臣在中國南方先後擁立幾位宗室為帝,組織流亡政府,繼續抗清,是謂南明。鄭成功就是當時抗清的一股強大勢力。鄭氏於1658年至1659年出兵金陵失敗後,決定轉進其父鄭芝龍、顏思齊等武裝海商曾經略之臺灣。1661年,鄭成功
中華民國在台灣已經從中國的合法政府變成中國的非法政權。雖然台灣人大多數還容忍中華民國體制的統治,然只要台灣人民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有正確的認知,相信會有更多台灣人會覺醒,同時也能凝聚堅強的建國意志。
賴總統「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之政治性說法,一方面是為安撫、欺騙各黨派的台灣人,一方面在國際上則是為避開美、中對峙維持中立,因為承認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國),其實具有台灣領導人向中國北京投靠之意義。對此台灣本土派團體應該要有正確的認識,有必要採取積極主動的具體行動,論述互不隸屬的意義。
Thumbnail
1895年,❙甲午戰爭❙ 一役證明了只求表面形似的 ❙洋務運動❙ —— 類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 80年代的改革開放 —— 的澈底失敗,於是出現了從根本上改革 ❙清國❙ 體制的意見,立憲思想借 ❙戊戌變法❙ 開始凝聚力量,然而百日即壽終正寢。  ...
中華民國解除戒嚴。一九九六之後發生了什麼事? 當有心人成了天成的眷屬! 並非天成。是自己願成或不願而已。
一言蔽之,蔣介石是「戰後台灣」、蔣經國是「現代台灣」或(轉型台灣) 1950年起的「中華民國」(GRC),其根本問題:缺乏國際法人條件的「國家」。那是源於「軍事佔領」與「政權流亡」的雙重糾葛。 作為國際法人,國家state的四項資格:恆常人口、固定疆域、政府/統治、與他國交往的能力。
標題正確的全文應該是要叫「中華民國為中共國人的祖國」。   台灣一直過去都被小粉紅們說中國是台灣的祖國?可是中華民國的前身為大清帝國。 在國民黨撤軍來台之前,台灣這塊土地是很複雜的,有大清帝國的人民來台、有大元帝國的人民來台、有大明帝國的人民來台,甚至還有大日帝國,跟原住民族共16族。 換言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近日,鄭文燦涉貪遭調查,即有人用前朝蔡英文的“大阿哥”中箭落馬諷喻,或四王爺胤禛奪得寶座,成為雍正帝後,整肅掉最大威脅八王爺。可否換一種另類歷史的思維,即顛覆已發生的歷史,慈禧太后當年退休頤和園若如今日的卸任元首,無“回朝”之可能,那麼光緒帝的“戊戌變法”是否能一掃前朝的稗政?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1作為中國人我不得不承認中共國三河流域是紅色法西斯政權 中國的歷史10000年以上,中共國是統治中國的外來殖民政權不是中國 他是法西斯專制政權,唯有中華民國是中國唯一的最後一個本土正統政權1949年後,中國實際上已經滅亡 中共國是左國不是中國 中華民國臺灣 如果不是中華民國 或者中華民國不
明鄭時期 1644年,李自成的大順農民軍和滿族八旗軍先後攻佔明朝首都北京,明朝部分遺臣在中國南方先後擁立幾位宗室為帝,組織流亡政府,繼續抗清,是謂南明。鄭成功就是當時抗清的一股強大勢力。鄭氏於1658年至1659年出兵金陵失敗後,決定轉進其父鄭芝龍、顏思齊等武裝海商曾經略之臺灣。1661年,鄭成功
中華民國在台灣已經從中國的合法政府變成中國的非法政權。雖然台灣人大多數還容忍中華民國體制的統治,然只要台灣人民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有正確的認知,相信會有更多台灣人會覺醒,同時也能凝聚堅強的建國意志。
賴總統「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之政治性說法,一方面是為安撫、欺騙各黨派的台灣人,一方面在國際上則是為避開美、中對峙維持中立,因為承認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國),其實具有台灣領導人向中國北京投靠之意義。對此台灣本土派團體應該要有正確的認識,有必要採取積極主動的具體行動,論述互不隸屬的意義。
Thumbnail
1895年,❙甲午戰爭❙ 一役證明了只求表面形似的 ❙洋務運動❙ —— 類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 80年代的改革開放 —— 的澈底失敗,於是出現了從根本上改革 ❙清國❙ 體制的意見,立憲思想借 ❙戊戌變法❙ 開始凝聚力量,然而百日即壽終正寢。  ...
中華民國解除戒嚴。一九九六之後發生了什麼事? 當有心人成了天成的眷屬! 並非天成。是自己願成或不願而已。
一言蔽之,蔣介石是「戰後台灣」、蔣經國是「現代台灣」或(轉型台灣) 1950年起的「中華民國」(GRC),其根本問題:缺乏國際法人條件的「國家」。那是源於「軍事佔領」與「政權流亡」的雙重糾葛。 作為國際法人,國家state的四項資格:恆常人口、固定疆域、政府/統治、與他國交往的能力。
標題正確的全文應該是要叫「中華民國為中共國人的祖國」。   台灣一直過去都被小粉紅們說中國是台灣的祖國?可是中華民國的前身為大清帝國。 在國民黨撤軍來台之前,台灣這塊土地是很複雜的,有大清帝國的人民來台、有大元帝國的人民來台、有大明帝國的人民來台,甚至還有大日帝國,跟原住民族共16族。 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