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革命運動的成與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黎元洪, 武昌起義後, 被迫加入革命, 被推舉為臨時政府都督

黎元洪, 武昌起義後, 被迫加入革命, 被推舉為臨時政府都督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推黎元洪為臨時領袖,隨後十七省宣佈獨立,形成南北對峙局面,革命一方,孫中山被推選為臨時大總統,次年宣告中華民國成立。滿清一方,授予袁世凱軍政實權,以龐大軍力的威勢下開展南北談判。最終結果,孫中山讓位予袁世凱,袁世凱迫令滿清退位,中華民國政權被確立,革命運動也劃上了句號。

究竟革命運動是成功還是失敗?在討論之先,要弄清以甚麼準繩來量度成與敗。或許一個比較公允的準繩,就是革命運動是否達至預期的目標,而同盟會作為全國性的革命組織,以其口號「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來量度成敗,也是合情合理。

驅除韃虜。滿清入關建立政權,從順治帝至宣統帝,共歷十位君主,革命運動成功推翻滿清政權,以民國政權取而代之,結束了滿清政權二百六十多年的統治。換言之,革命運動完成了政權的更替,是成功了。

或說,新的政權不屬於革命派,但這已是革命派在現實條件下取得最大的成就,就是推翻他們眼中不濟的政權。革命派本身沒有強而有力的軍隊,沒有運籌帷幄的政治領袖,沒有建立中央政府的條件,革命派是在種種限制下,誘使袁世凱倒戈,算是完成了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清廷頒布宣統帝退位的詔書 (網絡圖片)

清廷頒布宣統帝退位的詔書 (網絡圖片)

恢復中華。滿清以外族入主中原,雖然有滿漢一家的口號,有康雍乾的百年盛世,但始終擺脫不了「部族統治」的思維,清廷視漢族官僚冒升為威脅,晚清的「皇族內閣」進一步引證了這種心態。經革命運動,政權重回漢族手中,孫中山、袁世凱及民國政治領袖都屬於漢族。換言之,革命運動讓漢族取回政治權力,是成功了。

值得補充的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是一個極具排他性的政治口號,那個「中華」單單代表漢族。「五族共和」最初是由立憲派提出,作為分享權力的理據。民國建立前後,革命領袖也迅速調整這種「大漢族」心態,提倡五族平等共處的「中華民族」概念。

建立民國。「民國」不但代表政權,也代表政治模式。從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的君主政體,至明清實施君主集權,中國經歷了二千多年的君主體制。從拆毀性的角度,革命運動不但成功推翻滿清政府,更加結束了君主體制,從建設性的角度,革命運動建立了共和政體。當然這個「建立」是否成功,實在有爭議之處,但說成一種「失敗」又未免過於嚴苛。

或許革命後的共和體叫人失望,但卻不能被完全否定。從評論革命運動成敗的角度,袁世凱操控民主,卻說明了革命的「成功」,袁氏不是簡單地發動軍事政變,而是透過「民主」程序來擴權,以至被選為皇帝,正好反映了革命運動帶來遊戲規則的改變。

袁世凱就職中華民國總統

袁世凱就職中華民國總統


平均地權。這顯然是遙不可及的目標。不過,從預期效果的角度,究竟有多少革命領袖以此為參與革命的目標,有多少國民等候著革命帶來全國財產的再分配,這是存疑的。當時的革命宣傳,主要是煽動對滿清的仇恨,仇恨的主要原因來自對列強瓜分中國的危機感,遠遠強烈於對經濟結構的社會不滿。換言之,革命運動的確沒有帶來平均地權的承諾,但「失敗」卻是預期之內。

革命運動是成是敗,是一個具討論性的議題,但革命運動後,中國民國未能建立穩固的中央政府,進入了一個政治動盪的年代,這個客觀現象,就該沒有爭議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ai Shing的沙龍
22會員
89內容數
從中國歷史科老師的崗位退下來,一直有總結多年工作的心願,於是構思了這個看起來有點怪的主題,「退一步… 學習中國歷史」。「退一步」,意思是從純功利的學習模式後退一步,讓自己的目光開闊一點,在滿足考試基本要求的同時,稍微觸摸多一點歷史學習的味道。
Wai Shi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29
明太祖朱元璋,從貧困戶至開國君主,擁有傳奇的一生。明太祖即位後,推動君主獨裁的統治模式,從正面角度,獨裁為長治久安建立基礎,從負面角度,獨裁帶來日後政治腐敗。所謂獨裁,重點不是任意妄為,而是君主的絕對權威。因此,獨裁的關鍵措施,不是暴虐表現,而是如何突顯君尊臣卑。 廢除宰相,讓君主不但是最終的裁決
Thumbnail
2024/08/29
明太祖朱元璋,從貧困戶至開國君主,擁有傳奇的一生。明太祖即位後,推動君主獨裁的統治模式,從正面角度,獨裁為長治久安建立基礎,從負面角度,獨裁帶來日後政治腐敗。所謂獨裁,重點不是任意妄為,而是君主的絕對權威。因此,獨裁的關鍵措施,不是暴虐表現,而是如何突顯君尊臣卑。 廢除宰相,讓君主不但是最終的裁決
Thumbnail
2024/08/16
明太祖朱元璋,擁有傳奇的一生。朱元璋在元末群雄並起的局面下,採納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穩健策略,先後統一南北,最終建立新皇朝。朱元璋驅逐了元順帝,迫使其退守漠北,結束了蒙古族近百年的統治,政權重歸漢族手中。朱元璋即位後,對中央集權的政治模式進行改革,推行君主獨裁,被視為進入極權時代的標記
Thumbnail
2024/08/16
明太祖朱元璋,擁有傳奇的一生。朱元璋在元末群雄並起的局面下,採納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穩健策略,先後統一南北,最終建立新皇朝。朱元璋驅逐了元順帝,迫使其退守漠北,結束了蒙古族近百年的統治,政權重歸漢族手中。朱元璋即位後,對中央集權的政治模式進行改革,推行君主獨裁,被視為進入極權時代的標記
Thumbnail
2024/08/07
元朝,由蒙古族於中原建立的統一政權。由於蒙古族人口有限,面對龐大的中原人口,於是推行民族政策來維護統治。也由於蒙古族以遊牧文化管治中原的農耕文化,於是推行民族政策來方便統治。 所謂民族政策,簡單而言,即以民族作為思考政策的單位,針對民族身份而推行具體措施。如香港的家庭傭工大多為菲律賓人,但這不是民
Thumbnail
2024/08/07
元朝,由蒙古族於中原建立的統一政權。由於蒙古族人口有限,面對龐大的中原人口,於是推行民族政策來維護統治。也由於蒙古族以遊牧文化管治中原的農耕文化,於是推行民族政策來方便統治。 所謂民族政策,簡單而言,即以民族作為思考政策的單位,針對民族身份而推行具體措施。如香港的家庭傭工大多為菲律賓人,但這不是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民初會這麼混亂的基底其實跟這些軍閥有很大的關係。軍閥是以武裝為後盾,割據一方的勢力。 民初時的割據軍閥以北洋軍閥為主,在袁世凱死後,分裂有奉系、皖系、直系等多個系統,較有名的有在袁世凱去世後掌權的皖系段祺瑞,日後東北的控制者奉系張作霖、張學良等...
Thumbnail
民初會這麼混亂的基底其實跟這些軍閥有很大的關係。軍閥是以武裝為後盾,割據一方的勢力。 民初時的割據軍閥以北洋軍閥為主,在袁世凱死後,分裂有奉系、皖系、直系等多個系統,較有名的有在袁世凱去世後掌權的皖系段祺瑞,日後東北的控制者奉系張作霖、張學良等...
Thumbnail
硬要說10/10是中華民國國慶日實在是一件很弔詭的事情。 首先,當年在武昌開第一槍的並不是同盟會/ 興中會成員,當然更不是國民黨員。而是一小群領大清帝國薪餉的湖南新軍下級軍官們。 他們這輩子肯定沒見過孫文、黃興。而孫文也從來沒有指揮過這些湖南新軍策劃過啥革命/軍事叛變。(所以教科書上只能委
Thumbnail
硬要說10/10是中華民國國慶日實在是一件很弔詭的事情。 首先,當年在武昌開第一槍的並不是同盟會/ 興中會成員,當然更不是國民黨員。而是一小群領大清帝國薪餉的湖南新軍下級軍官們。 他們這輩子肯定沒見過孫文、黃興。而孫文也從來沒有指揮過這些湖南新軍策劃過啥革命/軍事叛變。(所以教科書上只能委
Thumbnail
上圖是民初的政治漫畫,來自《袁政府畫史》,作者以「老猿」代表袁世凱,諷刺袁氏蹂躪選舉,還有其他作品,影射袁世凱的濫權。 踏進民國的首四年,就讓我們嘗試,把歷史的聚焦於袁世凱,把眾多史事放進袁氏的政治歷程中,從而「簡潔化」,而不是「簡單化」學習內容。
Thumbnail
上圖是民初的政治漫畫,來自《袁政府畫史》,作者以「老猿」代表袁世凱,諷刺袁氏蹂躪選舉,還有其他作品,影射袁世凱的濫權。 踏進民國的首四年,就讓我們嘗試,把歷史的聚焦於袁世凱,把眾多史事放進袁氏的政治歷程中,從而「簡潔化」,而不是「簡單化」學習內容。
Thumbnail
究竟革命運動是成功還是失敗?在討論之先,要弄清以甚麼準繩來量度成與敗。或許一個比較公允的準繩,就是革命運動是否達至預期的目標,而同盟會作為全國性的革命組織,以其口號「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來量度成敗,也是合情合理。
Thumbnail
究竟革命運動是成功還是失敗?在討論之先,要弄清以甚麼準繩來量度成與敗。或許一個比較公允的準繩,就是革命運動是否達至預期的目標,而同盟會作為全國性的革命組織,以其口號「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來量度成敗,也是合情合理。
Thumbnail
清末新政是回應八國聯軍的戰敗處境,滿清在「門戶開放」政策下勉強延續,加上戰敗帶來普遍的不滿情緒,立憲派與革命派急速冒起,對滿清構成壓力,慈禧因此體會到全面改革的必要,於1901年初以光緒帝名義下詔改革。
Thumbnail
清末新政是回應八國聯軍的戰敗處境,滿清在「門戶開放」政策下勉強延續,加上戰敗帶來普遍的不滿情緒,立憲派與革命派急速冒起,對滿清構成壓力,慈禧因此體會到全面改革的必要,於1901年初以光緒帝名義下詔改革。
Thumbnail
  今天焦點─袁世凱浮光掠影的皇帝夢 
Thumbnail
  今天焦點─袁世凱浮光掠影的皇帝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