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洪, 武昌起義後, 被迫加入革命, 被推舉為臨時政府都督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推黎元洪為臨時領袖,隨後十七省宣佈獨立,形成南北對峙局面,革命一方,孫中山被推選為臨時大總統,次年宣告中華民國成立。滿清一方,授予袁世凱軍政實權,以龐大軍力的威勢下開展南北談判。最終結果,孫中山讓位予袁世凱,袁世凱迫令滿清退位,中華民國政權被確立,革命運動也劃上了句號。
究竟革命運動是成功還是失敗?在討論之先,要弄清以甚麼準繩來量度成與敗。或許一個比較公允的準繩,就是革命運動是否達至預期的目標,而同盟會作為全國性的革命組織,以其口號「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來量度成敗,也是合情合理。
驅除韃虜。滿清入關建立政權,從順治帝至宣統帝,共歷十位君主,革命運動成功推翻滿清政權,以民國政權取而代之,結束了滿清政權二百六十多年的統治。換言之,革命運動完成了政權的更替,是成功了。
或說,新的政權不屬於革命派,但這已是革命派在現實條件下取得最大的成就,就是推翻他們眼中不濟的政權。革命派本身沒有強而有力的軍隊,沒有運籌帷幄的政治領袖,沒有建立中央政府的條件,革命派是在種種限制下,誘使袁世凱倒戈,算是完成了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恢復中華。滿清以外族入主中原,雖然有滿漢一家的口號,有康雍乾的百年盛世,但始終擺脫不了「部族統治」的思維,清廷視漢族官僚冒升為威脅,晚清的「皇族內閣」進一步引證了這種心態。經革命運動,政權重回漢族手中,孫中山、袁世凱及民國政治領袖都屬於漢族。換言之,革命運動讓漢族取回政治權力,是成功了。
值得補充的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是一個極具排他性的政治口號,那個「中華」單單代表漢族。「五族共和」最初是由立憲派提出,作為分享權力的理據。民國建立前後,革命領袖也迅速調整這種「大漢族」心態,提倡五族平等共處的「中華民族」概念。
建立民國。「民國」不但代表政權,也代表政治模式。從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的君主政體,至明清實施君主集權,中國經歷了二千多年的君主體制。從拆毀性的角度,革命運動不但成功推翻滿清政府,更加結束了君主體制,從建設性的角度,革命運動建立了共和政體。當然這個「建立」是否成功,實在有爭議之處,但說成一種「失敗」又未免過於嚴苛。
或許革命後的共和體叫人失望,但卻不能被完全否定。從評論革命運動成敗的角度,袁世凱操控民主,卻說明了革命的「成功」,袁氏不是簡單地發動軍事政變,而是透過「民主」程序來擴權,以至被選為皇帝,正好反映了革命運動帶來遊戲規則的改變。
平均地權。這顯然是遙不可及的目標。不過,從預期效果的角度,究竟有多少革命領袖以此為參與革命的目標,有多少國民等候著革命帶來全國財產的再分配,這是存疑的。當時的革命宣傳,主要是煽動對滿清的仇恨,仇恨的主要原因來自對列強瓜分中國的危機感,遠遠強烈於對經濟結構的社會不滿。換言之,革命運動的確沒有帶來平均地權的承諾,但「失敗」卻是預期之內。
革命運動是成是敗,是一個具討論性的議題,但革命運動後,中國民國未能建立穩固的中央政府,進入了一個政治動盪的年代,這個客觀現象,就該沒有爭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