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理性與感性的衝突-關於創作與工作之分

Ajin-avatar-img
發佈於AJ日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每個人心中都有編織想像的時候,會形成一首音樂、一道料理、一幅畫作或是一件衣服⋯⋯
在尚未出社會前充滿發想的爆發力,卻在進入職場後逐漸形成矛盾的開始,甚至已經做了很多年的工作之後,仍是無法解決內心的拉扯。總是內心會重複想著「為什麼不能這樣」、「被修改的好慘」、「為什麼無法這樣執行」、「預算無法達到理想的要求」等等。
別忘了,工作是在體制下要為別人把交代的事情完成,可能由個人或是團隊共同執行,不僅「做到,還要做好」。
而創作是關於自己內心的想法,轉成一種實現的計劃,面對的是自己的情緒與希望,只需要對自己負責就好。要因為有感覺(靈感)而創作,否則刻意是無法創造出好作品,這是無法用公式化的方式去操作。
而工作是一種公事的狀態,以公司為主、不是私事,不能依照「個人喜好」去面對問題。當然一定會出現無法適應體制的狀況,通常這種時候,要就順應或提起改革建議的精神,不然就爽快的離開。
工作是現實生活上的溫飽,但創作是心靈上的富足。
許多人會在內心拉扯,覺得工作與創作無法在生活兼具。其實每個人當下的狀態都是自己做出「選擇」,有些人認為自己創作的衝勁大於工作,所以用著能維持基本生活的形態去投資、培養創作的時間,或是給予自己累積一段時間有著本錢可以完全投入創作。
或者應該說,如果當很想要、很需要創作的時候,一定會想盡辦法的。
記得在矛盾產生的時候,重新審視工作溫飽與創作之間,若現在有這樣煩惱的,希望能夠調整好,然後再出發。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0會員
64內容數
分享:人際關係與心理、電影藝文、設計創作、一些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ji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願意為自己的創作,付出多少的金錢投資?在想法轉為實現之前,都是一種創作過程⋯⋯需要耗費時間、現實的成本考量、自己的情緒感官⋯⋯
美感教育是一種從就學期間、生活體驗之中不斷的累積,有時想想可笑,沒有受過設計訓練的人,卻在掌管設計呈現。
打造個人品牌,不僅是金錢、才華、美感投入而已,要把自身經歷的悲痛與珍貴,毫無保留的體現在作品上,你有這樣的絕對嗎?能無所畏懼的放在眾人眼光掃射嗎?
你願意為自己的創作,付出多少的金錢投資?在想法轉為實現之前,都是一種創作過程⋯⋯需要耗費時間、現實的成本考量、自己的情緒感官⋯⋯
美感教育是一種從就學期間、生活體驗之中不斷的累積,有時想想可笑,沒有受過設計訓練的人,卻在掌管設計呈現。
打造個人品牌,不僅是金錢、才華、美感投入而已,要把自身經歷的悲痛與珍貴,毫無保留的體現在作品上,你有這樣的絕對嗎?能無所畏懼的放在眾人眼光掃射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們對於寫作的需求和目的,會因背景、職業、情境等不同,產生不一樣的表現與訴求。以寫作維生的人,每遇腸枯思竭,字句在指尖停滯,靈感彷彿遠離,每一次敲擊鍵盤,都像是找不到知音的無情尋覓。以寫作為樂的人,每一次拿起筆,心中都充滿了無窮的期待與喜悅。
社會化的歷程,以前比較活在自己世界的時候,習慣性地會把所有念頭攪和在一起,視線模糊,不想看得太清楚,用直覺對決外界。然後因為不管是自己的渴望或是無可避免地要與社會互動,開始學習那套理性又條理化的思維和表達,把細緻的差別區分開來以與人應對,變成看得太清楚,視線又太銳利。
Thumbnail
離職決定是一個內心交戰的過程,產生離職念頭到離職確定的過程中的情緒變化,又如何面對職場厭倦情緒,文章做了剖析,分享了個人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本文談論了在職場上遇到的混亂問題,並提供瞭解決方法。這包括專注於工作主線以及建立工作流程模板。通過與主要目標保持一致,並按照工作安排的順序處理事務,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減少焦慮和厭煩。
Thumbnail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在做我們喜歡的事情和做我們需要做的事情之間掙扎。這兩者之間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尤其是當我們開始專注於必須完成的任務時,個人的喜好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這種超越個人喜好的能力,實際上是我們精神工作的核心,它佔據了我們精神追求的大部分。
Thumbnail
為什麼決定成為自由工作者? 2010年的時候,我決定成為自由工作者在家接案,主要是因為那時的工作環境對設計師來說是不友善的。 對設計師來說在靈感還沒出現之前對老闆來說都不算產值的,因為需要一段思考期;在這段看起來沒什麼產值的時間裡,老闆就會覺得你沒有在做事。而當你一旦有了靈感之後,也不一定是在白
Thumbnail
記錄了一位創作者從離職到自行接案和創作的過程,對自己充滿熱情和期待,但卻面臨著種種焦慮,懷疑和憂鬱。 文章提到轉職過程中的挫折、創作遇到的困境,以及對藝術和商業化的思考。充滿個人情感和內心掙扎的故事。
許久沒寫文了,想不出甚麼開場白,趁著最近人生的波動期,加減寫寫關於我的精神科工作和身心靈學習的過程,事實上走在科學跟靈性的兩邊,摩擦的途中還是有很多矛盾的。 先說,我覺得我的工作,是在陽光稀微的地方,盡量找陽光,所以曾經有陣子我常說,就當作是心理的感冒,感冒了就要吃藥,然後好好養著。如果把這種不會
Thumbnail
創作跟生活一樣,相互相生加滿動能。我痛恨的其實是總要追求些甚麼的自己,痛恨在人生這個賽道上,從一開始便弄錯了努力的方向。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們對於寫作的需求和目的,會因背景、職業、情境等不同,產生不一樣的表現與訴求。以寫作維生的人,每遇腸枯思竭,字句在指尖停滯,靈感彷彿遠離,每一次敲擊鍵盤,都像是找不到知音的無情尋覓。以寫作為樂的人,每一次拿起筆,心中都充滿了無窮的期待與喜悅。
社會化的歷程,以前比較活在自己世界的時候,習慣性地會把所有念頭攪和在一起,視線模糊,不想看得太清楚,用直覺對決外界。然後因為不管是自己的渴望或是無可避免地要與社會互動,開始學習那套理性又條理化的思維和表達,把細緻的差別區分開來以與人應對,變成看得太清楚,視線又太銳利。
Thumbnail
離職決定是一個內心交戰的過程,產生離職念頭到離職確定的過程中的情緒變化,又如何面對職場厭倦情緒,文章做了剖析,分享了個人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本文談論了在職場上遇到的混亂問題,並提供瞭解決方法。這包括專注於工作主線以及建立工作流程模板。通過與主要目標保持一致,並按照工作安排的順序處理事務,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減少焦慮和厭煩。
Thumbnail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在做我們喜歡的事情和做我們需要做的事情之間掙扎。這兩者之間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尤其是當我們開始專注於必須完成的任務時,個人的喜好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這種超越個人喜好的能力,實際上是我們精神工作的核心,它佔據了我們精神追求的大部分。
Thumbnail
為什麼決定成為自由工作者? 2010年的時候,我決定成為自由工作者在家接案,主要是因為那時的工作環境對設計師來說是不友善的。 對設計師來說在靈感還沒出現之前對老闆來說都不算產值的,因為需要一段思考期;在這段看起來沒什麼產值的時間裡,老闆就會覺得你沒有在做事。而當你一旦有了靈感之後,也不一定是在白
Thumbnail
記錄了一位創作者從離職到自行接案和創作的過程,對自己充滿熱情和期待,但卻面臨著種種焦慮,懷疑和憂鬱。 文章提到轉職過程中的挫折、創作遇到的困境,以及對藝術和商業化的思考。充滿個人情感和內心掙扎的故事。
許久沒寫文了,想不出甚麼開場白,趁著最近人生的波動期,加減寫寫關於我的精神科工作和身心靈學習的過程,事實上走在科學跟靈性的兩邊,摩擦的途中還是有很多矛盾的。 先說,我覺得我的工作,是在陽光稀微的地方,盡量找陽光,所以曾經有陣子我常說,就當作是心理的感冒,感冒了就要吃藥,然後好好養著。如果把這種不會
Thumbnail
創作跟生活一樣,相互相生加滿動能。我痛恨的其實是總要追求些甚麼的自己,痛恨在人生這個賽道上,從一開始便弄錯了努力的方向。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