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2020奧斯卡|《1917》:戰爭裡的度日如年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這篇文章想告訴你什麼:
從藝術與體驗的觀點,來看奧斯卡獲獎電影《1917》。

前言:身歷其境的關鍵

甫獲得第92屆奧斯卡10項提名,最終榮獲「最佳音效」,「最佳攝影」及「最佳視覺效果」3大獎項的《1917》,受到許多朋友的熱烈好評。不過說真的 ——以教育及體驗設計為背景的眼光看來,比起藝術、或技術層面的價值,老師比較有感的反而是它如何讓你在近兩小時(119min)的電影裡不覺時間流逝、並且深深有感。

— — 所以本篇評論,就來聊聊「如何身歷其境」這件事吧!

raw-image

(以下涉及劇情及畫面)

戰爭的恐懼:可想像的痛到大恐慌

raw-image

《1917》從假寐(假裝睡覺)的大兵開始,兩位主角——英軍士兵史考菲和布雷克和觀眾一樣,仍不清楚即將來到的挑戰是什麼,就得匆匆上路。

比起常見的戰爭片敘事角度,《1917》更像是以戰場為基底的公路電影 — — 以一次世界大戰(歐陸西線戰場)作為旅途,主角們經歷冒險完成任務,促成心靈的轉化與沈澱。

raw-image

由於故事的舞台在戰場之上,比起公路常見鏡頭帶來的枯燥或緩慢感,基於英-德兩軍對峙的狀況,隱隱的緊繃感讓我們的情緒相對中和。

Down to Gehenna or up to the Throne,
He travels the fastest who travels alone.

故事的開始是為啟程,我們跟著主角離開熟悉/綠色調的營區,前往戰線——而第一個情緒破口是被鐵荊棘刺穿的手。那一瞬間,想必觀眾席的所有人都覺得手痛了起來——因為移情(Empathy),我們正式成為故事裡的主角。

raw-image

移情是體驗設計相當重要的概念,在《體驗引擎》一書裡,作者視人類這種「理解、或感受他人體驗的能力」為重要元素。

沉浸感(immersion)發生在人的體驗反應角色體驗的那一刻。

我們都看過許多大場面的戰事電影——無論是科幻、或是寫實,縱使砲聲隆隆的環境再壯觀,但(生於和平年代)的我們缺乏這種體驗。相較於「砍頭」等血腥畫面,這類「刺激」反而是我們可能有類似經驗的(至少也有被紙割破手吧?)於是讓我們更能貼近角色。

raw-image

電影大量使用類似的元素——包含地下碉堡的沙塵、探照燈的刺眼,都讓這趟《1917》的體驗更為完整。

節奏掌握:4月5日的那一天

They went to sea in a Sieve, they did.
In a Sieve they went to sea.

電影採「一鏡到底」的玩家視角;當然就實際拍攝(技術面)來說,《1917》並非真的以一鏡到底拍攝而成,只是在表現手法上透過特效剪輯呈現。不過,或許是為了採用這種方式呈現,《1917》在運鏡、角色互動走位、與場景連貫的設計三者之間的配置安排細膩且迷人,讓人得以在長時間觀賞而不自覺。

raw-image

最明顯的包含其鬆緊交錯的節奏;凡是經歷傷亡/損失,主角都會進到較為平穩的情緒或狀態,讓人在喘息之餘,能對角色的情感多做揣測。

結語:寫實的藝術電影

有人認為:將過去戰事搬到大銀幕時,必然會面對「戰爭美學」的政治考驗——電影畫面壯闊而美好、以及對主角英雄式的襯托,是否會促成人們對戰爭的誤解、甚至激發渴望?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1917》故事概念來自導演山姆・曼德斯祖父艾佛德・曼德斯,祖父在幼年時曾告訴他一戰服役時所遇見的人事物景象;這些祖父的回憶往事,成了《1917》劇本的靈感來源,但劇情並不歌頌「我方的偉大」、也少去勾勒「敵軍的殘忍」,反倒對戰事帶有無限的悲憫。

raw-image

夾雜了史實與往日情懷,我們得以跟著《1917》走入世界大戰裡的某一天;我們就像他們一樣,並不清楚一路上會遇到什麼、也沒有絕世武功可以橫掃眼前的敵人,最後甚至連軍糧、武器都沒了,只能抱著忐忑的心,一起走過眼前的這片殘酷。

推薦這部電影給喜歡享受畫面及故事感的你。

raw-image

那麼,我們下篇評論見囉。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讓你有收穫,請按愛心,讓我為你寫出更多這樣的文章!
★如果你希望穩定收看我的後續作品,請追蹤我!
★若有希望老師關心的教育議題、影視作品、或是娛樂體驗,歡迎留言或與我聯繫委託。
★email:teacherscomment@gmail.com
★我的ig:Teacher_ChiaAn

★ 或許你會想知道的事實:
《1917》電影時間點發生在1917年4月5日至6日,當時德軍確實將部隊移防至興登堡線,但是為了尋求更好的戰略位置,並非如電影所敘事的一般。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家安老師的沙龍
125會員
175內容數
我相信:「學習」才不是一件無聊的事,只是你缺少好的「素材」、「管道」、以及「觀點」! 在【家安老師的娛樂評論室】,陪你一起從電影、商業閱讀、以及生活日常學習之前在教室裡沒搞懂的點點滴滴。 在放課後的時間裡,一起學習新知吧—— 同學,上課囉!
家安老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25
死侍與金剛狼的相遇改變了他們的命運,這兩個經典角色之間的衝突和合作呈現出不同層面的英雄故事。文章從角色的成長和相互理解出發,探討了漫威宇宙的主題。這篇文章深入討論了電影的情節和角色塑造,值得影迷細細品味。
Thumbnail
2024/07/25
死侍與金剛狼的相遇改變了他們的命運,這兩個經典角色之間的衝突和合作呈現出不同層面的英雄故事。文章從角色的成長和相互理解出發,探討了漫威宇宙的主題。這篇文章深入討論了電影的情節和角色塑造,值得影迷細細品味。
Thumbnail
2024/07/24
《金孫暴富攻略》是一部備受好評的泰劇,劇情充滿家族之間的愛與糾葛。文章深入探討了華人文化與無條件的愛之間的衝突,以及導演和監製的資訊。欲知更多有關電影和娛樂的訊息,請追蹤作者的作品。
Thumbnail
2024/07/24
《金孫暴富攻略》是一部備受好評的泰劇,劇情充滿家族之間的愛與糾葛。文章深入探討了華人文化與無條件的愛之間的衝突,以及導演和監製的資訊。欲知更多有關電影和娛樂的訊息,請追蹤作者的作品。
Thumbnail
2024/05/18
自殺防治不好談,但從電影我們能學到更多。2024 年度心動系電影《我在這裡等你》描述了一位失意的香港作家天宇在臺北與一名街頭混混阿翔相遇,展開尋找通往天堂的鯨逝灣的旅程。本文涵蓋了自殺防治等心理議題。
Thumbnail
2024/05/18
自殺防治不好談,但從電影我們能學到更多。2024 年度心動系電影《我在這裡等你》描述了一位失意的香港作家天宇在臺北與一名街頭混混阿翔相遇,展開尋找通往天堂的鯨逝灣的旅程。本文涵蓋了自殺防治等心理議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看完《1917》,不得不讚嘆片中每個安排與細節都恰到好處,絲毫沒有浪費時間去交代不必要的開場或寒暄。該演的,不必多說;該說的,每句話都有意義。整部片深刻、細膩又不拖泥帶水。誠心推薦!
Thumbnail
看完《1917》,不得不讚嘆片中每個安排與細節都恰到好處,絲毫沒有浪費時間去交代不必要的開場或寒暄。該演的,不必多說;該說的,每句話都有意義。整部片深刻、細膩又不拖泥帶水。誠心推薦!
Thumbnail
藉由兩位英軍士兵接受一項傳令任務,見證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煉獄環境,並企圖阻止一場浩劫:我深深被電影所呈現的質感、氣氛所吸引,小人物在大時代、大事件、大格局的描述下,成功製造了臨場氣氛外,讓人思考生命的意義與人世間萬事萬物的紛擾,到底我們存在的價值是什麼?
Thumbnail
藉由兩位英軍士兵接受一項傳令任務,見證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煉獄環境,並企圖阻止一場浩劫:我深深被電影所呈現的質感、氣氛所吸引,小人物在大時代、大事件、大格局的描述下,成功製造了臨場氣氛外,讓人思考生命的意義與人世間萬事萬物的紛擾,到底我們存在的價值是什麼?
Thumbnail
第一次被一鏡到底的攝影技法震撼是2007年的《贖罪》,恰巧也是戰爭的場面......
Thumbnail
第一次被一鏡到底的攝影技法震撼是2007年的《贖罪》,恰巧也是戰爭的場面......
Thumbnail
這雖為兩位准下士奮不顧身的傳遞軍令,最後使命必達的故事,也像是出現在章回小說中「過五關斬六將」的傳奇,也彷彿是在「無人之地」絕處逢生的闖關過程,但不論用何種方式來比擬,無疑的,這是一段在死蔭的幽谷中,透過鏡頭的跟拍,尋找溫暖與希望的生命備忘錄。   曾執導過《007:空降危機》(Skyfall)、《
Thumbnail
這雖為兩位准下士奮不顧身的傳遞軍令,最後使命必達的故事,也像是出現在章回小說中「過五關斬六將」的傳奇,也彷彿是在「無人之地」絕處逢生的闖關過程,但不論用何種方式來比擬,無疑的,這是一段在死蔭的幽谷中,透過鏡頭的跟拍,尋找溫暖與希望的生命備忘錄。   曾執導過《007:空降危機》(Skyfall)、《
Thumbnail
慶幸自己看電影前從來不先看預告片或影評,因此對1917沒有任何預設和過多的期望,一進電影院,便跟著鏡頭走,這一入便跟著片中史考菲和布雷克走過一戰搶救德文郡軍團第二營那一日,短短兩小時毫無冷場。
Thumbnail
慶幸自己看電影前從來不先看預告片或影評,因此對1917沒有任何預設和過多的期望,一進電影院,便跟著鏡頭走,這一入便跟著片中史考菲和布雷克走過一戰搶救德文郡軍團第二營那一日,短短兩小時毫無冷場。
Thumbnail
誰得獎是一回事,但觀眾各自的喜好是另一回事。比起《寄生上流》,我更愛《1917》。當然我也滿喜歡《寄生上流》,它非常雅俗共賞;不過我對照自己觀影後的感受,《1917》更加「打動」我,這是我喜歡它的重要原因。
Thumbnail
誰得獎是一回事,但觀眾各自的喜好是另一回事。比起《寄生上流》,我更愛《1917》。當然我也滿喜歡《寄生上流》,它非常雅俗共賞;不過我對照自己觀影後的感受,《1917》更加「打動」我,這是我喜歡它的重要原因。
Thumbnail
從藝術與體驗的觀點,來看奧斯卡獲獎電影《1917》是如何讓觀眾在近兩小時(119min)的時間裡,讓你愛上他的。
Thumbnail
從藝術與體驗的觀點,來看奧斯卡獲獎電影《1917》是如何讓觀眾在近兩小時(119min)的時間裡,讓你愛上他的。
Thumbnail
實時敘事的妙處是,在無法切斷的時間感受中,因為鏡位連貫,觀者接收到一種承諾:鏡頭並不會在下一秒被切斷,時間是連續的,意味著角色身處的危險就是觀者的危險,他們無法從電影技巧的黏貼中突然跳脫出這環境,我們也無法停止觀看他們面臨的風險。當他們選擇冒險,觀眾可以感受到真正的勇氣──儘管那勇氣有時是魯莽的
Thumbnail
實時敘事的妙處是,在無法切斷的時間感受中,因為鏡位連貫,觀者接收到一種承諾:鏡頭並不會在下一秒被切斷,時間是連續的,意味著角色身處的危險就是觀者的危險,他們無法從電影技巧的黏貼中突然跳脫出這環境,我們也無法停止觀看他們面臨的風險。當他們選擇冒險,觀眾可以感受到真正的勇氣──儘管那勇氣有時是魯莽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