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趁利空撿便宜的前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投資都是預期未來的價值可以高於現在,但投資人無法預知未來的情況,股市常見的是基於現狀的推論,股價正處於上漲趨勢,推測股價會繼續上漲,企業營收正在成長,推測會持續成長,一般稱是追隨趨勢。
雖無法預知未來,但依照景氣指標概略推測的方向並不會與實況差距太遠,景氣循環處於擴張的過程,股市表現不會太差,景氣處於衰退階段,股市則相對比較弱勢,因為景氣循環的時間很長,即使景氣數據是時效相對落後的指標,看到數據好轉之後還可以延續相當的時間與空間,以現狀推測未來雖不精確,概略方向還是可以符合投資所需的判斷。
在投資過程遵循數據,是很重要的投資紀律,截至目前的景氣領先指標仍然正向發展,理論上應該以正面看待股市,不過,景氣數據值得參考的理由,是它具有連續性,可以延續至未來一段時間,當經濟環境遭遇特殊事件的干擾,景氣數據的連續性可能受到破壞,以現有數據推測未來就存在相當程度的不確定性,使得投資風險升高,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971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給小股民的思考解析課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30會員
1.5K內容數
<p>在這裡,你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吸收我的畢生精華,找到正確的理財關鍵字。</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俊忠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股市短期內大跌不一定具有投資機會,理解市場是否陷入恐慌,要看市場的情境及對應的經濟情勢變化,如果是股市對經濟出現錯誤的預期,股市背離經濟表現,跌錯了才會是趁機進場的時機
排隊還買不到口罩,很像是在銀行擠兌領不到現金一樣,是醫療資源的流動性枯竭了,這和大家的股票投資關聯性還不大,比較擔心的是企業生產資源的流動性枯竭了,就足以造成較劇烈的股市波動。
股市的投資與退場時機,則應在經濟景氣相對高低位置逆向操作,經濟成長數據亮眼,利多頻傳的時候是退場時機,景氣相對低迷時期,才找機會投資。
價格表現較強勢的股票會成為市場焦點,打敗利空的股票或許具中短期投機空間,但中長期投資要考慮的,未必需要是打敗利空的能力,優異企業的股價進入修正調整,暫時無法使股價維持相對強勢,企業價值不會因此而降低
『非經濟因素』對於企業或經濟體的考驗,卻與真實的景氣循環一樣,在景氣不佳的時候會淘汰體質不佳,資金運用效率不彰周轉不靈的企業,冠狀病毒疫情讓經濟運作暫停,同樣對於體質不佳的企業具有淘汰效果
股市隨時都可能出現意外的利空(或利多),無法事先預知,避開的方法只有關注原本已經存在的風險,針對既存風險預先動作,而不是針對特殊事件反應
股市短期內大跌不一定具有投資機會,理解市場是否陷入恐慌,要看市場的情境及對應的經濟情勢變化,如果是股市對經濟出現錯誤的預期,股市背離經濟表現,跌錯了才會是趁機進場的時機
排隊還買不到口罩,很像是在銀行擠兌領不到現金一樣,是醫療資源的流動性枯竭了,這和大家的股票投資關聯性還不大,比較擔心的是企業生產資源的流動性枯竭了,就足以造成較劇烈的股市波動。
股市的投資與退場時機,則應在經濟景氣相對高低位置逆向操作,經濟成長數據亮眼,利多頻傳的時候是退場時機,景氣相對低迷時期,才找機會投資。
價格表現較強勢的股票會成為市場焦點,打敗利空的股票或許具中短期投機空間,但中長期投資要考慮的,未必需要是打敗利空的能力,優異企業的股價進入修正調整,暫時無法使股價維持相對強勢,企業價值不會因此而降低
『非經濟因素』對於企業或經濟體的考驗,卻與真實的景氣循環一樣,在景氣不佳的時候會淘汰體質不佳,資金運用效率不彰周轉不靈的企業,冠狀病毒疫情讓經濟運作暫停,同樣對於體質不佳的企業具有淘汰效果
股市隨時都可能出現意外的利空(或利多),無法事先預知,避開的方法只有關注原本已經存在的風險,針對既存風險預先動作,而不是針對特殊事件反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投資人時常看到營收好的企業跌跌不休,營收不佳的漲到天上了,要如何看營收數據呢?
股票趨勢長期向上,台股每3-6個月都會出現技術性回檔,淺為-10%、中為-20%、深為-30%,通常超過-22%則融資出現多殺多,被迫斷頭或自己停損,通常都是進場撿便宜的時候~彎腰撿鑽石,持有3個月以上都會有不錯的報酬率。 1)外資淨空單部位的變化 2)大盤融資減幅與波段跌幅的計算 3)籌碼的
Thumbnail
這週除了財報夢又再度夢對了以外,美股的大跌到底是什麼情況呢?大空頭是否開始了
Thumbnail
最近的台股長達快一年半的漲勢,在最近有一點消退。隱約之間有嗅到熊市來臨的味道。也因此最近比較少聽到某某某買了什麼飆股賺了 XXX 萬的傳言。在街頭巷尾對於股票熱絡的討論也開始減少。但離降溫還真的有一段的時間,若真的要等到降溫的話,台股的成交量應該要下到3000 億以下,而股市得先降溫,才會升溫。
股市下跌時,市場就會找一堆理由,一個一年獲利不到3元,常在1~2元的所羅門,只是黃仁勳講人型機器人,show了公司Logo,就可以從40飆到180。一個獲利大成長但最多也不會超過20元的華城,可以飆到1000以上,不是什麼高深的技術,既非資本密集,又非技術密集,又不是像台積電有資本和技術密集的高牆障
Thumbnail
我的預判肯定有主觀成份,否則丟硬幣就好了,心態上能接受一年9個半月189.37%漲幅,就要能承受不到1個月23.45%跌幅,計畫擬定後照表操課,錯了也不影響生活和心態。 22年捏著往下攤才有今天的輕鬆應對,投機者不要把自己的理念套用在每個人身上,每個人擁有的條件不同,因此我的投資方式絕對不適合一般
Thumbnail
台股、美股近期明顯回檔,市場敘事發生改變,壞消息一樁接一樁出現,下一步該怎麼走呢?本文將探討近期的宏觀經濟事件,並分享個人的操作思考。
Thumbnail
現在的投資人不論是走技術分析派或是基本面投資,我相信或多或少都會關注總體經濟及相關的指標,當然目的不外乎是想知道目前的經濟景氣如何、未來會成長還是衰退,並且能夠儘量地在景氣谷底復甦之前買進股票,或是在景氣高峰衰退之前賣出股票。
Thumbnail
前一陣子有朋友問我說選舉前後股市會不會有跌幅 想要等到股市向下跌以後再進場買進 老實說我也不知道 但我從來就不太預設立場 基本上,建立好一個長期投資的正確心態 不論股市前後有無漲跌,都能做出適當的應對 股市跌了,可以加碼買進增加持有股數 不但個人持股成本殖利率上升,股市回溫以後資產也會
Thumbnail
重點摘要: 『可冒險但絕不能忽略風險』 1. 『資產配置』仍處於復甦週期,但波動放大,建議提升防禦性部位 2.『股市』在總經環境如魚得水,但注意漲多後的價格修正波動放大 3.『債市』2024低評級債將陸續到期,注意違約風險  簡單來說:整體總經環境仍位於復甦週期(Recovery),惟本週期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投資人時常看到營收好的企業跌跌不休,營收不佳的漲到天上了,要如何看營收數據呢?
股票趨勢長期向上,台股每3-6個月都會出現技術性回檔,淺為-10%、中為-20%、深為-30%,通常超過-22%則融資出現多殺多,被迫斷頭或自己停損,通常都是進場撿便宜的時候~彎腰撿鑽石,持有3個月以上都會有不錯的報酬率。 1)外資淨空單部位的變化 2)大盤融資減幅與波段跌幅的計算 3)籌碼的
Thumbnail
這週除了財報夢又再度夢對了以外,美股的大跌到底是什麼情況呢?大空頭是否開始了
Thumbnail
最近的台股長達快一年半的漲勢,在最近有一點消退。隱約之間有嗅到熊市來臨的味道。也因此最近比較少聽到某某某買了什麼飆股賺了 XXX 萬的傳言。在街頭巷尾對於股票熱絡的討論也開始減少。但離降溫還真的有一段的時間,若真的要等到降溫的話,台股的成交量應該要下到3000 億以下,而股市得先降溫,才會升溫。
股市下跌時,市場就會找一堆理由,一個一年獲利不到3元,常在1~2元的所羅門,只是黃仁勳講人型機器人,show了公司Logo,就可以從40飆到180。一個獲利大成長但最多也不會超過20元的華城,可以飆到1000以上,不是什麼高深的技術,既非資本密集,又非技術密集,又不是像台積電有資本和技術密集的高牆障
Thumbnail
我的預判肯定有主觀成份,否則丟硬幣就好了,心態上能接受一年9個半月189.37%漲幅,就要能承受不到1個月23.45%跌幅,計畫擬定後照表操課,錯了也不影響生活和心態。 22年捏著往下攤才有今天的輕鬆應對,投機者不要把自己的理念套用在每個人身上,每個人擁有的條件不同,因此我的投資方式絕對不適合一般
Thumbnail
台股、美股近期明顯回檔,市場敘事發生改變,壞消息一樁接一樁出現,下一步該怎麼走呢?本文將探討近期的宏觀經濟事件,並分享個人的操作思考。
Thumbnail
現在的投資人不論是走技術分析派或是基本面投資,我相信或多或少都會關注總體經濟及相關的指標,當然目的不外乎是想知道目前的經濟景氣如何、未來會成長還是衰退,並且能夠儘量地在景氣谷底復甦之前買進股票,或是在景氣高峰衰退之前賣出股票。
Thumbnail
前一陣子有朋友問我說選舉前後股市會不會有跌幅 想要等到股市向下跌以後再進場買進 老實說我也不知道 但我從來就不太預設立場 基本上,建立好一個長期投資的正確心態 不論股市前後有無漲跌,都能做出適當的應對 股市跌了,可以加碼買進增加持有股數 不但個人持股成本殖利率上升,股市回溫以後資產也會
Thumbnail
重點摘要: 『可冒險但絕不能忽略風險』 1. 『資產配置』仍處於復甦週期,但波動放大,建議提升防禦性部位 2.『股市』在總經環境如魚得水,但注意漲多後的價格修正波動放大 3.『債市』2024低評級債將陸續到期,注意違約風險  簡單來說:整體總經環境仍位於復甦週期(Recovery),惟本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