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分鐘內就懂的系列:政策數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在每天看電視的讀者,最常出現的政策辯護與爭執,不外乎是執政黨強調編列多少預算,非常的在乎民眾與社會福祉,在野黨則提出另外一個版本的數字來反擊,證明執政團隊有多無能與圖利特定對象嫌疑。相信讀者也有經驗,在跟某些朋友聊天的時候,常常遇到所謂感覺派,總是用感覺來衡量數字的多寡,感覺派真的有錯嗎?還是數字派太過理性反倒失真?

raw-image

茲舉營養午餐為例子說明一下。這篇新聞 - 99年開始免費提供營養午餐,還有這一篇比較老的三項軍購預算可供學童吃2500年,這兩篇新聞看起來關連不大,但包括了兩個概念。其一是數字的轉換,其二是資源的轉換。(相關參考資料:國小概況表,國中概況表,中華民國歲入歲出)

以第一篇新聞為例子,提到一年需要190億就可以供給所有學童的營養午餐費用,那麼我們僅以97年度的資料來算一下,公立的國民中小學學生大約有250萬人,除下去後得到什麼數字?7600塊。如果假設一年只有180天要上學吃午餐,可以得到40塊左右的數字。在台灣中餐40塊可以買到怎樣的菜色這大家心裡有數,不過考慮到大量訂購可以降低成本,則又不見得說這價格太差。

在這裡是極簡單的計算,讀者請記得把所有政策的數字都去換算成當事人的數量,通常得到的結果都不會距離事實差距太遠。第二篇新聞就比較好笑了,三項軍購可以吃2500年?請把6108億除以190億看看,會得到32年的時間,這會不會也差太多了?額外再提供一個數字,中華民國一年的歲入有一兆以上,190億大概佔了1%,以上的數字跟比例到底算多還是算少,讀者可以自己想一想。

國家的任何政策,必定跟國民有關連,只是關連的強度如何而已,所以在看政策中數字的時候,請注意到幾個基本原則。

判斷這項政策的影響範圍。例如中小學營養午餐,那麼當事人就是大約250萬,而不是把總共多少父母當成當事人,吃營養午餐的不是他老爸老媽。

分析這項政策提供之數字,到達其適當的層級。例如營養午餐是每一個學生每天都在吃,所以數字的計算就不能用全國有幾間學校,每年大概吃六個月這種方式代換,這通常都會產生數字的錯覺。

看懂政策其實一點都不難,難在你會不會受到情緒的干擾。例如軍購5000億到底多還是少?要以歲入來說,三項軍購佔了一年歲入30%以上,這當然是很多。但武器可以使用多久?假設可用十年的話粗估是每年歲入的3%,3%到底算不算多?這就很值得去思考了。

raw-image

總之,感覺派看事情會出問題,往往不是出在數字本身的大小有問題,而是在其判斷影響範圍,以及該有之層級搞混。例如把國家層級的軍購問題,拿去跟你個人的年薪來比較,這當然會感覺的莫名其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0.9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是覺得取消掛號費上限仍然是不合理….
Thumbnail
我是覺得取消掛號費上限仍然是不合理….
Thumbnail
全民健保是台灣人引以為傲的政策,但也因經費不足而引發許多爭議。 根據內政部與衛福部的最新統計顯示,國人「不健康餘命」長達7.56年,但明年度健保總額卻恐遭大砍150億。 我國國民醫療保健支出僅佔GDP的6.1%,遠低於美國、德國、日本、南韓等國家。為了控制健保經費,政府每年按例都要調降給付藥價,導致
Thumbnail
全民健保是台灣人引以為傲的政策,但也因經費不足而引發許多爭議。 根據內政部與衛福部的最新統計顯示,國人「不健康餘命」長達7.56年,但明年度健保總額卻恐遭大砍150億。 我國國民醫療保健支出僅佔GDP的6.1%,遠低於美國、德國、日本、南韓等國家。為了控制健保經費,政府每年按例都要調降給付藥價,導致
Thumbnail
每個人的家庭背景、學經歷、收入狀況、生活開銷、大家要的生活方式可能都不相同,一般不管是想要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為未來生活做打算,或是要選擇躺平,都是需要檢視自己的財務收支狀況,知道至少自己躺平的基本花費是多少。 2021年台灣家庭收支調查報告 先來看看2021年主計處公布的台灣家庭收支調查報告的一些
Thumbnail
每個人的家庭背景、學經歷、收入狀況、生活開銷、大家要的生活方式可能都不相同,一般不管是想要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為未來生活做打算,或是要選擇躺平,都是需要檢視自己的財務收支狀況,知道至少自己躺平的基本花費是多少。 2021年台灣家庭收支調查報告 先來看看2021年主計處公布的台灣家庭收支調查報告的一些
Thumbnail
信箱裡塞進了一張政府文宣,聲稱小孩「0到6歲國家跟你一起養」,條列許多津貼、補助的項目。其實此政策去年已開始實施,所不同者,今年自8月起發給更多金額。去年除了見到一兩位民進黨立委藉此題目張掛大幅頭像廣告之外,政府並未發來文宣,莫非今年選舉到了,執政黨要展現手上的糖果,來拉抬選情?
Thumbnail
信箱裡塞進了一張政府文宣,聲稱小孩「0到6歲國家跟你一起養」,條列許多津貼、補助的項目。其實此政策去年已開始實施,所不同者,今年自8月起發給更多金額。去年除了見到一兩位民進黨立委藉此題目張掛大幅頭像廣告之外,政府並未發來文宣,莫非今年選舉到了,執政黨要展現手上的糖果,來拉抬選情?
Thumbnail
【清訊新聞/台北中心報導】 由於台灣邁入少子化社會,健保財務狀況頻傳不穩,以及最近的疫情和戰爭造成通膨,健保署先前針對部分負擔調整進行開會討論,而衛福部也在近日公告最新的部分負擔調整預告方案,包含急診、慢性處方箋、檢查費用都有調整,希望能為健保增加 107.2 億收入。 圖:健保署預告健保調漲方案
Thumbnail
【清訊新聞/台北中心報導】 由於台灣邁入少子化社會,健保財務狀況頻傳不穩,以及最近的疫情和戰爭造成通膨,健保署先前針對部分負擔調整進行開會討論,而衛福部也在近日公告最新的部分負擔調整預告方案,包含急診、慢性處方箋、檢查費用都有調整,希望能為健保增加 107.2 億收入。 圖:健保署預告健保調漲方案
Thumbnail
內政部統計,去年全國總出生數為16萬5249人,今年1至11月總出生數13萬9693人,比去年同期減少8009人;死亡數方面,去年1至11月共15萬7948人死亡,今年死亡人數增加1萬45人,今年「生不如死」現象比去年嚴重。
Thumbnail
內政部統計,去年全國總出生數為16萬5249人,今年1至11月總出生數13萬9693人,比去年同期減少8009人;死亡數方面,去年1至11月共15萬7948人死亡,今年死亡人數增加1萬45人,今年「生不如死」現象比去年嚴重。
Thumbnail
飲食費 一個人一餐約100元,一天約300元 一個月9000元就花費在飲食上面 還有額外的聚餐。 治裝費 一件耐穿的衣服,假設200元 一個月買一件褲子跟衣服,共花400元 一年4800基本開銷 還沒包含鞋子,美容,頭髮...等等的治裝費 交通費 最基本騎機車兩個禮拜150元加油費 一年就3600元
Thumbnail
飲食費 一個人一餐約100元,一天約300元 一個月9000元就花費在飲食上面 還有額外的聚餐。 治裝費 一件耐穿的衣服,假設200元 一個月買一件褲子跟衣服,共花400元 一年4800基本開銷 還沒包含鞋子,美容,頭髮...等等的治裝費 交通費 最基本騎機車兩個禮拜150元加油費 一年就3600元
Thumbnail
此時此刻感受到科學工作者的光輝,也更對此種利用民粹而行施政方向的狀態,不免心生感嘆。
Thumbnail
此時此刻感受到科學工作者的光輝,也更對此種利用民粹而行施政方向的狀態,不免心生感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