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分鐘內就懂的系列:政策數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在每天看電視的讀者,最常出現的政策辯護與爭執,不外乎是執政黨強調編列多少預算,非常的在乎民眾與社會福祉,在野黨則提出另外一個版本的數字來反擊,證明執政團隊有多無能與圖利特定對象嫌疑。相信讀者也有經驗,在跟某些朋友聊天的時候,常常遇到所謂感覺派,總是用感覺來衡量數字的多寡,感覺派真的有錯嗎?還是數字派太過理性反倒失真?

raw-image

茲舉營養午餐為例子說明一下。這篇新聞 - 99年開始免費提供營養午餐,還有這一篇比較老的三項軍購預算可供學童吃2500年,這兩篇新聞看起來關連不大,但包括了兩個概念。其一是數字的轉換,其二是資源的轉換。(相關參考資料:國小概況表,國中概況表,中華民國歲入歲出)

以第一篇新聞為例子,提到一年需要190億就可以供給所有學童的營養午餐費用,那麼我們僅以97年度的資料來算一下,公立的國民中小學學生大約有250萬人,除下去後得到什麼數字?7600塊。如果假設一年只有180天要上學吃午餐,可以得到40塊左右的數字。在台灣中餐40塊可以買到怎樣的菜色這大家心裡有數,不過考慮到大量訂購可以降低成本,則又不見得說這價格太差。

在這裡是極簡單的計算,讀者請記得把所有政策的數字都去換算成當事人的數量,通常得到的結果都不會距離事實差距太遠。第二篇新聞就比較好笑了,三項軍購可以吃2500年?請把6108億除以190億看看,會得到32年的時間,這會不會也差太多了?額外再提供一個數字,中華民國一年的歲入有一兆以上,190億大概佔了1%,以上的數字跟比例到底算多還是算少,讀者可以自己想一想。

國家的任何政策,必定跟國民有關連,只是關連的強度如何而已,所以在看政策中數字的時候,請注意到幾個基本原則。

判斷這項政策的影響範圍。例如中小學營養午餐,那麼當事人就是大約250萬,而不是把總共多少父母當成當事人,吃營養午餐的不是他老爸老媽。

分析這項政策提供之數字,到達其適當的層級。例如營養午餐是每一個學生每天都在吃,所以數字的計算就不能用全國有幾間學校,每年大概吃六個月這種方式代換,這通常都會產生數字的錯覺。

看懂政策其實一點都不難,難在你會不會受到情緒的干擾。例如軍購5000億到底多還是少?要以歲入來說,三項軍購佔了一年歲入30%以上,這當然是很多。但武器可以使用多久?假設可用十年的話粗估是每年歲入的3%,3%到底算不算多?這就很值得去思考了。

raw-image

總之,感覺派看事情會出問題,往往不是出在數字本身的大小有問題,而是在其判斷影響範圍,以及該有之層級搞混。例如把國家層級的軍購問題,拿去跟你個人的年薪來比較,這當然會感覺的莫名其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5.4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是覺得取消掛號費上限仍然是不合理….
Thumbnail
我是覺得取消掛號費上限仍然是不合理….
Thumbnail
全民健保是台灣人引以為傲的政策,但也因經費不足而引發許多爭議。 根據內政部與衛福部的最新統計顯示,國人「不健康餘命」長達7.56年,但明年度健保總額卻恐遭大砍150億。 我國國民醫療保健支出僅佔GDP的6.1%,遠低於美國、德國、日本、南韓等國家。為了控制健保經費,政府每年按例都要調降給付藥價,導致
Thumbnail
全民健保是台灣人引以為傲的政策,但也因經費不足而引發許多爭議。 根據內政部與衛福部的最新統計顯示,國人「不健康餘命」長達7.56年,但明年度健保總額卻恐遭大砍150億。 我國國民醫療保健支出僅佔GDP的6.1%,遠低於美國、德國、日本、南韓等國家。為了控制健保經費,政府每年按例都要調降給付藥價,導致
Thumbnail
每個人的家庭背景、學經歷、收入狀況、生活開銷、大家要的生活方式可能都不相同,一般不管是想要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為未來生活做打算,或是要選擇躺平,都是需要檢視自己的財務收支狀況,知道至少自己躺平的基本花費是多少。 2021年台灣家庭收支調查報告 先來看看2021年主計處公布的台灣家庭收支調查報告的一些
Thumbnail
每個人的家庭背景、學經歷、收入狀況、生活開銷、大家要的生活方式可能都不相同,一般不管是想要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為未來生活做打算,或是要選擇躺平,都是需要檢視自己的財務收支狀況,知道至少自己躺平的基本花費是多少。 2021年台灣家庭收支調查報告 先來看看2021年主計處公布的台灣家庭收支調查報告的一些
Thumbnail
信箱裡塞進了一張政府文宣,聲稱小孩「0到6歲國家跟你一起養」,條列許多津貼、補助的項目。其實此政策去年已開始實施,所不同者,今年自8月起發給更多金額。去年除了見到一兩位民進黨立委藉此題目張掛大幅頭像廣告之外,政府並未發來文宣,莫非今年選舉到了,執政黨要展現手上的糖果,來拉抬選情?
Thumbnail
信箱裡塞進了一張政府文宣,聲稱小孩「0到6歲國家跟你一起養」,條列許多津貼、補助的項目。其實此政策去年已開始實施,所不同者,今年自8月起發給更多金額。去年除了見到一兩位民進黨立委藉此題目張掛大幅頭像廣告之外,政府並未發來文宣,莫非今年選舉到了,執政黨要展現手上的糖果,來拉抬選情?
Thumbnail
【清訊新聞/台北中心報導】 由於台灣邁入少子化社會,健保財務狀況頻傳不穩,以及最近的疫情和戰爭造成通膨,健保署先前針對部分負擔調整進行開會討論,而衛福部也在近日公告最新的部分負擔調整預告方案,包含急診、慢性處方箋、檢查費用都有調整,希望能為健保增加 107.2 億收入。 圖:健保署預告健保調漲方案
Thumbnail
【清訊新聞/台北中心報導】 由於台灣邁入少子化社會,健保財務狀況頻傳不穩,以及最近的疫情和戰爭造成通膨,健保署先前針對部分負擔調整進行開會討論,而衛福部也在近日公告最新的部分負擔調整預告方案,包含急診、慢性處方箋、檢查費用都有調整,希望能為健保增加 107.2 億收入。 圖:健保署預告健保調漲方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