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步 檢視自己的收支狀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每個人的家庭背景、學經歷、收入狀況、生活開銷、大家要的生活方式可能都不相同,一般不管是想要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為未來生活做打算,或是要選擇躺平,都是需要檢視自己的財務收支狀況,至少知道自己躺平的基本花費是多少。

2021年台灣家庭收支調查報告

先來看看2021年主計處公布的台灣家庭收支調查報告的一些數據,看台灣國民的收入支出狀況、家庭消費的結構狀況、平均每人月消費支出等數據分布是如何,可以做為評估自己個人或家庭的參考。
家庭可支配所得 所得總額減去無法自由支配使用之非消費支出 (如賦稅支出、利息支出、捐贈及其他移轉支出) 後,可由家庭自由支配使用於消費或儲蓄
從這個表可以發現台灣80%的家庭扣掉消費支出後都是有結餘可以運用的。
2021 台灣家庭戶數五等分位組之平均收支狀況
以支出的結構來看,住宅服務的成本是比重最高的(24%),其次是醫療相關(18%),再其次是食品飲料(16%)及餐廳旅館(13%),再來是運輸通訊(12%),食衣住行育樂中,政府把食的部分拆開成食品、餐廳,應該可以想像就是食跟住會是花費比較大的,但醫療相關占比也很高可能是年輕人想不到的,看了醫療的細項有復健用儀器、血壓計、門診(住院)費用、假牙費用、醫藥費用、長照機構費用、還有醫療保險費用,隨著年紀越大醫療相關支出可能會越來越高,身體健康真的是非常重要,不然有錢也沒命花。
2021家庭消費支出結構
2021年平均每人月消費支出─按區域別分
  • 全國平均 2萬3513元
  • 臺北市 3萬2305元
  • 新北市 2萬3021元
  • 桃園市 2萬3422元
  • 臺中市 2萬4775元
  • 臺南市 2萬0745元
  • 高雄市 2萬3200元
從各地區平均每人每月的消費狀況來看,在台灣領基本工資的話,只有在台北市無法躺平,其他地區是沒有問題的。

檢視自己的收支狀況

我們可以自己做一個表來看看自己大概的收支狀況,可能不需要到記帳到一筆一筆非常清楚,而且我覺得大多數台灣人都還算很省,從剛剛看到全台灣的數據來看也是,八成的家庭都是可以有剩下的資金,不到入不敷出的狀況,可以做投資的運用,那自己統計一下後,可以知道自己開銷的占比是如何,可以再怎樣去調整,更能知道自己每個月可以動用投資或是儲蓄的預算有多少,那就可以先支出這些投資或是儲蓄,剩下的錢就能放心地用,沒有用完的話也能再投入投資或儲蓄之中。
收支狀況表範例
投資的部分其實也是包括投資自己,先把自己工作收入提高應該是第一優先,我們要理財也是需要有更多扣掉消費後的資金,慢慢提升自己的薪資到一定的水準後,就能有較多的錢可以慢慢投資,如績優的股票、ETF基金、定存、房地產等,先提撥自己可負擔的預算做投資,每個月慢慢累積,不然很多人也是不知不覺時間過了,錢也不知道花去哪了,投資的錢也可想成是用掉了,先不去動用它,一點一滴累積長期投資,時間久了就會看到有一筆資產,任何事都不會是一蹴可幾,不用想要賺快錢,將自己收入慢慢轉換為其他資產,看是否能把被動收入的比重慢慢提高,到足以支付基本開銷的費用,就能財富自由了,若到不了也沒有關係,至少也是一筆資產以及一定比例的現金流入,大家加油!
avatar-img
25會員
7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ean Hsia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ETF, exchange-traded funds,提供投資人參與指數表現的指數基金。ETF將指數證券化,透過持有表彰指數標的證券權益的受益憑證來間接投資。 股票投資最怕的就是公司倒閉,投入的資金變成壁紙,ETF指數基金理論上來說是不會下市的,除非台灣滅亡了,所以投資ETF,就是一個越來越流行的選
以往購買車子的時候除了價格、外型、內裝,我們還會問說這台車省不省油?引擎馬力、扭力是多少?那到了電動車的時代,這些要關心的數據就會有點不一樣了,電動車它消耗的能源是電,所以我們就要看看它的電池容量有多少,它用的單位是kWh,如果容量越大,可以想見它的可行駛里程就可以越遠。 人們常用功率單位(瓦特W)
2023/2/3 台灣特斯拉也跟進國外降價了,Model Y long range 版本台灣售價從230萬降到212萬,降了18萬,Performance 版本降了22萬從260萬降到238萬,降了22萬。 特斯拉的降價一定又對傳統車廠造成一定的壓力,不過車廠的競爭會讓消費者越來越有利,不知道要買電
台灣人均GDP GNI 看完貨幣數量以及物價的歷年走勢,這篇來看看政府主計總處統計台灣的國民所得歷年來的成長狀況,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國民所得毛額(Gross national income, GNI)是總體經濟學中衡量一個地區整體經濟活動的重要指
關於通貨膨脹一般都會去聯想到物價的上漲,前一篇看了中央銀行的貨幣發行量以及貨幣總計數的歷史資料,貨幣發行量確實隨著時間推移一直變多,那關於一般民生消費的物品或服務價格呢?政府以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Consumer Price Index)這個數據來做為衡量通貨膨脹的參考依據。 消費著物價指數
什麼是通貨? 通貨(currency)就是一個國家的中央銀行發行的鈔票以及硬幣,給社會經濟活動如商品交易、服務交易的中介商品,中央銀行有權決定本國貨幣的面值和發行量。 那根據中央銀行全球資訊網的統計資訊,從2001/03/31我們的發行的紙鈔有6613億元,硬幣有534億元,到2022/09/30我
ETF, exchange-traded funds,提供投資人參與指數表現的指數基金。ETF將指數證券化,透過持有表彰指數標的證券權益的受益憑證來間接投資。 股票投資最怕的就是公司倒閉,投入的資金變成壁紙,ETF指數基金理論上來說是不會下市的,除非台灣滅亡了,所以投資ETF,就是一個越來越流行的選
以往購買車子的時候除了價格、外型、內裝,我們還會問說這台車省不省油?引擎馬力、扭力是多少?那到了電動車的時代,這些要關心的數據就會有點不一樣了,電動車它消耗的能源是電,所以我們就要看看它的電池容量有多少,它用的單位是kWh,如果容量越大,可以想見它的可行駛里程就可以越遠。 人們常用功率單位(瓦特W)
2023/2/3 台灣特斯拉也跟進國外降價了,Model Y long range 版本台灣售價從230萬降到212萬,降了18萬,Performance 版本降了22萬從260萬降到238萬,降了22萬。 特斯拉的降價一定又對傳統車廠造成一定的壓力,不過車廠的競爭會讓消費者越來越有利,不知道要買電
台灣人均GDP GNI 看完貨幣數量以及物價的歷年走勢,這篇來看看政府主計總處統計台灣的國民所得歷年來的成長狀況,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國民所得毛額(Gross national income, GNI)是總體經濟學中衡量一個地區整體經濟活動的重要指
關於通貨膨脹一般都會去聯想到物價的上漲,前一篇看了中央銀行的貨幣發行量以及貨幣總計數的歷史資料,貨幣發行量確實隨著時間推移一直變多,那關於一般民生消費的物品或服務價格呢?政府以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Consumer Price Index)這個數據來做為衡量通貨膨脹的參考依據。 消費著物價指數
什麼是通貨? 通貨(currency)就是一個國家的中央銀行發行的鈔票以及硬幣,給社會經濟活動如商品交易、服務交易的中介商品,中央銀行有權決定本國貨幣的面值和發行量。 那根據中央銀行全球資訊網的統計資訊,從2001/03/31我們的發行的紙鈔有6613億元,硬幣有534億元,到2022/09/30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幾年陸續看了不少關於教養孩子的理財書。市面上這類書籍也有越來越多的趨勢。但有個困擾是,這些書大多是寫給孩子看的。 可若要孩子主動看這些書,可能得等到小學高年級了。依照個人經驗,大約 6 歲開始,就可以跟孩子探討金錢觀念。
Thumbnail
當我們努力工作,薪水卻似乎總是「不夠用」,這個現象背後隱藏著什麼真相?是收入的限制,還是花費的錯誤?今天,我們將從現金流的角度來看待收支管理,透過具體的策略,幫助你打造穩定的現金流,讓財務變得更加自由。 一、每日小支出,累積成大問題 小額的日常消費,如一杯 40 元的咖啡或飲料,常常被視為「小
Thumbnail
理財是一個廣泛的概念,涵蓋了個人或家庭在財務方面的所有活動和決策,以確保財務的穩定和增長。它不僅僅是投資,還包括多方面的財務管理。以下是理財所包含的主要內容: 1. 預算管理 理財的第一步就是搞清楚你的錢都去哪兒了!先弄個預算,每個月記錄收入和支出,像記帳本一樣。看看哪些地方花得太多,哪些地方可
Thumbnail
開始理財,就像是整理書櫃或整理衣櫃一樣,要把所有物品都盤點清楚後才能開始好好整理。本文介紹了盤點資產、紀錄每月收支、簡單的記帳方法、大筆費用分攤至其他月份、資產盤點與收支記帳之目的不同等精明理財的小技巧。不僅可以幫你有效管理個人財務,也幫你節省記帳的時間。
Thumbnail
我想網路上的讀者應該大多都是散戶吧?我自己也是一個散戶,還是一個新手。所以看到這本書的封面標題就覺得很吸引我,就讓我們來看看這本書怎麼教導身為散戶的我們如何學會投資。我自己對投資的想法還是越簡單越好,希望能夠把精力拿去做其他的事情。
Thumbnail
對於許多台灣人來說,單靠薪水儲蓄來累積到894萬台幣的流動資產是相當困難的。然而,根據台灣家庭資產的中位數來看,許多家庭能達到這一數字,這主要歸因於家庭資產通常包括多種資產形式,不僅僅限於現金或流動資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房產及其他資產的增值並不等同於流動資產的大幅增長。
Thumbnail
擁有1000萬淨資產在台灣屬於準富裕層。約30.9%的資產為非金融資產(主要為自住房產),每年可產生28萬台幣(每月2.33萬)的被動收入。這收入對無房貸者可提供基本保障,但有房貸者仍需額外收入。台北單身者每月需5萬台幣才能維持生活品質。與台灣平均財富相比,雖高於中位數,但與最富有家庭仍有顯著差距。
主計總處公布台灣家庭財富分配的情況,這是30年來第一次正式公布。資料顯示,2021年台灣前20%家庭平均財富總額達到5,133萬元,是最後20%家庭平均財富的66.9倍;家庭財富分配的吉尼係數為0.606。這兩項數據都比主要國家來得低,因此主計總處說台灣的財富分配較為平均,國人不必太擔心。但是,如果
Thumbnail
主計處說台灣2022年,前20%家庭的平均財富與後20%的相比,其差距達66.6倍;與30年前的16.8倍相較,貧富差距明顯擴大了。 最近要報稅,看到國稅局寄來的年度所得資料清單時,若發現自己所得是比較靠近後段的20%這頭,你會有點不安嗎? 有人進一步指出:只佔人口總數10%的有錢人
學投資之前,把自己的財務情況弄清楚也是很重要的,而第一步就是面對債務,不然投資賺的錢都像把它放進一個會破掉的袋子裡面,債務會侵蝕你的投資成果。
Thumbnail
這幾年陸續看了不少關於教養孩子的理財書。市面上這類書籍也有越來越多的趨勢。但有個困擾是,這些書大多是寫給孩子看的。 可若要孩子主動看這些書,可能得等到小學高年級了。依照個人經驗,大約 6 歲開始,就可以跟孩子探討金錢觀念。
Thumbnail
當我們努力工作,薪水卻似乎總是「不夠用」,這個現象背後隱藏著什麼真相?是收入的限制,還是花費的錯誤?今天,我們將從現金流的角度來看待收支管理,透過具體的策略,幫助你打造穩定的現金流,讓財務變得更加自由。 一、每日小支出,累積成大問題 小額的日常消費,如一杯 40 元的咖啡或飲料,常常被視為「小
Thumbnail
理財是一個廣泛的概念,涵蓋了個人或家庭在財務方面的所有活動和決策,以確保財務的穩定和增長。它不僅僅是投資,還包括多方面的財務管理。以下是理財所包含的主要內容: 1. 預算管理 理財的第一步就是搞清楚你的錢都去哪兒了!先弄個預算,每個月記錄收入和支出,像記帳本一樣。看看哪些地方花得太多,哪些地方可
Thumbnail
開始理財,就像是整理書櫃或整理衣櫃一樣,要把所有物品都盤點清楚後才能開始好好整理。本文介紹了盤點資產、紀錄每月收支、簡單的記帳方法、大筆費用分攤至其他月份、資產盤點與收支記帳之目的不同等精明理財的小技巧。不僅可以幫你有效管理個人財務,也幫你節省記帳的時間。
Thumbnail
我想網路上的讀者應該大多都是散戶吧?我自己也是一個散戶,還是一個新手。所以看到這本書的封面標題就覺得很吸引我,就讓我們來看看這本書怎麼教導身為散戶的我們如何學會投資。我自己對投資的想法還是越簡單越好,希望能夠把精力拿去做其他的事情。
Thumbnail
對於許多台灣人來說,單靠薪水儲蓄來累積到894萬台幣的流動資產是相當困難的。然而,根據台灣家庭資產的中位數來看,許多家庭能達到這一數字,這主要歸因於家庭資產通常包括多種資產形式,不僅僅限於現金或流動資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房產及其他資產的增值並不等同於流動資產的大幅增長。
Thumbnail
擁有1000萬淨資產在台灣屬於準富裕層。約30.9%的資產為非金融資產(主要為自住房產),每年可產生28萬台幣(每月2.33萬)的被動收入。這收入對無房貸者可提供基本保障,但有房貸者仍需額外收入。台北單身者每月需5萬台幣才能維持生活品質。與台灣平均財富相比,雖高於中位數,但與最富有家庭仍有顯著差距。
主計總處公布台灣家庭財富分配的情況,這是30年來第一次正式公布。資料顯示,2021年台灣前20%家庭平均財富總額達到5,133萬元,是最後20%家庭平均財富的66.9倍;家庭財富分配的吉尼係數為0.606。這兩項數據都比主要國家來得低,因此主計總處說台灣的財富分配較為平均,國人不必太擔心。但是,如果
Thumbnail
主計處說台灣2022年,前20%家庭的平均財富與後20%的相比,其差距達66.6倍;與30年前的16.8倍相較,貧富差距明顯擴大了。 最近要報稅,看到國稅局寄來的年度所得資料清單時,若發現自己所得是比較靠近後段的20%這頭,你會有點不安嗎? 有人進一步指出:只佔人口總數10%的有錢人
學投資之前,把自己的財務情況弄清楚也是很重要的,而第一步就是面對債務,不然投資賺的錢都像把它放進一個會破掉的袋子裡面,債務會侵蝕你的投資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