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分鐘內就懂的系列 - 保守主義

三十分鐘內就懂的系列 - 保守主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次所講的是保守主義,也許會有人覺得,就從字面來看,保守主義不就是相對於改革、開放來說,是一種比較抗拒改變、傳統的。但這種說法其實大謬不然,保守主義若純以西方各國的實際運作上來說,還是有許多的討論空間,雖然保守主義的發端可以推回到法國大革命的時期,泛指反對激烈改革的主張,但現今的美國保守主義,所主張的乃是提倡經濟自由的古典經濟學派,就從各個角度去看,保守主義似乎完全不同於一般的左派、右派之分,也不全等同所謂的自由主義或是社會主義。

就以表面來看,保守主義似乎只是一種生活態度,而非是教條,這種說法有其道理,畢竟就以一般的社會定義,保守主義者很難拿出一本例如馬克斯資本論,來當作保守主義的聖經。這種保守主義提不出聖經著作的理由,其實歸於保守主義本身的特質,如果你是一個保守主義者,你不想要激烈的改變,你又為何需要教條來指導你?回歸一般價值就好。

其實,保守主義之所以會看起來沒有章法,又似乎美國與歐洲不同調,是因為保守主義所在乎的,並不是所謂的偉大目標,例如獨立建國還是祖國統一,保守主義者在乎的是一般性的價值,也就是你我生活中價值的一切,並不希望這個價值受到破壞,要以緩慢的改變來促成長遠的進步。易言之,保守主義本身就不屬於左派或是右派的一支,保守主義與各國本身的民情習慣有很深的關連,若讀者你是一個保守主義者,你應該會反對所謂的中庸之道,因為中庸之道是由人所去定義的,這個被定義出來的標準為何是中間的?

raw-image

若讀者你是保守主義者,你會捍衛你自己的思想與生活,你不會輕易的導向所謂的中間路線,因為你相信自己走的就是中道,無須多言。你相信實際的狀況而非虛幻的理想,你會傾向依照社會習慣與價值所創造的制度而做事,不會為了被創造出的政治目標去流血。

聽起來很詭異嗎?一點也不,保守主義者反對共產主義,並不是因為共產主義是左派,而是多數的左派都嘗試去定義與創造一個「還沒發生」的新世界,而這種定義在保守主義者的眼中都是很可笑且虛妄的,如果這名共產主義者只是想要用言語去說服他人,那麼保守主義者也只會言語辯論,因為這種言論的自由,本身就屬於固有價值觀的一環,這個自由的價值觀,在英國源自於數百年的傳統與不間斷的緩慢改革。但若這名共產主義者想要去制定法律,強迫他人遵守,或是想要去流血改造世界,那麼保守主義者就會徹底反對,起身對抗。並不是對抗共產主義者,而是要對抗強迫自己接受共產主義的人。

所以,我們可以拉回到現實世界,為何有人會說西班牙的前獨裁者佛朗哥是保守主義者?因為他的所作所為都只是想要去保護西班牙的價值與傳統,只是他採用最極端的革命與獨裁。保守主義者反對佛朗哥不是反對他的思想,是反對他的做法。美國現在的保守主義者迫切的要派兵進入中東,占領伊拉克與阿富汗,不純粹是為了要報911的仇恨,更不是為了所謂的經濟、戰略利益,而是因為美國的生活習慣與價值觀,在那個命運的一天被破壞了,現在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要讓美國的固有價值、生活回歸正常,並且加以保護而已。

保守主義很反動嗎?那就要看讀者你自己,到底是希望改變與改革,到底需要多激烈,又到底會不會脫離現實太多。別忘了保守主義的發生地,都是有深厚宗教傳統的地方,其中的意義很值得深思。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0.2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立第二戰研所 的其他內容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