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漫步末日後 (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踏出家門,輕輕地呼吸,嗯,沒事了,臭味減輕了許多。
然後,我才有了餘裕去觀察四周。
我所居住的,是座有逾四十年歷史的老舊公共屋邨,據說是剷平了一座山的山頭來興建,所以居高臨下,同時卻又離荃灣的中心相當遙遠,住在這裡,有種被放逐的感覺。
這屋邨並不大,只有三棟樓,兩棟是深受港產片青睞的井字型公屋,餘下的一棟則是平凡、無趣又不起眼的長型公屋,就像我一樣,而我就正好是住在這平庸的長型公屋之中,這就是所謂的物以類聚吧?
因為屋型的關係,所以甫打開門,就已經是室外,我和半空,就只有一道鐵欄相隔。
我望向左手邊,那是最近的樓梯口,現在卻堆滿了傢俬雜物,成為了一個及肩高的路障,終於有喪屍片的感覺了。我再望向右手邊,那是通向電梯大堂的方向,倒沒有厚重的障礙,只有簡單地用桌、椅、櫃堆成了一個小山丘,既方便人類出入同時,又能稍稍阻礙行屍,街坊們真是不得了。
雖然四周都頗安靜,但我還是戰戰兢兢地觀察周圍,前、左、右、上、下,確定目視範圍沒有人影,也沒有疑似人影後才行動。
看不見行屍,雖然放心了,卻又有點失落。
而這份反人類的失落,馬上遭到了報應。
我走過了李太的門前,視線餘光瞥見李太的鐵閘上貼了一張A4紙,但我的腳步沒跟上意識,又走了三、四步,才停住腳步,然後回頭去望望那張紙寫了什麼:
「內有行屍!」
我的心臟像被鐵鎚重重敲了一下。
雖然李太是個喜歡多管閒事的師奶,卻每逢過時過節,都會送些齋餅糉給我,讓我不至於遺忘節日的感覺,又會時不時多煮些餸菜塞過我,儘管味道都有些淡,卻令我這獨居的廢青還能嚐到家常菜的味道。
眼眶不禁模糊了起來。
我就這樣呆在李太門前,不知過了多久,才聽到些動靜,是由樓宇後面傳來的,那是商場平台的方向。
這令我想起了那神秘的逃難少女,我望向天空,太陽幾乎在正中央,也就是差不多中午十二時正了,是撤退的約定時間。
我再望了望李太的門前,然後便拖著猶豫的腳步,攀過那路障小山丘,小心翼翼地走去電梯大堂。
我並沒打算要跟著少女撤退,只是想看看情況。
但我才剛望出去就後悔了。
只見平台上一條長長的人龍,就像是遊行的隊伍一般,有老有少,雖然已經出發,所以看不見龍頭,但估計也有好一、二百人吧,然而卻幾乎沒發出聲響,秩序井然,而隊伍的兩邊,還有身穿防具,手執浮板、紙皮充當盾牌的少年,疏落站著,警戒著四周。
不消一會,人龍已離開了視線,走向城門水塘的方向。
「竟然有咁多人…我係咪應該都要跟埋去?」我懊悔地自言自語。
直到這刻,我才真的有種身處大災難中的感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0會員
64內容數
來,傾聽三國英靈未訴的遺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rab Ts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行屍特性: 1.推測是由病毒引起的病變 2.會透過體液傳染 3.感染到病變成行屍大概需時三日 4.行屍化後便無法挽回 5.少部分行屍會作出無意義的呼叫,但只是肌肉記憶,並非存有意識 6.行屍不需進食,但會因為在飢餓的習慣而撕咬物體 7.喜歡撕咬擁有強烈體味的東西 8.擁有視力和聽覺,但不及在生時敏銳
家庭什餅,一個紅色鐵罐裡,藏著四大包塞得滿滿的包裝,裡面共有八款口味,是一種就算你窮盡胃袋,也無法吃完的存在。 我啃著乾噌噌什餅,其實味道不差,但真的很乾很乾,就是一大班水份劫掠團,尤其是椰子味的兩款,簡直是不吸光你口中的水份不罷休。 所以,我才吃了半塊,就爬到洗手盆舐水柱,舐著舐著,才想起,我都走
肚餓。 好…肚餓。 餓得彷彿這世界除了飢餓,就再沒其他感覺了。 我在做什麼?仍然在床上躺著嗎?卻感覺搖搖晃晃的,難道是站了起來麼? 可是我沒有要站起來呀? 不行,感覺意識越來越模糊…不,還是該說是越來越強烈? 癢,吃… 等等!不妥!我記得這台詞,我是要完全變成喪屍了對吧? 但,那似乎也沒什麼不好的。
這是個,熬出抗體的我帶著罐家庭什餅在滿是喪屍的都市中漫步獨行的故事。
四十五、孫堅   符早就預想到,他的這段旅程,必將會遇上眼前這人,他的父親孫堅。   皆因他之前的每個任務,都與孫堅有關,錢塘水賊胡玉、長沙將軍區星、荊州刺史王叡、南陽太守張咨,無一不是孫堅建功立業時所拾級而上的階梯。   年僅十七的孫堅斬殺胡玉,揚名江東,並因此入仕為官,討伐區星的功績,不但鞏固了
四十四、洛陽   「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間。」禰衡望著洛陽破敗的光景,不禁誦吟起史記封禪書中的句子。   符和禰衡相遇後,共乘著大虎翊同行了好一段路,卻都沒有再說話,兩個自大的傢伙,都沉澱在這廢墟所散發的情緒之中,是哀愁?是悲涼?兩人都說不清。翊踏在洛陽土地上的每一步,都似是青銅鐘的響聲一般,震盪
行屍特性: 1.推測是由病毒引起的病變 2.會透過體液傳染 3.感染到病變成行屍大概需時三日 4.行屍化後便無法挽回 5.少部分行屍會作出無意義的呼叫,但只是肌肉記憶,並非存有意識 6.行屍不需進食,但會因為在飢餓的習慣而撕咬物體 7.喜歡撕咬擁有強烈體味的東西 8.擁有視力和聽覺,但不及在生時敏銳
家庭什餅,一個紅色鐵罐裡,藏著四大包塞得滿滿的包裝,裡面共有八款口味,是一種就算你窮盡胃袋,也無法吃完的存在。 我啃著乾噌噌什餅,其實味道不差,但真的很乾很乾,就是一大班水份劫掠團,尤其是椰子味的兩款,簡直是不吸光你口中的水份不罷休。 所以,我才吃了半塊,就爬到洗手盆舐水柱,舐著舐著,才想起,我都走
肚餓。 好…肚餓。 餓得彷彿這世界除了飢餓,就再沒其他感覺了。 我在做什麼?仍然在床上躺著嗎?卻感覺搖搖晃晃的,難道是站了起來麼? 可是我沒有要站起來呀? 不行,感覺意識越來越模糊…不,還是該說是越來越強烈? 癢,吃… 等等!不妥!我記得這台詞,我是要完全變成喪屍了對吧? 但,那似乎也沒什麼不好的。
這是個,熬出抗體的我帶著罐家庭什餅在滿是喪屍的都市中漫步獨行的故事。
四十五、孫堅   符早就預想到,他的這段旅程,必將會遇上眼前這人,他的父親孫堅。   皆因他之前的每個任務,都與孫堅有關,錢塘水賊胡玉、長沙將軍區星、荊州刺史王叡、南陽太守張咨,無一不是孫堅建功立業時所拾級而上的階梯。   年僅十七的孫堅斬殺胡玉,揚名江東,並因此入仕為官,討伐區星的功績,不但鞏固了
四十四、洛陽   「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間。」禰衡望著洛陽破敗的光景,不禁誦吟起史記封禪書中的句子。   符和禰衡相遇後,共乘著大虎翊同行了好一段路,卻都沒有再說話,兩個自大的傢伙,都沉澱在這廢墟所散發的情緒之中,是哀愁?是悲涼?兩人都說不清。翊踏在洛陽土地上的每一步,都似是青銅鐘的響聲一般,震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同的夢境,反覆縈繞在每個夜晚: 我走進偏僻的山中聚落,映入眼簾是幢兩層樓的破房。 它穿著台式鐵皮木作的外衣,有棵老樹穿過它的層板,枝幹毫無章法的生長。 穿越中庭,鏽蝕的鐵門擋住了後山的路。 門扉敞開,發出的尖銳聲令人不寒而慄。 門後是碎石泥濘的山路,漆黑一片看不見道路的終點。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你有住過老式的舊公寓嗎?或是你有親戚、朋友住在裡頭?   就是一層有兩戶,一樓有獨立的圍籬和出入口,而住在二樓以上的住戶,則必須從兩家之間的鐵門進入樓梯空間的那種。   我很討厭傳統的舊公寓,每次開門看到樓梯轉角平台下方,那塊漆黑陰暗的空間就不舒服。   該怎麼說呢?總覺得陰影裡躲藏著什麼
Thumbnail
穿越狹窄的臺南中西區巷弄,探索舊宅的歷史和風情,每座老宅都蘊藏著無數故事,對這片土地有了更多的理解與熱愛。
Thumbnail
陽光透進窄窄的巷弄,從後門這條窄巷子裡走進來,算過來右邊第四家就是老家。去年十一月小三通我路過家鄉還特地繞過去看了一眼。老家在二十多年前已經賣掉,今天我在後巷裡看到的只是破敗的門窗,曾經母親忙活的牆邊洗衣槽如今堆置著蒙塵的雜物。   這條坑坑窪窪的後巷曾經左鄰右舍孩子們嘻鬧玩笑,曾經三姑六婆東家長
Thumbnail
我住的社區只有16戶,在台中市太平區,是中庭透天,每家門口停車。 社區鄰居回家就不出門,躲在家裡,很奇怪。   我和鄰居來往不多,有時見面點頭打招呼。 只有兩位老太太常出門散步,每次我遇到老太太就聊幾句。  
Thumbnail
那是一棟歷經滄桑的破敗別墅,經年月浸染後的屋頂僅餘下一塊閃爍著微光的舊窗戶。當我踏進這棟豪宅的大門,一條幽暗的長廊呈現在眼前,兩側佈滿錯綜複雜的樓梯,直達閣樓。 空氣中彌漫著靜謐與詭異,只能聽到我的腳步聲在這片黑暗的空間迴響。漸漸地,我迷失在分岔的走廊中,分辨不出這些重疊的道路究竟通往
Thumbnail
小學一年級以前,住在北投的稻香市場附近。 住家位於一條小巷內,巷子的盡頭是個鐵門深鎖的社區,小巷的兩旁則是老舊矮房。右側那排,裡面數過來的第二棟二樓,有一位獨居老先生,當時我家就是那間屋內,一家四口,住在一間小小的房裡。 印象中,鄰居的大哥待我家裡的哥哥好……
  用山清水秀來形容安邦新村是可以的,因為哪邊有山、有湖、有稻田、有菜園、有水果樹。有百多戶人家,有七、八排屋子,都是木屋,一排有十至二十家木屋。   我記得我最熟悉哪些小巷,因為我跑捷徑要走小巷,每條小巷都有它的特色,有些乾淨,有些潮色,有些地凹凸不平,有些雜草叢生。   為什麽要走捷徑?因為
Thumbnail
一到目的地,不是想像中的三合院或四合院,而是一棟蓋在田中的大別墅,三層樓高加閣樓。太好了,我今晚不去飯店了。可是,感覺哪裡怪怪的?好像裡面出不來、外面進不去,卻又有一股貴氣困在其中?到底是我糊塗,還是這裡太怪了? 「楊先生,您家裡很氣派呀。」只是不知道缺不缺乾兒子。 「沒有啦,以前,阿爸有一塊地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同的夢境,反覆縈繞在每個夜晚: 我走進偏僻的山中聚落,映入眼簾是幢兩層樓的破房。 它穿著台式鐵皮木作的外衣,有棵老樹穿過它的層板,枝幹毫無章法的生長。 穿越中庭,鏽蝕的鐵門擋住了後山的路。 門扉敞開,發出的尖銳聲令人不寒而慄。 門後是碎石泥濘的山路,漆黑一片看不見道路的終點。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你有住過老式的舊公寓嗎?或是你有親戚、朋友住在裡頭?   就是一層有兩戶,一樓有獨立的圍籬和出入口,而住在二樓以上的住戶,則必須從兩家之間的鐵門進入樓梯空間的那種。   我很討厭傳統的舊公寓,每次開門看到樓梯轉角平台下方,那塊漆黑陰暗的空間就不舒服。   該怎麼說呢?總覺得陰影裡躲藏著什麼
Thumbnail
穿越狹窄的臺南中西區巷弄,探索舊宅的歷史和風情,每座老宅都蘊藏著無數故事,對這片土地有了更多的理解與熱愛。
Thumbnail
陽光透進窄窄的巷弄,從後門這條窄巷子裡走進來,算過來右邊第四家就是老家。去年十一月小三通我路過家鄉還特地繞過去看了一眼。老家在二十多年前已經賣掉,今天我在後巷裡看到的只是破敗的門窗,曾經母親忙活的牆邊洗衣槽如今堆置著蒙塵的雜物。   這條坑坑窪窪的後巷曾經左鄰右舍孩子們嘻鬧玩笑,曾經三姑六婆東家長
Thumbnail
我住的社區只有16戶,在台中市太平區,是中庭透天,每家門口停車。 社區鄰居回家就不出門,躲在家裡,很奇怪。   我和鄰居來往不多,有時見面點頭打招呼。 只有兩位老太太常出門散步,每次我遇到老太太就聊幾句。  
Thumbnail
那是一棟歷經滄桑的破敗別墅,經年月浸染後的屋頂僅餘下一塊閃爍著微光的舊窗戶。當我踏進這棟豪宅的大門,一條幽暗的長廊呈現在眼前,兩側佈滿錯綜複雜的樓梯,直達閣樓。 空氣中彌漫著靜謐與詭異,只能聽到我的腳步聲在這片黑暗的空間迴響。漸漸地,我迷失在分岔的走廊中,分辨不出這些重疊的道路究竟通往
Thumbnail
小學一年級以前,住在北投的稻香市場附近。 住家位於一條小巷內,巷子的盡頭是個鐵門深鎖的社區,小巷的兩旁則是老舊矮房。右側那排,裡面數過來的第二棟二樓,有一位獨居老先生,當時我家就是那間屋內,一家四口,住在一間小小的房裡。 印象中,鄰居的大哥待我家裡的哥哥好……
  用山清水秀來形容安邦新村是可以的,因為哪邊有山、有湖、有稻田、有菜園、有水果樹。有百多戶人家,有七、八排屋子,都是木屋,一排有十至二十家木屋。   我記得我最熟悉哪些小巷,因為我跑捷徑要走小巷,每條小巷都有它的特色,有些乾淨,有些潮色,有些地凹凸不平,有些雜草叢生。   為什麽要走捷徑?因為
Thumbnail
一到目的地,不是想像中的三合院或四合院,而是一棟蓋在田中的大別墅,三層樓高加閣樓。太好了,我今晚不去飯店了。可是,感覺哪裡怪怪的?好像裡面出不來、外面進不去,卻又有一股貴氣困在其中?到底是我糊塗,還是這裡太怪了? 「楊先生,您家裡很氣派呀。」只是不知道缺不缺乾兒子。 「沒有啦,以前,阿爸有一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