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蝸牛在荊棘上:路翎及其作品研究》?──張業松

如何評價《蝸牛在荊棘上:路翎及其作品研究》?──張業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文/張業松(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

路翎是一九四○至五○年代最孚厚望、同時也最令人惋惜的中國作家,後以「未完成的天才」的形象留存在這一時期的文學史上。路翎的故事,是迄今為止未被充分解讀過的故事,在他身上,凝聚了這一時期文學史上最富勇氣的追求和探索,也呈現了最為尖銳的矛盾衝突。上承魯迅的「硬譯」和堅持,中經胡風的賞識和砥礪,以「主觀戰鬥精神」之發揚,診療「語言奴役的創傷」,在「大眾化」和「主觀論」的縫隙中,努力走出一條自己的「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這是路翎的「主觀」,也是他的創作實績所呈現的「客觀」。相對於直接服務於革命宣傳的「大眾語」之塑造,路翎為人詬病的「歐化」語言,不啻於創造一種「新方言」,使成為推動新文學繼續前進的力量,卻不幸被他的批評者推向了「大眾化」的對立面,由此承受了語言和文學問題的政治化處置的最為慘痛的結果。在這個意義上,他自身正是背負著「語言奴役的創傷」的最為觸目的例子。自那以來,路翎這個名字,始終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懸而未決的疑竇和啟迪,促使人們不斷回訪追訴那段歷史。玉雯的力作,正是這種回訪追訴的最新、也是迄今為止最為扎實的成績。

avatar-img
NYCU PRESS說書中(陽明交大出版社)的沙龍
36會員
34內容數
🖖哈囉大家好!歡迎來到【NYCU PRESS說書中】! ✍身為出版社編輯,愛書、惜書之餘,更希望能把出版社工作實務、與作者相處的點點滴滴以及最最最重要的推薦每本書的可讀之處帶給大家! 希望你/妳能在此抽出15分鐘,細細品味這形色匆匆年代下,閱讀與知識的珍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書涵蓋路翎一生的文學事業,勾勒路翎的創作發展軌跡與心路歷程。論述中企圖跳脫學術界「左派/右派」、「進步/落後」、「現實主義/現代主義」、「個人/集體」等各種二元對立的理論框架,回歸文本的細膩閱讀與具
路翎的小說,包括五十年代的作品,凡常採取第三人稱敘事,偶而甚至會出現作者現身說話的解構性敘事。以路翎小說所矢志追求的「那些火辣辣的心靈在歷史命運這個無情的審判者面前搏鬥的經驗」與在「歷史事變下面的精神世界的洶湧的波瀾和它們的來根去向」來看,第三人稱敘事確是較便於「陳列」人物的內心圖象,講述那些構織圖
本節主要試圖探究路翎作品的語言風格和敘事特點,以釐清先前研究者討論中之歧見,同時亦欲藉此申說對於路翎作品的不同看法。路翎好用繁複的長句式和悖反的情感修飾語,特別是四十年代的小說,聚焦於人物內心的心理刻劃,經常採取詮釋性的敘事模式,則一貫是路翎的創作特點,而「複調小說」和「知識語言」的問題,向來是研究
失落好像一個重重的行李箱,裡面滿載著我們的不捨、悲傷,甚至是憤怒等各種情緒。路途上必須帶著它好好地走過,學習整理情緒跟放下。從認識失落開始,開啟跟自己內在對話的可能。
管理是知行合一、群策群力的工作。在各種不同管理定義中, 本書認為不論任何性質的管理工作,如企業管理、公共行政、社團組織管理,都可簡單歸納成決策與執行兩個核心議題。因為管理以決策與執行為核心,以解決問題為目標;所以管理者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必須扮演好決策者與執行者兩種角色。
至於管理這一學科究竟是「科學還是藝術」,長久以來一直是個不斷論辯的問題,書中作者也提出他的看法,予以澄清。作者對這問題的剖解,既有三度空間論述,又有二元論的呼應:對於前者,他認為管理兼具知性(客觀地認知事實)、理性(主觀地取捨價值)和感性(有節有度地表現行為);然而在於後者,則有「術與道」、「用與體
本書涵蓋路翎一生的文學事業,勾勒路翎的創作發展軌跡與心路歷程。論述中企圖跳脫學術界「左派/右派」、「進步/落後」、「現實主義/現代主義」、「個人/集體」等各種二元對立的理論框架,回歸文本的細膩閱讀與具
路翎的小說,包括五十年代的作品,凡常採取第三人稱敘事,偶而甚至會出現作者現身說話的解構性敘事。以路翎小說所矢志追求的「那些火辣辣的心靈在歷史命運這個無情的審判者面前搏鬥的經驗」與在「歷史事變下面的精神世界的洶湧的波瀾和它們的來根去向」來看,第三人稱敘事確是較便於「陳列」人物的內心圖象,講述那些構織圖
本節主要試圖探究路翎作品的語言風格和敘事特點,以釐清先前研究者討論中之歧見,同時亦欲藉此申說對於路翎作品的不同看法。路翎好用繁複的長句式和悖反的情感修飾語,特別是四十年代的小說,聚焦於人物內心的心理刻劃,經常採取詮釋性的敘事模式,則一貫是路翎的創作特點,而「複調小說」和「知識語言」的問題,向來是研究
失落好像一個重重的行李箱,裡面滿載著我們的不捨、悲傷,甚至是憤怒等各種情緒。路途上必須帶著它好好地走過,學習整理情緒跟放下。從認識失落開始,開啟跟自己內在對話的可能。
管理是知行合一、群策群力的工作。在各種不同管理定義中, 本書認為不論任何性質的管理工作,如企業管理、公共行政、社團組織管理,都可簡單歸納成決策與執行兩個核心議題。因為管理以決策與執行為核心,以解決問題為目標;所以管理者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必須扮演好決策者與執行者兩種角色。
至於管理這一學科究竟是「科學還是藝術」,長久以來一直是個不斷論辯的問題,書中作者也提出他的看法,予以澄清。作者對這問題的剖解,既有三度空間論述,又有二元論的呼應:對於前者,他認為管理兼具知性(客觀地認知事實)、理性(主觀地取捨價值)和感性(有節有度地表現行為);然而在於後者,則有「術與道」、「用與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