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知行合一、群策群力的工作。在各種不同管理定義中, 本書認為不論任何性質的管理工作,如企業管理、公共行政、社團組織管理,都可簡單歸納成決策與執行兩個核心議題。因為管理以決策與執行為核心,以解決問題為目標;所以管理者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必須扮演好決策者與執行者兩種角色。
決策是為問題找對策,執行是將決策付諸實施、解決問題; 因此,管理者要有績效就必須具備決策力與執行力兩項基本功夫。又因為問題的解決越到位,管理者的工作績效就越好;所以管理者必須銘記在心的第一個管理公式[註1]是:
管理績效=決策力 × 執行力 (公式1-1)
公式 1-1 的意思是:管理績效是決策力乘上執行力創造出來的成果。因為這是一個乘積的關係,所以要有好的管理績效,必須決策與執行兩項能力都具一定水平才行;如果其中一項很低,另一項即使再高,乘積仍然會被拉低。
為加深大家印象,這一公式可用決策力為橫座標,執行力為璫座標,圖解如圖 1.1。圖中清楚顯示:只有A+的決策力搭配100% 的執行力,管理績效才可能登上A十的峰頂。當決策力偏低(例如:圖中 D 以下),那麼不論執行力有多高,仍將落個志大才疏的下場;反之,當執行力偏弱(例如:圖中 40% 以下),那麼不論決策力有多強,也不免淪入心餘力絀的結局。凡屬後兩種情形,管理者就都只能蜘蹦徘徊在績效之山坡腳下,望峰興嘆。
決策力與執行力是本書的核心議題。決策力是面對問題時, 知道如何認識問題與選擇對策的能力;而執行力則是完成決策後, 知道如何把對策付諸實施,以解決問題的能力。從「知行合一」的觀點看,決策力是「能知」的功夫,執行力是「能行」的本領; 唯有既能知又能行一決策有想法、執行有方法一才能成為高績效的管理者。
管理以解決問題為目標。接下說明:什麼是問題?
管理的目的在解決問題
- 問題構成要件
對於管理者來說,問題的構成有四個元素:(1) 預期、(2) 實況、(3) 實況與預期的差異,以及 (4) 因出現差異而引發的心理焦慮。其中:實況與預期間出現的差異是形成問題的前提;因而引發的心理焦慮則是形成問題意識的必要條件。
穿泳衣參加宴會:穿泳衣出現在泳池邊非常正常;但如出現在正式宴會場合,就會引起騷動,因為跟大家的預期完全不同。不過,對一般賓客來說,由於只是觀眾身分,因此除了會對這種異常現象好奇外,通常不致於引發必須處理它的心理焦慮與壓力; 但對宴會主辨單位來說,就會立即引發心理焦慮,把它當成會干擾宴會秩序,必須立即予以排除的問題。
- 疑問與問題
上例顯示:觀察到與預期不同的異常現象後,賓客與主辦單位的反應並不相同。賓客們所引起想一探究竟的好奇心,本書把它稱為疑問(question);而主辦單位所引發必須處理並解決它的反應,本書稱為問題(problem)意識。從構成要件看,疑問只涉「預期、實況、差異」三個元素,而問題則多了「心理焦慮」第四元素。兩者定義的不同,反映出面對相同情境,人們會根據自己的立場而採取不同態度。用「疑問」的態度面對異常,通常只進行到「釋疑」一搞清楚怎麼回事(what),或更進一步了解為什麼(why)一就會打住;但把異常當「問題」時,除了「釋疑」外,還須進一步採取怎麼辦(how)的行動來「解決」它。
基於好奇心的「疑問」,是引發科學家對自然與人文世界進行知性探索的主要動機,嘔使他(她)們去搜集資料、進行研究, 來描述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以及解釋為什麼發生的前因後果。但對管理者來說,光能描述、解釋異常現象還不夠,基於責任心的「問題」意識,使他(她)必須進一步採取行動,去處理與控制整個場面。因此,對於管理工作者來說,對職責範圍內的異常現象,都是站在當事人立場,把它們當「問題」而非僅「疑問」來看待;並用「求解」而非「求知」的態度來面對它們,進而採取行動解決它們。
- 問題與系統狀態
前面所稱的預期與實況,術語都稱為系統狀態(systemstate)。實況是指當下「實際出現」的系統狀態,預期則指當事人所認為「應該出現」的系統狀態。至於所謂系統則是指被觀察的一組特定對象;例如,穿泳衣出現在泳池周邊,與穿泳衣出現宴會廳都各構成一組被觀察的對象,亦即系統;而從「實際」與「應該」出現的兩種系統狀態來看,前一系統的兩種狀態一致無差異; 但後一系統的兩種狀態就有不一致的重大差異,對管理者來說就代表出現了問題。
[註1] 本書為方便說明,將許多概念都用公式來呈現。不過,這些公式表達的是相關變數之間的概念性與質性的簡化關係。這些簡化的公式可視為建立更複雜的計量模型前,相關變數之間必須先釐清的基本定性關係。
本文摘自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管理》(合冊軟精裝版)/作者:毛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