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最近喝奶的量變少了,雖然精神活動力都還是跟從前一樣好,但是喝奶的時間越拖越長,也常喝幾口就不喝了,我該加入副食品了嗎?加入副食品的時候又有甚麼該注意的事情呢?
早點加?晚點加?
目前包含AAP或NIH等及台灣兒科醫學會的皆建議孩子4-6個月開始加副食品,很多家長可能有個疑問,說4-6個月可以添加,那到底是要一滿四個月就加還是滿六個月再加,其實只要滿四個月起,觀察小朋友有想嘗試副食品的舉動,如:喝奶不專心、會抓大人吃的食物、奶量下降等等,就代表孩子準備要吃副食品了,我們生活中的每項技能,其實都是透過練習而來的,就連吃食物也是,所以一旦孩子跟父母都準備好了,積極地嘗試看看吧~
而目前的建議目前關於副食品的添加,可主要分成兩種作法:「逐項添加」與「每種都試」
逐項添加
逐項添加比較是目前主流的作法,也就是先前寶寶手冊上寫的方法,目前大部分的醫學指引(包含台灣兒科醫學會及美國小兒科醫學會AAP)較支持此種作法,先添加一種副食品,吃個兩三天,再逐漸逐項添加,可以由下圖來說明:
4個月左右由米精、麥精或粥開始添加,吃一段時間再漸漸加入果泥蔬菜泥等,最後再加入蛋豆魚肉類,這種逐項添加方法可以讓你很容易的辨認出過敏的食物(例如:吃了某種食物後起疹,大概就知道是哪種食物過敏),但缺點就是隔一陣子才加一種食物,腸胃道認識各種食物的時間較緩慢,可能增加將來食物過敏的風險。
此外,這個圖還有幾個重點:
- 四個月前的孩子最好能餵母奶,沒辦法餵母奶必須選用嬰兒配方奶,不能餵大人喝的一般奶粉也不能喝鮮奶。
- 一歲後固體食物應超過奶量,一歲後奶反而變成副食品。
- 大概四個月時,一般寶寶會長到出生體重的兩倍。而在一歲時是出生體重的三倍。之後體重增加趨緩,每年增加兩公斤左右。
- 加入副食品時奶量會稍微下降(厭奶期),體重增加也會變慢一點,不需要太擔心,副食品的輛慢慢增加就可以了。
每種都試
此種新的做法目前較少證據支持,尚屬於非主流的做法,一樣是滿4個月可以開始吃副食品,但是就是跟大人吃類似的東西,今天媽媽煮魚,就吃一點魚,今天媽媽煮青菜,就吃一點青菜,只要確認家中的食物都是安全健康的,開始吃副食品的孩子就吃跟大人同樣的食物,注意適口性,以及避開人工食品、化學添加劑,以及避開四種不能吃的食物:蜂蜜、整顆堅果、生食、鮮乳。但這種飲食法因為每餐都吃好多種東西,可以讓寶寶的腸胃很快地認識各種各樣的食物,但缺點是發生食物過敏時,較難辨認出寶寶對哪種食物過敏的反應。
提醒爸媽的是,雖然跟大家一起吃很方便,但仍然須注意孩子此時正在建立飲食習慣,大人們不良的飲食習慣常會影響往後孩子食物的選擇,因此,還不如藉著這個機會,全家一起改善建立健康的飲食方式吧!
(註)以美國兒科醫學會與台灣兒科醫學會的建議來說,仍以建議「逐項添加」為主,並應避免額外添加人工的調味品。
——
海鮮、蛋黃這些高致敏食物要晚點吃嗎?
完全不必。非常老的醫師可能會建議你,晚點再吃蛋、魚、花生等食物,但現今的醫學觀念已更新,其實開始吃副食品的孩子不需要刻意避開高致敏的食物,2008年後,包括英國、北歐以及澳洲的研究都發現,早點添加這類食物,反而可以下降過敏的機會。 延遲給予高致敏性食物,反而會增加嬰兒發展過敏體質的風險。
幾個重點:
- 滿4個月就可以考慮開始吃副食品了。
- 不需避免高致敏的食物:蛋黃、蛋白、海鮮等。
- 只能吃熟食,不能吃生食,但水果不必煮熟啦。
- 不適合吃四個東西:蜂蜜、整顆堅果、生食、鮮乳。
- 一歲前不適合喝果汁(市售果汁),應鼓勵孩子吃完整的水果或家中自己製作的果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