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終於要開始「吃飯」啦:嬰兒嘗試固體食物的注意事項

寶寶終於要開始「吃飯」啦:嬰兒嘗試固體食物的注意事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過去的說法中,為了避免食物過敏,通常會建議寶寶出生滿六個月再開始餵食固體食物。七八十年前的美國嬰幼兒手冊,甚至會建議要滿一歲才給予除了奶類的固體食物。

但如今人們對於過敏已經有更多研究與了解,發現過敏與寶寶的免疫發育和腸道菌有較大的關係,與爸媽的遺傳或食用固體食物並沒有關係,甚至有不少研究發現,過晚嘗試固體食物反而更容易造成過敏體質。


raw-image


目前最新的研究建議,是把握4~9個月的免疫黃金期,讓寶寶由澱粉類、水果類、蛋黃、蛋白、魚類、豆類、肉類等蛋白質依序嘗試。除了蜂蜜和牛奶之外,只要是天然食物,最好都在滿9個月以前通通嘗試一輪。

事實上,避免過敏的重點是少量多樣,即使寶寶沒有真的吃下去,光是放在口中咬一咬再吐出來,這些食物的成分仍會順著唾液進入消化道,達到訓練免疫系統、避免過敏的效果。


raw-image


讓寶寶嘗試食物的原則如下。


【原則1】由少到多
raw-image


一開始打成泥狀混入配方奶中,接下來嘗試一湯匙的泥狀食物,之後就可以放心地餵食數匙。

即使發生食物過敏也不一定是永久性的,這次吃會過敏,不代表下次也會,所以可以斟酌以「少量多次」的方式多嘗試幾次。



【原則2】由低敏到高敏
raw-image

|第一階段|

出生四個月,從米飯開始嘗試,接下來依序其他澱粉類、蔬菜類、水果類、蛋黃、蛋白。


|第二階段|

出生七個月,從豆類、白肉類、紅肉類,依序少量嘗試。



【原則3】主食、副食品不要同時更換
raw-image



例如,更換配方奶的品牌時,不要同時嘗試餵食新的食物,要先讓寶寶適應新的配方奶。




【原則4】避免輕微症狀而誤判
raw-image


避免將輕微症狀誤判成嚴重情境,反而錯失嘗試時機。

例如,腸絞痛會讓寶寶哭鬧不已,但大部分只是因為喝奶喝得太急所導致的脹氣,不見得是食物過敏,只要輕輕按摩就能舒緩,而這屬於輕症,爸媽不需要太過緊張。


以蛋的過敏為例,滿6個月就開始吃蛋,過敏機率會比滿1歲後才開始吃蛋降低80%。

分別比對不同時間開始吃蛋,以4~6個月、8個月、10個月、12個月和超過12個月為研究,結果顯示,越早吃蛋越能降低對蛋的過敏機率,越晚吃蛋則過敏機率越高。


raw-image


事實上,大部分對蛋過敏是對蛋的蛋白部分過敏,為了能有效避免過敏,一開始可以先嘗試餵寶寶一匙完全熟透的蛋黃,接著逐步增加到一顆蛋的蛋黃量,最後再嘗試整顆蛋,如此一來,屆滿9個月時就能適應蛋而不會過敏了。


由於蛋制品遍及整個食品工業,除了蒸蛋、茶葉蛋這種一眼就能看出的蛋類食物,其他例如布丁、冰淇淋、蛋糕、沙拉醬……等等都含有蛋的成分,連流感疫苗的製作都來自於蛋胚,甚至也有過敏的可能。

如果讓寶寶適應固體食物的應對沒做好,就會引發對蛋過敏的現象,建議小心以對。

raw-image


讓寶寶嘗試食用固體食物可以減少未來對食物過敏的可能,但也不能無限制地提早,預防過敏的訓練仍需要遵守原則—滿四個月後再開始,並非越早越好。

出生剛滿10週時,寶寶的消化系統仍在發育中,小腸幾乎沒有能分解固體食物的消化液。因此,在滿10週前,除了母奶和配方奶之外,無論吃下什麼都會原封不動的拉出來,即使用果汁機將固體食物打碎成泥、混合配方奶搭配著喝,也會是白忙一場。

此外,市售鮮乳、蜂蜜和堅果等食物成分相對複雜,除了會增加寶寶消化道的負擔,甚至有可能因為消毒不確實、細菌孳生等問題導致寶寶不適,不可不慎重處理。


以下會分別就寶寶避免食用的食材一一解析原因。


raw-image


首先是市售鮮乳。鮮乳由於滅菌方式與營養成分無法滿足1歲以下寶寶的成長需求,不建議讓未滿1歲的寶寶大量嘗試,但有添加鮮乳成分的食品,例如優格、優酪乳、蛋糕、布丁、麵包等小點心,少量則無妨。


raw-image

其次是蜂蜜。蜂蜜中含有少量對人體有害的肉毒桿菌孢子,出生未滿6個月的寶寶胃酸的酸性不夠,容易造成肉毒桿菌中毒。

其症狀會呼吸困難、肌肉無力,嚴重甚至可能導致死亡,所以千萬不能讓未滿1歲的寶寶接觸到蜂蜜。


raw-image


由於寶寶的咀嚼與吞嚥能力尚未發育完全,不能讓未滿三歲的寶寶吃到整顆堅果或花生,避免嗆到窒息。



raw-image


另外,所有未煮熟的生食也都不能讓寶寶接近,甚至也不建議照顧者食用。畢竟,只要烹調料理的過程中未確實殺菌,細菌可能會透過大人的手碰觸與寶寶相關的物品,造成食物中毒。






以上內容引自《寶寶到底在想什麼【0~1歲篇】(上下兩冊套書)》

更多關於寶寶的內容,趕緊入手這本書吧!

Readmoo讀墨電子書:《寶寶到底在想什麼【0~1歲篇】(上下兩冊套書)



avatar-img
SwiTube|SwiTube編輯團隊的沙龍
62會員
124內容數
各種有趣的科普冷知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探討十個月大寶寶看電視的影響,分析了不同月齡寶寶對電視的興趣和反應,詳細介紹九至十二個月寶寶的發展階段,並推薦適合他們的節目類型,包括互動節目、形狀與顏色認知節目、動畫和手偶節目等,並提供避免寶寶過度依賴電視的方法,最後推薦適合寶寶睡前播放的電視節目,幫助寶寶平靜入眠。
九個月大的寶寶們會開始互相搶奪玩具了。 六個月左右的寶寶們,玩具幾乎是各玩各的,但在六~八個月之間的寶寶,除了手上的玩具之外,也開始對其他寶寶手上的玩具感到興趣。到了九個月,寶寶會毫不客氣地去搶別人的玩具來玩,活動力較強的寶寶還會為了拿到玩具而把其他寶寶推開。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
孩子玩具搜購指南,從生活用品中找到孩子更有興趣的玩具。比起新玩具,寶寶更喜歡父母用的餐具、揹包、鞋子等生活用品。此外,提供了一些不適合寶寶的玩具選擇和原因。文章中還提醒父母關注塑化劑、重金屬殘留和誤食風險。
探討十個月大寶寶看電視的影響,分析了不同月齡寶寶對電視的興趣和反應,詳細介紹九至十二個月寶寶的發展階段,並推薦適合他們的節目類型,包括互動節目、形狀與顏色認知節目、動畫和手偶節目等,並提供避免寶寶過度依賴電視的方法,最後推薦適合寶寶睡前播放的電視節目,幫助寶寶平靜入眠。
九個月大的寶寶們會開始互相搶奪玩具了。 六個月左右的寶寶們,玩具幾乎是各玩各的,但在六~八個月之間的寶寶,除了手上的玩具之外,也開始對其他寶寶手上的玩具感到興趣。到了九個月,寶寶會毫不客氣地去搶別人的玩具來玩,活動力較強的寶寶還會為了拿到玩具而把其他寶寶推開。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
孩子玩具搜購指南,從生活用品中找到孩子更有興趣的玩具。比起新玩具,寶寶更喜歡父母用的餐具、揹包、鞋子等生活用品。此外,提供了一些不適合寶寶的玩具選擇和原因。文章中還提醒父母關注塑化劑、重金屬殘留和誤食風險。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