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寶寶一歲前吃過越多種食材越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其實很多爸爸媽媽在看診的時候,都會詢問歐醫師關於副食品的準備細節, 尤其是有一歲內小寶寶的新手爸媽,對於寶寶幾個月要吃副食品?可以吃什麼不可以吃什麼?總有著問不完的問題,今天歐醫師就把大方向一次整理給大家參考。

幾個月要開始吃副食品?

哪時候要開始餵寶寶副食品?有人說是四個月,有人說是六個月,其實歐醫師建議副食品不要太晚開始,原因是母乳提供的營養在寶寶4~6個月大之後,會開始有幾個元素追不上寶寶成長所需,例如鐵質。 目前兒科醫學會的建議是:4~6個月大的嬰兒就可以開始嘗試副食品,爸爸媽媽可以藉由觀察而知道寶寶是不是準備好了。
一般來說寶寶如果頭挺直、能坐穩在有靠背的餐椅上,加上以下情形,就代表爸爸媽媽可以開始餵食副食品了:

  • 寶寶變得不太愛喝奶
  • 寶寶主動想抓大人的食物
  • 看著大人吃東西時嘴巴跟著一張一合

► 副食品準備原則

副食品的話現在其實有各門各派,如泥派、BLW、傳統派等等,不管選擇哪一派都可以,只是有幾個原則可以分享給大家:

  • 剛開始嘗試副食品的寶寶,請以好吞嚥的質地為主,避免噎到
  • 試敏的時候記得每次嘗試一種新的食物就好,觀察3~5天再餵另一個新食材
  • 2歲內不要額外調味,以新鮮食材為主,避免人工添加物,2歲以上可以調味,不過仍要注意鈉含量的攝取,1~3歲的寶寶每日鈉的攝取量要控制在800毫克以內(以食鹽來說大約是2克/天)。
raw-image

一歲內到底該不該給蛋、海鮮、花生等容易致敏的食物?

先講結論,答案是不需要限制,但有幾個類別是千萬不能餵給一歲內的寶寶,包含:生菜、生肉、未磨粉的堅果類、蜂蜜。

► 過敏食物,反而會幫助孩子降低將來過敏的風險

基隆長庚兒科團隊從2012年3月起針對272名嬰幼兒進行研究,於寶寶1歲時用抽血方式檢驗血中40種過敏原(含20種食物性過敏原及20種吸入性過敏原)與IgE過敏球蛋白。

結果發現,1歲前被餵食的副食品種類越多,包含水果、蛋白、蛋黃、魚、有殼類海鮮、花生等六種易致敏性食物,寶寶被檢測出過敏體質的機會越低。這份重要的學術研究成果刊登在 2017年11月份國際知名期刊《兒科研究》(Pediatric Research),作者是長庚醫院兒童肝膽胃腸科的花曼津副教授。

由於嬰幼兒的消化系統尚未成熟,代表具有可塑性,如果讓寶寶在早期就接觸各式各樣的食物,不只可以提早產生 「口服耐受性」,也能降低早期過敏體質的風險。

  • 口服耐受性:簡單說就是吃什麼食物都ok,可以消化吸收、不會拉肚子/過敏。
  • 過敏體質:如氣喘、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等都算是。

► 如何讓寶寶嘗試可能引起過敏的食物

其實首先可以仔細注意寶寶吞嚥狀況,比較堅硬的食材如花生等一定要事先研磨,以避免孩子嗆到氣管裡,需要注意的原則如下。

  • 一次給一樣新的食物、連續食用3~5天,視寶寶有無過敏反應,沒有的話再嘗試另外一種新的食物。
  • 萬一寶寶的皮膚出現疹子,或是有嘔吐、腹瀉等情形,可能是過敏反應,請爸爸媽媽停止餵食這類食物,並尋求專業兒科醫師的檢查及治療。

其實在寶寶一歲以前就可以給吃遍山珍海味,因為多樣化的副食品能夠降低孩子將來過敏體質的風險。因此歐醫師建議不要害怕給一歲內的孩子嘗試易致敏的食物,例如花生、全蛋、海鮮等,早一點吃孩子將來反而不容易過敏喔!但試敏的時候記得,每次嘗試一種新的食物就好,萬一過敏請暫停食用並就醫檢查。另外,5歲以前的孩子食用堅果需謹慎,不要邊吃邊玩,小心嗆到。最後也想提醒爸爸媽媽們,副食品的攝取以均衡為最高準則。各種營養素都是孩子們成長所需,別因為孩子偏愛某類食物而不小心偏食囉!

raw-image



兒科女醫艾蜜莉的 Premiu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台灣的孩子亞洲第一胖」這是數年前就有的「舊」聞,歐醫師在門診中也越來越常看見突破我腦中資料庫紀錄的數字:
除了規律用藥,氣喘的非藥物治療也有不少值得做的事。 門診當中患者、家長蠻常問:『氣喘可以不要吃藥/使用類固醇嗎?』這個問題背後,我相信也包含了『有沒有其他替代療法可以選?』的期待吧!所以今天就來談談除了用藥,還有什麼是對於病情有益的?
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可以不要天天用藥,病就自己會好;其實歐醫師也希望無需天天刷牙、使用牙線,牙齒就會健康一輩子不蛀牙(大誤)。在氣喘病患的治療過程中,最常見的第二個問題就是:「我/孩子什麼時候可以停藥?」進修課程中,講師用了一個很傳神的比喻,歐醫師來跟大家分享。
天氣轉變時,孩子、敏感族群容易生病,本篇簡要說明過敏氣喘的預防要點。
嬰兒猝死症好發在2~3個月大的嫩嬰,原因不明,學界普遍認為可能緣自於有些嬰兒於睡夢中驚醒的神經反應不佳,當發生窒息事故時可能無法反應而死於睡夢中。目前已知「趴睡」容易導致窒...
「台灣的孩子亞洲第一胖」這是數年前就有的「舊」聞,歐醫師在門診中也越來越常看見突破我腦中資料庫紀錄的數字:
除了規律用藥,氣喘的非藥物治療也有不少值得做的事。 門診當中患者、家長蠻常問:『氣喘可以不要吃藥/使用類固醇嗎?』這個問題背後,我相信也包含了『有沒有其他替代療法可以選?』的期待吧!所以今天就來談談除了用藥,還有什麼是對於病情有益的?
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可以不要天天用藥,病就自己會好;其實歐醫師也希望無需天天刷牙、使用牙線,牙齒就會健康一輩子不蛀牙(大誤)。在氣喘病患的治療過程中,最常見的第二個問題就是:「我/孩子什麼時候可以停藥?」進修課程中,講師用了一個很傳神的比喻,歐醫師來跟大家分享。
天氣轉變時,孩子、敏感族群容易生病,本篇簡要說明過敏氣喘的預防要點。
嬰兒猝死症好發在2~3個月大的嫩嬰,原因不明,學界普遍認為可能緣自於有些嬰兒於睡夢中驚醒的神經反應不佳,當發生窒息事故時可能無法反應而死於睡夢中。目前已知「趴睡」容易導致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大家的寶寶是否都會好好吃飯呢?   在第一胎Mero的副食品時期,我興沖沖地做了許多準備,調查剛開始可以吃的食物,後面要怎麼慢慢轉變,然後可以嘗試各種不同的餵食方式等等。查了許多資料外,也做了許多嘗試。   剛開始寶寶不吃,沒關係,一定是我弄得不夠好。我繼續再接再厲,再用不同的食材試試看。
Thumbnail
寶寶飲食過敏需要適時認知和應對。本文提供了食物過敏的相關症狀、影響和分類,並提供食物過敏檢核表以及針對常見的過敏源的食物。爸媽們餵食寶寶固體食物時,應特別注意食物過敏的症狀,並遵循低敏到高敏的原則來適時嘗試不同食物。
Thumbnail
在過去的說法中,為了避免食物過敏,通常會建議寶寶出生滿六個月再開始餵食固體食物。七八十年前的美國嬰幼兒手冊,甚至會建議要滿一歲才給予除了奶類的固體食物。 但如今人們對於過敏已經有更多研究與了解,發現過敏與寶寶的免疫發育和腸道菌有較大的關係,與爸媽的遺傳或食用固體食物並沒有關係,甚至有不少研究發現,
Thumbnail
提供了新手爸媽的育兒心得,分享了怎麼準備、應該買什麼、如何挑選東西。 最重要的是——瞭解你的需求,分辨需要與想要,不要過度準備或過度焦慮不安。
身為一位關心孩子健康的媽媽,孩子健康一定是我最注重的事。 從小就讓他均衡飲食,少碰外食,還常常帶他去戶外運動,希望能養成健康的身體。 不過我家寶貝食量總是不大,太過擔心的我還是去研究了一下,讓我們在選擇兒童營養品時能更有方向: 兒童營養品挑選重點有哪些?什麼才對寶貝最好? 其中文內有提
嗨大家~~好久沒發文了 最近我家寶貝又長大一些 看到他的生長曲線都還正常真是太好啦~~ 前陣子都在瞎緊張孩子的營養素是不是不夠 因為我家小孩其實蠻挑食的 XD 挑食可能導致營養不均衡,另外,若營養未能被妥善吸收, 將可能造成營養無法被充分利用,缺乏成長動力,影響發育的潛力 所以
準備副食品的血淚經驗,精簡心得在這裡分享,讓新手媽媽們省去繞路的時間。
Thumbnail
記得來看看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陪你度過生活每一天 →→→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Thumbnail
本文是一份關於嬰兒餵食操作準備與要點的指引。其中包括了奶和泥的內容。提供了很多細節操作指示,其中包括了一些注重衛生安全的餵食流程。這篇文章主要關於孕期和嬰兒期的飲食指南。目標是提供母親們在喂養嬰兒時,一些安全和科學的餵食程序建議。這份指南主要是給初為人母的媽媽們對嬰兒餵食方面提供忠告和支持。
Thumbnail
瑜寶開始吃副食品後,我就一直在物色方便又健康營養的副食品 當媽媽的標準很高 希望健康、希望營養、絕對要衛生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大家的寶寶是否都會好好吃飯呢?   在第一胎Mero的副食品時期,我興沖沖地做了許多準備,調查剛開始可以吃的食物,後面要怎麼慢慢轉變,然後可以嘗試各種不同的餵食方式等等。查了許多資料外,也做了許多嘗試。   剛開始寶寶不吃,沒關係,一定是我弄得不夠好。我繼續再接再厲,再用不同的食材試試看。
Thumbnail
寶寶飲食過敏需要適時認知和應對。本文提供了食物過敏的相關症狀、影響和分類,並提供食物過敏檢核表以及針對常見的過敏源的食物。爸媽們餵食寶寶固體食物時,應特別注意食物過敏的症狀,並遵循低敏到高敏的原則來適時嘗試不同食物。
Thumbnail
在過去的說法中,為了避免食物過敏,通常會建議寶寶出生滿六個月再開始餵食固體食物。七八十年前的美國嬰幼兒手冊,甚至會建議要滿一歲才給予除了奶類的固體食物。 但如今人們對於過敏已經有更多研究與了解,發現過敏與寶寶的免疫發育和腸道菌有較大的關係,與爸媽的遺傳或食用固體食物並沒有關係,甚至有不少研究發現,
Thumbnail
提供了新手爸媽的育兒心得,分享了怎麼準備、應該買什麼、如何挑選東西。 最重要的是——瞭解你的需求,分辨需要與想要,不要過度準備或過度焦慮不安。
身為一位關心孩子健康的媽媽,孩子健康一定是我最注重的事。 從小就讓他均衡飲食,少碰外食,還常常帶他去戶外運動,希望能養成健康的身體。 不過我家寶貝食量總是不大,太過擔心的我還是去研究了一下,讓我們在選擇兒童營養品時能更有方向: 兒童營養品挑選重點有哪些?什麼才對寶貝最好? 其中文內有提
嗨大家~~好久沒發文了 最近我家寶貝又長大一些 看到他的生長曲線都還正常真是太好啦~~ 前陣子都在瞎緊張孩子的營養素是不是不夠 因為我家小孩其實蠻挑食的 XD 挑食可能導致營養不均衡,另外,若營養未能被妥善吸收, 將可能造成營養無法被充分利用,缺乏成長動力,影響發育的潛力 所以
準備副食品的血淚經驗,精簡心得在這裡分享,讓新手媽媽們省去繞路的時間。
Thumbnail
記得來看看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陪你度過生活每一天 →→→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Thumbnail
本文是一份關於嬰兒餵食操作準備與要點的指引。其中包括了奶和泥的內容。提供了很多細節操作指示,其中包括了一些注重衛生安全的餵食流程。這篇文章主要關於孕期和嬰兒期的飲食指南。目標是提供母親們在喂養嬰兒時,一些安全和科學的餵食程序建議。這份指南主要是給初為人母的媽媽們對嬰兒餵食方面提供忠告和支持。
Thumbnail
瑜寶開始吃副食品後,我就一直在物色方便又健康營養的副食品 當媽媽的標準很高 希望健康、希望營養、絕對要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