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聲和無聲之間:馬來西亞的抗疫限行令第7 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限行令已執行一個星期,確診人數退到106人。但同時也有報導指出,未來的人數可能還會漲到最高。整個過程要看到底衛生部的行動有多快,以及人民有多乖。

居家生活已經逐漸能夠適應。跟完全不搭話的家人相處在聽起來很痛苦,但轉念想想,感覺就像是回到大學生活。沒錢租更好的房子只能在很小的空間裡,只是也不能做大事,只能假裝忙碌,看看書,看看片。對了,寂寞的時候還會播著影片,這樣比較有點聲音。

最沒辦法的是必須依賴網路取得所有工作的資訊,但是網速實在太慢。有點後悔自己不是在外住房子,結果限行令實施時需要呆在一個郊區,而且沒辦法買到想要的食材,只能靠著僅有的材料每天絞盡腦汁做飯。是的,我連吃的部分也被排擠。今早沒有我的早餐,昨天午餐煮得太少還被全部吃掉。這是搬回家十六個月以來第一次感受到的困擾。

工作告一段落以後,看完了“The Act of Killing”這部2012年轟動一時的紀錄片,跟朋友聊了Foucault的中文譯本有多難懂這件事,然後玩了兩個多小時的手機遊戲、看新聞,反反复复把臉書翻遍,然後起身時才想起自己還有想看的書還沒看。

可是又怕寂寞,打開筆電找了“Sherlock”播放著。結果覺得推理過程很精彩,還是沒看書。

或許我得給自己做個嚴謹的時間表才行。

結果手機“叮”的一聲,衛生部又發出通告,有一宗死亡病例。這是馬來西亞死亡病例的第16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羅弄裡的阿四的沙龍
85會員
116內容數
在這個城市呆到了第六年才開始想到要怎麼寫。能有這樣的開始也因為我已經沒那麼急著非得要為這個城市做些什麼。但有離心的我也沒有絕望,這個城市有不少熱愛生活的人們,不著急反而能靠近驚喜...想用文字把這幾年來有過的悸動,好好再整理一次。
2022/07/25
喬治市世遺區的街道通常有好幾個名字。目前通用的都是馬來文街名,但在過去的殖民時期,通用的則是英文街名。不過,街名也反映了在地居民對這些街道的認知與記憶,而這些名稱與過去的英文或今天的馬來文卻未必有任何關聯。
Thumbnail
2022/07/25
喬治市世遺區的街道通常有好幾個名字。目前通用的都是馬來文街名,但在過去的殖民時期,通用的則是英文街名。不過,街名也反映了在地居民對這些街道的認知與記憶,而這些名稱與過去的英文或今天的馬來文卻未必有任何關聯。
Thumbnail
2022/07/17
本文想對“金鋪與珠寶行”(下篇)中所提到,在金寶珠寶行 Sungai Emas Jewelry Gold Centre的招牌上看到的916三個字做小小的補充。
Thumbnail
2022/07/17
本文想對“金鋪與珠寶行”(下篇)中所提到,在金寶珠寶行 Sungai Emas Jewelry Gold Centre的招牌上看到的916三個字做小小的補充。
Thumbnail
2022/05/03
今天已經是馬來西亞穆斯林慶祝開齋節的第二天了。 但在掌璽大臣於五月一日宣布以前,我們一直以為五月三日才會開始慶祝開齋節呢。為此網路上一片哀嚎,有人抱怨食物還沒準備,衣服還沒洗等等。 為什麼開齋節會被提前了一天呢?有網民笑說,那都是“月亮惹的禍”。
Thumbnail
2022/05/03
今天已經是馬來西亞穆斯林慶祝開齋節的第二天了。 但在掌璽大臣於五月一日宣布以前,我們一直以為五月三日才會開始慶祝開齋節呢。為此網路上一片哀嚎,有人抱怨食物還沒準備,衣服還沒洗等等。 為什麼開齋節會被提前了一天呢?有網民笑說,那都是“月亮惹的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自去年3月開始馬來西亞歷經無數反反复复的限行與復甦計劃,在上個月1日又再次重返實施全面封鎖的行動管制(Movement Control)。雖然兩週後政府又再次宣布特定地區進入復甦階段,但首都圈附近的幾個重鎮都因為確診數字過高而必須加強管制。13日開始,單日確診病例更開始破萬。
Thumbnail
自去年3月開始馬來西亞歷經無數反反复复的限行與復甦計劃,在上個月1日又再次重返實施全面封鎖的行動管制(Movement Control)。雖然兩週後政府又再次宣布特定地區進入復甦階段,但首都圈附近的幾個重鎮都因為確診數字過高而必須加強管制。13日開始,單日確診病例更開始破萬。
Thumbnail
轉眼之間,每日確診人數破百的日子,也超過十四天好幾天了。
Thumbnail
轉眼之間,每日確診人數破百的日子,也超過十四天好幾天了。
Thumbnail
今天難得休假.乖乖待在家...(雖然還是有出去一下下!!真的很重要的事才出門的.) 13:50就守在電視前.準備收看疫情指揮中心的直播.... 13:59:59 14:00.... 0525新增確診人數281.校正回歸261.   而且三級警戒延長至6/14.......😖😖😖😖
Thumbnail
今天難得休假.乖乖待在家...(雖然還是有出去一下下!!真的很重要的事才出門的.) 13:50就守在電視前.準備收看疫情指揮中心的直播.... 13:59:59 14:00.... 0525新增確診人數281.校正回歸261.   而且三級警戒延長至6/14.......😖😖😖😖
Thumbnail
這幾天台灣社會沸沸揚揚爭論著為了控制疫情是否應該“封城”,本人一家四口去年到今年已經經歷了至少4次...在馬來西亞。有些經驗跟讀者分享: 1.第一次封城-MCO(movement control order行動管制令)2020/3/18~5/3(58天)全面停班停課禁止人員移動 疫情剛剛在大馬爆發,
Thumbnail
這幾天台灣社會沸沸揚揚爭論著為了控制疫情是否應該“封城”,本人一家四口去年到今年已經經歷了至少4次...在馬來西亞。有些經驗跟讀者分享: 1.第一次封城-MCO(movement control order行動管制令)2020/3/18~5/3(58天)全面停班停課禁止人員移動 疫情剛剛在大馬爆發,
Thumbnail
有朋友提醒我說,更為文明的歐洲國家,大家理應都聽得懂政府的指示,但卻因為民主自由導致疫情更為失控,要我相信,馬來西亞國安會在疫情控制方面做得還不錯。但我覺得,這個例子只能證明哪個國家政府的力量比較大,或者哪些人民比較容易被馴服,並無法真正地幫助我們理性思考在各種課題上國家、社會與個人的關係。
Thumbnail
有朋友提醒我說,更為文明的歐洲國家,大家理應都聽得懂政府的指示,但卻因為民主自由導致疫情更為失控,要我相信,馬來西亞國安會在疫情控制方面做得還不錯。但我覺得,這個例子只能證明哪個國家政府的力量比較大,或者哪些人民比較容易被馴服,並無法真正地幫助我們理性思考在各種課題上國家、社會與個人的關係。
Thumbnail
結果截至下午1時,新增病例高達172宗,累積病例已經有1796宗。死亡病例17宗,其中包括一名醫生。
Thumbnail
結果截至下午1時,新增病例高達172宗,累積病例已經有1796宗。死亡病例17宗,其中包括一名醫生。
Thumbnail
限行令已執行一個星期,確診人數退到106人。但同時也有報導指出,未來的人數可能還會漲到最高。整個過程要看到底衛生部的行動有多快,以及人民有多乖。
Thumbnail
限行令已執行一個星期,確診人數退到106人。但同時也有報導指出,未來的人數可能還會漲到最高。整個過程要看到底衛生部的行動有多快,以及人民有多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