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上,台北老牌飯店中的某間小房間裡,擠進了七位影評,而受訪的對象,正是為了宣傳新片《九龍不敗》而來到台灣的導演陳果及男主角張晉;在一位資深影評率先提問下,一場輕鬆、侃侃而談的訪問就這麼開始了。
導演為什麼選擇此時拍攝商業電影?答案很簡單
這是導演陳果面對的第一個問題,畢竟他可是香港獨立電影的代表人物,尤其是「九七三部曲」:《香港製造》、《去年煙花特別多》、《細路祥》)及「妓女三部曲」:《榴槤飄飄》、《香港有個荷里活》,《三夫》等作品,都是讓他成為獨立電影大師的作品;即使拍攝過像《三更2:餃子》、《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等商業電影,但陳果的作品仍以藝術電影為重,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選擇拍攝商業電影呢?
其實,陳果的回答很簡單,他說:「為了搵食」(廣東話的謀生)。
陳果表示,過去是為了與主流電影較勁,但現在的環境是,如果不做就活不了的時代。陳果說:「剛開始出來的時候並沒有立場說想拍什麼就拍什麼,後來在很巧合的環境下,有機會當上導演,拍過過1、2部小型商業電影但不成功」,陳果知道在那樣的環境下,沒有自己的風格是不行的。
直到遇上香港97回歸前,開始想要以這樣的議題作為電影主題,因為他了解主流電影公司對於這類型的題材是不感興趣的,這樣的素材在當時充斥商業電影的環境下,是比較特別的,陳果坦言當時的香港是比較「政治冷感」的,所以開始了自己拍獨立電影這條路。不過陳果也坦言,其實現在拍商業電影,除了為了生存外,也是為了自己下一步獨立電影打好基礎。
第一次跟陳果合作拍的張晉,有什麼想法呢?「很舒服」,張晉這麼說著。
張晉提到:「導演會不斷要求演員可以多嘗試另外一種表演方式,當然也可以這樣做,但如果想新鮮一點、突破一點,可以再想想;導演會給片中每位演員嘗試各種不同方式的機會。」
相較於過去 《葉問》系列導演葉偉信、《葉問外傳:張天志》袁和平這幾位擅長拍攝動作片的導演來說,跟陳果合作最大的不同在哪呢?張晉認為人不一樣,風格肯定也不一樣,陳果最大的不同在於「即興發揮」的部分比較多。
張晉回憶起當初在澳門拍攝的時候:「因為當初拍的時候挺趕的,還有追車的畫面要拍攝,而那個畫面是我要從街的對面走過來,導演在未拍的時候,就請製片要攔車、等到正式開拍的時候要放車,因為這樣畫面呈現上比較自然,但太多車也不行,因為畫面會被擋住,所以就看到導演不斷對著對講機喊攔車、放車,從那時候就知道跟著導演要有很快的反應」,張晉認為相較於一切設計好的東西,陳果是比較喜歡在拍片現場讓環境、演員發揮臨場的東西。
但商業電影類型這麼多,導演為什麼會選擇「動作片」?陳果導演開玩笑的說:「因為香港警匪片,是文化遺產來的」。
陳果認為畢竟現在要拍愛情片,也比不上中國,就算拍了可能也不賣座。說穿了,警匪片還是比較有商業價值,而且是香港觀眾比較接受的類型,又有動作、有懸疑,將人性的醜惡放入電影裡,這也是香港警匪片能成為一種經典的原因。
不過,最大的原因就是…選擇拍動作片「預算」比較多、資源也比較多,導演可以更發揮的地方也就更大。雖然拍一部動作片,賣不賣座不是導演能控制,但至少爭取到預算,導演認為反正要拍商業片,那乾脆就拍大一點。
先前曾在《葉問外傳:張天志》跟前WWE職業摔角手戴夫·巴蒂斯塔對打,這次則是在《九龍不敗》中跟前UFC中量級冠軍安德森·席爾瓦對打,這兩人都有格鬥底子,張晉跟他們兩位對戲後,覺得跟誰打比較辛苦?
「都辛苦」!
張晉表示,因為他們兩位都不太適應這類型的動作電影,對他們來說,不是怕打傷對戲的演員、就是真的像在打比賽一樣,拿捏不到平衡點;甚至有時候動作對了,卻忘了是在演戲、或是表情對了,動作卻又錯了,這是他們剛開始都比較不適應的地方。
就連憑藉《星際異攻隊》系列中「毀滅者」德克斯走紅的戴夫·巴蒂斯塔也是;張晉回憶起當初拍攝《葉問外傳:張天志》時,戴夫·巴蒂斯塔拍了三天後都還沒找到信心,張晉提到,當時他還請導演袁和平讓戴夫·巴蒂斯看拍攝的影片回放,張晉說:「你看戴夫·巴蒂斯塔人那麼大一隻,卻整天在片場看起來很鬱悶,直到看了影片回放後,才覺得自己打的不錯,然後慢慢找回信心跟該有的節奏」。
就連此次 《九龍不敗》中的安德森也是,張晉說他在現場跟安德森聊:「你可以將自己最擅長的東西放到電影裡,就會是你最有信心的;如果認為動作設計不順,可以打自己最擅長的」,所以後來也適應的滿快的。
最後,小編私心問了近年來很喜歡的《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是不是有可能拍續集,導演想都沒想著說:不考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