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先驅竟是納粹幫兇?亞斯伯格症該改名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文作者:寒波
本文經新公民議會授權轉載(原文連結
漢斯・亞斯伯格醫生於維也納大學兒童醫院/攝於1940年

漢斯・亞斯伯格醫生於維也納大學兒童醫院/攝於1940年

亞斯伯格與納粹的牽扯,是今年上市新書《亞斯伯格的孩子們:自閉症在納粹維也納的起源》(Asperger’s Children: The Origins of Autism in Nazi Vienna)的主題。除此之外,Molecular Autism 期刊也於2018年 4 月刊出論文,試圖再現這段塵封多年的歷史。為了解釋亞斯伯格與納粹的來龍去脈,科學媒體 Nature 特別刊出書評,作者 Simon Baron-Cohen 博士是劍橋大學教授、自閉症專家。

論文〈Hans Asperger, National Socialism, and “race hygiene” in Nazi-era Vienna
Nature 書評〈The truth about Hans Asperger’s Nazi collusion

亞斯伯格出生於 1906 年,本來在英語世界不算有名,等到去世以後,1981 年時有人開始以「亞斯伯格症」稱呼自閉症症狀,才在英語世界打開知名度。過去對亞斯伯格的描述,除了強調他對精神醫學的貢獻以外,也會表彰亞斯伯格年輕時勇於保護小孩,免於納粹毒手的光輝事跡。沒想到近年挖掘更多史料以後,這才發現儘管亞斯伯格曾捍衛過某些小孩,卻也曾將數百位小孩送上死路。

那時是納粹的全盛時期,納粹用集中營殺害 600 萬猶太人的劣行舉世聞名,不過事實上,納粹不只針對猶太人,集中營還用來謀殺吉普賽人、共產黨員、政治犯、異議份子、同性戀等不同對象。但是比集中營更早以前,漸漸掌握政治權力的納粹,早已開始實行「優生學」— 消滅先天遺傳不好,不配生存的人類。

納粹集中營∕滅絕營的創立與演變

由醫療記錄與信件推論,亞斯伯格雖然沒有親自下手,卻是納粹幫兇。納粹沒有醫學專業,需要經由醫師診斷,決定哪些人不配活著浪費資源。亞斯伯格是醫師,診斷過許多兒童,他會保護他認為「聰明」的病患──這是之前已經知道的,卻也多次主動做出決定,導致大量無辜者遇害。

論文與書的兩位作者,都舉出亞斯伯格的信件為證。對於兩位小病患赫塔・薛柏(Herta Schreiber)與伊莉莎白・薛柏(Elisabeth Schreiber)(姓一樣,不過沒有血緣關係),亞斯伯格認為赫塔:「這個孩子一定給母親帶來難以承受的負擔。」,亞斯伯格替兩位女孩的家庭解決了負擔,也就是奪去她們不配生存於世的生命。類似的案例,已知約有 800 人。

醫師殺害病患,罪大惡極,毋庸置疑。知道這段黑歷史後,該繼續沿用亞斯伯格症此一稱呼嗎?Baron-Cohen 認為,如今他個人對此名字感到不舒服,不過公眾意見,特別是亞斯伯格症患者,自身的想法更加重要(例如有不少以亞斯伯格症為榮,覺得與眾不同的患者,台灣政壇疑似就有一位)。

客觀來說,如今採行的自閉症診斷標準,分類中已經沒有亞斯伯格症,改用「自閉症」、「自閉症光譜(autism spectrum disorder)」、「自閉光譜狀況(autism spectrum condition)」等名詞描述。若是未來要明確排除亞斯伯格症此一稱呼,未嘗不可,不過,作出決定前還是要尊重大眾,特別是自閉症患者的意見。

延伸閱讀:《亞斯伯格的孩子們:自閉症在納粹維也納的起源》/伊迪絲・薛弗(Edith Sheffer)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YCU PRESS說書中(陽明交大出版社)的沙龍
36會員
34內容數
🖖哈囉大家好!歡迎來到【NYCU PRESS說書中】! ✍身為出版社編輯,愛書、惜書之餘,更希望能把出版社工作實務、與作者相處的點點滴滴以及最最最重要的推薦每本書的可讀之處帶給大家! 希望你/妳能在此抽出15分鐘,細細品味這形色匆匆年代下,閱讀與知識的珍貴!
2023/11/24
「里長您好,我就是剛剛打電話來要拿傳單請您張貼,那位牙醫系的林老師。」 「什麼?你是老師喔?怎麼可能,哪有教授親自跑來的?」 《此路不通?》是一位年輕科學研究者的流浪故事,這段生涯充滿了繞路、迷失、困鎖、轉彎,回到講台前,必須經歷了流浪與一齣齣的探險,留下一道道路標。
Thumbnail
2023/11/24
「里長您好,我就是剛剛打電話來要拿傳單請您張貼,那位牙醫系的林老師。」 「什麼?你是老師喔?怎麼可能,哪有教授親自跑來的?」 《此路不通?》是一位年輕科學研究者的流浪故事,這段生涯充滿了繞路、迷失、困鎖、轉彎,回到講台前,必須經歷了流浪與一齣齣的探險,留下一道道路標。
Thumbnail
2023/11/16
你手機裡有AI語音助理嗎?他是什麼性別? 這問題乍聽之下有點怪:為什麼AI還會有性別?不過意外的是答案相當明確:如果你沒有特地改變設定,那不管是蘋果的Siri、亞馬遜的Alexa還是Google的同名AI,他們的原廠設定多半是女生的聲音,並且也會被使用者當成女生來對待。
Thumbnail
2023/11/16
你手機裡有AI語音助理嗎?他是什麼性別? 這問題乍聽之下有點怪:為什麼AI還會有性別?不過意外的是答案相當明確:如果你沒有特地改變設定,那不管是蘋果的Siri、亞馬遜的Alexa還是Google的同名AI,他們的原廠設定多半是女生的聲音,並且也會被使用者當成女生來對待。
Thumbnail
2021/01/13
「一起淋雨」,是我常寫的書法作品。而「一起淋雨」這幅作品的核心在用小字寫的附記:「幫助不是撐傘,而是一起淋雨」。剛好上這堂課的今日,外面天也在下雨。而這篇文章提出的問題是:「幫助到底是什麼?」
Thumbnail
2021/01/13
「一起淋雨」,是我常寫的書法作品。而「一起淋雨」這幅作品的核心在用小字寫的附記:「幫助不是撐傘,而是一起淋雨」。剛好上這堂課的今日,外面天也在下雨。而這篇文章提出的問題是:「幫助到底是什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是一位犹太人,那么,他是为了躲避纳粹的大屠杀而选择来到美国的吗?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一位在科学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一位理论物理学家。其实纳粹在德国开始对犹太人进行大规模杀害行动时,爱因斯坦就已经
Thumbnail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是一位犹太人,那么,他是为了躲避纳粹的大屠杀而选择来到美国的吗?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一位在科学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一位理论物理学家。其实纳粹在德国开始对犹太人进行大规模杀害行动时,爱因斯坦就已经
Thumbnail
德國納粹的暴行距離今天的台灣相當遙遠,可是種族歧視仍然存在於這塊土地。不久前,台中一中才爆發「烯環鈉事件」。或許有人認為學生的玩笑不必過分追究,但要是不扼止歧見與惡意的話,誰能保證它們不會漸漸侵蝕到學生的意識裡或傳染擴散出去,造成社會的撕裂? 以是,《弗里德里希:一個被消失的德國少年》是我們的借鑑!
Thumbnail
德國納粹的暴行距離今天的台灣相當遙遠,可是種族歧視仍然存在於這塊土地。不久前,台中一中才爆發「烯環鈉事件」。或許有人認為學生的玩笑不必過分追究,但要是不扼止歧見與惡意的話,誰能保證它們不會漸漸侵蝕到學生的意識裡或傳染擴散出去,造成社會的撕裂? 以是,《弗里德里希:一個被消失的德國少年》是我們的借鑑!
Thumbnail
1939/10/26第二次世界大戰: T4行動,你相信優生學嗎?
Thumbnail
1939/10/26第二次世界大戰: T4行動,你相信優生學嗎?
Thumbnail
「子女該為父母的罪行受到懲罰嗎?」多數人的答案或許會是否定的,但許多現實場景卻不是如此,而二戰後的德國,更是其中的經典案例。經歷紐倫堡大審,希特勒身邊的高官淪為戰犯,有的遠走他鄉,有的則在監獄度過後續的人生。然而,在犯下滔天大罪的同時,他們大多也為人父母,而當自己一夕之間成為流著「惡魔血液」的異類,
Thumbnail
「子女該為父母的罪行受到懲罰嗎?」多數人的答案或許會是否定的,但許多現實場景卻不是如此,而二戰後的德國,更是其中的經典案例。經歷紐倫堡大審,希特勒身邊的高官淪為戰犯,有的遠走他鄉,有的則在監獄度過後續的人生。然而,在犯下滔天大罪的同時,他們大多也為人父母,而當自己一夕之間成為流著「惡魔血液」的異類,
Thumbnail
網路上偶爾還是可以看到對納粹軍裝或符號崇拜的發文,像是某年反同遊行就有人穿全套參加。那些軍裝常常帥氣筆挺,好像當個納粹很時髦似的。但是這本書裡整理了紐倫堡大審四位戰犯的精神分析紀錄,以及當時兩位心理學家對戰犯評估的筆記,有些人看起來是還算正常沒錯,但有些人感覺在戰敗之前就已經瘋得很誇張了。
Thumbnail
網路上偶爾還是可以看到對納粹軍裝或符號崇拜的發文,像是某年反同遊行就有人穿全套參加。那些軍裝常常帥氣筆挺,好像當個納粹很時髦似的。但是這本書裡整理了紐倫堡大審四位戰犯的精神分析紀錄,以及當時兩位心理學家對戰犯評估的筆記,有些人看起來是還算正常沒錯,但有些人感覺在戰敗之前就已經瘋得很誇張了。
Thumbnail
真相會被掩蓋,是因為事實埋得太深挖不出來嗎?蒙蔽我們雙眼的是假象?還是自身的執念? 真相被掩蓋,不是因為事實埋得太深,挖不出來,而是人們的眼睛被矇住,看不見等於不存在,真相就自動消失。往往...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天為你說一個故事。
Thumbnail
真相會被掩蓋,是因為事實埋得太深挖不出來嗎?蒙蔽我們雙眼的是假象?還是自身的執念? 真相被掩蓋,不是因為事實埋得太深,挖不出來,而是人們的眼睛被矇住,看不見等於不存在,真相就自動消失。往往...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天為你說一個故事。
Thumbnail
過去對亞斯伯格的描述,除了強調他對精神醫學的貢獻以外,也會表彰亞斯伯格年輕時勇於保護小孩,免於納粹毒手的光輝事跡。沒想到近年挖掘更多史料以後,這才發現儘管亞斯伯格曾捍衛過某些小孩,卻也曾將數百位小孩送上死路。
Thumbnail
過去對亞斯伯格的描述,除了強調他對精神醫學的貢獻以外,也會表彰亞斯伯格年輕時勇於保護小孩,免於納粹毒手的光輝事跡。沒想到近年挖掘更多史料以後,這才發現儘管亞斯伯格曾捍衛過某些小孩,卻也曾將數百位小孩送上死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