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CD:《齊唱》系列2《曾路得+四月之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繼續圖文不附,情況更趨嚴重。《曾路得+四月之聲》怎可能歸入《齊唱》系列?

兩者當然有別,但當日時空之下,「消費者」如我,看見的是甚麼?上文提及1984年的《齊唱(4)》,接下來1985年的《齊唱(5)》,同樣1985年上架的《曾路得+四月之聲》,三批作品,臉孔似乎都是那幾張,我就像大祭司院子裡的使女一樣,直覺認為:「你素來也是同那加利利人耶穌一夥的。」(聖經‧馬太福音26:69)其中「四月之聲」早已在《齊唱(4)》登場,還不是「同一夥」?

試比較《曾路得+四月之聲》與《齊唱(4)》的Cassette封套,有分別,但家族相似程度很高。

試比較《曾路得+四月之聲》與《齊唱(4)》的Cassette封套,有分別,但家族相似程度很高。

爾後的1986年,《曾路得+四月之聲》推出另一大碟《信》,《齊唱(6)》換上其他新面孔登場,同年《有情天地》大碟上架。

當中是否存在甚麼分道揚鑣、分工合作或分頭行事?筆者沒有足夠資料,未能判斷。客觀效果而言,就是大家都往外跑,跑入大眾文化當中。”….當時ACM覺得香港流行樂壇的歌曲大部份以情歌為主,但其實流行曲可以盛載更多關於人生、人際關係、寫實的內容。我們認為基督徒可以在流行樂壇中,透過音樂傳遞正面的信息,參與大眾文化….” (1)。

引述文字談的是歌唱組合「赤道」,然而《曾路得+四月之聲》已經早一年走相同的路。「赤道」無疑是《齊唱》精神的延續,《曾路得+四月之聲》何嘗不是?故此,把《曾路得+四月之聲》歸入《齊唱》系列,實在很勉強,在筆者眼中卻順理成章。

還是那一句:當中存在甚麼分分合合、江湖事端,無從稽考。那是一個基督徒的「探險」年代,若不計較江湖事、不以成敗論英雄,上述基督徒音樂人的努力都應記一功。

《曾路得+四月之聲》的歌曲,固然有非常「基督教」的作品,例如《想到你》、《聖誕頌》等;亦有平民路線的「流行曲」,例如《Let’s Keep on Singing Tonight》、《聖誕快樂》、《150cm》等,後者歌曲內容如前述:在流行樂壇中,透過音樂傳遞正面的信息,參與大眾文化。今日觀之,其「正面」內容也許有點天真;或者太貼近大眾,未能突顯「基督教信仰的獨特面貌」。這又何妨?「探險」不一定滿載而歸,甚至未必能「成功脫險」。曾路得+四月之聲爾後在1986年再推出大碟《信》,就行人止步。努力如「赤道」,在推出3隻大碟後,在1989年進入「休眠狀態」。設身處地,我們不一定比他們更出色。

《曾路得+四月之聲》很出色嗎?今日觀之,固然可挑剔其老派說教,但仍算四平八穩,合格以上。其中有幾首作品值得留意。《Let’s Keep on Singing Tonight》,由鄭國江填詞;《聖誕快樂》,林慕德作曲、編曲,盧永強填詞;《海邊的問號》,潘源良填詞,鍾肇峯編曲。上述幕後名單,很難令人聯想到基督教音樂,加上當時已經有「世俗」市場、知名度的曾路得,不探究背景,會以為歌曲出自某一隻粵語流行曲唱片。參與大眾文化這個目標,起碼達到某程度成果。

這是2015年版本的《聖誕快樂》,編曲與1985年版本有明顯分別,已看見鍾氏兄弟身影。

《曾路得+四月之聲》不是與《齊唱》同一夥人嗎?既要很「基督教」,又想大眾一點,其定位會否左右為難,順得哥情失嫂意?沾手過媒體或藝術團體的基督徒,肯定都避不了這類「福音多一點vs藝術多一點vs商業多一點」的價值信念糾結。

粵語有一句刻薄說話:行先死先。《曾路得+四月之聲》與後來的《赤道》都是先行者,熬過「探險」,應該熬過糾結,其志可嘉,值得撰文記念。


距離上一回再次聆聽此Cassette,接近十年光景。今天家裡固然沒有合適器材播放,甚至手上Cassette Tape本身已經不宜播放。筆者近年一大錯失/過失,就是沒有定期把珍藏的錄音帶放在播放座中轉動一次。部份錄音帶長期擺放不善,加上濕度不當,會積聚塵埃及發霉,但更具殺傷力的是磁粉間互相影響,出現所謂print-through現象(2)。磁帶緊貼、纏繞在一起太長時間,其中一層磁帶被另一層磁帶「磁感」,令播放時出現類似「迴響」的效果。這些「不請自來」的聲音,對Cassette Tape造成難以挽救的損害。


下回終結,圖文不附更甚,直達胡作非為,聽\\說《極》,鍾氏兄弟的作品。

還可以用甚麼藉口去撰寫《齊唱》系列3?事先聲明:《齊唱》系列3甚至會分開上、下兩篇文字撰寫。

(……待續)


註:

(1) 《繼續火熱 赤道回歸》 (時代論壇,14/5/2011) https://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66355&Pid=5&Version=0&Cid=220

(2) 《Print-through》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int-through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關間聞的沙龍
29會員
133內容數
關間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2025/04/23
2025/04/17
既然是新嘗試,不宜太早下判斷,理應疑中留情。
Thumbnail
2025/04/17
既然是新嘗試,不宜太早下判斷,理應疑中留情。
Thumbnail
2025/03/07
把粵語藏「庫」於民,首先是民間不缺各種粵語素材,雅俗並存、流行精緻俱備。這些舊典藏既營造氛圍,亦陸續啟發更多人懂得運用粵語發聲。
Thumbnail
2025/03/07
把粵語藏「庫」於民,首先是民間不缺各種粵語素材,雅俗並存、流行精緻俱備。這些舊典藏既營造氛圍,亦陸續啟發更多人懂得運用粵語發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兩個時代的作者,都深愛這個城市,或察覺城市的淪喪,為之著急;或憂患民間的陰暗,為之立志,否則為何「情動于中,嗟嘆之,詠歌之」?
Thumbnail
兩個時代的作者,都深愛這個城市,或察覺城市的淪喪,為之著急;或憂患民間的陰暗,為之立志,否則為何「情動于中,嗟嘆之,詠歌之」?
Thumbnail
在1984年簽署《中英聯合聲明》之際,奏出〈風雨念香港〉,用歌曲直接面對政治現實,是一次「靠邊站」、與香港人認同的本色化/本土化行動!
Thumbnail
在1984年簽署《中英聯合聲明》之際,奏出〈風雨念香港〉,用歌曲直接面對政治現實,是一次「靠邊站」、與香港人認同的本色化/本土化行動!
Thumbnail
不知不覺2023年就這樣過了一半了呢! 第二季的發行風編也整理好了,還沒聽過哪些歌曲,現在聆聽還不遲喲🥰
Thumbnail
不知不覺2023年就這樣過了一半了呢! 第二季的發行風編也整理好了,還沒聽過哪些歌曲,現在聆聽還不遲喲🥰
Thumbnail
同上期一樣,這是不懂廣東歌和其背景,不會粵語,只紀錄印象深刻部分的非專業感想。
Thumbnail
同上期一樣,這是不懂廣東歌和其背景,不會粵語,只紀錄印象深刻部分的非專業感想。
Thumbnail
    唱片只是一種模式,現在它可能已經沒落了,但是它的內涵、智慧、精神才是永存的,不論是那一種方式傳遞出來,其中只有一個目標,我們要用音樂傳達:情感、回憶、愛和快樂,讓人跟人之間的距離,因為音樂會越來越接近」[1]—引用自第27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得獎人黃鶯鶯女士得獎感言。         
Thumbnail
    唱片只是一種模式,現在它可能已經沒落了,但是它的內涵、智慧、精神才是永存的,不論是那一種方式傳遞出來,其中只有一個目標,我們要用音樂傳達:情感、回憶、愛和快樂,讓人跟人之間的距離,因為音樂會越來越接近」[1]—引用自第27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得獎人黃鶯鶯女士得獎感言。         
Thumbnail
《極》的社會觸角,毫無疑問超越不少昔日及同期作品。
Thumbnail
《極》的社會觸角,毫無疑問超越不少昔日及同期作品。
Thumbnail
《曾路得+四月之聲》與後來的《赤道》都是先行者,設身處地,我們不一定比他們更出色。
Thumbnail
《曾路得+四月之聲》與後來的《赤道》都是先行者,設身處地,我們不一定比他們更出色。
Thumbnail
《齊唱新歌》興起,基督教歌曲從此不再自我感覺良好,觸及教堂內外的社會張力,並且竭力用「自己的聲音」譜出來、填出來、唱出來。
Thumbnail
《齊唱新歌》興起,基督教歌曲從此不再自我感覺良好,觸及教堂內外的社會張力,並且竭力用「自己的聲音」譜出來、填出來、唱出來。
Thumbnail
由一部卡式錄音機展開的穿越故事,一首首廣東歌穿插來回,新的、舊的、似新還舊的;經典的、神秘的;愉快的、沉重的。 驚覺台上林二汶、陳柏宇、林奕匡、葉巧琳、小塵埃和黃妍唱著的歌,全都承載著自己的笑和淚。
Thumbnail
由一部卡式錄音機展開的穿越故事,一首首廣東歌穿插來回,新的、舊的、似新還舊的;經典的、神秘的;愉快的、沉重的。 驚覺台上林二汶、陳柏宇、林奕匡、葉巧琳、小塵埃和黃妍唱著的歌,全都承載著自己的笑和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