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CD:《齊唱》系列3《極》(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齊唱》系列最終回,終於聽\\說「CD」,但鍾氏兄弟與《齊唱》?簡直風馬牛不相及!況且《極》自2014年推出後,滿街專業評鑑,筆者何方神聖,還有置喙之洞見?
大家要明白,做傻事才可增加點擊率。加上筆者將會挑起兩個可以吵架的題目,這回人氣肯定火熱!
去年2月及8月,Medium作者文化九公:神學只是一場遊戲早已撰寫有關鍾氏兄弟及《極》的長文:
珠玉在前,筆者無識見補充,只求一舒己見。

雖然,我自己亦懷疑我的「一舒己見」只不過是指桑罵槐,捏扣兩個「稻草人」的頸項大聲喧嘩,醉翁之意,另有所指。

《極》當然完全與《齊唱》沾不上親族關係,但如上一篇所言,筆者看重《齊唱》精神的延續。鍾氏兄弟在《極》之前,多次與原唱者或其他歌手,重新演繹《齊唱》(1)。筆者稍後亦會談及:《極》部份作品,其「原型」亦可以在早年《齊唱》找到。
可以吵架了:沒有《齊唱》開墾的土壤,會滋長出《極》嗎?筆者大膽地回答:會!因為我們身處這個時代有話要說,《齊唱》那種用「自己的聲音」譜出來、填出來、唱出來的行動,終歸要發生一次。前人走過類似的路,很好,可以參考;前人未走過這條路,沒有參考,鍾氏兄弟沒有機會演繹《齊唱》,那樣就去冒一次險。
《齊唱》冒險一試,《曾路得+四月之聲》冒更大的險,《極》簡直孤身犯險,鍾氏兄弟總算成功脫險並有收獲。若果說《極》的成功是「前人種樹後人收」,我估計鍾氏兄弟不會反對。
然後又可以吵大架了:某一批人(例如鍾氏兄弟)才是《齊唱》繼承者,乃「名門正宗」,其他創作當代基督教詩歌的人與機構;甚至ACM自身,或多或少都「偏離」一點點《齊唱》精神,對嗎?
只要我們秉承上述「我才是正統,你未夠純淨」這種「嫡系真傳」心態,吵架不難,指控很易,合作甭想。
《齊唱》精神,理應體現在《齊唱》的作品內容。ACM主導的《齊唱》雖未至於百川匯海,囊括當代所有華人基督徒音樂人,但仍堪稱枝繁葉茂。我喜歡《齊唱》作品中的社會觸角,有人喜歡《齊唱》作品中的敬拜導向、靈性操練,亦有人驚豔於《齊唱》作品敢於探討教會生活現象。《齊唱》題材還有各種嘗試,例如《發明之主》(《齊唱(4)》)是傳統聖詩「日月星辰大自然」之外的新視角。
《極》的社會觸角,毫無疑問超越不少昔日及同期作品,但《極》即使做得再好,都不會、不能「獨占」《齊唱》所有精神(內容),起碼《極》就沒有敬拜詩歌。《極》的社會觸角再細膩,也不可能跨越時空應對2019年及其後的香港局面。
「各自爬山,延續《齊唱》」,不是虛幻的烏托邦論調,是理智的實踐心態。已經廿一世紀,還要擁抱爭奪甚麼「嫡系真傳」光環嗎?
套用基督教會內的專有詞彙,《齊唱》音樂人的異象、視野、才能,全都來自、源自三一神,沒有人能據為己有,只可等候三一神分配及差遣,鍾氏兄弟只不過「奉命行事」而已。
心態更新變化,放眼遠望,《齊唱》其實早已遍地芳菲,例如筆者十分喜愛的《城市旋律》,與《齊唱》並存於80年代,直到今天仍有人唱和其作品()。
釐清「傳承」,放下兩個「稻草人」,下回繼續聽\\說《極》。
(……待續)
註:
(1) 《鍾氏兄弟為吳秉堅築祭壇 逾百音樂人為神重唱舊曲》 (基督教週報,21/8/2011) http://christianweekly.net/2011/ta23229.htm
(2) 《城市心靈的迴盪旋律》 (基督教週報,13/4/2008) http://christianweekly.net/2008/ta16427.htm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9會員
13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關間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曾路得+四月之聲》與後來的《赤道》都是先行者,設身處地,我們不一定比他們更出色。
《齊唱新歌》興起,基督教歌曲從此不再自我感覺良好,觸及教堂內外的社會張力,並且竭力用「自己的聲音」譜出來、填出來、唱出來。
全國因著「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瘋狂亢奮之際,誰會冷靜下來,聆聽歷史學者提出的異見及規勸?
國內有些文人,不問歷史真相,只求向當今聖主表忠,見「逆賊」之名就美化之,結果就鬧出一堆笑話,貽羞至今。
以為擁有AI就一勞永逸,萬事大吉,令遏止假消息效率更高,恐怕過份樂觀。
任何組織要維持健康正常,免不了進行檢討、審核,甚至因應檢討結果進行改組重組。聞重組即斷然拒絕,等於拒絕成為一個正常組織,作個比方,是癌腫病變的先兆。
《曾路得+四月之聲》與後來的《赤道》都是先行者,設身處地,我們不一定比他們更出色。
《齊唱新歌》興起,基督教歌曲從此不再自我感覺良好,觸及教堂內外的社會張力,並且竭力用「自己的聲音」譜出來、填出來、唱出來。
全國因著「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瘋狂亢奮之際,誰會冷靜下來,聆聽歷史學者提出的異見及規勸?
國內有些文人,不問歷史真相,只求向當今聖主表忠,見「逆賊」之名就美化之,結果就鬧出一堆笑話,貽羞至今。
以為擁有AI就一勞永逸,萬事大吉,令遏止假消息效率更高,恐怕過份樂觀。
任何組織要維持健康正常,免不了進行檢討、審核,甚至因應檢討結果進行改組重組。聞重組即斷然拒絕,等於拒絕成為一個正常組織,作個比方,是癌腫病變的先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7RSUG1zib0  這首《倆忘煙水裡》是電視劇「天龍八部」的片尾曲。   由霑叔作詞,顧嘉煇先生譜曲,是當年膾炙人口的劇集,當然,這首曲子也成為當年的大熱。   啊?   問我怎麼放這首?而不是香港精神《獅子山下》?   
基於聽覺觸覺聽聯覺的部分,沒想到,大陸的網友,也有歌唱的潛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xwn5d6r0cA相較台灣的超偶2,同樣的獨照,其實,很難唱。 而這大陸的改編版,在合音的部分,我感到的觸感,是有種毛茸茸的感受。 https://www.you
郭忠祐 -從今以後 聽 聽鐘聲 聽 聽鐘聲 兩人對看 你沓沓行倚 兩人對看 你慢慢靠近 夢 毋是眠夢 夢 不是作夢 過了今日是相黏的名 過了今天是相黏的名字 命 敢是運命 命 是否命運 轉踅的人愈踅愈密 轉身的人愈轉愈近 我就是 你的靠岸 我就是 你的靠岸 從今以後
Thumbnail
我與作者有著相同的感受,可謂是彼此的「知音」,哈!哈!現在恐怕全台灣大概率只剩下我倆還會哼唱著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的《純純的愛》!
Thumbnail
音樂劇《勸世三姊妹》以「牽亡」文化貫穿整部核心,劇作家詹傑因為一次回老家的旅程,撿拾一路探訪得到的珍貴故事。
處處爭先,危險危險。 步步為營,穩健穩健。 尾尾爭後,可憐可憐。 日日向前,光明光明。 如果說爭先可怕,爭後也是可怕的。爭先的可能就是在演化愛這一課題上,出家人慈悲為懷,為什麼不可以演化夢想的慈悲?不是夜店的狂野音樂,是慈悲的音樂。阿彌陀佛也有他慈悲的音樂,所以作曲寫詞,也是一種現時報的共生
Thumbnail
《合要好合要爽》和《苦海女神龍》堪稱布袋戲史上傳唱最多、知名度最高的兩大名曲,醉彌勒這首招牌歌曲有2個版本,1970年11月5日播出呂金守(多作詞、主唱的《合要好合要爽》,以及1971年10月7日改播陳和平作詞、黃西田主唱的《醉彌勒》,你一定聽過,但你知道這是道道地地的原住民部落傳唱歌曲嗎?
Thumbnail
《懸崖》是齊秦的經典歌曲之一,MV裡的王祖賢和歌曲本身的轉調都是這首歌的亮點。透過共同音轉調法,季忠平精心構築出了這首歌獨特的和絃進行,讓整首歌聽起來自然順暢。
Thumbnail
前幾天,在看「綜藝大熱門」,那集的單元名稱叫做「國民歌王周華健開唱!想當嘉賓先聽本尊怎麼說!?」就是請幾組表演者,分別演唱周華健的歌曲;當然,有做些許的改編;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孫盛希跟王艷薇這組。她們唱的是組曲,比較有意思的是歌曲的改編,有加入「鋸琴」這個樂器元素。
Thumbnail
叫好又叫坐,一眨眼就完售的原創音樂劇《勸世三姊妹》🎉🎉🎉 真的見識到口碑行銷的厲害之處!《勸世三姊妹》是個本土文化感很強,很接地氣的原創音樂劇作品。以牽亡為主題,串起故事裡的人物。 有唱進人心的歌曲、幽默惹人一笑的橋段、精緻的舞群排場和本土文化的注入,絕對是個令人印象很深的台灣原創音樂劇作品!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7RSUG1zib0  這首《倆忘煙水裡》是電視劇「天龍八部」的片尾曲。   由霑叔作詞,顧嘉煇先生譜曲,是當年膾炙人口的劇集,當然,這首曲子也成為當年的大熱。   啊?   問我怎麼放這首?而不是香港精神《獅子山下》?   
基於聽覺觸覺聽聯覺的部分,沒想到,大陸的網友,也有歌唱的潛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xwn5d6r0cA相較台灣的超偶2,同樣的獨照,其實,很難唱。 而這大陸的改編版,在合音的部分,我感到的觸感,是有種毛茸茸的感受。 https://www.you
郭忠祐 -從今以後 聽 聽鐘聲 聽 聽鐘聲 兩人對看 你沓沓行倚 兩人對看 你慢慢靠近 夢 毋是眠夢 夢 不是作夢 過了今日是相黏的名 過了今天是相黏的名字 命 敢是運命 命 是否命運 轉踅的人愈踅愈密 轉身的人愈轉愈近 我就是 你的靠岸 我就是 你的靠岸 從今以後
Thumbnail
我與作者有著相同的感受,可謂是彼此的「知音」,哈!哈!現在恐怕全台灣大概率只剩下我倆還會哼唱著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的《純純的愛》!
Thumbnail
音樂劇《勸世三姊妹》以「牽亡」文化貫穿整部核心,劇作家詹傑因為一次回老家的旅程,撿拾一路探訪得到的珍貴故事。
處處爭先,危險危險。 步步為營,穩健穩健。 尾尾爭後,可憐可憐。 日日向前,光明光明。 如果說爭先可怕,爭後也是可怕的。爭先的可能就是在演化愛這一課題上,出家人慈悲為懷,為什麼不可以演化夢想的慈悲?不是夜店的狂野音樂,是慈悲的音樂。阿彌陀佛也有他慈悲的音樂,所以作曲寫詞,也是一種現時報的共生
Thumbnail
《合要好合要爽》和《苦海女神龍》堪稱布袋戲史上傳唱最多、知名度最高的兩大名曲,醉彌勒這首招牌歌曲有2個版本,1970年11月5日播出呂金守(多作詞、主唱的《合要好合要爽》,以及1971年10月7日改播陳和平作詞、黃西田主唱的《醉彌勒》,你一定聽過,但你知道這是道道地地的原住民部落傳唱歌曲嗎?
Thumbnail
《懸崖》是齊秦的經典歌曲之一,MV裡的王祖賢和歌曲本身的轉調都是這首歌的亮點。透過共同音轉調法,季忠平精心構築出了這首歌獨特的和絃進行,讓整首歌聽起來自然順暢。
Thumbnail
前幾天,在看「綜藝大熱門」,那集的單元名稱叫做「國民歌王周華健開唱!想當嘉賓先聽本尊怎麼說!?」就是請幾組表演者,分別演唱周華健的歌曲;當然,有做些許的改編;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孫盛希跟王艷薇這組。她們唱的是組曲,比較有意思的是歌曲的改編,有加入「鋸琴」這個樂器元素。
Thumbnail
叫好又叫坐,一眨眼就完售的原創音樂劇《勸世三姊妹》🎉🎉🎉 真的見識到口碑行銷的厲害之處!《勸世三姊妹》是個本土文化感很強,很接地氣的原創音樂劇作品。以牽亡為主題,串起故事裡的人物。 有唱進人心的歌曲、幽默惹人一笑的橋段、精緻的舞群排場和本土文化的注入,絕對是個令人印象很深的台灣原創音樂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