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莫言是最近很火紅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其作品這陣子能見度也高了起來,本來是沒啥興趣的,但看到了他這本小說名稱叫做『蛙』,奇怪的書名讓人好奇,便在前些日子把這本小說看完了。

 

  這類型的小說應該算書信體,前面和哥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一樣,小說中有四封寫給日本作家杉谷義人的長信。但最後的一篇算話劇式的演出形式,和哥德轉移到現實生活中探詢維特死因的手法剛好相反。

 

  書中的作者筆名叫蝌蚪,本名萬足,是山東高密縣人,想用他姑姑的故事寫作一部劇作,所以開始寫信給他的日本作家友人,開始訴說當年那段不堪回首的嵗月。

 

========簡遙書寫棧分隔線========

 

  我是一名劇作家,我要說的是我姑括的故事,也想利用這個故事寫成一部舞台劇。

 

  我的姑姑萬心,她是年輕時是一名共產黨忠貞不已且唯物主義的鄉村醫生。

 

  從一開始把傳統的接生婆掃蕩後,新式的接生技術挽回了不少從前技術接生不了的新生嬰兒,整個村子也在某一年的地瓜豐收之後,姑姑的工作可說是應接不暇,幾乎整個村子的小孩子都是經過她的手而誕生的,便開始有人稱她為“送子娘娘“,村中廟裏的那尊送子娘娘就是依照她長相雕出來的。

 

  後來中國開始了文化大革命,姑姑本來要將給一個飛行員王小倜,但他竟然把飛機開到了台灣投誠去了,害得姑姑在文革的時候無端受到迫害,但也幸虧他留下來的日記,證明了姑姑對共產黨堅定的意志,才得以在當時存活下來。

 

  文化大革命的風波平息了之後,隨之而來的是中國強力推動的“計畫生育“,也就是一胎化政策。姑姑是忠貞的共產黨員,為推動“計畫生育“不惜一切代價。

 

  可這種違反人性本能的方針,在以農為本的社會卻是結構格格不入,於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絕大多數的家庭都是不甩這一套的,但計畫生育是國家大事,人口需要控制,若不控制的話人口數量就會無止境增加,沒多久地球就會人滿為患,到時大家就都沒糧食可吃,都得死了個乾淨啦!

 

  宣導的效果實在太差,於是姑姑就開始配合黨的指示,針對已經生完孩子的家庭,男人予以結紮,女人又有身孕時予以引流。可想而知,姑姑帶著她的助手小獅子(一個面貌平凡、身材豐滿的女人),開始對全村展開“計畫生育“的強力措施。

 

  我那時已經取了個媳婦叫王仁美,因為我是軍中的幹部,所以第一胎不管生的是男孩還是女孩,依照命令都不能再生第二胎,可這王仁美就是不聽話,去找人把姑姑當時幫她接生完裝的避孕環拿掉了。等我知道事情的時候,王仁美已經有了幾個月的身孕,但紙是包不住火的,儘管王仁美躲回了娘家,姑姑也使出更激烈的手段糾她出來。

 

  王仁美是自己走出她娘家大門的,因為姑姑已經招集黨的支援,快把她娘家拆了。手術當然是姑姑親手動的,但王仁美卻因為大量出血,急救不治而死了…

 

========簡遙書寫棧分隔線========

 

  故事我只大約講到這裏,原因是以我目前的功力,要把整篇小說完整的用簡介方式表達出來是不可能的事,而且也是不必要的。

 

  “蛙“字同“娃“字,所以故事的主軸就是為了這個“娃“

 

  小說中所有的人物都是從“娃“長大的,為了沿續人類的生命,順著本能的行為,再怎麼艱苦的年代,也得生個“娃“

 

  代代以農為本的中國,幾乎整個家族都是圍繞著一個個新的生命在運作。一個家庭多了一個“娃“,便是代表著多張口吃飯,但過不了幾年,這個“娃“自然會長大,家庭便是又多了一份新的力量

 

  所以施“計畫生育“,無疑是大大違反了中國人傳統的思想和觀念,也因此在落實上面,不免可見會遭遇到重重阻礙。只是以宣導的方式當然無人會理會,而在政府運用種種的強力措施的過程,便讓無數個家庭面臨了劇烈的轉變,同時也產生了無數的悲劇。

 

  就像小說中的萬足一樣,大多數的人還是為了前途、為了生活,咬著牙關也是忍受下來。而也有像他姑姑那般,對黨的指示唯命是從,其日益瘋狂的行徑、六親不認的程度,也只能說當年共產黨的教育實在太成功了。

 

  故事中的人物經歷一切,在當時掀起的波浪是無比的洶湧、撼動人心。

 

  但隨著時光的流逝,原本的一個小村子,相關產業開始發達,各種建設陸續完工,以前的破舊光景以不復在,就連當初的那些故人們,也不約而同的產生了相當的轉變。

 

  人們在經歷苦難的時候,是只能不斷前進,不能有絲毫的猶豫,否則根本無法存活下來…

 

  只有在風波過後,讓時間平靜和催化一切,反省和慚愧才能顯得真切。

 

  很明顯的這是一部大時代的悲劇。

 

  但可以把悲劇寫得這麼精采,我想還真是了不起的一件事。

 

  了不起的一本小說,何不找個時間好好感受一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簡遙莨盛的世界
76會員
315內容數
講述一個從職場小白,成長到資深工程師的故事,歷時25年以上的工作心得分享。
簡遙莨盛的世界的其他內容
2025/04/20
荔枝,真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啊! 在那顆佈滿顆粒不起眼的表面下,蘊藏的竟是個白嫩剔透、汁鮮味美的果肉!在夏天將要開始時降臨在我們的眼前,不僅滿足了我們的口腹之慾,也讓我們享受了撕裂荔枝外衣的快感。
Thumbnail
2025/04/20
荔枝,真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啊! 在那顆佈滿顆粒不起眼的表面下,蘊藏的竟是個白嫩剔透、汁鮮味美的果肉!在夏天將要開始時降臨在我們的眼前,不僅滿足了我們的口腹之慾,也讓我們享受了撕裂荔枝外衣的快感。
Thumbnail
2025/04/18
  一樣是剛出社會的階段,因為在電腦賣場有累積了幾年的電腦硬體知識,以及一些軟體的應用,結束了前一個在小電腦公司當業務的經歷後,過了一陣子我便又面試到一間大賣場資訊管理人員的工作,雖然是份約聘的工作(時薪人員),而且我也沒有這類型的工作經驗,但主管很肯給我機會,於是在錄取之後幾天,我就正式去上班了。
Thumbnail
2025/04/18
  一樣是剛出社會的階段,因為在電腦賣場有累積了幾年的電腦硬體知識,以及一些軟體的應用,結束了前一個在小電腦公司當業務的經歷後,過了一陣子我便又面試到一間大賣場資訊管理人員的工作,雖然是份約聘的工作(時薪人員),而且我也沒有這類型的工作經驗,但主管很肯給我機會,於是在錄取之後幾天,我就正式去上班了。
Thumbnail
2025/04/13
  近期全球經濟被這位美國總統搞得上上下下,尤其是各國的股市都被這場關稅戰爭弄得雞飛狗跳,這位一生充滿爭議的人物就是川普。   也因此最近也有許多人找出了川普早期上節目的談論,包括這本著作,其實都有透露他的一些想法和方向,所以我在網路上看人提到了這本早期的著作,於是便找來讀一下。   當多數人提
Thumbnail
2025/04/13
  近期全球經濟被這位美國總統搞得上上下下,尤其是各國的股市都被這場關稅戰爭弄得雞飛狗跳,這位一生充滿爭議的人物就是川普。   也因此最近也有許多人找出了川普早期上節目的談論,包括這本著作,其實都有透露他的一些想法和方向,所以我在網路上看人提到了這本早期的著作,於是便找來讀一下。   當多數人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政府要塑造健全房地產政策,讓民眾以合理價格買房,而 不是引誘買不起房的進場,無自備款勉強買房,會引爆『台版次貸風暴』。 但如果身為一個總統候選人,心中只有建商沒有百姓,欺騙最弱勢的「首購族」掉入財務陷阱,將來引發台灣的金融風暴,今天咱只是怕被懷疑立場,選前繼續沉默不語,那就對不起自己良心跟訂閱者。
Thumbnail
政府要塑造健全房地產政策,讓民眾以合理價格買房,而 不是引誘買不起房的進場,無自備款勉強買房,會引爆『台版次貸風暴』。 但如果身為一個總統候選人,心中只有建商沒有百姓,欺騙最弱勢的「首購族」掉入財務陷阱,將來引發台灣的金融風暴,今天咱只是怕被懷疑立場,選前繼續沉默不語,那就對不起自己良心跟訂閱者。
Thumbnail
【爛漫 第十七週 第 82 集】 ﹝囊泡貉藻﹞   ─ 要不要生 —
Thumbnail
【爛漫 第十七週 第 82 集】 ﹝囊泡貉藻﹞   ─ 要不要生 —
Thumbnail
前一陣子在Netflix 觀看一部驚悚影集,名叫「我們在躲誰」,全劇以小鹿斑比故事串連,當下引發用童話故事來當故事的發想。 第一時間閃過腦海的是美人魚,想寫一個一直想靠整形求愛的女孩,但我沒有相關背景知識,只好作罷,退而求其次,以青蛙王子為主軸。 小說中有我的故事,有朋友的故事,也有編造的故事,真真
Thumbnail
前一陣子在Netflix 觀看一部驚悚影集,名叫「我們在躲誰」,全劇以小鹿斑比故事串連,當下引發用童話故事來當故事的發想。 第一時間閃過腦海的是美人魚,想寫一個一直想靠整形求愛的女孩,但我沒有相關背景知識,只好作罷,退而求其次,以青蛙王子為主軸。 小說中有我的故事,有朋友的故事,也有編造的故事,真真
Thumbnail
對於投資「循環產業」而言,要能正確抓到循環高低點。 產業內線因素,股價永遠走在趨勢之前,還必須搭配技術面的觀察:但「營收觀察」是不可省略的第一步,,否則就會淪為「猜測」或「賭注」。 去年下半年布局,全部都以「疫情降級」及「國境解封」為前提。今年則開始關注「電子產業」,介紹及推薦「科技類股」為主。
Thumbnail
對於投資「循環產業」而言,要能正確抓到循環高低點。 產業內線因素,股價永遠走在趨勢之前,還必須搭配技術面的觀察:但「營收觀察」是不可省略的第一步,,否則就會淪為「猜測」或「賭注」。 去年下半年布局,全部都以「疫情降級」及「國境解封」為前提。今年則開始關注「電子產業」,介紹及推薦「科技類股」為主。
Thumbnail
2018年開播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系列單元劇,除了《茉莉的最後一天》篇章外,令筆者深有同感的還有改編自原著《人子,與貓的孩子》的《貓的孩子》,原作者吳曉樂曾經表示,這是她當家教過程中最不願回想的一個家庭,而該篇編劇簡士耕的成長經歷,也成為《貓的孩子》的創作動力及養分。 引用及參考自:
Thumbnail
2018年開播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系列單元劇,除了《茉莉的最後一天》篇章外,令筆者深有同感的還有改編自原著《人子,與貓的孩子》的《貓的孩子》,原作者吳曉樂曾經表示,這是她當家教過程中最不願回想的一個家庭,而該篇編劇簡士耕的成長經歷,也成為《貓的孩子》的創作動力及養分。 引用及參考自:
Thumbnail
這本繪本對當時剛遭遇人生困境的孩子來說,似乎成了一個重大的轉折和救贖。我總是靜靜地觀察那孩子,感受他從原來動不動就情緒暴走,漸漸找到心靈出口、心緒也更自在平和的蛻變歷程。我想,這就是阿慧當時寫這本書最大的用意吧!因為,她一直深信,每個人都有愛的能力,也有轉換悲傷痛苦的治癒力。孩子們也一樣。
Thumbnail
這本繪本對當時剛遭遇人生困境的孩子來說,似乎成了一個重大的轉折和救贖。我總是靜靜地觀察那孩子,感受他從原來動不動就情緒暴走,漸漸找到心靈出口、心緒也更自在平和的蛻變歷程。我想,這就是阿慧當時寫這本書最大的用意吧!因為,她一直深信,每個人都有愛的能力,也有轉換悲傷痛苦的治癒力。孩子們也一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