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女人,我們理當有拒絕的權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空心二胡

因為在Matters首頁看到《女神自助餐》的書評,讓我想到我在之前的文章說到我會在林奕含忌日前後揭發一些所謂“性別的真相”,但是由於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陸陸續續揭發一些異性戀社會對於女性的不公平(只是可能是以胖女的身份揭發),所以我們談一個在女性議題上比較廣泛的問題。

我昨天在跟我筆友通信的時候,我的筆友跟我提到她之前又跟渣她的渣男好上了,所以她現在又處在陷入泥潭裡動彈不得的狀態。這讓我想到幾年前林奕含的小說出版的時候,有提到她跟老師維持虐戀的關係。

其實我那時後對於她的故事有點不解,因為我當時是覺得這是她選擇的,怎麼會有創傷?但是當我看到我筆友的回信以後,不知道是不是直男經常揶揄的“女人的直覺”突然開啟了,我頓時間從信中似乎看出什麼。

實際上我們也不要說有性戀女性怎麼樣,我們就拿我這個無性戀胖女的生活做例子好了。

我之前在教會跟教會的朋友打聽“聯誼到底是什麼感覺”的時候,我朋友有說過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她說“一般來說,女生在聯誼的時候,如果被不喜歡的男生勾搭上,父母朋友都會勸女生再試試看;但是如果是男生看到不喜歡的女生,可能連理都不理”。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專屬於教會的情況,但是我覺得從中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就是在很多時候,女人的意見其實都不會被視為一個正經的意見對待的,有很多時候我們都勸女人要將就,所以女人在這種情況將就久了,自然會培養出不夠果斷的性格,而導致大部分女生在這樣的性格以及社會環境中,因為不夠果斷而導致自己在感情或人際關係中生悶氣的情況。

拿我的例子來說,我作為一個無性戀女性,又是一個胖女,我雖然沒有感情經驗可以當例子,但是我在生活上遇到“強迫妥協”的事情很多。

比方我五專的時候,因為被霸凌,覺得很累,我家人就很生氣,硬要我把書讀完,結果學期快結束時我出事了,我家人才覺得大事不妙,才願意讓我休學。

再比方說,我在教會生活時我有遇到一直欺負我的人,我跟我家人說我不想受洗,我家人就一直硬要我受洗,結果最後我受不了發飆,我家人才允許我不要去教會,但是那時候我都受洗了,我在教會也受了不少苦。

還不用說家人常常問我要吃什麼做什麼,我說我不要,家人又常常把這個東西硬塞給我,我常常都要很生氣的跳起來拉高聲音大罵“我!不!要!啦!”,我家人才肯罷手。

但是當我想吃一個東西的時候,我家人又常常不問我的意見,立刻把我食物收走,然後扔在地上,喝斥我“不准吃”!

我不知道我的個人經驗能不能解釋社會不尊重女性意見的現象,但是我們從這裡是可以看出來,我們的社會一直是要女性單方面接受很多事情的:

明明不喜歡,但是我們卻不能拒絕,不然我們會被“很難搞”,如果我們生氣了,對方又會因為我們沒有女性的矜持而嘲笑我們是“虎姑婆”;但同時,社會可以理所當然又粗魯的扯掉女性選擇的東西,例如扯掉我們的選擇;扯掉我們的意見;扯掉我們的尊嚴;扯掉我們的人權;甚至扯掉女人的衣服;扯掉女人的內褲。然後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然後自己卻不用負擔任何責任。

無論是我的筆友跟她前男友拍拖也好,還是林奕含選擇虐戀關係也好,說到底這是女人能選擇的嗎?如果整個社會一再的要求女人將就,只能女人將就,那麼女人還有其他選擇嗎?

因此,是時候我們要對這個社會吶喊:我說不要,就是不要!請你尊重我的意見,你不能替我決定什麼!

當我們拒絕的時候,請尊重我們的拒絕,而不是用“無情”綁架我們,要我們一面沒有自主又一面指責我們不自主。

當我們選擇我的時候,請尊重我們的選擇,而不是用各種“為你好”理由,踐踏我們的選擇。

當我們果斷的時候,不要說我們無情,因為你不能一面拒絕女人理性,而批評女人感性。

當我們生氣的時候,你理當明白我們的憤怒,而不是嘲笑我們兇起來不像女人,而不是拿生氣的女人沒男人愛來揶揄我們。

因此,女人在性別方面的委屈,有很大的因素在於,社會不准我們選擇,而不是我們真心選擇社會所期望的生活。

所以,我們要勇敢的說:“我不要!我不喜歡!你不可以!我很生氣!”

社會的人類們,請你們尊重我們的選擇吧!如果你再嘰嘰歪歪,我就揍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空心二胡Hardiness不空心的沙龍
59會員
143內容數
個人生活|逛街|消費|旅遊|日常
2025/02/27
剛剛看到跨女強暴14歲順男的新聞,我是一點也不會幫女權團體支持反跨的。 當初我在譴責跨女受到男性暴力時,當時挺跨的女性主義者看到我這麼反順異男是非常瞧不起我的,因為她們覺得我只是「女incel」並嘲笑我吃血饅頭。 所以這波女性主義者反跨我是絕對不會站隊的。
2025/02/27
剛剛看到跨女強暴14歲順男的新聞,我是一點也不會幫女權團體支持反跨的。 當初我在譴責跨女受到男性暴力時,當時挺跨的女性主義者看到我這麼反順異男是非常瞧不起我的,因為她們覺得我只是「女incel」並嘲笑我吃血饅頭。 所以這波女性主義者反跨我是絕對不會站隊的。
2025/02/12
說起來在反跨運動形成之前,我好像是最先反跨的那批人之一,因為我被國外的跨運人士氣到過。 現在想起來,跨運的問題,並不是所有跨性別(尤其是跨女)的責任,原因是因為有些跨性別也對於跨運和誇張的同伴感到不滿。
2025/02/12
說起來在反跨運動形成之前,我好像是最先反跨的那批人之一,因為我被國外的跨運人士氣到過。 現在想起來,跨運的問題,並不是所有跨性別(尤其是跨女)的責任,原因是因為有些跨性別也對於跨運和誇張的同伴感到不滿。
2024/12/21
文章探討了女性主義者在離開運動後對A片的看法,並指出以Metoo事件為藍本的色情作品可能會引發性別刻板印象和不正確的性觀念。透過分析這類作品對社會的影響,作者強調了反思和改變的重要性,並提出性別之間的差異與理解。這是一個關於性別、文化與倫理的深刻議題,值得各方深入討論與思考。
Thumbnail
2024/12/21
文章探討了女性主義者在離開運動後對A片的看法,並指出以Metoo事件為藍本的色情作品可能會引發性別刻板印象和不正確的性觀念。透過分析這類作品對社會的影響,作者強調了反思和改變的重要性,並提出性別之間的差異與理解。這是一個關於性別、文化與倫理的深刻議題,值得各方深入討論與思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曾經被一位很敬重的男性長輩真誠地詢問,「為什麼你這麼在意性別議題?」在我揣測要怎麼給出回答的同時,卻同時充滿著困惑,這是個需要理由和前提的狀態嗎?如果生活中出現了不明所以的不舒服,沒有人做錯事,也沒有人有意,卻能感受到程度大小不一的受傷害以及被框限在更多人期待的樣貌,這不是一件很弔詭也值得探究的事嗎
Thumbnail
曾經被一位很敬重的男性長輩真誠地詢問,「為什麼你這麼在意性別議題?」在我揣測要怎麼給出回答的同時,卻同時充滿著困惑,這是個需要理由和前提的狀態嗎?如果生活中出現了不明所以的不舒服,沒有人做錯事,也沒有人有意,卻能感受到程度大小不一的受傷害以及被框限在更多人期待的樣貌,這不是一件很弔詭也值得探究的事嗎
Thumbnail
性平教育 身為一個前八大妹,這幾天紮紮實實的體認到這個社會對女性有多少惡意。重點是,它一直都有,只是我現在才體認到。 起因是我在台大經濟系政見底下的貼文,有位女性來留言表示看了他們的政見感到很不舒服。 隨即有男性回她留言:「是嗎可是我覺得很好笑啊,and move on to my life.」原話
Thumbnail
性平教育 身為一個前八大妹,這幾天紮紮實實的體認到這個社會對女性有多少惡意。重點是,它一直都有,只是我現在才體認到。 起因是我在台大經濟系政見底下的貼文,有位女性來留言表示看了他們的政見感到很不舒服。 隨即有男性回她留言:「是嗎可是我覺得很好笑啊,and move on to my life.」原話
Thumbnail
厭女的定義是除了憎恨、嫌惡女姓的態度之外,也形成男性將女性當成客體的一套機制。 本書要強調的是,厭女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更根深柢固,厭女早已滲透到我們的自我、關係與社會網路之中。 這就是為什麼可以透過看這本書瞭解這個世界在厭女情緒的蔓延下,將世界形塑成什麼樣子。
Thumbnail
厭女的定義是除了憎恨、嫌惡女姓的態度之外,也形成男性將女性當成客體的一套機制。 本書要強調的是,厭女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更根深柢固,厭女早已滲透到我們的自我、關係與社會網路之中。 這就是為什麼可以透過看這本書瞭解這個世界在厭女情緒的蔓延下,將世界形塑成什麼樣子。
Thumbnail
女性主義來到第二章節,大部分人都知道理論書中的概念是什麼,重點遂從推廣、傳播轉而開始深化及論戰,倡議者應當如何處理標語下的塗鴉、嘲諷和反轉,那未必是扭曲,而是試圖從政治正確和反政治正確的狹隘縫隙中脫逃,能在情感和論證上有精準平衡、打動大部分的心靈的完美論述
Thumbnail
女性主義來到第二章節,大部分人都知道理論書中的概念是什麼,重點遂從推廣、傳播轉而開始深化及論戰,倡議者應當如何處理標語下的塗鴉、嘲諷和反轉,那未必是扭曲,而是試圖從政治正確和反政治正確的狹隘縫隙中脫逃,能在情感和論證上有精準平衡、打動大部分的心靈的完美論述
Thumbnail
我在四年前還有跟台灣主流女權的網友交流的時候,我有加入一個討論胖女身體意識的臉書群組。其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其中有個網紅她本身就有讀性別所,並且研究胖女的肥胖歧視,所以我大概看了一下她的論文。
Thumbnail
我在四年前還有跟台灣主流女權的網友交流的時候,我有加入一個討論胖女身體意識的臉書群組。其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其中有個網紅她本身就有讀性別所,並且研究胖女的肥胖歧視,所以我大概看了一下她的論文。
Thumbnail
最近因為透過一些機緣,所以我跟台灣的一些基進派女權主義者聯絡了,而她們在看到我本人加入的時候,雖然說看起來很淡定但是其實還是有讓人感受到看到本尊的喜悅敢的。根據她們的描述,她們說,在當前自由派當道的性別圈,很難得看到有像我這麼“基”的女權倡議者,所以她們本來想拉我進圈子,但是因為
Thumbnail
最近因為透過一些機緣,所以我跟台灣的一些基進派女權主義者聯絡了,而她們在看到我本人加入的時候,雖然說看起來很淡定但是其實還是有讓人感受到看到本尊的喜悅敢的。根據她們的描述,她們說,在當前自由派當道的性別圈,很難得看到有像我這麼“基”的女權倡議者,所以她們本來想拉我進圈子,但是因為
Thumbnail
最近因為剛好適逢林奕含忌日,所以我在各大網站都會看到她的弔唁文,不過因為我之前也有提到我會在她的忌日前後揭發所謂“父權的謊言”,所以我是時候要交稿了。
Thumbnail
最近因為剛好適逢林奕含忌日,所以我在各大網站都會看到她的弔唁文,不過因為我之前也有提到我會在她的忌日前後揭發所謂“父權的謊言”,所以我是時候要交稿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