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窗邊的人影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今天要來說的這個故事,是我自己的親身經歷。

約莫十年前,女兒還一、兩歲時,我們一家三口租屋住在台北天母一個小公寓的四樓,十幾坪的空間,劃分出工作的辦公區與下班後的住宅區域。白天,我們就在前面的辦公區工作,晚上則在後方的起居室及臥房生活。那是個蠻新的公寓,乾淨又明亮,除了小了點外,住起來其實挺舒服的。

一天深夜我準備就寢,拉開臥房門經過黑暗的會議室要去浴室梳洗。就在浴室門口準備開燈時,視線的餘光感覺到辦公室前端長窗邊站著個人影。我連忙轉頭看了過去,長窗外有路燈的光線透進來,窗邊廊道有整排的半腰櫃與辦公區相隔開。那時除了半腰櫃上擺放著些書籍、盆栽、以及插在花瓶裡乾燥花的剪影外,並沒有人站在那裡,心想原來是看錯了便不以為意。

到了第二天夜裡,一樣就在我要去浴室準備開燈時,視線的餘光再度感覺到辦公室前端的長窗邊站著個人影,並且還感受到一股無助哀戚的視線朝我投射過來。我一樣迅速朝長窗的方向看去,結果除了原本櫃子上雜物該有的剪影外,剛剛看到的人影已經消失無蹤。當時心想這個公寓住了好幾年都相安無事,應該不會有什麼奇怪的事發生吧!我再度不予理會並且馬上忘記這件事情。其實我不算是個膽子特別大的人,但對於靈異的事我肯定是比較駑鈍脫線的。

到了第三天深夜,我在浴室梳洗完畢準備回臥房睡覺,出了浴室燈一關,就在我的視線晃過辦公區時,猛然就看到長窗邊真的有個人影,並且明顯感受到一股衝擊的怨念與恨意。我趕緊將視線再度回到長窗邊,人影又不見了,這次的壓迫感讓我覺得不該再將這個事情置之不理。廊道的尾端就是起居室,會不會那個人快速躲到後面的起居室呢?

起步正想過去查看時,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接著我先回到浴室內,拿個勺子裝了些水,走到廊道邊,將水澆在半腰櫃上的那個盆栽。那是一株略顯凋委的馬拉巴栗,由於馬拉巴栗並不常需要澆水,於是我常常忘記。我邊澆水邊對它說:「很抱歉!常常忘記澆水,以後不會再忘記了。」

當然隨後我還是順便查看了起居室,果然什麼都沒有。

第二天一早,我看到那株馬拉巴栗已經恢復了生機,當天的夜裡果然也沒有再看到那個人影,而且之後人影都不再出現了。很快我就將這件事忘得一乾二淨,直到很久很久以後的某個夜晚,我再度看到那個人影哀怨地站在長窗邊。

當年那株可憐的馬拉巴栗

當年那株可憐的馬拉巴栗


後記:雖然現在說來輕描淡寫,其實當初發生時,心中還是有小小的嚇了一跳!事件後想說反正它自己會提醒,所以之後我還是常常放懶沒有去澆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乙二浮想事務所
129會員
493內容數
我會在這裡發表一些我所寫的觀察閒聊、小說,以及一些關於文學、電影的心得隨筆。
乙二浮想事務所的其他內容
2025/04/09
挖到大約二十年前寫的短篇作品,現在看來實在很尬,然而是自己的產出,還是稍作整理在這裡留個紀錄。那個時期對於奇幻題材與神祕平行宇宙很感興趣,內容也許因此有點荒誕。其中對話發音為台灣中部海線的海口音,我盡力用相似音的文字描述,底下括號內配以翻譯,望請理解。
2025/04/09
挖到大約二十年前寫的短篇作品,現在看來實在很尬,然而是自己的產出,還是稍作整理在這裡留個紀錄。那個時期對於奇幻題材與神祕平行宇宙很感興趣,內容也許因此有點荒誕。其中對話發音為台灣中部海線的海口音,我盡力用相似音的文字描述,底下括號內配以翻譯,望請理解。
2024/10/24
應讀者要求,為這暖烘烘的鍛坊再次點火開爐。 太過溫暖的晨曦探進鍛坊一隅, 浴沐晨光下的桌面有著備好的朝食。 木砧板上片片切開的雜糧麵包、一盅挖了一半的藍黴起司、木碗裡清脆的萵苣、四顆半熟水波蛋、盤裡一落香脆培根、還有一碟子切片的桃太郎番茄。
2024/10/24
應讀者要求,為這暖烘烘的鍛坊再次點火開爐。 太過溫暖的晨曦探進鍛坊一隅, 浴沐晨光下的桌面有著備好的朝食。 木砧板上片片切開的雜糧麵包、一盅挖了一半的藍黴起司、木碗裡清脆的萵苣、四顆半熟水波蛋、盤裡一落香脆培根、還有一碟子切片的桃太郎番茄。
2024/10/23
叮、叮、叮、叮、叮~ 鍛坊裡一聲一聲節奏規律的叮叮響聲持續著,時而停下,然後又繼續。 就著眼前高速運轉的砂帶機,他研磨著手上的烏色刀胚。 不甚滿意的作品讓他煩躁,讓他無法專注眼前噴濺的火星。 他的思緒被前方規律的叮叮聲響不斷牽動著。 他掄著小鎚在鐵砧上一槌一槌為刀胚塑形,
2024/10/23
叮、叮、叮、叮、叮~ 鍛坊裡一聲一聲節奏規律的叮叮響聲持續著,時而停下,然後又繼續。 就著眼前高速運轉的砂帶機,他研磨著手上的烏色刀胚。 不甚滿意的作品讓他煩躁,讓他無法專注眼前噴濺的火星。 他的思緒被前方規律的叮叮聲響不斷牽動著。 他掄著小鎚在鐵砧上一槌一槌為刀胚塑形,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小的時候印象某兩年,父親友人都會邀請我們過去他們家敘舊,而我們一家也會如期去他們家裡拜訪,晚上會住個一晚,才會離開,但在去了二次後就決定不再去了,而原因也是接下來所發生的事情......
Thumbnail
小的時候印象某兩年,父親友人都會邀請我們過去他們家敘舊,而我們一家也會如期去他們家裡拜訪,晚上會住個一晚,才會離開,但在去了二次後就決定不再去了,而原因也是接下來所發生的事情......
Thumbnail
早晨,鳥鳴在窗邊吱吱作響,像是在我耳上打洞一樣,那頻率與撞擊速度讓我失去了繼續在被窩裡打滾的決心。我拿起三個月會換一次的廉價牙刷,擠著買一送一才會狠心買下的牙膏,用最小流速水量刷牙。 這間套房的價值說來只是「全新」,其他該貴的一個都沒少。如此一來我只能從生活費進行樽節措施。現在甚至練習徒步上班
Thumbnail
早晨,鳥鳴在窗邊吱吱作響,像是在我耳上打洞一樣,那頻率與撞擊速度讓我失去了繼續在被窩裡打滾的決心。我拿起三個月會換一次的廉價牙刷,擠著買一送一才會狠心買下的牙膏,用最小流速水量刷牙。 這間套房的價值說來只是「全新」,其他該貴的一個都沒少。如此一來我只能從生活費進行樽節措施。現在甚至練習徒步上班
Thumbnail
因為很毛,我無法在晚上記錄下這個故事 所以雖然想分享很久了... 終於找到時間寫下來 --- 故事是這樣的 註冊日那天 我和升學補習班的好友同學A 相約一起去外地的學校周遭看房子 房仲大姊帶我們去學校後山看房 那是個只有一層樓的套房 前院有雨遮可以停機車、曬衣服 走道盡
Thumbnail
因為很毛,我無法在晚上記錄下這個故事 所以雖然想分享很久了... 終於找到時間寫下來 --- 故事是這樣的 註冊日那天 我和升學補習班的好友同學A 相約一起去外地的學校周遭看房子 房仲大姊帶我們去學校後山看房 那是個只有一層樓的套房 前院有雨遮可以停機車、曬衣服 走道盡
Thumbnail
以上是我聽來的鬼故事,為了帶入感我將以第一人稱帶入描寫。 我剛從南部搬到台北的一間老舊套房。   這裡位置極佳,離我上班地點非常近,而且價格也非常合理,於是我毫不猶豫地簽下租約。   那個套房很簡單,有一個小客廳、一個臥室和一間浴室,最吸引我的是臥室旁的大窗戶,能讓我看到台北的夜景。
Thumbnail
以上是我聽來的鬼故事,為了帶入感我將以第一人稱帶入描寫。 我剛從南部搬到台北的一間老舊套房。   這裡位置極佳,離我上班地點非常近,而且價格也非常合理,於是我毫不猶豫地簽下租約。   那個套房很簡單,有一個小客廳、一個臥室和一間浴室,最吸引我的是臥室旁的大窗戶,能讓我看到台北的夜景。
Thumbnail
我打開門廊的燈,拉開門,是她。也許是我還沒有完全清醒,也許是她剛洗完澡,她的周身朦朦朧朧,暈著一團水汽。 她的軀體融入了周圍,與黑暗結成一張網,包裹了我。我被他們衝擊撥弄,磕磕碰碰、身不由己。 她一把把我推進了屋,順手關掉了廊燈,攜裹著院子裡被露水打濕的青草氣吻住了我的嘴。
Thumbnail
我打開門廊的燈,拉開門,是她。也許是我還沒有完全清醒,也許是她剛洗完澡,她的周身朦朦朧朧,暈著一團水汽。 她的軀體融入了周圍,與黑暗結成一張網,包裹了我。我被他們衝擊撥弄,磕磕碰碰、身不由己。 她一把把我推進了屋,順手關掉了廊燈,攜裹著院子裡被露水打濕的青草氣吻住了我的嘴。
Thumbnail
小李從國外經商回台灣,但原本固定來打掃的阿姨突然不做了,連管理員也怪怪的,直到晚上一個人在家,小李才驚覺真相...
Thumbnail
小李從國外經商回台灣,但原本固定來打掃的阿姨突然不做了,連管理員也怪怪的,直到晚上一個人在家,小李才驚覺真相...
Thumbnail
本篇為靈異恐怖小說。 我叫溫振兆,是一個在台北工作的工程師,今年32歲。事情,是發生在我國小的時候。 我老家是在台中的一棟公寓大樓,整棟大樓有四十戶左右。當年算是高級社區,由名建築師操刀設計,但缺點是隔音差,時不時會聽到隔壁的吵架聲音。 我家離國小不遠,走路不到十分鐘的距離就可以到。我爸媽對
Thumbnail
本篇為靈異恐怖小說。 我叫溫振兆,是一個在台北工作的工程師,今年32歲。事情,是發生在我國小的時候。 我老家是在台中的一棟公寓大樓,整棟大樓有四十戶左右。當年算是高級社區,由名建築師操刀設計,但缺點是隔音差,時不時會聽到隔壁的吵架聲音。 我家離國小不遠,走路不到十分鐘的距離就可以到。我爸媽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