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不是看書很快的人,對於一些不感興趣的內容甚至直接闔上書皮再也不碰,其實我不是很愛看書的人吧!但是在一次深夜,在學校圖書館的頁面中翻到這本書,心想也許就是他了,帶我暫時抽離這個一成不變的生活吧。然而,急人如我,在看到目標且近在眼前,我只想趕快開始,只看頁面顯示,不在書架上、預約2(就是短期內拿不到這本書的意思),耐不住性子,一邊祈禱一邊切到電子書的典藏搜尋,太幸運了,雖然無法借閱,但是可以線上觀看,二話不說,關了讓我心煩的程式碼頁面,拜託,讓我看看更不一樣的內容吧。
就這樣,我在半夜一點開始讀起這本令我難以置信的書,但當然不可能完全放下手邊的事,花了周末的幾個小時把書給看完。但這篇文章不是像大綱摘要那樣,一邊依著故事一邊表現我的驚訝以及難以置信,也不是像讀後心得那樣,其實我不懂讀後心得應該有的內容,因為這一直是我最不擅長的文體。但我竟然將這種類型的文章作為我的第一篇文章,也讓我更深信,當你越抗拒甚麼時,他也會在無法預料的情況下與你相見。
一直以來,我都很排斥看一些很悲,很讓人無可奈何,看完後應該要有些反思,但往往這些反思對於現況一點幫助都沒有的那種類型的書、電影。不知道我這樣說你們能不能理解我的意思?也許可以說成,我沒有自信在看了那些讓人感到無力的事物後,還能保持正向樂觀的心情告訴自己,沒事。更何況自己也常常深陷其中,我們總不能一直比可憐吧?就像今天你考試考差了,拿不到獎學金,周圍的人跟你說,你已經夠幸運了,很多人連書都念不了,某種程度上,你不會開心起來,甚至會開始感到罪惡跟矛盾,罪惡自己竟然不夠有同理心僅為了小小的考試而難過,沒有達到從小課本所教的同理心,矛盾自己難道不夠資格為這些事而難過嗎?這麼說好像有點孩子氣了,但通常我的解決方式就是放下他,下次對待人更加體貼好了。我往往忽略的一點是,放下應該具備的前提是,想通。但沒想到那天夜晚所選得這麼書,竟然就讓我走得更深更深,深得不見底,滿腦子都在想:「老天爺,可以不要再這麼可憐了嗎?怎麼可能會這麼誇張,這到底是甚麼日子?女主角才大我沒幾歲。」照這個局勢發展,這本書就是我所說的讓人想逃避,不想面對的那種,他根本不是我能力範圍內所能給予幫助的。如果你和我一樣有這種想法,那你真的應該去看看這本書,至少他在最後讓我得到一些解答。我不想在這邊打下故事的結局.或是主角說了甚麼,讓我有了這些想法。
但現在我知道,如果眼裡只看得見自己的痛苦,那再大的喜悅我也走不出來的。
應該說我想通了嗎?我想我也許一直都知道,只是不願意承認。我眼裡始終只有自己的遭遇,自己的困窘,自私得忘記給予帶來的效果。我發現自私原來有這方面的解釋。而更奇妙的是,原來在 幫助、體貼人的同時,我也治癒了我自己。我不是說我有多大愛,而是從一個利己的角度來看,當我願意重新站起來,看見外面的世界,而不再把自己關在小小的暗室裡看著那些陰影,訴說永遠無法理解的苦痛時,為人祈禱,關心,原來可以成為一把鑰匙。就像我沒辦法體會故事裡主角受盡的心理與生理的折磨,但我願意看見他,一直以來我想逃避的,可能不真正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能力,而是我眼裡只看得見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