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如何避開掠奪型期刊網羅?|學術掠奪現象系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老套的詐騙電話是多數人枯燥生活裡偶爾上演的一齣鬧劇,那些撕心裂肺的嬰孩啼哭、聽來冠冕堂皇的信用卡盜刷警告,早就無法引起話筒另一端心內產生多大的波動。按下通話結束鍵嗤之以鼻,甚至興起調笑念頭與詐騙集團一同起舞者皆有之。但總有一些人,可能因一時輕率而未明察,或是將謊言投影至自身經驗而選擇相信,最終將金錢交出,在清醒以後發現自己成了受害者。

raw-image

掠奪型期刊只為牟利罔顧學術發展的作法形同詐欺,之所以持續存在甚至變化出更多花樣,除了彰顯金錢誘惑有多龐大,也代表學者不能再輕忽學術出版的資訊素養。

| 誰會走入陷阱?

學術領域裡有研究者與出版商之間的需求-供給關係。研究者有發表研究、出版的需求,出版商向其提供服務,透過稿件審查、出版的方式完成研究者需求。OA(Open Access)的作者付費制度造就了出版商與作者之間的對價關係,掠奪型出版商抓準這項特點尋求金錢營收,成為學術市場裡令人詬病的供給者。他們的手法多變、型態多樣,任何研究者都應謹慎不使自己落入圈套,但下列幾種研究者對於出版的高度需求,卻有較高機率使自己墮入這種從一開始就不正義的需求-供給關係之中:

  • 趕著要畢業的博士生

博士生有發表論文的需求,為求通過門檻並順利畢業,有時可能操之過急將稿件誤投至掠奪型期刊。

  • 幫研究人員執行投稿程序的學生或助理

研究人員自身對於掠奪型出版狀況或許已有警覺並知道如何辨識,但較不熟悉學術生態的學生或研究助理可能因一時不察,將研究人員的稿件上傳至綁架型期刊,這些期刊可能是用刊名裡的一字之差來魚目混珠,甚或使用完全相同的刊名但是另創剽竊網址,將作者辛苦完成的稿件綁架走。

  • 有發表義務,但非持續且長期從事科研發表的作者

以生醫領域為例,比如說:醫生升等往往必須發表論文,但在醫療實務崗位服務的醫生,相較於在醫學院裡以研究與發表為主要任務的研究人員,對學術期刊生態可能較不熟悉,就比較可能誤投至掠奪型期刊。

  • 尋求跨域發表的作者

當今學術界跨領域研究深受重視與鼓勵,但不同的跨域研究對合作學者各自領域而言,可能都屬小眾,而學術論壇中既有的期刊,在主題領域上可能都不那麼適合。有些掠奪型出版商便瞄準這點,浮濫創造跨域期刊,或打著跨域多元為名號,行掠奪斂財之實。

  • 已經沒有外在壓力的資深教授或研究人員

多數人可能認為誤踩掠奪型期刊陷阱者會以新進、不熟悉學術生態的研究者為多,但資深教授或研究人員並不完全能倖免,例如,他們可能因自身對學術的熱情,接受出版商主動邀約撰稿;看到新期刊的主題是自己關心的議題,基於鼓勵新刊的心態投稿;或是在指導學生與後進的過程中,與其聯名發表,卻未明察投稿對象是否為掠奪型期刊,因而誤觸陷阱。

| 如何防範?

面對日常生活可能遭遇的詐騙,除了提高警覺,政府單位也提供反詐騙專線165供民眾諮詢。那當研究者面臨學術界的詐欺時,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誤觸陷阱?

raw-image

當研究已經進入投稿的階段,通常研究者自身已經針對文章磨合、修改多次,甚至心力交瘁心生煩躁,只願快點投出稿件,暫時喘息一下。但明明是耗費時間心血誕生的研究成果,臨到最後一刻卻反而草率結束?躁進的狀態下更需冷靜,尤其是需要注意是否有誤觸綁架型期刊的網羅。

傳統、正派的學術期刊,作者通常是在稿件獲得接受之後,才會跟期刊出版者簽署版權讓渡協議,這表示:即使作者的稿件獲得出版者接受,還是保有撤搞的權利。但對掠奪型出版商而言,稿件就是索討金錢的籌碼,作者如果在期刊網站上或投稿過程中,看到任何類似「一旦投稿或一旦稿件獲得接受,就代表作者同意將版權讓渡給期刊」,或「作者投稿就代表同意出版商得公開稿件」等語意曖昧、索取權利讓渡的字樣,就應提高警覺,仔細研究出版商的聲譽與作業流程。對於沒有任何授權說明的期刊網站,也必須好好進行背景查證。

在掠奪型期刊大行其道的世道中,以「白名單為主,黑名單為輔」的態度,應是比較好的態度。網路上有Beall’s ListStop Predatory Journals等公開可查的「黑名單」,這些擔任吹哨者的黑名單雖然不乏爭議,但目前是用來提高警戒的唯一工具。

欲確認期刊是否品質相對較佳、被學界接受程度較高,則可查檢各種白名單。例如權威資料庫的期刊收錄清單。引文資料庫如Web of Science(內含SCI、SSCI)與Scopus,或是各學科領域中長年知名的資料庫(如生醫領域的Medline或PubMed、農學領域的AGRICOLA、管理領域的ABI/Inform、教育領域的ERIC、圖資領域的LISA等),其收錄清單都是值得參考的好對象。

有些掠奪型期刊會謊稱自己收錄在上述這些資料庫,是否為真,一查便知。另外,有些期刊會謊稱自己有Impact Factor(IF值),Web of Science的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是真正公布期刊IF值的資料庫,且它只計算SCI與SSCI中期刊互引產生的IF值。因此有IF值的期刊一定會收錄在SCI與SSCI裡。如果一時無法查檢真正的JCR內容,查詢網路上公開的Web of Science Master Journal List,也不失為合理有效的權宜策略。

如果已知要投稿的期刊是OA期刊,但不知道是否是體質良好的OA期刊,可以使用DOAJ(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進行查詢,DOAJ是OA期刊的世界性的聯合目錄,它強調被收錄的OA期刊,在營運資訊與收費政策上一定要公開透明,且出版流程必須符合學術倫理。另外,由OA出版商所組成的自律協會OASPA(Open Access Scholarly Publishers Association),其網站上有協會成員名單,也可以查詢參考。

當然,最重要的是研究者自身對期刊的判斷:投稿到陌生期刊前,強烈建議作者先觀察該刊近年的出版表現,例如刊期與稿量是否穩定合理、都是什麼樣的作者在投稿、期刊編輯團隊是否知名或合理等,此外,作者更應隨機點閱幾篇已刊出的文章,用自己的學術素養來判斷該刊所登的文章品質如何,願不願意自己的研究成果與這些文章並列在一起。

上網搜尋欲投稿的期刊名稱,或許有他人提供的相關資訊或評價;透過人際管道向學界同儕打聽;亦可向圖書館諮詢,請益該期刊是否有掠奪的嫌疑。

無論在投稿前或文章版權讓渡之前,作者都可以先主動去信,詢問出版商是否必須支付任何費用、收費政策為何。

目前已知國內有多位學者誤投至掠奪型期刊,並在拒絕付費之後,被出版商威脅不付費就要控告。建議學者在對陌生的期刊進行背景查證的過程中,以及決定要投稿後,在整個投稿過程中,多利用截圖或其他方式將查證過程記錄下來。這個目的是在預防萬一還是遇到手法高竿的掠奪型出版商,來索取天價出版費並威脅之時,證明該出版商確實沒有在明顯公開處敘明出版費政策,同時自己也尚未將稿件的公開權利讓渡給出版商。學者與出版商之間的論文出版,應該是一種兩造合意的契約行為,而充分知情應是兩造合意進而締約的基本精神,所以學者面對出版商的威脅應該冷靜面對。但無論如何,一旦在投稿時將論文電子檔交付給出版商,自己就失去了控制權,目前已知有掠奪型出版商在無法收到作者費用,且作者堅持撤搞的狀況下,仍將論文公開於其網頁上,導致作者再也無法改投到其他期刊。因此,還是建議所有學者在投稿前,謹慎再謹慎。

除了上述「停看聽問記」外,也可以參考國外的Think, Check, Submit,網站透過約2分鐘的動畫,清楚簡單地提醒研究者們如何評估適合發表自己文章的期刊。科技能推陳出新,人性的貪婪也可以無限制擴張。掠奪型出版的最終目的在於錢,縱使防範措施已經堪稱完備,只要誘因存在,無法保證不會再有新的詐騙方法出現。若現有的防範機制如JCR、黑名單等工具尚未來得及更新,考驗的便是研究者自身的素養與判斷。如何提高自身對掠奪型期刊的警覺?學者的資訊素養與意識如何培養?之後將繼續向大家介紹。

參考文獻

  1. 林奇秀、賴璟毅(2014)。開放近用的陰暗面:掠奪型出版商及其問題。圖書與資訊學刊,6(2),1-21。
  2. 彭台光(2018)。商管領域掠奪型出版:學術期刊黑名單與白名單及因應建議。管理學報,35(2),241-266。
  3. 黃瀅芳(2019年7月9日)。[Master講堂]林奇秀教授專題演講紀實:別當叢林裡的小白兔,避免誤觸掠奪性期刊的網羅。取自:http://tul.blog.ntu.edu.tw/archives/2257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LIS-圖書資訊學刊的沙龍
98會員
36內容數
《圖書資訊學刊》(ISSN 1606-7509)由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出版,為同儕審查、開放取用的半年刊,刊載圖書館學、資訊科學、電腦科學、目錄學、檔案學、教學科技等相關領域之中英文學術論文。
2022/05/20
書目計量學可以廣泛地用於計算和評估主題、學科領域、學者、期刊、文章等的影響力和地位,藉此描繪出一個領域的生態;而透過這些數據,我們也能夠看出評估對象歷年來的表現變化,進而掌握未來的發展方向。
Thumbnail
2022/05/20
書目計量學可以廣泛地用於計算和評估主題、學科領域、學者、期刊、文章等的影響力和地位,藉此描繪出一個領域的生態;而透過這些數據,我們也能夠看出評估對象歷年來的表現變化,進而掌握未來的發展方向。
Thumbnail
2022/03/18
研究資料服務又稱為研究資料管理服務(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Service),是一種深入學者研究歷程的支持性服務,著重於研究資料本身的蒐集、管理與利用的議題,是環繞學者研究生命週期所有產出與使用資料的一系列工具與支援服務。
Thumbnail
2022/03/18
研究資料服務又稱為研究資料管理服務(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Service),是一種深入學者研究歷程的支持性服務,著重於研究資料本身的蒐集、管理與利用的議題,是環繞學者研究生命週期所有產出與使用資料的一系列工具與支援服務。
Thumbnail
2020/08/24
掠奪型期刊以牟利為目標,透過作者付費出版的方式來獲利。它們可能完全不審稿,或將審查標準降至極低,導致立論不佳或證據基礎薄弱的論文充斥於網際網路,也讓認真治學的研究者人人自危,不僅賠上自己苦心撰寫的研究論文,還會傷害自身的學術聲譽。
Thumbnail
2020/08/24
掠奪型期刊以牟利為目標,透過作者付費出版的方式來獲利。它們可能完全不審稿,或將審查標準降至極低,導致立論不佳或證據基礎薄弱的論文充斥於網際網路,也讓認真治學的研究者人人自危,不僅賠上自己苦心撰寫的研究論文,還會傷害自身的學術聲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代寫產業迅速增長的背景下,代寫公司和類似服務通過現代通訊工具提供快速便捷的學術作品代寫。然而,這種方便背後存在風險。代寫論文違法且可能導致學位撤銷,而代寫程式存在抄襲和低質量風險。建議學生識別合法、誠信的商家,關注價格、評價、溝通和賣家背景等要素,並避免違規行為,確保學術誠信和作業品質。
Thumbnail
在代寫產業迅速增長的背景下,代寫公司和類似服務通過現代通訊工具提供快速便捷的學術作品代寫。然而,這種方便背後存在風險。代寫論文違法且可能導致學位撤銷,而代寫程式存在抄襲和低質量風險。建議學生識別合法、誠信的商家,關注價格、評價、溝通和賣家背景等要素,並避免違規行為,確保學術誠信和作業品質。
Thumbnail
我是一個常閱讀的投資人,但自己文章寫多了,也變成「半個」作者。
Thumbnail
我是一個常閱讀的投資人,但自己文章寫多了,也變成「半個」作者。
Thumbnail
說實話,抄襲之風愈演愈烈,我一點也不意外。 因為真正有才華有創意肯努力的人不多,而這三者還得源源不絕不得停歇,確實讓人挺頭疼的,所以那些才華有限,又不肯下功夫,更不願花時間去等待成功之果開花的人受不了這種折磨,他們就選擇抄襲,剽竊別人的東西,其實和搶沒兩樣,但因為搶的不是真金白銀,是無形資產,於是他
Thumbnail
說實話,抄襲之風愈演愈烈,我一點也不意外。 因為真正有才華有創意肯努力的人不多,而這三者還得源源不絕不得停歇,確實讓人挺頭疼的,所以那些才華有限,又不肯下功夫,更不願花時間去等待成功之果開花的人受不了這種折磨,他們就選擇抄襲,剽竊別人的東西,其實和搶沒兩樣,但因為搶的不是真金白銀,是無形資產,於是他
Thumbnail
掠奪型期刊以牟利為目標,透過作者付費出版的方式來獲利。它們可能完全不審稿,或將審查標準降至極低,導致立論不佳或證據基礎薄弱的論文充斥於網際網路,也讓認真治學的研究者人人自危,不僅賠上自己苦心撰寫的研究論文,還會傷害自身的學術聲譽。
Thumbnail
掠奪型期刊以牟利為目標,透過作者付費出版的方式來獲利。它們可能完全不審稿,或將審查標準降至極低,導致立論不佳或證據基礎薄弱的論文充斥於網際網路,也讓認真治學的研究者人人自危,不僅賠上自己苦心撰寫的研究論文,還會傷害自身的學術聲譽。
Thumbnail
期刊綁架(journal hijacking)是學術詐騙的一種手法。簡單說,就是掠奪者假借真正存在的學刊名義,開設假的分身網站,魚目混珠拐走學者的投稿,並以開放取用(open access)的名義來索取出版費。
Thumbnail
期刊綁架(journal hijacking)是學術詐騙的一種手法。簡單說,就是掠奪者假借真正存在的學刊名義,開設假的分身網站,魚目混珠拐走學者的投稿,並以開放取用(open access)的名義來索取出版費。
Thumbnail
你聽過盜氣之徒嗎? 傳說中是一種在氣功界,以眼光、惡意攫取被盜者的精氣的生物,這種人不專注提煉自身的氣,也不去大自然提煉天地日月精華,卻會只透過惡意且凌厲的目光,專注地瞪著被害人,加上強烈吸取的意志,就可以使被盜者的精氣渙散、明明無所作為卻會感覺到疲累。   我沒有在真實世界中遇過,但是偶然在街頭
Thumbnail
你聽過盜氣之徒嗎? 傳說中是一種在氣功界,以眼光、惡意攫取被盜者的精氣的生物,這種人不專注提煉自身的氣,也不去大自然提煉天地日月精華,卻會只透過惡意且凌厲的目光,專注地瞪著被害人,加上強烈吸取的意志,就可以使被盜者的精氣渙散、明明無所作為卻會感覺到疲累。   我沒有在真實世界中遇過,但是偶然在街頭
Thumbnail
掠奪型期刊只為牟利罔顧學術發展的作法形同詐欺,之所以持續存在甚至變化出更多花樣,除了彰顯金錢誘惑有多龐大,也代表學者不能再輕忽學術出版的資訊素養。
Thumbnail
掠奪型期刊只為牟利罔顧學術發展的作法形同詐欺,之所以持續存在甚至變化出更多花樣,除了彰顯金錢誘惑有多龐大,也代表學者不能再輕忽學術出版的資訊素養。
Thumbnail
學術黑市傳言甚囂塵上,科研界的聲譽也因此跌到谷底,連NIH,NSFC的評閱系統都不夠嚴密,學術界對自己的信心將大為動搖,要如何說服政府和社會大眾相信其客觀公正?
Thumbnail
學術黑市傳言甚囂塵上,科研界的聲譽也因此跌到谷底,連NIH,NSFC的評閱系統都不夠嚴密,學術界對自己的信心將大為動搖,要如何說服政府和社會大眾相信其客觀公正?
Thumbnail
某些期刊瞄準學者們研究升等的壓力,透過開放近用經營模式向學者邀稿,並要求繳交論文處理費才能刊登。此類期刊以獲利為目的,不重視論文品質,也缺乏完整的同儕審查與編審流程,且通常會將刊名取得很像其他權威期刊而讓人容易誤認,這類期刊被稱為「掠奪性期刊」。
Thumbnail
某些期刊瞄準學者們研究升等的壓力,透過開放近用經營模式向學者邀稿,並要求繳交論文處理費才能刊登。此類期刊以獲利為目的,不重視論文品質,也缺乏完整的同儕審查與編審流程,且通常會將刊名取得很像其他權威期刊而讓人容易誤認,這類期刊被稱為「掠奪性期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