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ry is a growing organism.│淺談圖書館自動化系統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圖書館是許多人小時候經常光顧的地方,放學之後到圖書館寫作業順便偷看漫畫、暑假到圖書館吹免費的冷氣、聯考前到圖書館的自習室發憤苦讀,從小到大,圖書館伴隨讀者走過許多歲月,但同樣是「圖書館」,你童年時的圖書館與你父母童年時走進去的圖書館,絕對相差甚遠。

比如借還書的方式,現在借還書多由自動借還書機完成,但在民國50年代左右,借還書只能由圖書館員手動填寫還書卡。過去尋找書本的書目資料需要透過紙本小卡片,現在只要掃描貼在書上的條碼就可由電腦自動搜尋顯示。圖書館經營方式的改變源於科技的革新,當科技足以提供更好的圖書管理服務,自然就在圖書館界中吹起一股「自動化」的旋風。

│有機體的成長:圖書館自動化

所謂「圖書館自動化」,就是運用資訊科技與電腦協助館員完成圖書館的事務性工作,諸如圖書編目、書籍流通、書目查詢、期刊整理與圖書採訪,期望能節省館員完成事務性工作的時間,讓館員得以提供讀者更細緻的服務,並讓讀者可更簡便地使用圖書館。

臺灣的圖書館自動化風潮始於70年代的大學圖書館,最原始的目的是處理西文圖書的目錄與編目,隨後各大學圖書館開始自行架設或找廠商引進自動化系統,各大公共圖書館也著手建置。直到90年代,臺灣各大學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皆完成圖書館自動化,臺灣也正式進入自動化時期。如今,不僅借還書多使用自動借還書機,書目資料也都數位化,館員多會使用電腦協助自己完成工作,讀者就算不在圖書館,透過網路連線也可查詢書目、預約圖書、使用諸多圖書館服務。

raw-image

│成長中總有波折:從建置到使用

建置系統看似簡單,但就算硬體設備與技術發展成熟,只要使用者不滿意或不願使用,再完善的系統也無用武之地。

想在圖書館自動化一事取得成功,管理階層的態度正是關鍵。

在系統建置初期,管理階層就可授權館員向廠商反映的權力,讓最主要使用系統的館員直接向廠商說明、就使用層面上自動化系統應有的功能;且若館員感受到自己在系統建設過程中可參與決策制定的過程,對於建置成果也會更加滿意,並更願意投注心力在使用系統上。架設完成後,管理階層開放愈多權限給第一線使用的館員,館員就有愈多空間可以學習、熟悉甚至開發出系統的使用方式。此外,面對全新的書籍管理方式,館員最需要的是「教育訓練」,給予館員緩衝時間,使館員不至於在還未充分學會如何使用系統時,就須面對服務讀者時操作不順、挫折不斷的壓力。

會對自動化系統感到壓力的不僅是使用系統整理圖書的館員,還有因不會使用、找不到書、可能面臨焦慮情境的讀者。過去讀者最直接的找書方式就是直接詢問館員,但當自動化系統出現後,館員可能要求讀者直接使用系統找書,而讀者就可能因不會使用而感到焦慮。無論是電腦的介面與自己慣用電腦的不同、看見他人使用順利而反省自身的挫折感、或單純對電腦等科技產物感到害怕的科技焦慮,種種原因都可能使讀者不願意使用自動化系統,館員反而需要安撫讀者、衍生出更多工作,使得自動化系統無法達成「減少館員事務性工時」的目的。

raw-image

面對讀者對自動化系統的焦慮,圖書館需要培訓館員相關應對能力,館員要能夠理解讀者焦慮的主因,並協助讀者找到解決之道。圖書館也可展開對外宣傳,透過媒體宣傳、在系統中建置教學影片,讓讀者建立對自動化系統的基礎印象後,在沒有負面情緒的情況下學習使用;或者直接詢問讀者使用系統時有哪些困難、介面上該如何調整以符合使用者需求。在整個建置自動化系統並投入使用的過程中,圖書館應秉持「服務使用者」的心態調整自動化系統,以達成建置系統的最初目的──提供更好的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不是Neverland,但你可以在這裡找到彼得潘

如今自動化系統已成為圖書館的基礎服務之一,完全依賴自動化系統運營的無人圖書館技術也逐漸成熟,至此我們可以開始思考,究竟自動化系統有沒有達成它的目的,幫助館員更簡便的完成工作、拓展讀者使用圖書館的彈性、使圖書館的服務更加完整?

答案見仁見智。仍有讀者喜歡與館員面對面接觸,仍有館員需要耗費比以往還要多的工作時間學習系統的使用方式,而圖書館為了維護自動化系統,也需要維持一定的維修人力與經費,並時時精進系統的功能。但不可否認的是,自動化系統達成許多人力時代無法完成的服務,例如:讀者可透過自己的電腦查詢圖書館的書目,也可透過聯合目錄系統查詢哪些圖書館收藏你需要的書籍,或透過全國文獻傳遞服務系統申請館際互借服務,借閱其他合作圖書館的書籍;館員則可運用自動化系統一次管理更多數量的書籍,而不需要一本本的梳理圖書。

科技發展的影響無遠弗屆,就連已有上千年歷史的圖書館,也能從科技中找到自我精進的妙方。穿梭在圖書館中而受惠的讀者們,無論你是否熟悉自動借還書機的操作方式、或者你曾看過一張張手掌大的書目資料小卡,是否願意再一次走進圖書館中,體驗看看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並見證圖書館不斷成長的軌跡?

參考文獻

  1. 朱碧靜(2002)。從使用者特性、使用者參與及科技接受度探討圖書館自動化統之採用。圖書資訊學刊,17,95-121。doi: 10.6182/jlis.2002.17.095
  2. 林慶弧、鄭麗美(2000)。全國技專校院圖書館自動化現況與服務滿意度調查之研究圖書資訊學刊,15,133-155。doi: 10.6182/jlis.2000.15.133
  3. 林麗娟、鄭靜欣(1998)。圖書館自動化與讀者焦慮類型圖書與資訊學刊,25,16-23。
  4. 莊佩樺(2001)。我國大學圖書館自動化與網路化後資訊服務品質提升及相關問題之研究大學圖書館,5(2),153-181。
  5. 詹麗萍(1991)。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之規劃與實施圖書資訊學刊,7。205-225。
  6. 歐陽崇榮、范懿文(2000)。臺灣地區公共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服務之現況與展望圖書資訊學刊,15,117-148。doi: 10.6182/jlis.2013.11(2).117
  7. 蘇小鳳(2000)。參與式決策在圖書館之應用:自動化委員會成員對參與選購自動化系統代理商過程之認知圖書資訊學刊,15,117-13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LIS-圖書資訊學刊的沙龍
98會員
36內容數
《圖書資訊學刊》(ISSN 1606-7509)由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出版,為同儕審查、開放取用的半年刊,刊載圖書館學、資訊科學、電腦科學、目錄學、檔案學、教學科技等相關領域之中英文學術論文。
2022/05/20
書目計量學可以廣泛地用於計算和評估主題、學科領域、學者、期刊、文章等的影響力和地位,藉此描繪出一個領域的生態;而透過這些數據,我們也能夠看出評估對象歷年來的表現變化,進而掌握未來的發展方向。
Thumbnail
2022/05/20
書目計量學可以廣泛地用於計算和評估主題、學科領域、學者、期刊、文章等的影響力和地位,藉此描繪出一個領域的生態;而透過這些數據,我們也能夠看出評估對象歷年來的表現變化,進而掌握未來的發展方向。
Thumbnail
2022/03/18
研究資料服務又稱為研究資料管理服務(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Service),是一種深入學者研究歷程的支持性服務,著重於研究資料本身的蒐集、管理與利用的議題,是環繞學者研究生命週期所有產出與使用資料的一系列工具與支援服務。
Thumbnail
2022/03/18
研究資料服務又稱為研究資料管理服務(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Service),是一種深入學者研究歷程的支持性服務,著重於研究資料本身的蒐集、管理與利用的議題,是環繞學者研究生命週期所有產出與使用資料的一系列工具與支援服務。
Thumbnail
2020/08/24
掠奪型期刊以牟利為目標,透過作者付費出版的方式來獲利。它們可能完全不審稿,或將審查標準降至極低,導致立論不佳或證據基礎薄弱的論文充斥於網際網路,也讓認真治學的研究者人人自危,不僅賠上自己苦心撰寫的研究論文,還會傷害自身的學術聲譽。
Thumbnail
2020/08/24
掠奪型期刊以牟利為目標,透過作者付費出版的方式來獲利。它們可能完全不審稿,或將審查標準降至極低,導致立論不佳或證據基礎薄弱的論文充斥於網際網路,也讓認真治學的研究者人人自危,不僅賠上自己苦心撰寫的研究論文,還會傷害自身的學術聲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即便在資源如此便捷的現代,圖書館提供與給予的珍貴資源,是幼童的我沒有意識到的。
Thumbnail
即便在資源如此便捷的現代,圖書館提供與給予的珍貴資源,是幼童的我沒有意識到的。
Thumbnail
流通櫃台是帶動圖書館活水的來源。 妳也喜歡他嗎? 平常的累積和閱讀,讓我可以在短暫的借還書當中與讀者交流,最是開心,(可能愛聊天吧!)最重要的是對人的感興趣與熱情,流通的不只是館藏,更有情感和知識訊息的交換。 流通真正的意義 「啊!今天怎麼是妳?」妙妙一進自動門看到我就很開心打招呼。
Thumbnail
流通櫃台是帶動圖書館活水的來源。 妳也喜歡他嗎? 平常的累積和閱讀,讓我可以在短暫的借還書當中與讀者交流,最是開心,(可能愛聊天吧!)最重要的是對人的感興趣與熱情,流通的不只是館藏,更有情感和知識訊息的交換。 流通真正的意義 「啊!今天怎麼是妳?」妙妙一進自動門看到我就很開心打招呼。
Thumbnail
這不是葉佩雯,可是我真的要幫台北市圖書館拍拍手! 現代的圖書館超方便!! 寫寫現在方便的圖書館,在這個寫作平台上應該超有感。 看過幾次預約書到館後,人們方便地去取書,自己借書;之前也有過自助還書、借書,沒想到現在圖書館還可以"訂書”,你不需要找到書後,抄下書架編號後,千辛萬苦地找到書架後,發現書根本
Thumbnail
這不是葉佩雯,可是我真的要幫台北市圖書館拍拍手! 現代的圖書館超方便!! 寫寫現在方便的圖書館,在這個寫作平台上應該超有感。 看過幾次預約書到館後,人們方便地去取書,自己借書;之前也有過自助還書、借書,沒想到現在圖書館還可以"訂書”,你不需要找到書後,抄下書架編號後,千辛萬苦地找到書架後,發現書根本
Thumbnail
放學後,沒什麼錢的學生只能擠在公共圖書館,看著已經翻爛的經典名著,啃著才破不堪的老舊書刊打發時間;下班後,帶著滿腹疑問和委屈的上班族只能站在捷運的月台望著顯示車輛應到時間的電子看板發呆,這是一天之中唯一讓他能不帶任何思想閱讀的一段文字:車輛即將進站。   人們在生活中遇見疑問,打開手機呼叫出冷冰冰
Thumbnail
放學後,沒什麼錢的學生只能擠在公共圖書館,看著已經翻爛的經典名著,啃著才破不堪的老舊書刊打發時間;下班後,帶著滿腹疑問和委屈的上班族只能站在捷運的月台望著顯示車輛應到時間的電子看板發呆,這是一天之中唯一讓他能不帶任何思想閱讀的一段文字:車輛即將進站。   人們在生活中遇見疑問,打開手機呼叫出冷冰冰
Thumbnail
臺灣的圖書館自動化風潮始於70年代的大學圖書館,最原始的目的是處理西文圖書的目錄與編目,隨後各大學圖書館開始自行架設或找廠商引進自動化系統,各大公共圖書館也著手建置。直到90年代,臺灣各大學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皆完成圖書館自動化,臺灣也正式進入自動化時期。
Thumbnail
臺灣的圖書館自動化風潮始於70年代的大學圖書館,最原始的目的是處理西文圖書的目錄與編目,隨後各大學圖書館開始自行架設或找廠商引進自動化系統,各大公共圖書館也著手建置。直到90年代,臺灣各大學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皆完成圖書館自動化,臺灣也正式進入自動化時期。
Thumbnail
圖書館藏有上千萬本書,想找到自己心目中的那一本並不容易,更多時候可能面臨「我有問題,但我不知道哪一本書可以回答我」的困擾。其實,圖書館收藏圖書不僅以保存知識為目的,更重要的是給予讀者資訊與解答。
Thumbnail
圖書館藏有上千萬本書,想找到自己心目中的那一本並不容易,更多時候可能面臨「我有問題,但我不知道哪一本書可以回答我」的困擾。其實,圖書館收藏圖書不僅以保存知識為目的,更重要的是給予讀者資訊與解答。
Thumbnail
如今當人們有資訊需求,使用網路與搜尋引擎的機率遠大過前往圖書館。而圖書館的價值何在、有了Google是否還需要圖書館等質疑,在行動裝置普及以來,便不曾停過...
Thumbnail
如今當人們有資訊需求,使用網路與搜尋引擎的機率遠大過前往圖書館。而圖書館的價值何在、有了Google是否還需要圖書館等質疑,在行動裝置普及以來,便不曾停過...
Thumbnail
走進圖書館,第一個映入你眼簾的是層層堆疊、數也數不清的無數書本,還是坐在櫃檯之後、穿梭在書架之間、骨碌碌地推著推車、忙碌不停的館員身影?圖書館主要的目的是提供圖書資訊服務給任何走進圖書館的人,而這所有的服務,都需要館員在書架背後的努力。
Thumbnail
走進圖書館,第一個映入你眼簾的是層層堆疊、數也數不清的無數書本,還是坐在櫃檯之後、穿梭在書架之間、骨碌碌地推著推車、忙碌不停的館員身影?圖書館主要的目的是提供圖書資訊服務給任何走進圖書館的人,而這所有的服務,都需要館員在書架背後的努力。
Thumbnail
當想要看書時,你如何得到你的書?是到博客來輸入書名搜尋?或者去住家附近的金石堂大海撈針?除了從快要吃土的錢包中搜刮出兩三百塊,帶回一本嶄新的書籍,你還有一個免費且簡單的作法──借閱公共圖書館的館藏。
Thumbnail
當想要看書時,你如何得到你的書?是到博客來輸入書名搜尋?或者去住家附近的金石堂大海撈針?除了從快要吃土的錢包中搜刮出兩三百塊,帶回一本嶄新的書籍,你還有一個免費且簡單的作法──借閱公共圖書館的館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