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細亞的孤兒,進行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終於把這本《亞細亞的孤兒》看完了,果然惆悵滿腹,百感交集。

吳濁流此書起稿於 1943 年 太平洋戰爭升溫之際,脫稿於 1945 年終戰前夕。背景是日治時期的台灣,道盡了數十年來殖民地人民面對宗主國、血統國以及本土意識下的百般臉孔。在那個時空環境下書寫這樣一個自省的故事,想當然耳連出版都絕無可能。

正式印行要等到台灣光復一年多後,只是沒想到,因為羅大佑 1983 年的同名歌曲,這個名詞「亞細亞的孤兒」,竟然又承載了退出聯合國後的台灣、白色恐怖時期、89 年爭民主的中國人,泰緬邊境孤軍,甚至越戰兵燹下的越南人民等等諸多意象。日本人、國民黨政府、中國共產黨政府接二連三審批、查禁,不論書或是歌曲,都有著宛如台灣人顛頗趔趄歷史般的運命。尤其最近疫情又再度凸顯台灣在國際上的孤絕,更叫人不勝欷歔。

多少人在追尋那解不開的問題
多少人在深夜裡無奈地嘆息

煙波浩淼的時間之河啊,你什麼時候才願意讓台灣人苦盡甘來、走出自己的路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白的窩的沙龍
71會員
258內容數
2015 年夏末,台灣最知名的披頭四達人馬世芳連續第三年帶團去英國,走訪披頭四相關景點,可謂道道地地難得的搖滾樂進香團。我看了兩年,也盼了兩年,終於在這年初下定決心去報名,圓我身為披頭四粉絲的一個大夢。
小白的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一個月內連看五本!
Thumbnail
2025/04/28
一個月內連看五本!
Thumbnail
2025/04/18
我敢說少了我們,世界會相當美好。
Thumbnail
2025/04/18
我敢說少了我們,世界會相當美好。
Thumbnail
2025/03/19
2025/03/19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本書是關於中日抗戰的歷史書籍,描寫了當時的場景和家庭失散的故事,充滿了生動的例子。作者深刻地描述了那個年代的情感和家庭失散的痛苦。
Thumbnail
這本書是關於中日抗戰的歷史書籍,描寫了當時的場景和家庭失散的故事,充滿了生動的例子。作者深刻地描述了那個年代的情感和家庭失散的痛苦。
Thumbnail
這是描述臺灣日治時代青春、愛恨與戰爭的記憶傷痕的故事,講述了主角之一依江在戰爭時期的生存和愛情故事,展現了那個時代的人的宿命和身分認同的痛苦。
Thumbnail
這是描述臺灣日治時代青春、愛恨與戰爭的記憶傷痕的故事,講述了主角之一依江在戰爭時期的生存和愛情故事,展現了那個時代的人的宿命和身分認同的痛苦。
Thumbnail
有幸參加到此次台北書展的講座,是由此書作者班與唐和作家朱宥勳一同討論這本書。講座的標題是以書中很重要的故事轉折,也是發生在台灣史上相當慘痛的悲劇——二二八事件作為核心,要和讀者探討的是如果自己身處二二八事件發生的時空背景,會如何逃亡呢?我覺得這個概念很有趣,從未想過這種假設問題的我,也對這本書產
Thumbnail
有幸參加到此次台北書展的講座,是由此書作者班與唐和作家朱宥勳一同討論這本書。講座的標題是以書中很重要的故事轉折,也是發生在台灣史上相當慘痛的悲劇——二二八事件作為核心,要和讀者探討的是如果自己身處二二八事件發生的時空背景,會如何逃亡呢?我覺得這個概念很有趣,從未想過這種假設問題的我,也對這本書產
Thumbnail
司馬遼太郎出生於 1923 年,橫跨過日本殖民台灣的時期以及二戰期間;作為那個年代的日本人,他對台灣的心境很複雜、且懷有鄉愁——此一作品便是 1993 年時他造訪台灣、於1995 年出版的成果。
Thumbnail
司馬遼太郎出生於 1923 年,橫跨過日本殖民台灣的時期以及二戰期間;作為那個年代的日本人,他對台灣的心境很複雜、且懷有鄉愁——此一作品便是 1993 年時他造訪台灣、於1995 年出版的成果。
Thumbnail
《發現台灣》打開歷史•走出未來(一六二0~一九四五)上、下冊 📝整理書櫃的時候,翻出了這二冊書,即使過了三十年,依然是值得收藏的作品。 為什麼要回頭看看呢?(為什麼要讀歷史呢?) 就像我們人生的經歷一樣,不同的時段,或許會有不同的體悟,這個時候再回過頭看,就能發現當時沒有覺察到的,可以對照和理解「
Thumbnail
《發現台灣》打開歷史•走出未來(一六二0~一九四五)上、下冊 📝整理書櫃的時候,翻出了這二冊書,即使過了三十年,依然是值得收藏的作品。 為什麼要回頭看看呢?(為什麼要讀歷史呢?) 就像我們人生的經歷一樣,不同的時段,或許會有不同的體悟,這個時候再回過頭看,就能發現當時沒有覺察到的,可以對照和理解「
Thumbnail
入場時影廳裡四個步閥襤褸的老人家,互相攙扶走入片場,大概在繁華嘈雜西門的電影院實為少見。 是否電影裡的葉石濤與那群老人家是否是同時代的呢? 是否當年曾深受葉石濤為台灣文學的付出,而深受鼓勵創作文學呢?
Thumbnail
入場時影廳裡四個步閥襤褸的老人家,互相攙扶走入片場,大概在繁華嘈雜西門的電影院實為少見。 是否電影裡的葉石濤與那群老人家是否是同時代的呢? 是否當年曾深受葉石濤為台灣文學的付出,而深受鼓勵創作文學呢?
Thumbnail
如果問你台灣的小說家有誰,你能說出幾個呢?這本《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聚焦於戒嚴時代,談談這些你可能聽過卻不甚熟悉的台灣作家們。
Thumbnail
如果問你台灣的小說家有誰,你能說出幾個呢?這本《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聚焦於戒嚴時代,談談這些你可能聽過卻不甚熟悉的台灣作家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