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做愛 做做菜 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每當和女人溫存完,我都會做一道菜,然後一起享用。

至今為止,都沒有人拒絕過。

我住在薄扶林村。

看清楚,是薄扶林村,不是薄扶林。

薄扶林豪宅林立,不知多少明星富豪和中産,隠身其中。

而薄扶林村呢?

嗯,如果你知道這條村子,就知道它是多麼畸形:村子依山而建,房子七歪八扭,任意地擁擠著,鐵皮的、木建的、石建的,櫛鱗比次,破落斑瓓,各家各戶的天線橫七堅八地指向四面八方,老墻舊門影影綽綽,總是柳暗花明地生出一條條窄巷來,蛛網一般錯綜複雜,一副有進無出的樣子,將外人嚇得不敢越雷池半步。

你若鼓起勇氣踏進這些小巷,便發現這村子多麼沒規沒矩:三隻腿的椅子墊著磚石屹立不倒,路邊供著小小的觀音或土地,姿意生長的盆栽從花盆爬到地面,再伸到墻上,最後又垂下來打著千秋,七長八短的晾衣竿,推搡著橫空出世,石棉瓦上、大樹下,放著水電費單和信件,那是郵差和村民之間獨特的溝通模式,完全無法探究是怎樣達成的……

薄扶林村的畸形,不止源自畸形的村貌,還源於它的歷史。

這塊風水寶地,背山面海,分明貧民區,卻與一眾豪宅分庭抗禮,雄糾糾氣昂昂地座落摩天大樓和高當學府間,半個世紀來不少發展商不斷地打主意,最終都灰溜溜地無功而返。

主要原因,是不少村民手握著清朝就有的地契。據說村子有二千年的歷史。村裏的李靈仙廟和中秋舞火龍的傳統,便是最好的證明。

然而村子大部分的人口,卻是因戰後的難民潮形成。

我的祖父,便是在那時隨著偷渡大軍,從深圳河北潜入香港,輾轉來到這片牧場。是的,當時牛奶公司在這裏養牛養豬,還建了員工宿舍,那宿舍現在仍空置。

難民們占地建屋,用木板和鐵皮,一手一腳地搭建起臨時居所。漸漸地,牛奶公司不再蓄牧,牧場的豬欄牛舍,成了寮屋。八十年代,英政府為了管理非法移民和建築,對竂屋進行登記。占用官地的寮屋政府不收,但占用者不得轉售出租轉讓,若要維修,也需要向政府申請。

大家當時都沒有想過在這種環境長住,畢竟是不及格的建築,漏雨、水淹是家常便飯。但我家,一住就住了三代,直到最近哥嫂買了樓,把父母也接去住了。

那新樓,兩房一廳四百尺,叫價六百多萬,全家的辛苦儲蓄,一下清空。

我極之反對,認為世上實在沒有比這更笨更不劃算的事了。那錢,掉海還能聽到一聲響。

但現在,卻傾家蕩産地買了個連放基本家具也要斤斤計較的蝸居。

家人對我的見解嗤之以鼻。中國人,總是買樓是王道,再不劃算,磚頭還是磚頭,比礸石更值得投資。

本來是想把這屋子出租,幫補一下,但我實在不想和他們擠在那豆腐乾一樣大的地方,便要求留下,反正租客給多少我給多少,權當向家人租房子。

拜託,薄扶林村今時不同往日了,比起那些只够放一張床的龍床盤、出入都要穿過廁所的劏房,這些不及格的居所,這些寒酸寮屋,搖身一變成了豪宅。

朋友無不艷羡:“啊,你倒好,有那麼大的陽臺。”

”為甚麼不養狗呢?”

“不啦。”

“種花多好。”

“我可是連長春藤也種死的人。”

何況,要看花也不用自己種,鄰居是甚麼人我沒見過,可是他家的勒杜鵑卻探頭探腦地,跑到我的陽臺來妖冶。

人家種花我享受,這種小确幸,全宇宙只有我擁有。

我就這樣,獨佔兩層房子,過起閒雲野鶴般的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蕭彌的沙龍
2會員
20內容數
每個名字都有獨特的意義,每對情侶都有動人的故事,你或你們是否想過,把名字變成一首詩,讓它成為你們獨特的回憶!
蕭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6/04
我們的年輕人,緊記六四教訓,時刻警剔,不敢妄為、不敢迷失、不落圈套,以致為世人嘲笑:走走坐坐就像得到民主。他們不知道,我們的年輕人有多愛香港,不想輕易毀壞它,我們知道,要打要殺都容易,只是,香港百年基業其實很脆弱,一旦催毀,將立即崩塌。所以,2014年的夏天,年青人努力證明,香港人配得上民主。
Thumbnail
2020/06/04
我們的年輕人,緊記六四教訓,時刻警剔,不敢妄為、不敢迷失、不落圈套,以致為世人嘲笑:走走坐坐就像得到民主。他們不知道,我們的年輕人有多愛香港,不想輕易毀壞它,我們知道,要打要殺都容易,只是,香港百年基業其實很脆弱,一旦催毀,將立即崩塌。所以,2014年的夏天,年青人努力證明,香港人配得上民主。
Thumbnail
2020/05/19
人呢,生下來就注定一切啦,你沒做畫家的命,怎麼努力也沒用的。
Thumbnail
2020/05/19
人呢,生下來就注定一切啦,你沒做畫家的命,怎麼努力也沒用的。
Thumbnail
2020/05/17
女神曾說:”女人呢,不一定喜歡好男人,但一定喜歡壞男人為自己變好。” 一語中的。 但其實也不是要壞男人變好,而且變得只對她好。女人都是虛榮的,沒有甚麼比暴君做她的小綿羊更值得虛榮。
Thumbnail
2020/05/17
女神曾說:”女人呢,不一定喜歡好男人,但一定喜歡壞男人為自己變好。” 一語中的。 但其實也不是要壞男人變好,而且變得只對她好。女人都是虛榮的,沒有甚麼比暴君做她的小綿羊更值得虛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路上總喜歡亂瞄街上的老屋顏(好孩子不要學,要專心看路) 在雲林鄉下的好處是路上車比較少,但三寶仍是很多,可以欣賞下路邊可見的老屋風景。 這次剛好亂騎亂晃撇見這棟殘破的老屋,不曉得背後的歷史,但從高度與面寬來看應該是大戶人家,可能受開闢道路還是其他因素才留下這間。 屋脊已經斷層兩節,與山牆面的接處也
Thumbnail
在路上總喜歡亂瞄街上的老屋顏(好孩子不要學,要專心看路) 在雲林鄉下的好處是路上車比較少,但三寶仍是很多,可以欣賞下路邊可見的老屋風景。 這次剛好亂騎亂晃撇見這棟殘破的老屋,不曉得背後的歷史,但從高度與面寬來看應該是大戶人家,可能受開闢道路還是其他因素才留下這間。 屋脊已經斷層兩節,與山牆面的接處也
Thumbnail
到了新房間比先前的房間乾淨清爽多,至少沒有更多溼霉味,大樓位在村莊中心因此住戶很多。熙攘人群的聲音使我焦躁,嘴雜又沒內涵,壓抑衝動想一次讓全部的人閉嘴……
Thumbnail
到了新房間比先前的房間乾淨清爽多,至少沒有更多溼霉味,大樓位在村莊中心因此住戶很多。熙攘人群的聲音使我焦躁,嘴雜又沒內涵,壓抑衝動想一次讓全部的人閉嘴……
Thumbnail
向來很愛鑽街走巷,在巷弄裡沾染生活氣息。在住家附近如此,在陌生城市如此,回到老家更是如此。 老家位在以農業為經濟重心的小鎮,任憑時代潮流飛快沖刷,始終保留著務農生活的質樸風貌。 說也奇怪,明明貫穿鎮中心的縱貫路有南來北往車輛川流不息,但離了這條幹道,整個小鎮就寧靜得宛如時光暫停。 附近的房宅偶有改建
Thumbnail
向來很愛鑽街走巷,在巷弄裡沾染生活氣息。在住家附近如此,在陌生城市如此,回到老家更是如此。 老家位在以農業為經濟重心的小鎮,任憑時代潮流飛快沖刷,始終保留著務農生活的質樸風貌。 說也奇怪,明明貫穿鎮中心的縱貫路有南來北往車輛川流不息,但離了這條幹道,整個小鎮就寧靜得宛如時光暫停。 附近的房宅偶有改建
Thumbnail
寫在前面: 看到Angela在馬特市的徵文活動,讓我聯想到顏回,還有流浪漢,也許他們才是真正的環保人士(?),畢竟他們因經濟的問題,對物質的慾望就相對低一點,進而轉向內心的冥想或者異想,在某方來說,我和他們挺相似的。 自己從小生長在鄉村,在讀幼兒園時,是住在村裡老舊的三合院內,因為在村莊大廟的旁邊,
Thumbnail
寫在前面: 看到Angela在馬特市的徵文活動,讓我聯想到顏回,還有流浪漢,也許他們才是真正的環保人士(?),畢竟他們因經濟的問題,對物質的慾望就相對低一點,進而轉向內心的冥想或者異想,在某方來說,我和他們挺相似的。 自己從小生長在鄉村,在讀幼兒園時,是住在村裡老舊的三合院內,因為在村莊大廟的旁邊,
Thumbnail
老家坐落在中部縣市,是個從市中心需要搭將近兩個小時客運才會到的小鄉鎮。兒時的長假幾乎都在這裡度過,跟著祖父母從北部搭上客運,晃悠悠地、曲曲折折的小路引領我們回到這裡,回到無憂無慮的童年歲月,都在這間老房子。 沿著擴建的大馬路,一眼就可以在翠綠的稻田所編織的地平線上看見那幢三合院。
Thumbnail
老家坐落在中部縣市,是個從市中心需要搭將近兩個小時客運才會到的小鄉鎮。兒時的長假幾乎都在這裡度過,跟著祖父母從北部搭上客運,晃悠悠地、曲曲折折的小路引領我們回到這裡,回到無憂無慮的童年歲月,都在這間老房子。 沿著擴建的大馬路,一眼就可以在翠綠的稻田所編織的地平線上看見那幢三合院。
Thumbnail
喜歡上走路是來雲林之後的事了。 每到假日總會走路到咖啡館備課,路上會經過一間座落在水族館旁的小小民宅,因為它的地基比旁邊的房子矮上許多,所以格外的顯目,經過的時候總會多看它兩眼。不過,矮矮的地基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呢? 故事存在腳下的每一吋土地上,一起走進有故事的風景裡吧。
Thumbnail
喜歡上走路是來雲林之後的事了。 每到假日總會走路到咖啡館備課,路上會經過一間座落在水族館旁的小小民宅,因為它的地基比旁邊的房子矮上許多,所以格外的顯目,經過的時候總會多看它兩眼。不過,矮矮的地基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呢? 故事存在腳下的每一吋土地上,一起走進有故事的風景裡吧。
Thumbnail
時移變遷,時間帶走,也鞏固。滄桑的傷痕累累,綠苔橫生,樑柱蝕壞,人不在了,止不住互相引動的連環崩塌,縫隙裂的可以透光的時候,他們決心來修復僅剩搖晃骨架的老屋,就像在起風時低身穿過殘骸走進屋裡,在屋簷牆面重新砌建起來之前,先為它擋雨。
Thumbnail
時移變遷,時間帶走,也鞏固。滄桑的傷痕累累,綠苔橫生,樑柱蝕壞,人不在了,止不住互相引動的連環崩塌,縫隙裂的可以透光的時候,他們決心來修復僅剩搖晃骨架的老屋,就像在起風時低身穿過殘骸走進屋裡,在屋簷牆面重新砌建起來之前,先為它擋雨。
Thumbnail
如果你知道這條村子,就知道它是多麼畸形:村子依山而建,房子七歪八扭,任意地擁擠著,鐵皮的、木建的、石建的,櫛鱗比次,破落斑瓓,各家各戶的天線橫七堅八地指向四面八方,老墻舊門影影綽綽,總是柳暗花明地生出一條條窄巷來,蛛網一般錯綜複雜,一副有進無出的樣子,將外人嚇得不敢越雷池半步。
Thumbnail
如果你知道這條村子,就知道它是多麼畸形:村子依山而建,房子七歪八扭,任意地擁擠著,鐵皮的、木建的、石建的,櫛鱗比次,破落斑瓓,各家各戶的天線橫七堅八地指向四面八方,老墻舊門影影綽綽,總是柳暗花明地生出一條條窄巷來,蛛網一般錯綜複雜,一副有進無出的樣子,將外人嚇得不敢越雷池半步。
Thumbnail
遷入第一個農舍時,第一張餐桌放在漂流木涼亭下,廚房在農舍左側廂房,下雨天在廚房裡,天晴在涼亭下,黃昏後在庭院露天用餐,燒堆柴火,仰望滿天星斗。當時做菜隨興隨意,有什麼做什麼,冰箱隨時冰些食材,朋友來訪先來電話,路上帶些魚、肉、紅酒、高梁、威士忌……等。即興餐會每週一、二次,隱居山林兩、三年後,,
Thumbnail
遷入第一個農舍時,第一張餐桌放在漂流木涼亭下,廚房在農舍左側廂房,下雨天在廚房裡,天晴在涼亭下,黃昏後在庭院露天用餐,燒堆柴火,仰望滿天星斗。當時做菜隨興隨意,有什麼做什麼,冰箱隨時冰些食材,朋友來訪先來電話,路上帶些魚、肉、紅酒、高梁、威士忌……等。即興餐會每週一、二次,隱居山林兩、三年後,,
Thumbnail
前幾次搬家,只是一次又一次搬著家當,對著房東仰望;後兩次搬家,才感覺是搬到幸福路上, 幸福,是一段有個家的旅途。 我的家住過八間房子,這是我的故事,我的旅途。
Thumbnail
前幾次搬家,只是一次又一次搬著家當,對著房東仰望;後兩次搬家,才感覺是搬到幸福路上, 幸福,是一段有個家的旅途。 我的家住過八間房子,這是我的故事,我的旅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