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網路公審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首先,身為一個公眾人物,本來就沒有形象好就猛表揚你,形象破滅卻放過你這件事,既然是一個公眾人物,一舉一動自然會被放大。
某醫師發了一篇完全從非常善良的觀點出發的文章,但不太善良的本人好難理解那個世界。我想他要強調的是「媒體不要過度宣揚前任以網路攻擊前任這件事」,但是他的用詞沒有到很恰當,因此被誤解了原文的美意。
網路公審本身不是好事,但我能理解一個公眾人物為什麼想把一個藏了九年的祕密公諸於世,大概是被逼到絕境吧?想為這件事劃下句點了吧。
如果講出來可以避免下個受害者為什麼不講?
散播了這些只有他體驗過的事實對他有什麼好處?
難道他po了渣男就會變好情人回到他身邊?
難道他po了就能獲取全世界的憐憫之心?

不會,對他一點好處都沒有。
也不是要討什麼公道吧,純粹想對得起自己。
九年的青春,怎麼討?

我想,教導孩子不要蓄意網路攻擊前任情人是對的,教導孩子分手後要理性不要人身攻擊對方是對的,教導孩子要擁有正確和平的感情觀是對的。但讓提早讓孩子了解世界並非只有善良的一面,也是必要的,不是嗎?

我不認為他在報復,事實證明了,普世價值這件事是可以拿出來討論的。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網路論戰污名化下重新省視關於伊維菌素的一些研究,兼回應王明鉅醫師 王明鉅醫師九月十二日在臉書發表長文,記錄他遠端採訪印度北方邦具代表性的醫師,談他們用伊維菌素「老藥新用」防疫的成功經驗。今年四月,因為Delta變種病毒肆虐,印度一度成為人間地獄,但四月底開始,印度各項數據快速改善,五月中台灣疫情爆發時,印度許多地方已經開放喝咖啡。許多人好奇印度到底是做對了什麼事
Thumbnail
avatar
陳豐偉
2021-09-15
關於14000公里單車回家路!這篇心得,很想寫,但拖了很久看完,所以又回頭重看,花了更多時間 (除了書厚外,我期間因工作分心多看了好幾本其他書) 靠近3月底的某一天,去公司找其他同事面交了書。 (嗯,現在都快7月底啦) 哈!先聲明,非業配,書是在集資階段,就購買囉! 書,本尊 #14000公里單車回家路(書名) 一本超像
Thumbnail
avatar
凱西旅開心旅
2021-07-25
【暢憂文學館】對付奧客的最好方法 ── 網路公審? 由於個人是做電話客服的,所以每天會遇到的客人五花八門,但最近這幾年似乎有一個不是很讓人開心的趨勢,那就是奧客越來越多,這個越來越多不僅僅是數量上的增加,更是種類的多樣化。 說真的,每天面對這些不理智的人類,常常弄得自己心煩意亂,甚至無意間把自己的黑暗人格端上檯面,我心裡就想: 難道我們就只能被動得應
Thumbnail
avatar
喃喃字嶼
2021-01-25
撩人心|網路公審前男(女)友到底行不行?反對公審,不代表周揚青是錯的。支持公審,不代表周揚青是對的。甚至反對或支持的決定,其實也是因地制宜的。畢竟行使「公審」不是周揚青的專利, 我們討論的不只是豬揚的事情,而是擴及了這個社會,適不適合普遍的泛用公審這個行為。
Thumbnail
avatar
呂明熹Jessie(言酒)
2020-04-30
當網路公審成為可接受手段,我們究竟傷害了誰?當網路公審成為一種可以接受的手段,它會發生在一個40歲、濫用權勢的男人身上,也會發生在一個22歲、不經世故的女孩身上;一個有錢又有人際關係支持的成功藝人,在網路公審後,即使演藝事業受到傷害,還是可以繼續優渥的人生,但一個沒錢又缺乏被理解機會的小模,可能從此無法振作,乃至於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Thumbnail
avatar
林艾德
2020-04-27
關於網路平台上的創作我渴望作品被看見,但我更渴望保持創作的本質與初衷。 獨特性在這個世代被不斷的放大。每個人都迫切的渴望被理解、被注目。孤獨的感覺就顯得更加強烈。 在講究獨特性;成為自己時,網路社交變成一種標籤......
Thumbnail
avatar
傑克啊傑克
2020-04-19
關於(網路)交友雖然我這方面的經驗不多,但我並不覺得網路交友一定是壞事。 人們都說「知人知面不知心」,社會新聞不是常常看到當某人犯了事記者訪問的鄰居都說,「他是好人啊,平常對人很和善啊」等等。
avatar
Macallan 18Y
2018-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