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大人What are you doing ──《媽咪去上班》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入學季必推!一個看似疏離的主題,如何與孩子的心起共鳴,且讓孩子安心呢?

如果家中有幼兒準備上幼兒園,無論是父母親或是孩子,勢必得面臨一場正視成長、獨立與分離的課題,其中有不安、有未知。似懂非懂的孩子要紓解壓力,「了解」,或為首要之務!這本書我想非常適合這種情境的你。

raw-image

孩子認識你嗎?

自孩子出生以來,母親在孩子面前可能自動切換為顯示哺育、食物供給者、遊戲、行為指導等形象,大人世界的生事花絮我們總以為太過艱深而吝於向孩子說明。然而,孩子雪亮圓睜的大眼看得可仔細了,尤其若是帶職媽咪,有一部份藏不住的你,孩子與心智並增的好奇心,隨時準備一探究竟:媽咪在做什麼?什麼是工作?這樣難以一語蔽之的話題,若能有一本好書引導媽咪也引導孩子了解,那該有多好!但,繪本是孩子的主場,不少父母色在故事情節中無論是遲到早退,還是僅僅首尾呼應彷彿打卡上下班,作者無不想盡各種方法讓父母親的干擾降到最低,畢竟孩子展開冒險時總不能有碎念又緊張的媽媽在身旁,媽媽還是去生病啦、買菜啦、出遠門啦啦啦。一個以媽咪為題的故事,如何在其中向孩子展示父母的事,卻又不失平衡、巧妙的將焦點帶回孩子身上呢?。

首先,作者以母親與孩子說byebye的分水嶺──幼稚園為場景,破題點出:媽咪要去上班了!媽咪再見!嗚嗚,準備要就學、對幼稚園充滿好奇又丟不掉擔心的孩子內心可能揪了一下。接著,翻開下頁,作者在結構上以分鏡對照的方式來呈現:左書頁為正在上班的媽咪;右書頁則為在幼稚園上課的孩子。

raw-image

給孩子安心的感覺

第一位母親是娜迪雅小朋友的媽媽,她是一位學生。不知道作者有沒有刻意安排,第一位媽媽的身分,似乎在安定小朋友的心,媽咪和你一樣,都在上學呦!插圖顯示出娜迪亞的媽媽學的是建築,畫著工程圖、架構著模型。那麼,右書頁中在幼稚園中上學的娜迪亞在做什麼呢?娜迪亞用水彩為媽媽畫了一張圖,並且和好朋友傑克花了好久的時間,用積木蓋了一座城市!書頁翻開兩頁,你是否也感到驚奇呢?孩子能在其中得到好多訊息,媽媽說byebye之後,去了學校,而我在幼稚園可以畫畫、交朋友、玩積木。看似疏離的母親職業也連結著孩子的行為,一面點出父母親對孩子的影響,一面你也可以感受到對孩子的重視:在家中,孩子是否總學著你拿著奶瓶餵食玩偶、不亦樂乎的扮家家酒煮出一整桌菜,大包小包提著袋子籃子購物?你可能以為那些都是遊戲。不,我的孩子曾經義正嚴詞的告訴我,她在工作。我們時有耳聞,孩子大了,功課成為孩子唯一要務,作業考試優於收拾玩具、整理家務,好像除了功課以外無所謂正事。然而,在這裡,作者像我們顯示了一種心態:孩子這些遊戲般的事情,都和大人職業一樣比重,在孩子學習與成長的歷程中,可是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呢!

第二位母親是羅倫斯的媽媽,她是一名咖啡館服務生。右書頁的羅倫斯正和朋友喬琪在沙坑玩,做出許多沙子蛋糕和沙子餅乾。值得一提的是左頁插圖中的媽咪,端著點心餐盤時被小狗狗繩子絆了一跤,甜點都要撒滿地了!誰說大人總是高高在上又完美呢?作者接二連三的介紹了幼稚園班上每一位孩子的母親職業:有護理師、全職媽媽、市政府員工、園藝師、櫃台接待人員、服飾店老闆、商業上班族、最後則是老師。右書頁的孩子們對應著媽咪的工作,玩沙坑、盪鞦韆、在娃娃角落照顧玩偶、和朋友一起聽音樂和故事、清洗玩偶、玩泥巴,並且照著作息吃午餐、午休,並繼續活動為蔬菜澆水、做美勞、幫老師切蘋果準備下午點心、收拾玩具,最後準備放學回家。作者巧妙而完整的像孩子展示了幼稚園的生活作息、可以從事的活動、許多同儕朋友。每個人的媽咪都去上班了,分別做不同的事情,而小小孩,也有那麼多那麼重要的事情可以忙呢!我想,這樣充分的訊息,能大大減輕孩子對幼稚園的恐懼,從「分離」轉移到更多有趣的事情上。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最後,媽媽們來接孩子回家,這是很完美的結局呢!給予孩子完整而明確的輪廓:我知道媽媽在做什麼、每個小朋友的媽媽都有自己的職業,我也有我的任務,就跟大人一樣,而且,時間到了,媽媽就會來接我回家!是不是很棒呢?

raw-image

溫馨親切的畫風與細膩圖騰

繪者掌握了不同的象徵性物品來顯示媽媽的職業,孩子不僅能指認物品與職業的關係,也能仔細觀察不同職業媽咪的樣貌與氣質。此外,繪者使用輕水彩與色鉛筆筆觸複合不同媒材的圖騰剪貼,色調溫馨柔和,圖騰細膩多變,可以細細欣賞每個角色的服裝、玩具物品的紋理。無形中也培養孩子的美感呦!

結語

由衷佩服作者在情節與結構上的匠心,在其中開拓孩子的見識、尊重並肯定孩子的作為,同時也給足孩子約定的安心感。毫無說教口吻與道理直銷卻效果滿分,配上可愛溫馨、美感兼具的畫風,堪稱十分完美的繪本傑作!

《媽媽去上班》,文/森比.葛利森,圖/萊拉.洛居,譯/黃筱茵,台北市:維京,2017年5月初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日日的沙龍
2會員
9內容數
日日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7/02
我說 撲火 不過此刻浮誇的 喊著永遠
Thumbnail
2020/07/02
我說 撲火 不過此刻浮誇的 喊著永遠
Thumbnail
2020/06/29
Thumbnail
2020/06/29
Thumbnail
2020/06/11
用永遠的節奏 旋轉在花絮紛飛的山徑 你笨拙地拔起野薺菜 我笑著擲以四葉酢醬草
Thumbnail
2020/06/11
用永遠的節奏 旋轉在花絮紛飛的山徑 你笨拙地拔起野薺菜 我笑著擲以四葉酢醬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我們總是得生活在一個群體裡,不管是家庭、校園、職場、甚至是短程公車上的一個相遇。 不同的場合裡,我們忙著扮演不同的角色。這些角色之間的互換,可以是相輔相成,也可以是相愛相殺。 我想要給孩子們的典範是什麼? 每次我問自己這一個問題之後,就立刻平息了剛剛遇到挫折的衝動想法,反而能靜靜地重新讓自己再出發。
Thumbnail
我們總是得生活在一個群體裡,不管是家庭、校園、職場、甚至是短程公車上的一個相遇。 不同的場合裡,我們忙著扮演不同的角色。這些角色之間的互換,可以是相輔相成,也可以是相愛相殺。 我想要給孩子們的典範是什麼? 每次我問自己這一個問題之後,就立刻平息了剛剛遇到挫折的衝動想法,反而能靜靜地重新讓自己再出發。
Thumbnail
那日,有位全職媽媽前來療癒,因為她感到很矛盾。 明明因為不想錯過孩子的童年而選擇離開職場,但是怎麼總是不想陪孩子呢?
Thumbnail
那日,有位全職媽媽前來療癒,因為她感到很矛盾。 明明因為不想錯過孩子的童年而選擇離開職場,但是怎麼總是不想陪孩子呢?
Thumbnail
關於母職的書籍在近幾年如雨後春筍般傾巢而出,尤其韓國出版業似乎特別也針對這一塊去做大量的行銷與出版,而我特別被吸引的不只是關於「媽媽」的主題,而是封面設計總是有一位女性圖像,而傳遞出來的視覺感受是溫柔且療癒的,也因此忍不住就讓人產生想閱讀的慾望。
Thumbnail
關於母職的書籍在近幾年如雨後春筍般傾巢而出,尤其韓國出版業似乎特別也針對這一塊去做大量的行銷與出版,而我特別被吸引的不只是關於「媽媽」的主題,而是封面設計總是有一位女性圖像,而傳遞出來的視覺感受是溫柔且療癒的,也因此忍不住就讓人產生想閱讀的慾望。
Thumbnail
『母親的微笑與職責似乎都很相似,但在「母親」的稱謂後的每個女人都大不相同。』 繪本《媽媽的秘密生活》以逗趣的方式呈現,當母親送孩子上學後,至放學下課前的這段時間,都有著什麼樣的「秘 密 生 活」。
Thumbnail
『母親的微笑與職責似乎都很相似,但在「母親」的稱謂後的每個女人都大不相同。』 繪本《媽媽的秘密生活》以逗趣的方式呈現,當母親送孩子上學後,至放學下課前的這段時間,都有著什麼樣的「秘 密 生 活」。
Thumbnail
在與小孩共同生活的日子裡,我們很常因為尋找平衡而感到徬徨,難免擔心因為自己的某些選擇而讓小孩傷心。在小孩兩歲以前,我也很常會感到焦慮,可隨著小孩長大,我逐漸明白,維持自己的價值,是家庭經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Thumbnail
在與小孩共同生活的日子裡,我們很常因為尋找平衡而感到徬徨,難免擔心因為自己的某些選擇而讓小孩傷心。在小孩兩歲以前,我也很常會感到焦慮,可隨著小孩長大,我逐漸明白,維持自己的價值,是家庭經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Thumbnail
我是一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也是一位新手媽媽。 這一年來,我不是在上班工作的路上,就是在回家照顧女兒的路上,但這天很特別,我是在前往「照顧自己」的路上。 我的班別因故改成下午,難得空出的早晨,我選擇將女兒託給婆婆,為自己選了一間安靜又溫馨的咖啡廳,享用美味的早午餐,同時帶了兩本閒書、一枝筆和記事本,
Thumbnail
我是一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也是一位新手媽媽。 這一年來,我不是在上班工作的路上,就是在回家照顧女兒的路上,但這天很特別,我是在前往「照顧自己」的路上。 我的班別因故改成下午,難得空出的早晨,我選擇將女兒託給婆婆,為自己選了一間安靜又溫馨的咖啡廳,享用美味的早午餐,同時帶了兩本閒書、一枝筆和記事本,
Thumbnail
鄰居奶奶見到我偶爾閒聊幾句之後總是會問:「妳有在上班嗎?」 帶孩子逛街買東西時跟店員不小心聊了起來之後被冷不防問一句:「媽媽妳平常有在上班嗎?」 跟同為媽媽的網友在網路及現實生活中互動時也總是被好奇詢問:「妳平常有在上班嗎?」 相信每個全職媽媽都會被問到千百次這樣的問題,到底我是如何回答的呢?
Thumbnail
鄰居奶奶見到我偶爾閒聊幾句之後總是會問:「妳有在上班嗎?」 帶孩子逛街買東西時跟店員不小心聊了起來之後被冷不防問一句:「媽媽妳平常有在上班嗎?」 跟同為媽媽的網友在網路及現實生活中互動時也總是被好奇詢問:「妳平常有在上班嗎?」 相信每個全職媽媽都會被問到千百次這樣的問題,到底我是如何回答的呢?
Thumbnail
今天休假又到我上次去的【O 'LAcafe'】早午餐店,我在那看著書,用著餐,生活十分愜意,這是我最自在的時刻,不用急急忙忙趕上班。 當別人忙著上班時,自己如此放鬆真是舒坦,早上心情非常開心,滑著手機,此時來了兩位中年婦女,坐在我的身旁位置,我依舊做著自己的事,但是旁邊的女士們,聊起自己的小孩,講
Thumbnail
今天休假又到我上次去的【O 'LAcafe'】早午餐店,我在那看著書,用著餐,生活十分愜意,這是我最自在的時刻,不用急急忙忙趕上班。 當別人忙著上班時,自己如此放鬆真是舒坦,早上心情非常開心,滑著手機,此時來了兩位中年婦女,坐在我的身旁位置,我依舊做著自己的事,但是旁邊的女士們,聊起自己的小孩,講
Thumbnail
入學季必推!一個看似疏離的主題,如何與孩子的心起共鳴,且讓孩子安心呢?如果家中有幼兒準備上幼兒園,無論是父母親或是孩子,勢必得面臨一場正視成長、獨立與分離的課題,其中有不安、有未知。似懂非懂的孩子要紓解壓力,「了解」,或為首要之務!這本書我想非常適合這種情境的你。 孩子認識你嗎? 自孩子出
Thumbnail
入學季必推!一個看似疏離的主題,如何與孩子的心起共鳴,且讓孩子安心呢?如果家中有幼兒準備上幼兒園,無論是父母親或是孩子,勢必得面臨一場正視成長、獨立與分離的課題,其中有不安、有未知。似懂非懂的孩子要紓解壓力,「了解」,或為首要之務!這本書我想非常適合這種情境的你。 孩子認識你嗎? 自孩子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