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同事苦惱地問我,他說喜歡一個女孩子很久了,可是不知道該怎麼和對方更進一步? 我問他,對方平常和你相處的機會多嗎? 他搖搖頭。我回說: 那我知道了。用心理學的一個觀念來解釋吧!
曝光效應(Mere-exposure effect)
有沒有發現生活中有好多對情侶,都是從朋友或同事昇華成戀人的。或是過去覺得根本不可能是你的菜的人,最後卻變成 Mr. Right。其實這與心理學的「曝光效應」大有關係。
簡單來說,人們對於自己越熟悉的事物越容易產生好感。
一位心理學家Robert Zajonc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讓受試者看一本畢業紀念冊(受試者並不認識上面的人),並且每張照片出現的頻率不一,結果發現照片頻率出現越高的人,受試者對她的好感度也越高;相對的照片出現次數越少的人,受試者就沒有那麼多的好感。
這也和古老一句俗語 : 近水樓台先得月,意思一樣接近。
商業中的曝光效應
其實曝光效應不只能應用於愛情裡,在商業上也時常使用。
以可口可樂公司為例,舉凡球賽、演唱會、知名藝人,都會看到可口可樂公司大量贊助,只求能出現在消費者眼裡一秒也好。甚至,有些球賽可口可樂只有出現短短幾秒,這樣一閃而過的瞬間,還是願意讓可口可樂公司願意花大把鈔票求曝光。
這就是曝光效應。人們越多接觸某物,越認為它是積極的,也越能讓自己心情愉悅。
有人認為可口可樂這種大品牌公司,就算完全不打廣告,消費者還是會購買,但是這只是短期之內不會影響,若持續好幾年時間都不打廣告,還是會影響銷售量。假設可口可樂的對手 — 百事可樂,趁機狂放送廣告,那麼消費者對百事可樂好感度越來越增加,對可口可樂越陌生,長期之內就會有差距了。
曝光效應沒那麼簡單
或許有人會說那簡單,我就只要一直出現在心儀的對象面前就好了! 不~ 曝光效應可沒這麼簡單,必須有幾點要注意!
- 見面時間長,不如見面次數多
例如你會發現有些youtuber 的影片都短短的,但是出片速度很快。這其實也是曝光效應,一支影片兩個小時和十支影片都兩分鐘,後者反而較會讓觀眾記得。所以「遠親不如近鄰」,因為遠親雖然有血緣關係,但是久久才見面一次,還不如每天都能看面的鄰居來的印象深刻。
2. 第一印象很重要
如果喜歡一個女孩,可以多在他身邊晃晃,或是暗中調查他常出現的地方,巧妙地出現他眼前,但是假設第一次見面,就讓對方討厭你,或是有不好的印象的話,那麼見面再多次也沒用!
謝謝您的收看! ❤❤❤ 我將會更用心寫文章。😊😊 別忘了追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