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繪舊書店人、事、物,及作者逛書經驗的地圖─舊書地圖
看到「舊書店地圖」這樣的書名,相信許多人心中浮出的第一個想法是:這是又一本介紹許多舊書店特色、歷史沿革的導遊書。沒有錯!介紹一些舊書店,確實是這一本書的重要內容,不過與一般報導性質濃厚的舊書店導遊書不同,這本書以「文學」的筆調介紹舊書店的人事物,並且著墨在作者與這些舊書店老闆的互動上面,由於作者是一名老「舊書客」,因此讀者能在他的文章當中,感受到作者的淘書之樂,還有舊書店老闆們的幽默風趣、經營理念。
舉個例子,作者一開始就以圖文並茂 (「圖」是近似漫畫風的黑白插畫) 呈現某家舊書店的格局、格局特點,接著「她」這一小節提到舊書店老闆娘的事跡,之後提到光華商場外的「香腸攤」、「愛唱歌的老歐桑」、「廁所」還有作者的尋書之樂─「宮本武藏」。他在本書第二部分的「舊書地圖」,對舊書店的介紹,就不是以靜態資料堆疊的方式呈現,則是講述作者的遊歷過程,以及店老闆創業至今的經營歷程。
2.一份進入舊書世界的導覽地圖─舊書之夢
這部份最有意思的是,就是作者將讀者預設為新進入門的舊書收藏者,也就是對「舊書收藏」沒有基本了解的讀者,以問答的方式解釋「舊書」、「古書」、「兩手書」之類的名詞著手,接著講述舊書的蒐集、類型,以及如何判斷該書有無購買價值等知識,並介紹幾個可供入門者查詢、參考舊書版本的資源。此部份後半則講述書店的注意事項、策略、判斷書價合理與否的方法、與老闆討價還價的原則,以及自己奉行的「舊書哲學」。
3 勾勒戰後台灣出版史的地圖─舊書家族
這部份乍看之下容易讓人產生疑惑,因為作者不是介紹作者個人收藏的圖書內容,或是收購圖書過程發生的趣事,反而是台灣幾家曾盛極一時或獨具特殊經營理念的出版社。
作者提到的出版社按照時間先後排列,儼然是一章小小的台灣戰後出版史,似乎與舊書店、舊書無關。然而,對一個想要進入舊書世界的人來說,甚至成為一名舊書收藏者來說,這些都是不可不知的事情!知與不知,不僅關乎個人有無能力精準評估舊書價值,而且還是一個人究竟是「舊書家」還是「舊書匠」的評判標準。
4 作者收藏舊書經驗的地圖─舊書哀樂
這部份有幾章,內容有:在外地(沖繩古本屋、北京舊書店)逛舊書店、買書的經驗、收購舊書和古文獻的心得感想、自家收藏物的掌故,外加幾篇短篇日記,算是本書當中,最具有個人特色、最具文學性的部份,而且最能表現作者跟舊書間的情感和「舊書哲學」,作者在「舊書哀樂」序言寫道:
「舊書之物,可以藏,可以讀,尋尋覓覓翻翻讀讀,一書之得,常叫人喜極欲狂;一卷之失,或叫人潸然淚下。『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去留隨緣,都無增減,惟餘此心哀樂裊裊。」
5.結語:
鍾芳玲的《書天堂》以歐美(特別是美國)舊書店和書文化為主,此書以台灣的舊書店為主,著重作者與舊書、舊書店的情感經驗,知性的部份則是台灣戰後出版社的概述。兩書在內容上不好比較,只能說各有所長。從這本書的文字風格(典雅的中文)、所提的愛書人士(黃丕烈、魯迅等)來看,作者所受的書文化與鍾芳玲迥異,屬於「東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