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之刃:邏輯,偏見以及立場

2023/04/26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你的觀點,究竟出於邏輯,還是偏見和立場?
做交易和投資很多時候困難對的在於將自我的立場,意識形態以及幻想抽離出現實情況,並且做出合理的推斷以及設想。
這也是為何在一個充滿爭議,憤懣以及各種潛藏的高壓情緒下,任何一種議題,或是分析最終都能淪為是屁股或是站隊的討論。我反復強調多次,俄烏戰爭的看法不能一刀切,從現狀來看也並沒有誰碾壓誰的局面。
俄羅斯並未如一些狂熱者所認為的如同風暴一樣迅速拿下烏克蘭全境並且展示其傲人,傳說級別的軍事力量。就連莫斯科號也搭進去了。同樣的,美帝以及西方同盟的所謂金融制裁以及貿易制裁,從現在來看,除瞭如同打土豪,分田地,把俄羅斯富豪的財富拿去補償烏克蘭這種極具爭議性,甚至從不同角度來看違背資本主義等原則的爭議性行為以外,現在也並未對俄羅斯經濟行程預期中對的打擊力度。
我們要明白一件事。
戰爭之所以為戰爭,在於戰爭會將雙方系統下的優劣勢全部展現出來。
那麼無論是在弱小的國家,都會有強大的一面。同樣的再強大的國家,也會有不足的一面。
而認清這點是我們讀懂全球博弈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
那麼對於我們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從雙方的進退,攻守以及失誤中學習到寶貴的,甚至可以說是我們的下一輩學不到的寶貴經驗。而非是單方面期許,認為自己的陣營必然也必將獲得全面的勝利。如果抱著這樣的看法,請移步去軍迷社區,或是看看熱血漫畫就完了。
這部分人來說,他們只不過是想要看到有人復述他們的觀點,並且反復強化他們自身的認知,並讓他們感受到安全感而已。
從站隊或是民族主義的角度來看,這樣屬於騎牆派嗎?如果我說,你能更好的看清對手的弱點和優點,那麼對於你來說,取得未來的勝利,難道不是更為有利的嗎?如果說抽離出個人立場,去做兩邊的分析,就是所謂的騎牆派的話,這個世界不需要腦子了,直接開乾就行,軍事家反正把兵堆上去沖就完了。
煽動極端的認知僅僅對於少部分人的利益是最大化的。因為你們只要認同就好,那麼只要不去客觀分析細節,那麼烏合之眾就能夠繼續成為烏合之眾。並且這樣的烏合之眾會把所有並非100%認同自己的人貼標籤成為烏合之眾。而非去思考,你我可能相互認同60%,但是這剩下來的40%的觀點差異究竟在哪裡?
相信我,大部分人是沒有耐心去了解這個你我相差的40%。而這個正是現代所謂皿煮社會失效的原因。因為當所有的爭論和辯論弱化成貼標籤大戰,那麼這意味著沒有任何人能夠進行有效討論,也意味著沒有任何人能夠獲得有建設性的結論。而當這部分人下次再進行辯論和討論的時候,他們的基礎又是基於情緒,以及瘋狂的貼標籤,或是運動式對的口號,那麼他們的每一次討論都是無效的,我們理應每一次的討論能夠幫助我們下次更好的理清事情本質的脈絡,這能夠讓我們走入正向循環。而非由情緒主導。
那麼對於任何一個議題,偏見,情緒以及立場都是客觀存在的。
任何一個人類都無法完全100%剝離這種因素。但是我們要認識到自我的觀點在多大情況下形成了我們的偏見。或是勒索了我們的情緒,或是主導了我們自己的立場。我們能夠藉由專業知識的積累,深度思考和學習不斷減少這些因素的干擾,來完成我們思考力的提升。
而這就是為何,現代無論哪個國家的主流媒體,都將我們的大腦視為某些利益的跑馬場,並且讓我們成為這種狂熱情緒中的一份子。讓我們只看到了眼前的敵人,卻忽略了那些後面的藏鏡人。
從俄烏戰爭我們可以看到,中文互聯網世界開始了從未有過的涇渭分明。有些東西你我都懂。但真正重要的在於,在於了解,這個互有輸贏的動態過程。去分析出雙方的得分點和失分點。用動態的辯證方法去看整個俄烏戰爭引發的新世界秩序的變化。
因為趨勢的本質是動態的。
一方的行為,失誤,以及既定的偏見都會導致後續的結果出現巨大的區別。
如果認為作戰,就是單方面一方全贏,那就是小孩子過家家,思維還停留在未發育階段。
俄烏戰爭以及新的世界秩序讓我們看清以下幾點:
1. 舊世界秩序建立的基礎以及利益分配以及逐步瓦解。
2. 美國單極化的世界格局受到強力衝擊和挑戰。美國本身在決策層面上的缺陷也展示出來(這也包括我們),俄羅斯自身在軍事管理系統等領域的表現也有巨大的缺失。
3. 去全球化的瓦解,我們需要一套全新的秩序以及權力運作的法則。而這個法則的建立過程充滿著混亂以及艱險。
在幾年後的今天,一切都會過去。
當我們再面臨一次疫情,甚至是戰爭的衝擊,我們在這個時候,學會了什麼?
還是我們一無所獲,在危機到來的時候持續的陷入無助,迷惘和被動?那麼既然我們永遠學習不了我們的前車之鑑,那麼是否是因為我們關注於立場,和意識形態,甚至是偏見,多過於對事物本身的認知?
理性真正的力量就在此。
儘管我們各自有著不同的價值觀。但是我們仍然能夠合作,我們仍然選擇繁榮。
我們選擇不因情緒相互仇恨。
我們不讓仇恨擴大,釀成仇恨的鎖鏈,並且自私地讓我們的下一代都生活在這樣的偏見,仇恨之中。他們有權選擇合作。有權選擇和平共處。
1會員
44內容數
此系列專題針對全球央行政策,工具箱,動態做出評論以及分析。包括聯準會後面的目的,動機以及流程做出詳細的分析和提供獨到的見解。同時也將全球的央行歷史以及經濟週期聯繫起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