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不變的求職定律會是「充滿熱情」嗎?自由奔放的台灣女生在日本企業的就職筆記

2020/06/0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Medium文章請按此】⇣ ⇣ ⇣ ⇣ ⇣

某日在打掃房間時,偶然翻到了自己四年前的就職筆記。看著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時序像突然間被倒轉了一樣,那些心境與體會都在眼前現正熱映中。

決心要留在日本

我是在2016年夏天將近的時期開始準備就職活動的,當時對日本的就職生態一無所知,只知道全日本的企業都會在同一個時期釋出職位給新鮮人,而畢業生們必須像鐵了成為複製機器人的心,為自己大戰一場。
其實比起同一屆的朋友們,我已經晚了整整一年還未開始找工作,當初因為單純對日本藝術季的熱愛,就一股腦的決定利用打工度假的方式到日本生活一年。在日本打工度假的時光對我來說真的是擁有非凡意義的一年,也因為這樣,讓我萌生了繼續待在日本的想法。不過當時距離簽證到期的時間只剩短短的三個月,加上根本不熟悉日本就職流程的我,就像在大海撈針一樣,開始了在日本的求職之旅。

找到真實的愛好,切記勿亂槍打鳥

喜歡旅遊,熱愛藝術,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就是我對自己的定義。而在日本的第一份工作,我也決定了要順從自己的心意,進到旅遊的相關產業。當時會選上這間公司是因為打聽了所有旅遊相關的大公司後,覺得這裡自由的社風最適合自己。
公司是個國際型的日系企業,在各個國家都有設分部,算是日本國內數一數二的名企業。雖然常常會在日本的新聞上看到它的負面報導,不過那也正是我被它深深吸引的地方,因為在日本,我們都有很高的可能性會因為自己的「不一樣」而被社會譴責,願意衷於自我的確實少之又少。
對日本新鮮人來說,在就職活動試上三十間以上的企業是最基本的,多者達到百家的其實也不在少數。當時我雖然很想留在日本,不過因為無法違背自己的心意,將履歷投給沒有興趣的企業,所以最後我只選擇了和上述的旅遊企業背水一戰,全心全意的投入。

日本大型企業的特設徵才系統

在台灣我們都很習慣使用人力公司幫忙尋找工作,但是在日本,特別是以新鮮人為主,基本上大公司都會特設自己的徵才網站,也就是說,我們無法用同一組資料去應徵多間公司,而是要到每間公司辦會員後,按照每家公司的不同流程投履歷,走程序。這也是為什麼我之所以會說,一定要找到自己真正有興趣的事情,因為在日本就職,事前的準備有非常多,包括各企業的基本能力測驗、說明會、以及書類選考(書面履歷審核)、電話訪談等等,若是以撒網捕魚的心態隨便應徵,肯定無法全力表現自己,發展長才。
其實現在要到日本工作並沒有想像中的有難度,在台灣也不乏一些日系的人力資源網站在徵駐日員工。不過日本其實也將外國人的採用方式劃分的相當嚴格清楚,像是和日本人走同樣管道應徵的便稱為「日本採用」,而在各國當地應徵後才到日本的即為「海外採用」,駐日也算是海外採用的其中一種,還有一種是在日本國內的「外國人採用」,這種就是企業直接到日本國內的校園徵才,在類似校園就職博覽會的地方尋找符合資格的外國學生,當場直接尋問他們的入社意願。我也是後來才知道,將來的所有流程都會因為你的採用途徑不一樣而有所不一。當年的我因為沒有其他選擇,最後只能走和日本人同一條路的高競爭管道,「日本採用」。

漫長又煎熬的面試過程

網路智力測驗、書面審查、企業說明會等等的事前準備都通過了以後,第一階段的面試就是「團體面試」。還記得我參加的那一場是辦在公司的會議廳裡,約莫有一百多位求職者,分成五人一組,面試的方式就是公司會出一道題目給每個小組討論,最後要向全場發表討論的結果。過程中會有數名的考官在周圍巡場,看每個人的臨場反應及團隊合作能力。那天,我很幸運的拿到了「未來亞洲的訪日市場」這樣很好發揮的題目。大約過了一週的時間,公司便通知我,在團體面試中合格了。
第二次的面試,日本稱「一次面接」,通常是由人資的普通社員當面試官,而我碰到的一次面接,印象中是三對一的狀況(面試官三,求職者一),時間大約是三十分鐘,被問到的題目都是最基本的,像是入社動機,未來想完成的事,還有一些業界的延伸問題。
每一次的面試和合格與否通知間的時距大約是一週。第三次的面試是「二次面接」,大多數的公司在這個階段會派出高階主管當考官,記得當時的狀況是二對一(求職者二,考官一),而這個階段測試的就是求職者和公司的契合度。我當時和一位印尼的留學生同組,這次被問到的問題較前一次有難度,會針對之前的面試狀況,以及求職者的個人特質做詢問,像是先請我們用英文自我介紹、後要我們舉出日本人的優缺點等等的,一些較為措手不及的提問。還記得當時最後我被問到「有什麼問題想問的嗎?」我不假思索的問考官:「想知道您當初入社的動機。」

終於來到最終回

第四次的面試(通常為最後一次),叫做「最終面接」,因為已經進行到了最後的階段,面試官通常由公司的「役員」,在台灣就是類似公司董事的角色來擔任(規模較小的公司是由社長親自上陣)。而最終面試的場景也是最令我始終難忘的,還記得那是個大晴天,從新宿總公司的商業高樓看下去的風景,正是堅定了我一定要贏得這場勝利的幕後推手。
最終面試是採二對一的形式(求職者二,考官一),和我一起面試的是一位香港人(還非常巧合的對方竟然是我在台灣同一所大學的前輩),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的緣故,我們被問到的題目,在事後想想都蠻尖銳的。像是「請說出你覺得未來會代表亞洲的城市」、或是「你覺得自己出生的地方未來會成什麼樣子」、「對於現今中國的看法」,還有「東京形象力量的強度」等等的,雖然都是有點敏感的話題,但也確實激起了我對國際議題充滿興趣的意識,當下便忘了自己其實正在面試,掏心掏肺的侃侃而談,甚至還問了考官:「那請問您認為現在全世界的人類ㄧ同所面臨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就這樣原本預計三十分鐘的面試,被我們聊成了一個小時,我當下便知道考官應該對我們算滿意,他甚至還在送我們出面試室時,繼續大聊他對台灣的想法。

對於喜歡的事物不需禮讓

其實在最終面試和接獲內定通知之間,我又被公司要求了兩次面談,前前後後花了近三個月的這段求職旅程,雖然真的令人精疲力盡,不過我卻很感謝當初毅然決然選擇在日本找工作的自己,很慶幸這樣的抉擇為自己的人生添了一些和別人不一樣的經驗。
雖然當時自己的日文程度並不好,也會在每一次同樣有外國人的場合,為自己不是高學歷留學生的身份感到自卑,甚至會覺得自己根本不夠資格和眾人競爭,不過即便有再多的不自信,還是要不斷的提醒自己,必須為自我的選擇負責任。
雖然每個企業的需求人才都不一樣,但我想新鮮人求職最重要的並不是張牙舞爪的表現自己會什麼,而是要發自內心的真正有熱忱,以及夠誠懇。像這樣底下有幾萬名員工的大企業,或許在每年的新鮮人徵才活動上,報名人數就上千了,我們要如何在幾千個複製人之中脫穎而出,我想我體會到的就是,「充滿熱情」以及「衷於自我」。
Iku Lin
Iku Lin
台灣人/正在東京遊牧的藝術季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