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書|傷之總和《滌這個不正常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滌:因為他怕髒,他覺得這個世界很髒。」

書腰上盧郁佳的推薦序上寫著「這或許是張愛玲散文《私語》以來最冒犯的家庭書寫了。」我根本沒看過《私語》,但看著廖瞇要寫自己繭居族的弟弟的事,我也一同冷汗直流。

真的嗎?真的可以寫出來嗎?真的可以讓大家知道嗎?真的沒有人會受傷嗎?寫出來後會不會產生憾事?又有多少人願意開始理解?


我們預測會受傷,所以不解決問題。
那之前已經受的傷呢?是不是永遠無法癒合了?

照推薦序分享的,日本據估計有五百萬人繭居,台灣依比例至少有一百一十五萬人繭居,而僅有其中一例,被書寫、或被看見。

其他人呢?是不是假裝沒看見,就不存在了?

每個家庭都有專屬的秘密,那樣的秘密在看不見的地方,時不時能達到共振,宛若地下河流,多少支流匯聚成海;如同有次詩人分享糗事經驗,難保那不是共同難以述說的經驗之一。

那這個書寫想達到的目的是什麼?
我認為是創造「想要理解」的這件事。

而非產生錯誤的期待。如:對方應該要完全理解我(不存在)

我們總是滿心期待:
對方看見、
對方想要理解、
對方理解、
對方完全理解。

恣意認為是直線性的小徑前行,殊不知每段都是極為險惡的縱谷壑溝。
一段到下一段得陪伴多少疤與痛,苦和淚,才能緩慢地將理解與被理解之前的線,
縮短成蜂與蜜的距離。

當傷之總和,成為了集體創傷;書寫不曾掀開的傷,則成了集體的療癒。
療癒了嘗試「想要理解」、「想要被理解」,卻仍然受傷的我們。

我想這是這本書,最重要的意義。

#萬卷書計畫 #0000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晏履/煉乳老師/木木日安師父的沙龍
31會員
50內容數
分享帶領自學/共學孩子,語文課、閱讀寫作、生活趣事, 還有教養/教育/兒童文學相關書籍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本書是第20屆台北文學獎作品。 就閱讀經驗而言,是一本不容易讀的書,但卻是有用的書。 不是文本不精彩,不是文字艱澀難懂,而是這本書深度挖掘家人與自我幽微內在,一段家人間關係疏離,試著改變的歷程。讀者需要適時咀嚼與消化,關於家人相處這門功課。 「滌」是作者的親弟弟,一個大學畢業後失業在
Thumbnail
這本書是第20屆台北文學獎作品。 就閱讀經驗而言,是一本不容易讀的書,但卻是有用的書。 不是文本不精彩,不是文字艱澀難懂,而是這本書深度挖掘家人與自我幽微內在,一段家人間關係疏離,試著改變的歷程。讀者需要適時咀嚼與消化,關於家人相處這門功課。 「滌」是作者的親弟弟,一個大學畢業後失業在
Thumbnail
【被村上春樹拯救過的世界】 一開始,我以為這是在開玩笑嗎,一個全台灣文藝青年都很熟悉的村上春樹明珠體,就這麼明目張揚的寫著用著,我無所謂喔,無論怎樣都可以喔,我也不太明白,但只要故事有趣就可以了。 直到整本讀完之後,有一種很奇妙的違和感,一種漸漸被說服的理解是:被理解的建構是從何而來的,而那些建
Thumbnail
【被村上春樹拯救過的世界】 一開始,我以為這是在開玩笑嗎,一個全台灣文藝青年都很熟悉的村上春樹明珠體,就這麼明目張揚的寫著用著,我無所謂喔,無論怎樣都可以喔,我也不太明白,但只要故事有趣就可以了。 直到整本讀完之後,有一種很奇妙的違和感,一種漸漸被說服的理解是:被理解的建構是從何而來的,而那些建
Thumbnail
曾經有人跟我說,這世界就是各種關係的組成:與自己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與自然的關係....,在各種關係裡,我們或進或退,有時候付出得太多,有時卻又給得不夠,有時候很滿意自己,有時又對自己生氣。但是,這些都沒有關係的。因為,過程裡,我們都在慢慢地練習,練習愛與被愛,練習接納不完美,但可以完整的自己。
Thumbnail
曾經有人跟我說,這世界就是各種關係的組成:與自己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與自然的關係....,在各種關係裡,我們或進或退,有時候付出得太多,有時卻又給得不夠,有時候很滿意自己,有時又對自己生氣。但是,這些都沒有關係的。因為,過程裡,我們都在慢慢地練習,練習愛與被愛,練習接納不完美,但可以完整的自己。
Thumbnail
這本書記錄了作者廖瞇與弟弟滌的對話過程,以及如何通過對話再次與父親和母親對話,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深入挖掘。通過書寫,作者細膩處理了家人之間最難以解開的謎題,並療癒自己與家人的心靈困境。這是一部近身拍攝的紙上紀錄片,讀者將在堆疊細碎的家庭日常裡,見證他人的家庭現實,並與之產生共鳴。
Thumbnail
這本書記錄了作者廖瞇與弟弟滌的對話過程,以及如何通過對話再次與父親和母親對話,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深入挖掘。通過書寫,作者細膩處理了家人之間最難以解開的謎題,並療癒自己與家人的心靈困境。這是一部近身拍攝的紙上紀錄片,讀者將在堆疊細碎的家庭日常裡,見證他人的家庭現實,並與之產生共鳴。
Thumbnail
「滌」是作者的弟弟,三十多歲了仍是繭居族,每天待在家裡玩股票,賠錢了就認為媽媽理所當然應該拿錢出來幫他解決問題。滌需要很多氧氣,所以從不關房間門;但又對聲音很敏感,也討厭看到人,所以只要有家人待在客廳或廚房,他就會很煩躁,漸漸家人也不太會待在這些空間了。
Thumbnail
「滌」是作者的弟弟,三十多歲了仍是繭居族,每天待在家裡玩股票,賠錢了就認為媽媽理所當然應該拿錢出來幫他解決問題。滌需要很多氧氣,所以從不關房間門;但又對聲音很敏感,也討厭看到人,所以只要有家人待在客廳或廚房,他就會很煩躁,漸漸家人也不太會待在這些空間了。
Thumbnail
人,存乎這個世界不過也是一名過客;當人身這個臭皮囊一旦在軀體抽離之時,還有什麼事物能一併帶走?財富?名譽?靈魂?掌聲…?前些日我到竹東拜訪了一位「阿廖」先生,他以一位客家人的身分畢生鑽研於原住民文化,最近他正著手撰寫泰雅族的族史。因為他的執著,幾十年來投入山區奉獻,曾經連續十天埋沒於山林,背包裡只準
Thumbnail
人,存乎這個世界不過也是一名過客;當人身這個臭皮囊一旦在軀體抽離之時,還有什麼事物能一併帶走?財富?名譽?靈魂?掌聲…?前些日我到竹東拜訪了一位「阿廖」先生,他以一位客家人的身分畢生鑽研於原住民文化,最近他正著手撰寫泰雅族的族史。因為他的執著,幾十年來投入山區奉獻,曾經連續十天埋沒於山林,背包裡只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