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瞇

含有「廖瞇」共 14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滌」是作者的弟弟,三十多歲了仍是繭居族,每天待在家裡玩股票,賠錢了就認為媽媽理所當然應該拿錢出來幫他解決問題。滌需要很多氧氣,所以從不關房間門;但又對聲音很敏感,也討厭看到人,所以只要有家人待在客廳或廚房,他就會很煩躁,漸漸家人也不太會待在這些空間了。
Thumbnail
我覺得從這樣的角度看這本書很難得! 謝謝你的分享。有時候讀著這樣的作品時,都會不小心從上帝視角去觀望,忘卻身在其中的現實其實是很重要的!
滌是一個高敏感、有強迫症的控制狂,同時也是一位拒絕出外工作、甚至極少出門的繭居族,這些是「滌」身上有的標籤,是的,他不正常,是一位沒有接受醫生診斷的精神疾病個案。然而,他也是一個完整的人。
Thumbnail
小克用粉紅色墨水筆,在紙上寫下「廖瞇笨」,寫完就在那邊偷笑。我把紙拿過來,用藍色的筆在「笨」字下方接字,我說:「「廖瞇笨得像天才」。小克一聽,笑得更大聲。我說笨得像天才,這樣是笨還是天才?皮蛋看我們兩個在寫字接龍,就說他也要寫......
Thumbnail
avatar
自在生
能夠直接在上課的時候發想遊戲,真的好有創意與信任感!
我說,這些文字圖都是用文字拼成的,你們可以觀察文字的造型,看像是什麼,「然後可以放大縮小,或是旋轉啊,或是複製啊。」「你們看有沒有想要做的點子,在空白頁開一個房間,在裡面進行創作。」最後小克開了四個房間,皮蛋也開了四間。小克是用「文字的意思」來組成畫面,而皮蛋則是用「文字的形狀」來創造幾何圖形。
Thumbnail
學習原本無關是否自主,它是一種「本能」;但當大人因為太愛小孩,太希望小孩學到很多,開始竭盡心力的設計課程,卻反而因此將小孩「想學」的本能拿掉。當小孩被放在一個「該學什麼」的框框裡,他的學習本能被拿掉了,進入了「不自主學習」狀態。有了不自主學習的狀態,才會有因此對比而生的「自主學習」。
Thumbnail
最近在做自主學習計畫也常有一種感覺,自己也很難有衝勁想要去做它,因為太在乎自己有沒有學到東西,所以時常會懷疑自己。學寫作,其實真的不用想太多。不過這樣的心態是需要慢慢培養的,想轉回去也是需要努力...
有了想法,不一定會做出來,而「創作」就是一種將想法實踐的過程,僅僅有想法是不夠的。因此,在這次蒲公英深耕計畫中想做的就是──陪伴孩子們將他們的點子生出來,將原本只存在於腦袋的想法,實際化為可見的作品;而這樣的過程若是正向經驗,或許有可能在未來的某天,成為將創作付諸實現的力量。
Thumbnail
孩子們的作品很棒,都很有個人風格,也謝謝引導和協助的大人們,以及廖瞇的紀錄,才能看見這些多樣的創造力!
第二次視訊課,媒介換成goole meet。換goole meet的原因是,我發現它的白板功能可能很適合「拼字遊戲」,因為操作者可以自由移動便利貼,就可以看出字的組合。再來就是,這樣真的比較不浪費紙啦 XD
Thumbnail
自學生是一對姊弟,所以我就沒去找多人的線上教學軟體,我想重點是可以看到聽到彼此。我對視訊上課的想像是這樣的──對低年級小孩來說,自然不會是講授式的;再來是,我的對象就「兩個小孩」,我仍舊可以因應這兩個小孩當下的反應與需求,來調整內容。我事先準備了四種文字遊戲,也請小孩自己準備跟文字有關的活動,來跟玩
Thumbnail
書寫家人的關係,或許是世界上最難的文學。既無法透過「虛構」規避道德壓力,同時必須面對自己心靈最深處的脆弱,將最私密的一切攤在陌生人眼前,但或許也因為如此,這類文學更容易引發共鳴、觸動讀者。而《滌這個不正常的人》正是最佳的範例。
Thumbnail
看《滌 這個不正常的人》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看得特別慢、一次也無法看得特別久因為看了幾個段落就會想停下來消化,停下來去想滌的事、想滌媽的事情、想瞇的事情、想滌爸的事情,想自己的事情。這篇文章比起讀書心得,更像是我閱讀完畢後開始審視自己的一篇文章,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幫助就是學會和自己對話。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