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辣妹與恐龍》:2020年開始,我們能只當恐龍嗎 | 為什麼我們都需要恐龍

2020/06/12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辣妹與恐龍》第6話「租個片子來看吧 & 橘子好好吃喔」
(圖片來自木棉花
本文含微劇透!

前言:恐龍病毒

《辣妹與恐龍》第4話「尾巴不要亂 & 來過聖誕節」
(圖片來自木棉花

我想當恐龍了。
當打上「辣妹與恐龍」的標題不斷浮上我的YouTube首頁時,我極度不耐煩,不希望這種「莫名其妙的鬼東西」打擾我。
有天,抱著「如果點開來的話它就不會來煩我了吧」這樣的荒謬心情,為了驅除陰魂不散的怪影片而點開《辣妹與恐龍》第一話。
從此我像是染上了恐龍病毒。一心只想變成恐龍,恐龍。

簡介《辣妹與恐龍》

投稿DAYS NEO的《辣妹》初作。
當時的恐龍是會說話的。
(圖片來自DAYS NEO

《辣妹與恐龍》(ギャルと恐竜;Gal & Dino;以下簡稱《辣妹》)原先是由森森子創作的漫畫,於2019年開始連載,動畫版則在2020年4月開播。《辣妹》漫畫最初發布於DAYS NEO網站,而後才開始在《週刊Young Magazine》上連載。
DAYS NEO是日本老牌出版社「講談社」旗下的漫畫投稿網站。在網漫大流行的今日,講談社也創了這麼一個宗旨為「以漫畫家的身份首次亮相的創作者,可以同時與17家雜誌的200名編輯見面。...希望通過幫助撰稿人及與其匹配的編輯者,為漫畫家的首次亮相開闢道路。」的DAYS NEO。漫畫家可以輕鬆地把作品上傳到DAYS NEO,不但有機會被雜誌編輯相中,更可以指定期望與哪些編輯合作,一般大眾則可以免費瀏覽這些漫畫新人的作品。在這樣聰明的三贏局面下,漫畫家得以輕易獲得曝光與讀者反饋;編輯可以更省力地發掘新作;讀者則可以透過閱讀,以實際行動將自己喜歡的作品推上講談社旗下雜誌。
這種模式下,透過DAYS NEO開始連載的作品本身便十分年輕化,也很切中網路時代的潮流與習慣——《辣妹》的漫畫作品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中誕生的。作者森森子更在DAYS NEO的訪談中提到自己曾經製作過受歡迎的Line貼圖,也常常在SNS上發佈自己的漫畫作品。所以說,《辣妹與恐龍》可是網路時代孕育出的可愛恐龍寶寶呢。

《辣妹》第5話「新年快樂& 向神明打聲招呼吧」
(圖片來自木棉花

《辣妹》的故事背景很簡單:女主角是辣妹「楓」,有天喝醉酒,不小心讓「恐龍」進了家門。整個系列便圍繞著楓和她朋友們與恐龍的互動日常。輕便的故事架構,每個禮拜一集,每集10分鐘左右:可愛的恐龍可以輕易地入侵現代網路人少得可憐的注意力。

網路時代的可愛恐龍

《辣妹》中滿滿都是現今網路人喜愛與熟悉的元素:迷因、復古、圖像複製。(由木棉花代理的中字動畫,更是直接在YouTube上更新與播放,直接向廣大YouTube用戶傳播恐龍病毒。)

迷因:「呼麻街日語」

《辣妹》第7話「好擔心喔& 不能說的秘密」
(圖片來自木棉花

《辣妹》似乎有意想讓這齣動畫是「可迷因化的」(memeable)。網路時代下,只要是很「ㄎㄧㄤ」的、很「共鳴」(relatable)的圖像,都有迷因化的潛能。
老愛提到大麻的迷因文化中,很「ㄎㄧㄤ」就是指事物不明所以、有違常理,但卻又如毒品大麻般帶有魔性,即便覺得莫名,還是讓人想一再接觸。很「共鳴」,則指圖像中某一部份很能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引發帶入感與認同。[1]
傻笑的恐龍真是太太太可愛了。
(動圖來自GIF MAGAZINE

深植於網路文化的《辣妹》當然兩者兼備了。首先,主角恐龍是一隻不會說話的怪異生物,只會擺出很「ㄎㄧㄤ」的傻笑;劇中人類也非常不明所以、有違常理地不因為在大街上看見一隻散步的藍色小恐龍而震驚;不僅如此,恐龍聽得懂人話,還喜歡吃泡麵、關東煮、橘子。充斥魔性的設定,且每一話皆分成數個小單元的《辣妹》,配上恐龍——這個長相宛如「芝麻街美語」(Sesame Street English)布偶角色的神奇生物,使得《辣妹》自帶迷因地受到歡迎,被網民們親切地稱為「呼麻街日語」。
而每一話《辣妹》的主題,也都很「共鳴」。第1話便有恐龍遇上貓咪的情節,貼合了現代網路人對貓咪的迷戀(cats and the internet)。第3話,到便利商店打工的楓替恐龍買關東煮,感嘆自己本來微薄的打工薪水因此變得更少了,更是在普遍年輕的觀眾中極度「共鳴」。而「辣妹養恐龍」的奇特世界觀設定,更是容易讓網民帶入,叨念著「好希望自己是恐龍,就可以被辣妹包養了」,如此這般地,更加入戲。
《辣妹》官方製作的表情動圖

迷因化後,帶來的是大量曝光——製作迷因的網民將會大量複製與傳播迷因化圖像,等同於免費替作品宣傳。雖然在台灣,這齣春季新番似乎還沒有獲得大量主流聲量,但劇中出現大量能輕易被做成表情包與迷因的恐龍定格表情——是非常聰明的設定,使得台灣網民們熱烈討論恐龍的一舉一動。(事實上,《辣妹》官方也開設了官方表情動圖網站,應證了其加入迷因文化的決心。
在《辣妹》中出現貼鑽——2000年代流行的元素。
(圖片來自木棉花

復古:辣妹文化

當今網路生態喜於念舊與復古,從上世紀末的美學(aesthetic)直至2000年代的圖像,都在今日重新獲得崇拜。
而《辣妹》將女主角楓設定為一名辣妹,除了能將辣妹的直來直往帶入她的角色設定,也能順便復古辣妹們喜歡的風格元素,緊扣現在網路流行的2000s年代復古。

圖像複製

恐龍外型簡單,任何人都能再製恐龍的形象。這樣的恐龍,不但更容易被迷因化了,也能夠快速複製、傳播。這使得恐龍形象能夠輕易被商品化——事實上,《辣妹》的片頭,便是恐龍形象出現在各式物件上,呼應在現實中,恐龍的形象開始被大量複製與販售。
網紅James Charles販售自己的周邊,其中他的口頭禪「sisters」被大量複製、印刷、販賣。
(圖片來源

這樣的手法,讓我想到網路時代中氾濫的「周邊」(merch)現象。各式網路紅人總是喜歡藉由製作周邊而販售營利;最常見的,便是販賣T恤、鴨舌帽、手機殼,這類能輕易將圖像複製貼上的媒介。其上的圖像,也通常不會過於複雜,必須是能夠大量、快速生產的。
綜合以上種種,即便《辣妹》動畫才剛開始連載,也已經藉著YouTube演算法與網民口耳相傳,在YouTube上獲得近80萬的總瀏覽量。

後記:Meta的和平恐龍

「Meta」這個字,在中文裡似乎還沒有特定的翻譯。(如果有的話,請告訴我!)簡單來說,一個「meta」的作品,是有自我意識的,知覺自己是現實世界中的影視產物,並讓觀眾知覺他們的「知覺」,而非試圖完全讓作品本生架空於現實,因此讓觀眾看得恍恍惚惚、真真假假。動畫界裡,最有名的「meta」,應該非《瑞克和莫蒂》(Rick and Morty)莫屬了。《瑞克與莫蒂》中的角色,便常常調侃這部動畫作品本身,非常清楚他們是「角色」而非「真人」。
《辣妹與恐龍》沒那麼深奧,但觀看時,我仍恍恍惚惚的,覺得一切實在是太「meta」了。辣妹撿到恐龍,卻不知道恐龍是哪來的,週遭人也都不以為意,就這麼接納恐龍了;在不同片段中,恐龍時而為黏土動畫,進行著網紅般的日常拍攝紀錄——吃著泡麵、關東煮、橘子——也沒有人質疑為何恐龍就這麼吃著人類的食物,沒有人問為什麼恐龍會出現在21世紀,為什麼恐龍聽得懂人話……。恐龍就這麼理所當然地出現在這裡,仿若他本來就該在這,仿若一切本該如此。各式各樣諸如此類的片段,讓我想起《馬男波傑克》(Bojack Horseman)——其中「主角是個長著馬頭的馬男人」這樣的故事架構,也從來沒人問為什麼,而是理所當然地,就是這麼一回事。
當然,直至因新冠肺炎而停播前,《辣妹》中沒有《瑞克與莫蒂》或《馬男波傑克》中的社會批判與省思,而是溫馨又無哩頭的生活日常劇。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看似幼稚的故事,其漫畫是刊登在《週刊Young Magazine》上的;而《週刊Young Magazine》的定位,是「青年漫畫」。這是否告訴我們,《辣妹與恐龍》,除了搞笑的劇情外,還想向我們這些青年,展現一個充滿可能性的理想世界呢?在這個理想世界裡,沒有人質疑恐龍為什麼存在,而是親切地收留他、給他食物吃、和他當朋友;而恐龍並不會吃人,也不是什麼野蠻巨獸,只是個可愛的友善生物,喜歡去便利商店找朋友、喜歡散步,也喜歡和人當朋友。
也許我扯太遠了。也許《辣妹與恐龍》就只是一個無哩頭的ㄎㄧㄤ劇,僅此罷了。但在這個亂七八糟的2020年,我總會想,也許也許,也許我從2020年開始,能不能只當恐龍呢:傻笑,吃泡麵,交朋友,散步——愛好和平。

[1] 我不想在此離題,所以沒有深入討論、定義迷因文化;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The Scourge of "Relatability"〉和〈迷因是什麼可以吃嗎?〉。

這篇文章並不是業配,但我真的太喜歡《辣妹與恐龍》了!希望大家看完這篇文章後,都能夠多多支持正版的《辣妹與恐龍》動畫!
桃花源有個・巴黎李
桃花源有個・巴黎李
・小李離開巴黎 | 桃花源在哪裡 ・寫字的戲(劇)(女)子,不食人間煙火 ・1999年生, 從此活在自己的桃花源 ・自台大外文系轉學, 在溫哥華讀戲劇 (UBC BFA Acting) ・IG @plpeachblossom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