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 a lid on…” 蓋上蓋子要做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lid是泛指蓋子,從上面直接蓋下去的那種蓋子,
尤其是鍋碗瓢盆的蓋子,
但不是寶特瓶那種有螺紋、需要轉動才能鎖緊的瓶蓋(bottle cap)。
把蓋子(lid)直接放(put)在什麼東西上面(on),
在英文裡是比喻要使那個東西克制,使之受到控制,或使之完全終止,
也就是中文說的「節制一點」、「阻止」。

聯想一下,
疫情期間官方倡導沖馬桶要蓋蓋子,
避免沖的瞬間,馬桶的病菌隨著沖擊的氣流往上噴出來。
(話說馬桶蓋的英文也叫toilet lid喔)
你去蓋馬桶就是為了抑制病菌的飛竄。

這種慣用語通常不能直譯,你要理解上下文的精隨,
再去想中文會怎麼說。
例如別人講話很吵,你可以嗆:
“Why don’t you guys put a lid on it?”
(你們為什麼不安靜一點?)
“We need to put a lid on that money spender.”
(我們得讓那個愛花錢的傢伙節制一點)
“We must work together to put a lid on this pandemic.”
(我們必須團結終止這個全球疫情)

你總不能翻譯成
「你們為什麼不蓋上蓋子?」等等之類的,
這種英文特有的邏輯若直譯成中文,
沒有人看得懂。

同樣的,當你想用英文表達中文的邏輯時,
很常會出現這種狀況,
通常我建議,與其去想中文,
應該要先想,如果你是美國人,你會怎麼講?
如果這時你發現你腦袋空空如也,
那就代表你從未真正去學過實用的英文,
因為你腦海裡的「語言材料(語料庫、資料庫)」很少,
要多吸收英文特有的常用語、慣用句、還有外國人的思考邏輯。
沒有語料,就只能直譯出死板板的東西。

如果你有追蹤到我前一篇的專文
你會想到除了“ put a lid on”之外,
還有教另外一個片語,叫做 “pipe down”,也是安靜下來的意思。
所以如果你要叫別人安靜一點,
除了說 “Why don’t you guys put a lid on it?”,
也可以說 “Why don’t you guys pipe it down?”。
後者因為非常口語,較不建議在正式的場合使用;前者則不受此限制。
語料多了,是不是選擇也變得更方便?

話說,如果要用日文表達「阻止」的意思,
可以用「食い止める」(ku i to me ru)或「止める」(to me ru)這個字,
有人會想這兩個詞差在哪?
日本網友解釋,前者是特指要去遏止很負面的事,後者則無此限制。
例如:
「洪水の被害を食い止める。 」(遏止洪水帶來的災害)
「タクシーを止める。」(讓計程車停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想成為英文通、日文通, 或想兩者雙修? 每週各一次英文和日文學習帖, 跟我一起從電影戲劇、電玩和老外互動中學到實用外文。 最推薦給英文系、日文系、翻譯系、觀光旅遊系、傳媒系背景的大大, 想自學的上班族、家庭主夫婦、各種鄉民都歡迎, 踏進我的沙龍,開啟提升外語技能的未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遇到講話不看別人臉色的人, 有時老外會對那種人說: “Dude, read the room!” (老兄,你給我識相一點!) 房間有什麼好讀的?讀房間要幹嘛? 這就是老外才有的、與中文完全迥異的邏輯和表達方式......
急轉直下就是事態的發展突然轉向,往下、往更糟的方向發展。 英文和日文有句話可以完全表達這種意境...
最近針對黒人歧視的議題,某人一直在推特上煽風點火, 反倒使支持黑人的行動在全球多處開花。 除了音樂平台Spotify上有知名國外DJ表達公開支持之外, 美國知名脫口秀主持人也紛紛疾呼那一位某人別再自走砲亂點火: "Stop fanning the flames! "
“ish”是一個字尾,你可以把它接在單字的尾巴。 有時中文說: 「這人感覺有點……的fu」、「這東西看起來有點像….」「這本小說感覺有點……風格」、「這藝人有一點在走…(某人)…的路線」。 中文所說的「有點、好像有點」就是”ish”。這個字尾怎麼用得內行又道地,看完這篇就秒懂。
此「雷」非彼「雷」,不是thunder也不是かみなり,看看到底是哪個單字才對。
今天收到作者投稿,發現這稿子文不對題,很奇怪。 寫信問他,他說搞混了,把投稿給別家雜誌的原稿寄到我這來。 (這有點不專業餒,作者先生….) 他是這樣解釋的: “Sorry for the confusion. I sent the wrong article. They had s
遇到講話不看別人臉色的人, 有時老外會對那種人說: “Dude, read the room!” (老兄,你給我識相一點!) 房間有什麼好讀的?讀房間要幹嘛? 這就是老外才有的、與中文完全迥異的邏輯和表達方式......
急轉直下就是事態的發展突然轉向,往下、往更糟的方向發展。 英文和日文有句話可以完全表達這種意境...
最近針對黒人歧視的議題,某人一直在推特上煽風點火, 反倒使支持黑人的行動在全球多處開花。 除了音樂平台Spotify上有知名國外DJ表達公開支持之外, 美國知名脫口秀主持人也紛紛疾呼那一位某人別再自走砲亂點火: "Stop fanning the flames! "
“ish”是一個字尾,你可以把它接在單字的尾巴。 有時中文說: 「這人感覺有點……的fu」、「這東西看起來有點像….」「這本小說感覺有點……風格」、「這藝人有一點在走…(某人)…的路線」。 中文所說的「有點、好像有點」就是”ish”。這個字尾怎麼用得內行又道地,看完這篇就秒懂。
此「雷」非彼「雷」,不是thunder也不是かみなり,看看到底是哪個單字才對。
今天收到作者投稿,發現這稿子文不對題,很奇怪。 寫信問他,他說搞混了,把投稿給別家雜誌的原稿寄到我這來。 (這有點不專業餒,作者先生….) 他是這樣解釋的: “Sorry for the confusion. I sent the wrong article. They had s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民間有句俗話,叫「哪壺不開提哪壺。」意思是說有人專門選不該提的事去大做文章,提一些丟人現眼、令人尷尬的話題。「中環夏誌-充氣奇蹟」就是這樣一個典型。 這些年香港經濟下滑,市面不景,外資撤離,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岌岌可危,中環被外界嘲諷變成「國際金融中心遺址」。在這種時刻,有機構在中環海濱推出系列的「充
小弟今日撰文,教大家「望穿抽水」。   抽水,乃是人類之必要行為,因為抽水要不引人發笑,就是惹毛別人。早前和人說起此事,有人說:「無他,抽水最容易惹人注意,和他人打成一片。」小弟聽了,也覺頗有道理。   陌生人要破冰,最常以笑話開頭。其中佼佼,則莫過於列根。他發言時,每每抽水以提綱挈領……
Thumbnail
吸管的介入,讓我們在喝飲料的時候固定頭部和上半身,反而創造出一種穩定且優雅的姿態。
Thumbnail
水壺杯子好難洗,不小心忘記洗和沒洗乾淨,要使用時非常噁心。
生活實驗 七五○ 他開始在提醒之前洗碗 他開始在對的時間說 我可以聽進去的話 他開始學會不還口 而我愈來愈少表演火大 因此也愈來愈少內傷 我的平靜愈來愈沉澱 我開始可以依照能量 選擇面具但無關情緒 就算只有一天也值得紀念
Thumbnail
CTA的意思是"叫你去做某件事"(Call To Action),家裡可能是有人叫你去洗碗,在外面可能變成別人要你去幫他拿東西、訂便當。 而在網路上,他們會叫你... 「按讚、訂閱、分享,別忘了開啟小鈴鐺」 在Youtube的官方教材裡,是真的會教各位創作者一定要加上這段話,來促使人們更願意訂閱
Thumbnail
對自己的一種保護 生活匆忙而繁複,我們時常忙於應對各種事務,為他人的需求和期望而奔波。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技能:學會說「不」。學會這個簡單而強大的字眼,不僅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更是對生活品質的提升。 拒絕過度負擔的方式 在當今社會,人們往往被工作、社交、家庭等多方面的壓力
Thumbnail
普通人要維持防護結界的機率接近於 0 . 我也都已經都處理乾淨了,也有加上正能量和防護結界, 你之後再觀察看看,要是有不舒服或感覺不對的情況, 請馬上跟我說,我後續會繼續處理的。 然後防護結界至少會維持 48 小時。 . 上面這堆話, 只要有找我趕鬼清理過的人大概常看到, 網友問,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民間有句俗話,叫「哪壺不開提哪壺。」意思是說有人專門選不該提的事去大做文章,提一些丟人現眼、令人尷尬的話題。「中環夏誌-充氣奇蹟」就是這樣一個典型。 這些年香港經濟下滑,市面不景,外資撤離,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岌岌可危,中環被外界嘲諷變成「國際金融中心遺址」。在這種時刻,有機構在中環海濱推出系列的「充
小弟今日撰文,教大家「望穿抽水」。   抽水,乃是人類之必要行為,因為抽水要不引人發笑,就是惹毛別人。早前和人說起此事,有人說:「無他,抽水最容易惹人注意,和他人打成一片。」小弟聽了,也覺頗有道理。   陌生人要破冰,最常以笑話開頭。其中佼佼,則莫過於列根。他發言時,每每抽水以提綱挈領……
Thumbnail
吸管的介入,讓我們在喝飲料的時候固定頭部和上半身,反而創造出一種穩定且優雅的姿態。
Thumbnail
水壺杯子好難洗,不小心忘記洗和沒洗乾淨,要使用時非常噁心。
生活實驗 七五○ 他開始在提醒之前洗碗 他開始在對的時間說 我可以聽進去的話 他開始學會不還口 而我愈來愈少表演火大 因此也愈來愈少內傷 我的平靜愈來愈沉澱 我開始可以依照能量 選擇面具但無關情緒 就算只有一天也值得紀念
Thumbnail
CTA的意思是"叫你去做某件事"(Call To Action),家裡可能是有人叫你去洗碗,在外面可能變成別人要你去幫他拿東西、訂便當。 而在網路上,他們會叫你... 「按讚、訂閱、分享,別忘了開啟小鈴鐺」 在Youtube的官方教材裡,是真的會教各位創作者一定要加上這段話,來促使人們更願意訂閱
Thumbnail
對自己的一種保護 生活匆忙而繁複,我們時常忙於應對各種事務,為他人的需求和期望而奔波。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技能:學會說「不」。學會這個簡單而強大的字眼,不僅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更是對生活品質的提升。 拒絕過度負擔的方式 在當今社會,人們往往被工作、社交、家庭等多方面的壓力
Thumbnail
普通人要維持防護結界的機率接近於 0 . 我也都已經都處理乾淨了,也有加上正能量和防護結界, 你之後再觀察看看,要是有不舒服或感覺不對的情況, 請馬上跟我說,我後續會繼續處理的。 然後防護結界至少會維持 48 小時。 . 上面這堆話, 只要有找我趕鬼清理過的人大概常看到, 網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