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d Alone Complex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最近為了準備演講,重看了大多數的《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系列作品。從士郎正宗的漫畫、押井守的電影、神山健志的動畫到後來的Arise,每一部作品都各有特色,為人稱道——我自己的看法是,Arise其實也是一部相當值得一看的系列,只是因為神山的《攻殼機動隊:Stand Alone Complex》是一座太高的山頭了,才讓《攻殼機動隊:Arise》相形見絀。

士郎正宗是個相當厲害的創作者,沒有他的起頭,《攻殼機動隊》不會誕生。女主角草薙素子的命名深具象徵;除了使用代表日本文化象徵的「草薙」為其取姓之外,一旦將「素子」的訓讀「motoko」改為音讀「soshi」,這個名字的意思就變成了「裝置」、「元件」,也顯現了素子「全身義體」的意涵與整部作品的主題。

此後,押井守的電影將原著中的主題轉化,創造出更為哲學、形上的攻殼命題,電影中的素子形象更為嚴肅,外貌也更加的「非人」——面無表情、遊蕩在恐怖谷的邊緣;神山的動畫系列,則將主題與日本的社會、政治、經濟更加緊密結合,再次登峰造極,創造出深具日本獨特美感與未來局勢敏銳度的作品。而相較於其他系列,神山的《攻殼機動隊:Stand Alone Complex》的確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作品。這不只是因為他對網路生態、社會與政治局勢的敏銳度深得我心,也是因為,「Stand Alone Complex」其實某種程度上,定義了整個《攻殼機動隊》的核心。

「Stand Alone Complex」說明了神山健志主導的兩季動畫內容,每季26話的故事,分開來看各自獨立,整體看來卻又互相交錯呼應;公安九課的主角們因此以這樣的詞彙來說明「笑面男」、「個別的十一人」所造成的現象。但與此同時,這個現象同樣可以說明《攻殼機動隊》每個不同的系列——漫畫、電影與動畫,不也同樣是各自獨立,卻又互相影響交錯的作品嗎?

以畫面的呈現來說,每個系列都會出現類似甚或互相致敬的鏡頭,像是素子一定會進行的跳樓場景,以及因為用力過度而造成的肉體撕裂畫面;以素子的角色形象來說,他在不同的系列裡面從外表到個性皆判若兩人,總讓我有一種素子「不只義體置換,連記憶也遭到了置換」的感覺,而許多篇章也的確明示或暗示了其記憶受到了修改;此外,即便各個系列的主題不盡相同,在許多層面上,公安九課的眾人依然保持著各自的主張,用自己的方式對抗著資本主義式的邪惡與不安。凡此種種,都映證著各個不同系列之間,各自獨立又交錯的「Stand Alone Complex」。

raw-image

時隔十多年,現在依然是個很適合重看神山健志《攻殼機動隊:Stand Alone Complex》的時局。除了第一季笑面男所探討的網路效應依然不斷重現之外,第二季的難民問題,在經過了歐洲難民潮的問題之後,或許在很近的將來,亞洲也將迎來香港的難民潮了。

從這點來看,《攻殼機動隊》的虛構與我們所身處的現實,或許也是一種「Stand Alone Complex」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立的沙龍
117會員
125內容數
馬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2
本文探討臺灣本土電馭叛客類型小說《電腦人間》的創作理念,並結合作者自身經歷,反思臺灣的身分認同議題。文章最後也提及作者將在臺北國際書展與其他電馭叛客類型作者進行對談。
Thumbnail
2025/02/02
本文探討臺灣本土電馭叛客類型小說《電腦人間》的創作理念,並結合作者自身經歷,反思臺灣的身分認同議題。文章最後也提及作者將在臺北國際書展與其他電馭叛客類型作者進行對談。
Thumbnail
2025/01/09
介紹《電腦人間》一書的封面及插畫繪製過程與細節,包括繪師選擇、創作理念、以及對成品的評價。文中提及多位繪師,如麥克筆先生、阿諾老師、金芸萱老師和黃俊維老師,並詳細描述他們在本書創作中的貢獻和風格。此外,文章也提供了《電腦人間》書籍的購買連結,方便讀者購買。
Thumbnail
2025/01/09
介紹《電腦人間》一書的封面及插畫繪製過程與細節,包括繪師選擇、創作理念、以及對成品的評價。文中提及多位繪師,如麥克筆先生、阿諾老師、金芸萱老師和黃俊維老師,並詳細描述他們在本書創作中的貢獻和風格。此外,文章也提供了《電腦人間》書籍的購買連結,方便讀者購買。
Thumbnail
2024/12/20
本文記錄了作者首次參加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的經歷,感受到獨立出版的魅力並參與多場對談活動。作者分享了與漫畫家、出版社交流的過程,以及對《杯底不養金魚》的期待,並反思女性主義在韓國的現狀。最後還有《臺灣漫遊錄》作者與英文版譯者的對談活動紀錄。
Thumbnail
2024/12/20
本文記錄了作者首次參加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的經歷,感受到獨立出版的魅力並參與多場對談活動。作者分享了與漫畫家、出版社交流的過程,以及對《杯底不養金魚》的期待,並反思女性主義在韓國的現狀。最後還有《臺灣漫遊錄》作者與英文版譯者的對談活動紀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如果特攝是一種浪漫,那庵野秀明就是這股浪漫風潮的傳道者,雖然快變成邪教了。 ✍️Ep.1【特攝的浪漫】 ✍️Ep.2【慾望的集合體】 ✍️Ep.3【各有角度的打戲】
Thumbnail
如果特攝是一種浪漫,那庵野秀明就是這股浪漫風潮的傳道者,雖然快變成邪教了。 ✍️Ep.1【特攝的浪漫】 ✍️Ep.2【慾望的集合體】 ✍️Ep.3【各有角度的打戲】
Thumbnail
新瓶裝老酒還是舊瓶裝新酒 作為一部橫跨30年的經典IP,前傳《ARISE》拍完後,讓人(其實是我個人)感覺IP作品價值應該已經開發到極致。所以Netflix在事隔幾年後推出了最新系列作品《SAC_2045》就很令人期待,畢竟是美國資本力加上日本故事力,應該會重新給這個老IP全新的生命與面貌
Thumbnail
新瓶裝老酒還是舊瓶裝新酒 作為一部橫跨30年的經典IP,前傳《ARISE》拍完後,讓人(其實是我個人)感覺IP作品價值應該已經開發到極致。所以Netflix在事隔幾年後推出了最新系列作品《SAC_2045》就很令人期待,畢竟是美國資本力加上日本故事力,應該會重新給這個老IP全新的生命與面貌
Thumbnail
有一陣子,B站上流傳著一句話。諫山創,我永遠的神(yyds)。藤本樹,我永遠的神經病。 先不管這句話的道理,不過我相信,藤本樹是真的有病(稱讚意味),如果說諫山創的漫畫是史詩,那麼藤本樹的漫畫就像是潑墨畫,亦或是說,就真的如同他(藤本樹)最喜歡的東西「電影」一般,是需要一看再看去細細品味的。
Thumbnail
有一陣子,B站上流傳著一句話。諫山創,我永遠的神(yyds)。藤本樹,我永遠的神經病。 先不管這句話的道理,不過我相信,藤本樹是真的有病(稱讚意味),如果說諫山創的漫畫是史詩,那麼藤本樹的漫畫就像是潑墨畫,亦或是說,就真的如同他(藤本樹)最喜歡的東西「電影」一般,是需要一看再看去細細品味的。
Thumbnail
1. 烙印勇士 作者三浦建太郎已於2021年5月6日,因急性主動脈剝離逝世,享年54歲。 寫實、殘忍、黑暗,烙印勇士相較於其他動漫,優秀的世界觀和對主角境遇深刻的描寫,能深深地體會其內心的層次變化,過於寫實的劇情也常常讓人讚嘆作者的心狠手辣。此動畫可以分成兩個部分觀看,先看NETFIX上16年出的重
Thumbnail
1. 烙印勇士 作者三浦建太郎已於2021年5月6日,因急性主動脈剝離逝世,享年54歲。 寫實、殘忍、黑暗,烙印勇士相較於其他動漫,優秀的世界觀和對主角境遇深刻的描寫,能深深地體會其內心的層次變化,過於寫實的劇情也常常讓人讚嘆作者的心狠手辣。此動畫可以分成兩個部分觀看,先看NETFIX上16年出的重
Thumbnail
繼續漫改電影系列! 不過今次是美國(荷里活)改篇日本漫畫/動畫,算是一種對比嗎?xdd
Thumbnail
繼續漫改電影系列! 不過今次是美國(荷里活)改篇日本漫畫/動畫,算是一種對比嗎?xdd
Thumbnail
這時只要微笑就可以了 作為能夠足以改變日本動漫歷史的作品,被譽為「90年代最偉大的動畫」的《新世紀福音戰士》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推手,而且對,他也是一部只要講錯一點點就會被罵爆的作品,加上每個人對這部作品的想法與解讀都很不一樣(畢竟主創庵野秀明都講了這是一部自己去發掘的作品,沒有任何的正確答案)
Thumbnail
這時只要微笑就可以了 作為能夠足以改變日本動漫歷史的作品,被譽為「90年代最偉大的動畫」的《新世紀福音戰士》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推手,而且對,他也是一部只要講錯一點點就會被罵爆的作品,加上每個人對這部作品的想法與解讀都很不一樣(畢竟主創庵野秀明都講了這是一部自己去發掘的作品,沒有任何的正確答案)
Thumbnail
《新世紀福音戰士》曾被世人戴上無數冠冕,這部動畫以宗教符碼為包裝,壯闊的世界末日作為背景交響曲,實則描繪人心的崩毀與敗散,它重擊著現代人被掏空的內在,空蕩蕩的回聲,連結失效的人們,與在地表奮力奔跑的巨大機器人、駕駛員少年少女們年輕的肉體以及魄力十足的戰鬥畫面對比之下,形成碩大的反差。
Thumbnail
《新世紀福音戰士》曾被世人戴上無數冠冕,這部動畫以宗教符碼為包裝,壯闊的世界末日作為背景交響曲,實則描繪人心的崩毀與敗散,它重擊著現代人被掏空的內在,空蕩蕩的回聲,連結失效的人們,與在地表奮力奔跑的巨大機器人、駕駛員少年少女們年輕的肉體以及魄力十足的戰鬥畫面對比之下,形成碩大的反差。
Thumbnail
最近在Netflix上把不少沒看過的經典動漫給看完,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下這一部經典中的經典《新世紀福音戰士》。 這部動畫於1995年首映,一共二十六集,由於結局的爭議性很高,後來又再以電影形式先後拍成《死與新生》、《THE END OF EVANGELION》、《REVIVAL OF EVANGE
Thumbnail
最近在Netflix上把不少沒看過的經典動漫給看完,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下這一部經典中的經典《新世紀福音戰士》。 這部動畫於1995年首映,一共二十六集,由於結局的爭議性很高,後來又再以電影形式先後拍成《死與新生》、《THE END OF EVANGELION》、《REVIVAL OF EVANGE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