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培育一方視覺藝術土壤,找到屬於臺灣的位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視覺藝術是當代藝術的核心,是所有藝術的美學基礎,更是文化國力的具體表現。那麼,「視覺藝術」到底包含了哪些領域呢?視覺藝術指以視覺感官為基礎,讓人們感受到創作者所傳達的情感與理念的作品形式。根據美學大師蔣勳的《藝術概論》,他將視覺藝術分為書法、繪畫、雕塑、建築、攝影等形式;隨著時代改變,現今「視覺藝術」一詞的含義包括了繪畫、雕塑、建築、工藝美術、攝影、新媒體,和各種與藝術有關的設計。
視覺藝術和我們的關係,該是什麼樣子?視覺藝術在臺灣這片土地上又扮演著什麼角色?跟著這一期《北辰》來看看臺灣視覺藝術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吧!

重建臺灣藝術史,回望歷史也前進國際

藝術領域的茁壯發展,與民主化的進程密不可分。為了支持藝文自由創作表達,構築視覺藝術發展的堅實平臺,文化部期待以系統性策略來培育優質藝術人才、鼓勵創新與開發、維護創作環境與權利、完善展演軟硬體與加強保存研究,並促進文化近用,讓臺灣藝術文化的美感關懷與人文感動,對內能夠豐厚國民美學,對外能展現國際形象。
當我們提到維梅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米勒《拾穗》這些畫作名稱,或許很多人腦海中就浮現了鮮明的形象,但若提到陳進《合奏》、洪瑞麟《礦工》,或許有人一知半解、也有人可能渾然不知,他們也與前述的作品相近,陳進融合自身的經驗,生動地描繪出日治時期末期,臺灣大家閨秀的典雅與溫婉;洪瑞麟以一雙悲天憫人的藝術家之眼,畫出了底層勞工的掙扎與認份。然而,臺灣藝術史長期以來,並未有效地系統化建構,同時也未能發展出完整的教材與傳播平臺。導致我們在學校裡學習了許多西方藝術史知識,能夠對於許多國外藝術家瞭若指掌,但卻對自己的文化一無所知。因此,文化部的「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是一項重大政策,除了視覺藝術相關的美術史、工藝史、建築史之外,亦同時蒐羅表演藝術、影視音史、音樂史、文學史等資訊。這項政策,期待以軟體帶動硬體,透過史料文獻蒐集、典藏、研究、展覽與詮釋,重塑遍布全臺灣的藝術館舍定位及功能,建構臺灣藝術史發展脈絡,形塑以臺灣為主體的史觀,強化臺灣在國際藝術版圖的地位,並與亞洲、國際當代藝術建立連結關係,串連亞洲區域、國際間的交流合作與資源共享。在國際化交流益發頻繁的時代,「越在地,越國際」。透過當代視野與觀點,我們有機會重新發現臺灣在地文化資產的豐富與珍貴,並且一步步從梳理地方歷史記憶,進而聯結地方藝術文史記憶,到最終建立臺灣主體史觀。臺灣藝術史的梳理,並不只是了解過去的藝術家們有哪些作品、有什麼故事,更是知道這片島嶼上的我們從何而來,又要到哪裡去的過程。
108年「璞玉發光計畫」於彰化生活美學館的展覽現場。
「108年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璞玉獎得主林煥嘉作品〈最美好的時光〉

培植中介組織,以臂距原則發掘藝術新星

「藝術」為誰創作?為誰服務?翻開藝術史,大家族挾龐大資本,政治家挾權勢資源介入創作的例子不勝枚舉,因為體認到藝術創作與表達容易受到政府及國家政治意識型態操弄的危險,英國「臂距原則」(principle of arm's length)主張設置中介組織,將藝術文化資源的補助與分配由藝文專業的評審來共同決策。同時,中介組織也是獨立的機構,在人力運用、預算編列、資源與組織營運上比起隸屬於政府部門之下的編組,具有更大彈性的空間。因此,「中介組織」可說是藝文工作者和政府之間的橋樑,它獨立於政府,但同時運用輔導、補助等機制橋接各個利害關係人。
藝文中介組織其目的在於建構藝術自由的支持體系,在臺灣較為人知的公共藝文中介組織包含文化內容策進院、國家藝術文化基金會、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國家電影中心等,各縣市政府往往有成立自己的文化基金會,由中央或地方政府出資捐助,並接受政府補助或委辦業務。同時,民間也有許多深耕許久的中介組織,包含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等。
這些中介組織,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對創作端提供年輕藝術家或新進組織發展機會,對政府端提供產業現狀盤點與政策建議,透過不斷地滾動及修正,健全藝術產業的體系。
近年來,有許多藝術家或帶著作品前往國外會展參展,交流臺灣經驗;或孤身一人前進國外藝術村駐村,汲取異地養份,讓臺灣的名號逐漸打響國際。以「文化部選送文化相關人才出國駐村交流計畫」為例,自 89 年度實施以來,累計至今已有三百多人次出國駐村,足跡遍布美國、日本、法國、德國、西班牙、捷克與澳洲等國。這些亮眼成績,也與文化部近年來積極推動一系列藝術培育、交流計畫有關,包括:輔導補助立案藝術團體辦理視覺藝術教育推廣、藝術展覽、人才培訓、出版及各類藝術活動;培育優秀青年藝術人才,辦理藝術家出國駐村交流計畫、扶植青年藝術發展計畫;扶植藝術村營運,促進藝術家駐村交流等計畫。過去臺灣精湛的晶圓代工技術揚眉國際,未來在藝術領域是否也能有輸出臺灣經驗的發展機會?值得我們從現在就開始努力。

藝術到我家——常民也能欣賞視覺藝術

「藝術」有可能是這一個世代,臺灣對外發聲、展現自我的契機,而視覺藝術更是引領眾多藝術類別前進的火車頭。如何讓對於藝術的關懷、美學的提升,落實在家家戶戶,而非科班出身或相關領域的專業者所組成的小團體所關注的議題,需要讓視覺藝術確實地向下扎根:創造出讓大家能夠欣賞、能夠消費、能夠創作的正向循環。
早在民國 91 年,政府就制定了《公共藝術設置辦法》,希望在政府的各項公有建築落實公共藝術政策,也試著拋磚引玉,促進私部門購置藝術作品來妝點空間、提升全民美學素養。目前全國各地已陸續成立 25 個公共藝術審議委員會,迄今設置超過四千多件公共藝術作品。在教學、平臺端,文化部也每年持續辦理公共藝術講習及相關活動,並發行公共藝術出版品及設置網站,每兩年也辦理「公共藝術獎」,以獎勵優秀公共藝術作品。
對於一般大眾或企業機構,文化部也致力於推動「藝術銀行」。許多單位或許曾希望在空間內展示藝術品,但往往因為價格無法接受、擔心收藏價值減損等因素而卻步。自 102 年起,文化部透過此計畫購買臺灣藝術家作品,鼓勵各界以租賃方式展示藝術品,讓藝術品走進公共空間及日常生活,培植全民美學素養。讓藝術品的展示不再僅是博物館、美術館可以做的事情,而能確實地落實在民間機構,久而久之,甚至有些單位試著每年規劃一定額度預算收藏作品,或是支持特定藝術家持續創作;未來因應數位化時代來臨,文化部也規劃發展藝術雲端,聚合藝術創作能量,以更積極服務的角色帶動藝術發展。

本篇文章出自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發行之《北辰》刊物 Vol.2
指導單位|文化部
出版單位|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執行單位|見域工作室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7會員
246內容數
「新竹故事大口吃」是《貢丸湯》的理念,我們試圖在《貢丸湯》裡不以單點式的介紹新竹,而是主題性的帶出生活樣貌跟各種城市議題,讓讀者不只認識新竹,更從中思考新竹可以是一個甚麼樣的城市?如何在這裡生活?該怎麼期待新竹成為更好的城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見域Citilens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兼具藝術家與教育工作者兩種身分的吳宥鋅老師認為,藝術沒有標準答案,他也將教育比喻作長期投資,掌握住經典,並且傳承下去,是有其必要性的,畢竟美感教育要真正達到改變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漫步在新竹舊城區,往往可以見到許多傳統的老店舖,除了各有特色的建築物本身,也常可見許多令人驚喜的招牌設計。早期看板招牌全賴師傅一個字、一個字手工繪製,相當考驗繪圖功力。後來發展出來的壓克力立體字,以及突起的立體字格設計也別具特色;而路邊相當常見的卡點西德招牌則是80 年代隨著電腦切割技術發展出來的。
市場裡常充斥著與知覺感受相關連的色彩搭配:紅色深受小吃業者和肉類攤販喜愛,光譜鄰近的橘色、黃色能增添活力與朝氣,同樣是熱門選擇。用紅色與肉品之間的關聯類推,觀察到許多菜販使用綠色字體作為招牌,搭配大面積綠塑膠籃陳列,使整體色彩更具一致性。
長年致力於藝術教育的呂燕卿老師,同時也是藝術家,化育英才無數的她,這幾年常穿梭於各大藝術展覽開展茶會、評審會,不斷接收外界新知、帶來了新的觀點與創作靈感,也為藝術創作注入新活水。
傳統市場裡,除了有當日現宰的肉品與新鮮直送的蔬果,還有來自水底,生猛活跳、滑溜黏稠、奇形怪貌,值得嘗試的驚喜食材!西門市場裡的無名水產店是新竹市區僅存的活體水產店,除了零售小賣,也會供應給新竹的餐廳。
竹蓮市場二樓轉角處的「阿月高山蔬果」是市場裡的老攤販,每天早上,阿月姐都會親自到大菜市挑選當日要販售的農產,特別是到載送不同農戶作物的「高山車」看看有哪些高山農產。除了販售高山作物,攤位上還能看見許多罐裝的醃製品,那是經典的客家美食:梅干菜與菜脯,全部都是由阿月姐親手醃製與曝曬。
兼具藝術家與教育工作者兩種身分的吳宥鋅老師認為,藝術沒有標準答案,他也將教育比喻作長期投資,掌握住經典,並且傳承下去,是有其必要性的,畢竟美感教育要真正達到改變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漫步在新竹舊城區,往往可以見到許多傳統的老店舖,除了各有特色的建築物本身,也常可見許多令人驚喜的招牌設計。早期看板招牌全賴師傅一個字、一個字手工繪製,相當考驗繪圖功力。後來發展出來的壓克力立體字,以及突起的立體字格設計也別具特色;而路邊相當常見的卡點西德招牌則是80 年代隨著電腦切割技術發展出來的。
市場裡常充斥著與知覺感受相關連的色彩搭配:紅色深受小吃業者和肉類攤販喜愛,光譜鄰近的橘色、黃色能增添活力與朝氣,同樣是熱門選擇。用紅色與肉品之間的關聯類推,觀察到許多菜販使用綠色字體作為招牌,搭配大面積綠塑膠籃陳列,使整體色彩更具一致性。
長年致力於藝術教育的呂燕卿老師,同時也是藝術家,化育英才無數的她,這幾年常穿梭於各大藝術展覽開展茶會、評審會,不斷接收外界新知、帶來了新的觀點與創作靈感,也為藝術創作注入新活水。
傳統市場裡,除了有當日現宰的肉品與新鮮直送的蔬果,還有來自水底,生猛活跳、滑溜黏稠、奇形怪貌,值得嘗試的驚喜食材!西門市場裡的無名水產店是新竹市區僅存的活體水產店,除了零售小賣,也會供應給新竹的餐廳。
竹蓮市場二樓轉角處的「阿月高山蔬果」是市場裡的老攤販,每天早上,阿月姐都會親自到大菜市挑選當日要販售的農產,特別是到載送不同農戶作物的「高山車」看看有哪些高山農產。除了販售高山作物,攤位上還能看見許多罐裝的醃製品,那是經典的客家美食:梅干菜與菜脯,全部都是由阿月姐親手醃製與曝曬。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已經舉辦多年的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來到第五屆,這次總算是趁著即將結束展覽之前,找個時間趕緊到國立臺灣美術館觀賞。 本屆2024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主題名稱為目光之外,以英國藝術家John Berger著作-觀看的方式作為主概念,特別邀請包含臺灣、韓國、馬來西亞與法國共九組藝術家進行創作。
Thumbnail
台東藝術館目前的展覽。由魚刺客與2019年來臺駐村的巴丹島藝術家進行策展。透過海洋意識策展行動,藝術家以實地田野經驗與思辨後創作作品,以情感且具想像力方式喚起並連結臺東故事的多元面向。展出作品呈現島嶼聯想、生態守望、沉默身影、夢回部落四個子題。藝術家風格不同,展現多元性並透過作品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
Thumbnail
台灣的美術節與民俗無關,,也不是國際慣例, 從歷史來看,這個『節』也很難與台灣本土連結。 對於台灣的藝術家而言,美術節該紀念什麼 ?有什麼意義呢? 根據學者梅丁衍的研究,在過去日本統治台灣的期間,是沒有這個節日的, 它其實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從中國移植到台灣的節日, 詳細背景與當年的南京政府
Thumbnail
  何謂台灣建築危機?台灣建築從用人舉才開始(教育、考試)到職業環境(法規、制度)、再到未來的發展性(薪資、能力)等各個環節都有各自的問題。但什麼才是台灣建築最迫切的、最核心的、最本質的、最普遍的問題?   要了解台灣建築未來的走向,不可不先思考建築學的起源。唯有藉由思考建築學的起源,
Thumbnail
​台灣藝術的發展從日治時期開始比較有系統規模發展,在藝術界中幕後推手就是藝廊。藝廊得存在讓藝術品流動更加自由、商業機制也是從藝廊開始。小編之前介紹過許多藝廊,這篇接續再來介紹這家靜慮藝廊。 靜慮藝廊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晉江街124號 ​營業時間: PM13:30-PM19:
Thumbnail
​ 台灣藝術從西元二十世紀初期開始發展至今、經過國際經驗洗禮,台灣藝術產業更有機會和條件走向豐富多元的發展。藝術機構更是不再侷限於博物館內。藝廊對於台灣本土藝術市場帶來 秩序化與透明化的效果,對快速成長的產業具有規範與引導的力 量,這篇來介紹一家整合藝文單位展覽與畫廊之藝術收藏與欣賞資訊的紅野畫廊
Thumbnail
臺灣,四面環海的美麗之島。歷經億萬年的歲月積累,有著高山、丘陵、平原、湖泊與海灣等豐富的自然景觀,以及涵蘊多元的人文與物產風貌。   長年在南台灣臺南、高雄、屏東從事社區工作的我,在決定籌設工作室時,腦海中想著如何將多年來所接觸到的美好事物,用具有畫面感與內涵的名字,來做為人生事業與志業的名
Thumbnail
近年來,大陸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吸引了眾多台灣人才前赴後繼投身這片機遇之地。台胞證作為台灣人在大陸就業的重要通行證,其相關申請事項成為關注焦點,以下將深入探討相關議題。 台胞證的基本概念 台胞證是大陸專為臺灣同胞提供的身份證明文件,具有跨境就業、投資、生活的法定效力。對於希望在大陸文創領域發展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 以崔廣宇2022作品《2022大台灣上市上櫃藝術株式會社暨文化價值生產力分析》來作探討📑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已經舉辦多年的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來到第五屆,這次總算是趁著即將結束展覽之前,找個時間趕緊到國立臺灣美術館觀賞。 本屆2024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主題名稱為目光之外,以英國藝術家John Berger著作-觀看的方式作為主概念,特別邀請包含臺灣、韓國、馬來西亞與法國共九組藝術家進行創作。
Thumbnail
台東藝術館目前的展覽。由魚刺客與2019年來臺駐村的巴丹島藝術家進行策展。透過海洋意識策展行動,藝術家以實地田野經驗與思辨後創作作品,以情感且具想像力方式喚起並連結臺東故事的多元面向。展出作品呈現島嶼聯想、生態守望、沉默身影、夢回部落四個子題。藝術家風格不同,展現多元性並透過作品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
Thumbnail
台灣的美術節與民俗無關,,也不是國際慣例, 從歷史來看,這個『節』也很難與台灣本土連結。 對於台灣的藝術家而言,美術節該紀念什麼 ?有什麼意義呢? 根據學者梅丁衍的研究,在過去日本統治台灣的期間,是沒有這個節日的, 它其實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從中國移植到台灣的節日, 詳細背景與當年的南京政府
Thumbnail
  何謂台灣建築危機?台灣建築從用人舉才開始(教育、考試)到職業環境(法規、制度)、再到未來的發展性(薪資、能力)等各個環節都有各自的問題。但什麼才是台灣建築最迫切的、最核心的、最本質的、最普遍的問題?   要了解台灣建築未來的走向,不可不先思考建築學的起源。唯有藉由思考建築學的起源,
Thumbnail
​台灣藝術的發展從日治時期開始比較有系統規模發展,在藝術界中幕後推手就是藝廊。藝廊得存在讓藝術品流動更加自由、商業機制也是從藝廊開始。小編之前介紹過許多藝廊,這篇接續再來介紹這家靜慮藝廊。 靜慮藝廊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晉江街124號 ​營業時間: PM13:30-PM19:
Thumbnail
​ 台灣藝術從西元二十世紀初期開始發展至今、經過國際經驗洗禮,台灣藝術產業更有機會和條件走向豐富多元的發展。藝術機構更是不再侷限於博物館內。藝廊對於台灣本土藝術市場帶來 秩序化與透明化的效果,對快速成長的產業具有規範與引導的力 量,這篇來介紹一家整合藝文單位展覽與畫廊之藝術收藏與欣賞資訊的紅野畫廊
Thumbnail
臺灣,四面環海的美麗之島。歷經億萬年的歲月積累,有著高山、丘陵、平原、湖泊與海灣等豐富的自然景觀,以及涵蘊多元的人文與物產風貌。   長年在南台灣臺南、高雄、屏東從事社區工作的我,在決定籌設工作室時,腦海中想著如何將多年來所接觸到的美好事物,用具有畫面感與內涵的名字,來做為人生事業與志業的名
Thumbnail
近年來,大陸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吸引了眾多台灣人才前赴後繼投身這片機遇之地。台胞證作為台灣人在大陸就業的重要通行證,其相關申請事項成為關注焦點,以下將深入探討相關議題。 台胞證的基本概念 台胞證是大陸專為臺灣同胞提供的身份證明文件,具有跨境就業、投資、生活的法定效力。對於希望在大陸文創領域發展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 以崔廣宇2022作品《2022大台灣上市上櫃藝術株式會社暨文化價值生產力分析》來作探討📑